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在下欧阳锋 > 288,灭金伐宋

在下欧阳锋 288,灭金伐宋

作者:太灰金星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王爷,外边天冷,进屋歇着吧。”

长安,鸿胪寺驿馆,今年尚未及冠,还是个少年的完颜洪烈,站在门廊下,看着远处天空,心情与这冬日的阴天一样阴沉晦暗。

他自幼文武双全,足智多谋,雄心勃勃,有振兴大金、伐灭弱宋、一统天下的壮志。

可没想到,还没等到他执掌权柄,实现抱负,这天下,突然之间就变了。

自大金无力触及的遥远西域崛起的白驼山欧阳氏,就像大金当初崛起于鸭子江边一样,以小凌大,先据高昌,后灭西夏,积聚几年,竟又悍然攻入关中。

占据关中还不满一年,便又兵分两路,再度伐金。

其军势如洪流、似野火,不可阻挡,无法抗拒。

数场会战,大金每战皆全军覆没。

想仰赖坚城抵抗,可再险要的关卡,再坚固的城池,在那恐怖的飞龙骑士面前,也坚守不了半日。

从当今形势看来,决定大金存亡时限的,竟然只是大雍军团推进的速度!

到现在,大金虽还有着广阔的领土,以及千万级别的人口,却已拿不出像样的军队。

因几场大会战,加上连场守城战,再加上去年大雍攻略关中,以及金国反攻关中时的损耗,大金原本的精锐军队,已差不多全部拼光。

即使还能再拉起数十万大军,也是既拿不出足够的军械武装,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操练。

若把这等仓征召的乌合之众拉上战场,飞龙一口火喷下来,或是狼骑随便一冲,再多的军队也要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或是干脆全员跪地请降。

战,已经毫无希望。

大金只能寄希望于求和。

可哪怕大金不顾颜面,屈辱求和,势如破竹的雍国,又岂会放过已经穷途末路的大金?

作为求和使团的重要一员,完颜洪烈来长安之前就知道,这场和谈恐怕不会有任何结果。

但他还始终存了一分幻想。

可来到长安之后,完颜洪烈的幻想,很快就彻底破灭了。

大雍果然没有和谈的意思。

金国使团抵达长安后,除了第一天来了个礼部小官接待使团,安排他们住进鸿胪寺驿馆之外,之后一连数日,便连一个稍微够份量的官员都没有出现,连那个礼部小官都消失了,与使团打交道的,只剩下几个礼貌但冷淡的鸿胪寺吏员。

倒是不曾短了他们吃喝,可大金使团递上去的国书,却如泥牛入海,毫无回应。

使节们终日哀声叹气,愁眉不展,浑无出使宋国时的威风跋扈。

完颜洪烈也觉自己像是变成了一头困兽。

只能坐困在这小小驿馆当中,满心愤懑,却无从发泄。

当身边亲随再次请求完颜洪烈进屋避风,完颜洪烈终于忍不住说道:

“称臣求和不应,难道这雍国,还要与我大金约为叔侄甚至父子不成?”

亲随瞠目结舌,不敢回应。

完颜洪烈怔忡一阵,忽然摇摇头,心灰意冷地深深一叹:

“易地而处,换作是我,若拥有大雍这般军势,若说叔侄、父子,就算约为爷孙,我也不会答应罢兵休战,非得一鼓作气,克灭敌国不可。”

这句话说出口,他心中忽地一阵轻松。

求和这条路已经绝了。

使团继续呆在这里,已经毫无意义。

“我要回去。”

完颜洪烈咬了咬牙,眼中透出一抹决然:

“不管使团其他人怎么想,我都要回中都,与中都共存亡!”

作出决定后。

完颜洪烈问过使团其他人意见,只有两人愿意与他一道回去。

其他使团成员,则或许还抱有侥幸幻想,或许只是逃避现实,竟都打算继续等下去,直至大雍给出正式回应。

“不会有回应的。”

完颜洪烈冷冷道:

“你们唯一能等到的,或许只有中都陷落,雍军在中都过年的消息。”

