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林妹妹她总是不来[红楼] > 第贰贰陆章

林妹妹她总是不来[红楼] 第贰贰陆章

作者:nailuo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5:30 来源:小说旗

226引魔入室,之五

作为出嫁女的贾敏都这般想,外面的那些人,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已然失去往日荣光的贾家,还能凭借什么去求取好姑娘?

想到这点,过去一直自恃是国公嫡女的贾敏,总算认清了现状,摆正了心态之余,还为此越发地心绪不宁。

却道为何?

皆因与贾家现已有了结亲默契的于家,方方面面来看,那条件着实难得:

那于家的祖上,也曾有过个不大不小的爵位。但与林家一样,于家俱是早早令子孙努力读书、以科举入仕。加上没有林家那般子嗣艰难,如此几代下来,即便没了爵位,这于家依然不容小觑。

贾敏等相中的于家姑娘,乃于家的嫡支嫡女;其父乃是堂堂两广节度使;两个嫡亲的兄长,一个现任江南分守道,另一个亦已中了举人。

……这等家世摆出来,配琏儿这个国公后人,尽够了。

更何况,于姑娘据说长相柔美可人,性子温柔大方,行事方面亦很有章法……端的是个四角俱全的好人儿。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于姑娘的生母在其五岁时便病逝了,生父即那两广节度使,则是在其七岁时于任上去了——所以小姑娘实际上是由长兄长.嫂教养长大的。

——换句话说,于姑娘是二品大员之女没错,可个中“水分”,旁人俱心知肚明。

亦正正因为如此,这般家世才貌的姑娘,才轮得到她家的琏儿啊!

而且,她们贾家在求取于家姑娘方面,是实实在在处于“劣势”的——都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最有权势的父亲早逝,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那两个兄长俱是上进的,如无意外,于家再次崛起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最顶尖的那拨人是看不上,但次一等以下的人家,对于姑娘还真是颇为满意的。

——而于家姑娘完全不愁对象。那么,贾家这边,有什么呢?

贾敏仔细琢磨,也就琏儿未来袭爵以及身上有秀才功名这点,勉强拿得出手了。

要令于家答应与贾家结亲,这些可不够。贾敏心中清楚,真正促成此事的,怕很大程度是由于琏儿的舅家是张家!

面对这个现实,贾敏虽觉不忿,但更多是不放心——毕竟,以荣国府如今的境况,再找不是找不着,可上哪找一个乐意结亲、又比得过这位于家姑娘的呢?

所以,贾敏觉得,为了娘家,为了琏儿,为了贾家的将来着想,这一桩婚事,无论如何都不能出半点差错!即便眼见琏儿与那位于姑娘的亲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了……但在真正定下来之前,她都告诫自己、不能掉以轻心!

又有,眼见双方差距明显,贾敏就更加希望做些什么,至少既可以体现贾家对于姑娘的看重,又可以不至于显得那般弱势。

正巧,下个月中旬,便是前太子太傅的遗孀、苏老夫人的七十大寿。

话说前太子太傅苏伯英苏大人在六年前仙逝,苏老夫人便携幼子等回祖籍苏州居住。

本来“人走茶凉”,这孤儿寡母远离京师,定然不受各方重视。可苏老夫人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太子妃之母。

单单这点,就容不得苏家人避世而居。

只是苏家人也是乖觉,一直以来俱以各种理由,将大多数人拒之门外。所以真正得见苏老夫人的人并不多。

可再怎么避,这回老夫人大寿实在是无法避免的了。于是苏家一改之前的态度,决定大摆筵席,并广发请柬。

基本上这南边官职稍大的都收到了邀请,例如林家、张家,又例如作为江南分守道的于锐。

贾敏见此,计上心头:现下贾于两家亲事就差过明路了。她一直觉得她家琏儿品貌出众,贾家虽败落,但孩子出色,他日自能重振辉煌。加上,道听途说再多,倒不如见见真人实在——说不得于家人见到琏儿,便能觉出这桩亲事的好来了。

而苏老夫人的寿宴,琏儿亦有到场的理由——她大哥曾是东宫伴读,那作为太子太傅的苏大人,算来也是大哥的老师。大哥远在京师,大哥的儿子代父给师母祝寿,岂不名正言顺?

