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

作者:晓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20: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鑫前一阵在招远做事,固然是对浮山内部令行禁止,但是和招远及莱州府打交道时,想必是和不少官吏有过深入的交流。

张守仁是用暴力慑服这些家伙,但做事时就要靠沟通了,李鑫想必受了一肚皮的气,他的举人身份又不象陈子龙两榜进士江南才子那么光鲜,被人私下议论轻视也是难免了。

李鑫的话,陈子龙听到了也是一呆,本能是想反驳。不过他已经不是一年多前纯粹的书呆子,当年是名士派头,朝廷授的官职也不要,一心著书扬名,现在自己的见识也不是当年那样,又怎么有立场反驳李鑫?

翻身上马后,陈子龙也只能苦笑着道:“你这话要是叫张天如听到,或是陈次尾,冒辟疆,要么是候朝宗,或是黄太冲,叫他们听到了,不和你舌辩三天三夜,断然不会放过你的。”

他说的这几个,全是江南一带的少年名士,著名的《留都防乱公揭》便是这几个带头冲锋陷阵,把个阮大钺弄的灰头土脸为止。

“要说这几个,我说他们年轻气盛,在南京弄的事太过份了。”

提起这个,在马上闲谈倒是可以做谈资。张守仁在这阵子每天叫人讲课,讲国朝故事,特别犹重万历,天启及崇祯年间事。

所以现在提起当年掌故,张守仁也是精熟,当下便点评道:“阮大胡子原本是你们东林的人,左光斗的门下,遇事敢为敢言,号称没遮拦。结果天启四年人家到京递补吏科给事中,当时杨涟和左光斗内讧,**星几个站在杨涟这边,补官时,把别人补到吏科,把阮大钺补到工科,吏科最贵,工部最末,这样行事,未免太过了。”

“阮大钺一时不愤,投入忠贤门下,不过是泄愤,后来自己后悔,官未及一月就弃职南下回家,不知道哪里有罪?”

“崇祯八年,大钺在家闲居多年,有流寇犯安徽,不得不避居南京,招募义勇以击贼,你们东林这一群骁将,立刻书防乱公揭来声讨人家,其实你刚刚说的这些人,是高攀龙和**星、顾亭林,杨涟一脉,他们对阮大钺如此痛打,还不是因为当年东林内部与左光斗的党争的延续。”

“你们看,闹那个公揭的时候,东林大佬们都是态度各异,史可法最为尴尬吧?他的老师可是左光斗,他是正经的衣钵传人。”

“你们东林也好,复社也罢,我现在看的出来,就是善斗。狗咬狗,一嘴毛。”

“不敢招惹,不能招惹啊。”

张守仁的话,纯粹是有感而发,也是对陈子龙才敢说的,半真半假。所谓不敢招惹,其实是不愿招惹,不能招惹只是在一定底线之下,若是触及逆鳞,一样不会放过。

但陈子龙却是被他逗的哈哈大笑,在马上差点摔掉下来。

种种大义言词东林复社的人最擅长,一件如此光荣,叫参与的人有十分荣光的事,被张守仁用这么诙谐村俗的话总结下来,偏生是十分精准,叫他反驳也不好驳,不驳却尴尬,只能哈哈大笑,掩饰一番了。

弄留都公揭的事,其实就是党争,而且是意气之争。

阮大钺已经认输,并且有和东林修好的迹象,但这些年轻人,从党争立场出发,不依不饶,盛气凌人,阮大钺原本是要起复了,事情又被破坏,自然是气上加气。

自己不能上位,只能推举了马士英,东林那边也是答应,周延儒上位之后,会大力提拔马士英,而马士英也是能力很强的一个,最少在南边不少人看来,能力在史可法之上。

史可法是左光斗的亲传弟子,光环在身,前几年崇祯皇帝曾经召见过,也派自己的妹夫驸马巩永固到南直隶考察过,对其十分信任。忠诚和人品是绝无问题,不过能力上,确实感觉很平庸。

这里头,弯弯绕太多了,陈子龙也只知道一星半点而已。

好在张守仁也是不多谈这个,而是挥鞭向左右指点,农田广阔,道路畅通,行人商旅不绝于途,房舍多是重新修葺过,看着崭新,路边行人,着新衣,脸上红光满面,精神状态十分饱满,笑容满面,看到张守仁时,有认得的,便是跪在路边,口中称颂不已。

一路过去,整个莱州诸县一天也就走过,道路虽未大修,但坑洼处都填补夯实过,行走起来十分便捷,比起在山东境外行路时,感觉是天上地下一般。

“张将军,你的战功只是叫人觉得惊异,但身为读书人,不会太佩服。但你统驭地方,使境内百姓有如此富足安宁的生活,这实在是叫人佩服了。”

“这有什么?”

