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般来说,一个将领有多少兵,是根据驻扎地方的财力和要紧性,看朝廷倾注的财力有多少,来决定兵马的多少。

关宁一带,就是朝廷最要紧的战略要地,辽西将门,一个个富的流油,祖大寿,吴襄等辽系将领,家丁就有好几千,战马,铠甲,强兵备的整整齐齐,遇到战事,营兵是消耗品,这些家丁才是打仗获胜的基础,也是将领保命的最强力的保镖。

能养活这么多的家丁,是因为朝廷一年给三四百万的军饷,加上辽西将门都是多年经营,每家都有几十万亩以上的土地,给他们种地的军户奴隶每家都有好几万人!

吴襄在其子吴三桂先降后叛后被杀,家产被抄,光是在京师的家里就抄出二百万的家产来,整个吴家,有多少私财,也只能是一个弄不清楚的秘密了。

关宁那里财大气粗,宣府大同一带的将领也还过的去,最惨的就是秦军将领,穷困非常,总兵一级的养兵也就几千,家丁几百,象贺人龙这样出身陕北贺家的世家武将,赫赫有名的贺疯子,步骑家丁在内,一共才两千人左右的兵马,张守仁不靠朝廷拿一文钱的饷,已经养了几千强兵,而今又是大举募兵,两万人的兵马真的募集训练出来,就是朝廷非得倚重不可的一方重将了!

“回宫之后,非得与宗主爷说清楚不可。”

麦少监也是带了任务下来的,对张守仁是以褒奖支持为主,张守仁的实力越强,怕是能获得的支持就越大。

至于拥兵自重,私募兵马,这些在任何别的朝代都犯忌犯禁的事,在大明,反而无事。

将领私兵化,封建化,把营兵家丁化,这些在大明中期已经是朝廷默认的事情了,将领移镇,可以允许带家丁及其家人亲友一起上任,最多的带几千人都是可以的,到这个时世,规矩是早就更宽松了,漫说张守仁招募两万人,就算是招募十万人,只要他能养的起,朝廷那是绝对不会理他的。

……

……

“就这么大举招兵?抚衙的人也帮着张罗?”

东牌楼这里,也是有不少人的眼光注视着浮山营招兵的情形,看到一个个壮实汉子扛过圆木,甚至现场来回的折返跑来确定体能,然后签名画押,按手印,再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站在一边,领安家银子,领号牌,有家人的还在等候进一步的通知,整个工作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边暗处观察着的人就有点紧张了。

“看这样子,想在咱们山东扎下根来呀。”

“反了他了?”有人冷笑道:“登莱镇副总兵,在济南募兵则可,驻兵则绝无可能。朝廷,没有这种体例。”

“那就好,那就好。”

担心的人也是在擦汗,张守仁带兵的本事已经是深入人心了,大家一定是要和张守仁斗上一斗的,否则利益受损太多,而且也是有实权人物在和他们打招呼,暗中打气,几次聚会,孔府的人,颜府的人,还有王府亲贵,一些和浮山营向来不对路的大商家,还有淮盐在济南一带的代理商行的大掌柜们……隐隐约约,在暗中已经聚集起了一个针对张守仁和浮山营的庞大势力,有文有武有商,京中和清流一脉也是有联络,张守仁老老实实的回登莱也就罢了,触角伸的太长,就一定会起极大的冲突不可。

“招兵就由他吧,招走这些流民,大家正好省心省事。”

还是那个冷峻的声音,也是做惯了主的声调向着暗处的众人道:“再耽搁一阵,他的浮山营也得动了,现在鞑子已经往口外撤,浮山营也得准备动身,太庙献捷,这样的大事他也敢耽搁了不成?”

“对喽,长史大人说的没错儿。”

“现在大家不必有所异动,凡事等浮山营走了再说。”

“成,咱们都听长史大人的。”

“不是听我的,是大家商量着办。”

一群人再三再四的拍马奉迎,钱长史冷峻的声调也是变的柔和温存了很多:“这济南城,还是我们大伙儿的,大家和衷共济,迎着曹州那位进了济南,就算大事定局,以后济南这一块,兖州,东昌,青州,仍然是水泼不进,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大伙自然是懂,当下便是都点头应是。

“张守仁的底子,现在也是摸的七七八八的。人家奇怪他养兵哪来的银子,咱们却是清楚。不外乎就是那些个晒盐的盐场搂来的银子,利丰行三好行这几家大商行替他出手,整个登莱,大半青州,小半济南,靠的这些地方,一年搂百来万到手。养活浮山医馆那一大摊子就够受了,还要养几千兵,浮山营的兵,装备多好,那都是银子堆出来的,张守仁的这一次的大功,也是银子堆起来的……没银子,神仙也玩不转!”