越想,贾敏越发心动不已,几番犹豫终决定付诸行动——当然,她没有忘记询问夫君,她们林家去向苏老夫人祝寿,会不会有什么妨碍。

林如海的回答自然是没有的——贾敏不清楚,林如海还不知道?因着贾赦,林家已经算是半只脚踏入东宫的阵营了。

——言而总之,贾敏筹谋了一番。之后与知府夫人麦陈氏交好,算是第一步;贾琏来到扬州,算作第二步。接下来,便是静心等候下月前往苏州苏府,与于家碰面了。

具体怎样尚不清楚。不过也不怕,贾琏的表嫂张何氏到时亦会到场“相助”的呢。

如此看来,此行应该算得上“万无一失”了。

然不知为何,贾敏仍觉忧心不已,特别是今日见过贾琏之后,这情况不消除不说,竟还愈发加剧了。

幸而贾敏明白,她这种心思,虽不算见不得人,但也不好对人言,所以不管奶娘怎么劝说,她都没开口提及半句。

李嬷嬷见此也无可奈何。不过她心里猜测,她家小姐会如此,多半是因为表少爷婚事的缘故。因此她也不说旁的,仅一个劲地说一些诸如“事事顺利”、“船到桥头自然直”等的好话,倒也算歪打正着。

不过,李嬷嬷在贾敏处问不出什么,倒也不代表其他人不行——例如林如海。

因事关娘家,贾敏连奶娘都不愿意开口,更何况是丈夫?故而在林如海下衙之前,她便将情绪好生收敛,只余下丁点。

可林如海是什么人物,一丁点就叫他瞧出不对来了。所以晚上夫妻独处夜话,林如海便开口询问了。

贾敏避无可避,又不愿说实话,只得遮遮掩掩地推搪,她是忧心贾琏秋闱之故。

哪想,贾敏话音刚落,便轮到林如海脸色稍变。

贾敏见此,顿时跟着大惊失色——虽不及婚事,但秋闱这桩,贾敏还是很重视的——而丈夫这般神态,不就代表、琏儿此番秋闱,恐不顺利?!

贾敏原还想着,琏儿今年若能中举,那与于家的亲事便可再添筹码……现下定是一场空了。

念及此,贾敏一时情绪失控,珍珠般的眼泪便凝聚在眼角、要落不落。

林如海见妻子反应如此激烈,不疑有他,只道对方当真忧心得很,连忙劝慰道:

“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琏儿今年才几岁,却是一个秀才了,这比很多人都优秀多了——要知道,世上还有许多人白发苍苍了,依然只是个童生呢。”

林如海一番话,说得那个情真意切。当然,他亦是打心底这般觉得的:想想琏儿初到扬州时,连四书都背不全。这才几年,便能考中秀才了!

当真是“士别三日”哪!

——而能将有些小聪明的琏儿教成这样的张家,林如海更是佩服万分。

不过,科举之事,林如海清楚妻子定是不甚理解,故而特地解释了几句,尤其着重说明了一个秀才若要中举,这难度究竟有多大。

贾敏听罢,果真惊诧不已。她当即抹掉眼角的泪珠,主动道:“……乡试竟是困难至此?这么看来,我当真是太过想当然耳了……”

话毕,贾敏叹了一声。转而不知道想到些什么,她的脸色突然又白了两分,接着紧张地拉着林如海道:

“夫君,既然你说琏儿如今‘火候未够’,何以又叫他今科下场?若他这次因为乡试失利,从此一蹶不振……”

林如海闻言失笑,拍拍妻子的手,道:“这便是你杞人忧天了——琏儿心里面,定是想得比你要清楚多了。”怕是张家那边,早早就与琏儿分说清楚状况了。否则,秋闱在即,哪有考生不好好在家苦读,却有闲心出门走亲戚的?

“何况在考场上,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琏儿趁早熟悉一下,也是好的。”林如海补充道。

“……此话当真?”贾敏将信将疑。

林如海也不多做解释,只是笑道:“敏儿你且看吧,琏儿是不会在家中闷头读书的。”

贾敏听了,不置可否。

可接下来果然不出林如海所料——贾琏歇了一天,便使小厮出去送拜帖,并于当天下午收到了对方的回帖。

贾敏作为当家夫人,自然很快就知道了。她见侄儿的心态当真很好,也安心了一些。

待隔日贾琏来找贾敏说是要出门,后者便笑着说了好些“读书亦要注意身体”、“应当劳逸结合”等的话,末了却训道:

“琏儿你会友也好,外出散心也好……可不许去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否则我定叫你姑父、仔细收拾你!”

贾琏连连保证道:“姑母请放心,侄儿晓得轻重的——今儿过来,其实还想问姑母,要不要与侄儿一道前往呢!”

贾敏奇怪了:“琏儿你去会友,怎的还问我去不去?难不成你这位友人,我还认识?”

“没错,姑母绝对‘认识’。”贾琏故意作了个揖,笑道。“侄儿这位友人,乃是大明寺方丈慧源的徒弟——人称‘转世灵童’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