他带着亲随与两个愿随他离开的使团成员,找到鸿胪寺吏员,道明意图,本以为鸿胪寺会刁难他们,不放他们离开,却没想到很快就拿到了通行文书。

完颜洪烈一行当即离开长安,一路快马加鞭,东行而去。

然而尽管他们昼夜兼程,紧赶慢赶,等赶到中都时,那兀自残留着烈焰炽烤痕迹的城头,已然换了旗帜。

完颜洪烈猜错了。

还没等到过年,雍军就已经拿下了中都。

至于大金朝廷,早在雍军兵临中都十日之前,就已经匆忙逃离,逃到了东京辽阳。

完颜洪烈有使节身份,又有大雍朝廷开具的通行文书,顺利进入中都。

但现在中都已不是大金的都城,他的王府,也已不再属于他。

来不及悲痛缅怀,完颜洪烈在城中逗留休整一天,打探了些公开消息,便与随行几人快马出城,向辽阳而去。

他要告诉已迁都辽阳的大金朝廷,寄望大雍对辽东苦寒之地不感兴趣,是万万不行的。

因为大雍志在一统天下,复现汉唐雄风。

辽东乃汉唐故土,大雍岂会放弃?

苦寒之地的冰雪,也挡不住大雍那横行无忌的龙骑与狼骑!

……

当去年大雍攻入关中,与金国大打出手,会战歼灭金国数以万计的大军时,得到消息的宋国可谓欢欣鼓舞、弹冠相庆。

当时甚至还有人提议,遣使向大雍道贺,并约为盟友,联雍伐金。

虽然“联雍伐金”的提议,被大多数朝臣以昔年“联金伐辽”的教训否了,但对于大雍的强势崛起,宋国上下还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大雍吞并的是金国的关中,并未侵犯大宋一寸土地。

而以女真蛮子的脾气,吃了这么大的亏,当然不可能咽下这口气,肯定是要整军备武,狠狠报复的。

接下来雍金两国之间,必将连年大战。

宋国只需安居江南,坐山观虎斗便是。

待两国斗得筋疲力竭,甚至说不定还有坐收渔利,收复故土的希望。

然而。

当今年秋收之后,大雍居然再次主动出兵伐金,势如破竹、秋风扫叶般攻城略地,且几场大会战每战皆数万数万地歼灭金军的消息传来。

宋国朝堂开始惶恐不安,乃至惊惧交加。

他们终于意识到,那崛起于西极,灭亡了西夏的雍国,并不会满足于三足鼎立。

他们是想要鲸吞天下、浑一宇内!

更可怕的是,雍国,好像真有这个实力!

醒悟过来的大宋,也被迫开始修筑关卡、整军备战。

数十年不曾运转的战争机器,终于艰难地开始了重启。

可惜他们不知道,雍国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

甚至即使给宋国留下足够的时间又如何?

金国抵挡不住大雍的降维打击,宋国哪怕有着山川河流众多的地理优势,不像大半国土一马平川的金国那般好攻伐,这点优势,也远远无法抵消雍国那绝对碾压的军势。

再如何努力整军备战,也只能死得稍微体面一点罢了。

……

过年之前,除了辽东,金国故土已尽被雍国占领。

因为季节关系,雍国暂时休兵,今年不再攻打辽东。

不过王武还是与马跃、董芸等龙骑顶风冒雪,飞到了金国东京辽阳,用龙焰把辽阳城头统统洗了一遍。

这令逃至辽阳的金国朝堂几近崩溃。

不少女真贵人旧话重提,提议躲回鸭子江边,乃至躲回深山老林。

但这提议就算通过,也无法实行。

已在中原享受了百年,被富贵泡酥了骨头的女真贵人们,哪个还能像完颜阿骨打他们一样,过那卧冰尝雪、搏虎猎熊的渔猎生活?