在场的,除了孔家和颜家还有曹州来的代表之外,就是本城的商行老板和掌柜,还有一些闲散宗室中的代表人物,也有一两个是王府太监,总之在座的倒是没有不喜欢银子的主,一听这话,除了点头还能有什么?

“嘿,年轻后生,仗着一点盐利养起点兵,也算他有本事,不过胃口太大,小心要涨死哟。”

钱长史虽然是幸灾乐祸的口吻,不过说的话倒也真的是在点子上。

张守仁是精兵之法,这一点当时的人已经全看了出来。五千营兵,除了一千多辅兵外,四千战兵在辽东就是四千家丁的养法。

这个水平,也就是和吴襄这样掌握了百万以上朝廷军饷的大军阀差不多,所以才能立下如许大功。

但过犹不及,以现在浮山的盘子,养两万家丁水平的营兵,就代表收入最少得在三百万以上,在明末通货膨胀的基准上,这是最少的数字。

此外,粮食和布匹,火药和生铁,这些战略物资,还不是有钱就能弄的到手的。

曹州那边有两万兵马,一万四五千人是不值钱的长枪兵,穿着装备都很一般,撑场面的,真正的精兵也就是四五千人,犹其是以刘泽清的两千左右的家丁最为精锐。

为了养这两千人,刘泽清到处捞钱,甚至是公然抢劫,勒索大户,也控制了地方上所有来钱的产业,还有朝廷给的军饷物资,这才勉强维持了现在的格局。

以打探出来的张守仁现在的收入,想维持两万家丁的格局,委实也是有点不自量力了一些!

……

……

翌日天明,又是在各处摆上了桌子。

只是这一次,看着的人多,上前报名的人却是少了,人群都是稀称拉拉的,很少有人报名。

倒不是愿意当浮山营兵的人少,西城一战,浮山营的勇武表现深入人心,形象也十分高大,就算是犹豫也就是一会儿的事,不会有人当真秉承着好男不当兵的古训,来和安家银子和月饷俸禄过不去。

要紧的是,扛着那圆木折返百步,还真是太让人为难了一些。

寻常壮汉,扛起五六十斤的物件,虽是滑不留手的木头,倒也不是很为难。但扛在肩膀上,来回折返小跑百步距离,这困难就是一丁点的大了。

有人是半途就放弃了,喘着粗气就把木头丢了下来。

有人是实在抓不住,滑飞了出去,不少次都是差点砸着人。

也有人搬起之后,相度了一下,自己知道就是体力支撑不下来,也就只能黯然放弃。

城中已经是议论纷纷,怪不得浮山兵都是一等一的好汉,光是招兵这些门槛就能看的出来,人家招的全部是能顶天立地的汉子,寻常人,那是挤不进门去的。

除了体能上的要求,还有年龄限制,低于十六,高于三十五的,哪怕体能合格也是不能要了,再者就是要具保,身家清白者,不曾作奸犯科的,才有资格加入浮山。

最后还得是农民,城镇居民只收文职,有意到浮山就任文职差事的城市居民,倒也是十分欢迎,当然,前提是还得是识字的才行。

条件虽不是十分苛刻,但能全部满足的人,也是真的不多。

有一点,倒是叫围观的人奇怪了,报名的大半是河南流民,济南城中的小伙子,报名的极少。其实看浮山的条件,有不少本城的人都是动了心,但各人心里都是奇怪,为什么本城的民壮,愿意报名的极少。

桌子一摆,就是有不少人过来,但都是犹豫着不上前来。

资格不够,凭白叫人嘲笑,没有意思。

“大伙儿都上前些来,听我说!”

一个浮山营务处书记局的小伙子看到这样的情形,索性就是跳在桌子上,虽是文职吏员,身手也是十分利索。

将手环在嘴上,这小伙子便是大声叫道:“今日不仅是招募营兵,还替张大人的农庄招佃客,会种地耕田能伺候牧畜的,会伺弄鸡鸭猪羊的,会养鱼的,都要!”

哗啦一声,这一下,涌过来的人群,就是黑压压的挤不动,千百颗脑袋,就是这么密密麻麻的挤在了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