张守仁一脸的自信从容,也是叫身边的所有人都为之折服:“明后年,登莱地方将会十分的富裕,和江南比商业上可能差一些,普通百姓的生活不会差了。我们到处兴建工厂,开矿,还有盐场,收成增加,还有大海,商船,普通百姓一年的纯收入到三十两以上,两年赚一个新宅院,不是问题。青州,济南还有东昌府的百姓一年也能落个十来两……这是他们以前三五年都不一定攒的上的银子。到那时,那才叫我心里更舒服点儿。十年之后,哼哼,江南拍马也比不上我登莱。”

“将军,我江南怎么着你啦,老踩乎我们。”

“哈哈,这不是江南日子好过么,不拿你们比,我拿甘州或肃州卫来比么。”

“这话叫甘州的人听到了,又要和你过不去了!”

“所以说,说话是天底下最难的事了,你们这些读书人才掌握了怎么说话的本事,现在就是将我一军,叫我哭笑不得了吧。”

“将军这话,似乎又在嘲讽啊。”

一路上这样谈谈说说,虽是盛夏时节,但沿途道路两侧都有树木,青山在侧,海风徐来,策马轻骑,戴着斗笠遮阳,倒也不太觉其苦。

晚间时也不入城去睡,随便在近河的地方搭个野营,烤些鱼,或是煮些带的干肉,在四周的田庄附近巡看一番,看到田庄欣欣向荣,李鑫和张世强等浮山人毫无保留的高兴,陈子龙每次却是脸色变幻不定,每次也是有欲言又止的感觉。

张守仁知道必定是他的复社同仁们给他施加的压力,也不说破,只是每次看着陈子龙天人挣扎的模样,心中只觉着十分有趣。

七月十二,张守仁一行从黄县过境,抵达登州。

此次再来登州,情形已经比以前好的多了。登州人口损失很大,上次过来,一路上有不少荒芜的田地,还有一些废弃的房舍,倒伏在路边,看着格外凄凉。

这一次,田地是全部种了上粮食,绿意盎然,看着叫人十分欣喜。而那些倒塌的房舍,梁顶也被抽取了,有用的砖头瓦块也被搬走,剩下的被夷平铲平,虽然还有残迹,看着明显是有整理过的痕迹,好的多了。

“是这登州城附近的七个庄子,都是大庄子,每庄土地过万亩,丁过两千,口超过一万人,这七个屯庄有超过八万人的规模,现在整个登州也就十几二十万人左右呢。”

屯田局有两个事务官员跟随在左右,他们对登州的情形十分了解,指指点点,不停的向张守仁解说着庄子的布局和发展。

“这里是登字第六庄,距离当年的沙河战场最近,四周的人家几乎是被杀害光了。建这庄子,几乎就都是河南那边的流民,本地的人少了。第五庄靠南一些,本地人多,士绅田主也多,在那边,流民少些,本地的贫民和逃佃的佃农多,逃过来的军户也多。那边的庄子人很多,丁口就近三千了。”

听着汇报,张守仁看向各处田庄的眼神,也是渐渐变的无比深邃。

而其余众人,则是以震惊及自豪的表情为主,哪怕是陈子龙,此时也摆脱了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表情,变的生动和高兴起来。

确实,看着眼前这一个个地域广大的庄园,看着那些原本食不果腹的人们在其中安居乐业,有保护他们的庄兵,有医生,有读书的地方,有干净宽敞的居所,有鱼塘猪舍鸡棚,未来的一切希望,就在自己眼前。

这些人,将会迸发出怎样的力量出来!

“前头好象有人打猎啊?”

“是的,大人。这里是第六庄外围,居民百姓当年几乎死光了,时间久了,林子都连成一片了,猎物也是多,什么都有,兔子野鸡什么的最多了。”

“是么?走,咱们过去看看。”

张守仁兴致一发,也是策骑向前,他没有带火铳,只在腰间横跨着一柄腰刀,内卫们的马鞍囊上插着一柄长枪或是铁矛,也没有带火铳,只是有几个带着手弩,张守仁自己,却是背着一柄角弓。

当时的内陆居民,能骑马的少,能射箭的也好,能在马上骑射的就更少了。张守仁却是带着一柄角弓,马上骑射虽然复杂,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策马前行之际,一眼看到右侧前方四五十步,有一道浅黄色的影子疾掠而过,张守仁早就持弓箭在手,当下便是引弓搭箭,向那道影子射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