女真贵人们普遍陷入绝望,开始破罐破摔,抓紧这最后的时机,日夜宴饮狂欢,用醇酒美人麻痹自己,醉生梦死地等待着最后时刻到来。

完颜洪烈倒是想要振作,想要战斗到最后,哪怕死,也要有尊严地死去。

可是他已经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同伴。

已被战无不胜的大雍军队杀破了胆,被无可阻挡的龙骑狼骑骇掉了魂的女真贵人们,已经没人想要抵抗。

连皇帝都已绝望,躲在后宫醉生梦死,朝会也不开了,国事也不理了。

哪怕完颜洪烈很轻松地就拿到了辽阳军权,可时至如今,不仅女真贵人绝望,还有勇气与雍军接战的金军将士,也已找不出几个。

在这上下一心,集体颓废等死的绝望氛围中。

无力回天的完颜洪烈,在大年夜那天,自刎于辽阳宗庙之内。

他不想被龙焰烧成焦炭,死得没有半点体面,也不想投降苟活,眼睁睁看着大金灭亡。

所以他选择了这种死法。

临死之前,他甚至希望,自己的死,能稍微激起一些朝堂上下的血性。

但他注定失望。

完颜洪烈死后,大金朝堂上下,依旧醉生梦死,完颜洪烈那喷洒在祖宗牌位上的鲜血,没有激起一丝波澜。

而完颜洪烈的死,也是大金最后的,象征性的抵抗。

次年开春,当大雍挥师辽东,兵临辽阳城下时,金帝服毒自尽,皇亲宗室、女真权贵、朝堂百官皆未作抵抗,开城投降。

金国就此彻底灭亡。

……

洞天福地,忘忧山庄。

“你倒是逍遥。”黄药师漫步于姹紫嫣红的花林之中,欣赏着那溪环廊绕,颇具匠心的雅致庭院,“我沤心沥血运筹帷幄,军政一把抓,一年覆灭金国,你倒好,竟不声不响在此建起了如此雅致的园林庭院,过起了神仙般的日子。”

欧阳锋含笑道:

“这倒不是我建的,我也只是坐享其成。”

“等到天下大定,我也要在这洞天福地建一座园林庭院。到时你可得给我挑个好地方。”

“当然。不会少了你的地方。”

黄药师满意颔首,说道:

“今年秋收之后,就该攻略汉中、巴蜀了。”

“才灭了金国,占了那么大的土地,几千万的人口,不到一年的时间,能治理得过来?”

黄药师傲然道:

“我既为丞相,一年时间,不说大治,至少也能保证各地秩序井然。新占领地纵不足以征兵出战,至少也不会闹出乱子,影响征伐。”

顿了顿,又道:

“当然,若有洪涝干旱等灾情,你还是得出手扶一把。”

欧阳锋颔首道:

“理所当然。我听洪七说,宋国已经在整军备战了?”

黄药师不屑一笑:

“现在才想起来整军备战又用何用?几十年不动刀兵,宋**中,连披得动步人甲的猛士都找不出多少,有本事带得动大军的大将也没有,凭什么抵挡我军兵锋?今年克汉中、巴蜀,明年即可灭宋!”

他看向欧阳锋,郑重道:

“天下重归一统,复现汉唐雄风,你当年与我说的狂想,我们就将实现了!”

欧阳锋含笑颔首:

“不错。但天下一统也只是起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

次年秋。

大雍再次动兵,渡渭河,攻大散关。

金兴之初,欲图汉中、巴蜀,数次进攻大散关,却在大散关坚壁之下屡屡撞得头破血流,始终未能得逞。

大散关这一雄关,也多次出现在爱国诗人们的诗词之中。

后来宋金议和,大散关已多年未经战事,军备渐渐废驰。

直至宋国意识到大雍的野心,这才全力整军备战。作为直面大雍关中,且为汉中、巴蜀屏障的第一线,大散关自然得到了全力加强。

凭借宋国强大的生产力和富足的人力,短短一个冬季,大散关又变回了一座看似坚不可摧的铁壁,关城上下,床弩石砲陈林如林。

只可惜,如今已没有了当年吴玠兄弟那等百战名将,也没有了久历战火的铁血雄兵。

最重要的是,大雍的兵锋,也远非金国可比。

那是完全不讲道理,任何雄关天险都无法阻挡的天将神兵,古往今来,没有任何军队能够与之相比。

当飞龙从天而降,顶着宋军神臂弩攒射,喷吐出足以融金铄铁的烈焰,将大散关城头洗成一片火海,宋军霎时崩溃。

半日不到,从金兴之初便屹立至今,牢牢镇守着汉中、巴蜀门户的大散关,便宣告陷落。

其后,雍军势如破竹,攻陷汉中,旋又攻入巴蜀。

蜀道雄关没能阻挡雍军的脚步。

在欧阳锋前世历史上,在抗蒙战争中表现极其英勇顽强,甚至令“上帝折鞭”的巴蜀军民,对大雍的到来,并未表现出太强烈的抵抗意志。

毕竟大雍不是蒙古,不仅不屠杀、不抢掠,反而有着极得民心的政策。

冬至之前,大雍尽占巴蜀之地。

次年治理一年,巴蜀民心大定。

而丧失巴蜀的大宋,也进入了灭亡倒计时。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