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在下欧阳锋 > 289,郭杨与七怪

在下欧阳锋 289,郭杨与七怪

作者:太灰金星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临安府,钱塘江畔,牛家村。

一群村民聚在村头大松树下,听着一个念过几年私塾的少年,抑扬顿挫地念着铺兵新张贴的告示:

“……雍军凶暴,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驱民攻城,破城之后,屠城十日,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又作人肉脯以充军粮……捕少女豢妖龙,日啖百女方可饱腹……暴雍将至,我大宋男儿,当奋起抵抗,保妻儿老小不受暴雍戕害……欲从军者,可至……”

这是一份招兵告示。

先大肆宣扬渲染“暴雍”的凶残暴虐,阐述倘若暴雍兵至,百姓将受到怎样的荼毒,一番恐吓之后,再号召有勇力者投军报效,保卫乡梓,无拳无勇者亦可踊跃捐赠钱粮,以充军资。

总之这份告示效果确实不错,牛家村村民听了,个个神情惶惶,脸色苍白,连那念告示的少年,都是脸色发白,额冒冷汗,声音发颤。

人群后方,有两个看着约摸二十来岁的青年。

其中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青年皱眉道:

“那雍国真有般凶残?二弟,你怎么看?”

旁边那面皮白净的青年道:

“不好说……雍国去年才灭了金国,尽得金国人口土地,若真是那般凶残暴戾,其国内百姓为求活,必然起事不断。金国可是数千万人口的大国,真要乱起来,平乱都来不及,哪还能再兴兵攻伐巴蜀?”

那魁梧青年道:

“莫不是把人都杀干净了?或是杀了太多人,把剩下的都吓怕了?”

白净面皮的青年摇头道:

“几千万人,如何能在一年之内杀得干净?如此大肆屠杀,又会激起多少反抗?再说人都杀掉了,又从哪里征兵,向哪个征粮?没有兵和粮,怎么大军攻伐巴蜀?官府的话,信半句都嫌多,依我看,这告示里所谓的雍国凶残事迹,多半都是捏造。否则雍国不可能只休兵不到一年,便势如破竹攻入巴蜀。”

说虽如此,这青年眼中还是难免有些忧虑。

毕竟就算官府夸大其辞,但哪怕雍军只有官府宣扬的二三成暴虐,那也将是一场大祸。

那魁梧青年道:

“我兄弟两个好不容易辗转来到宋国,在此安家仅只年余,没想到……”

这青年名叫郭啸天,乃是梁山地佑星“赛仁贵”郭盛的后代。

那白净面皮青年名叫杨铁心,乃是岳武穆麾下名将杨再兴后人。

两人原是山东人氏,因不满金国横征暴敛,父母亲族又已不在,了无牵挂,遂南下投宋。

只是宋国与金国有约,“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对北归人严防死守,郭杨二人历尽艰辛,途中辗转将近一年,好不容易才成功进入宋国,来到临安府,在这牛家村安了家。没想到刚刚安家才年余,北边就要打过来了。

虽说打过来的并非女真金国,而是新崛起的雍国,但郭杨二人对雍国也不大了解,并不知道雍与金孰好孰坏。若单从官府的宣扬上看,雍国似乎比金国还要不作人?

“从时间算起来,你我兄弟两年前,离开山东南下后不久,那雍国便开始了对金攻伐……难怪你我离开之前,金国官府横征暴敛更甚从前。”杨铁心叹道:“若是咱们迟些离开,说不定还能看到金国灭亡,一睹雍国兵威。”

郭啸天闷声道:

“更可能被金国拉了壮丁,送上战场填了沟壑。如今雍国又要伐宋,你我兄弟该何去何从?”

杨铁心沉默半晌,缓缓说道:

“走一步看一步吧。且再仔细打探打探消息,若雍国真如官府宣扬一般,哪怕只有官府宣扬的两三分残暴……咱们兄弟只怕也不得不投军抗战了。”

郭啸天默默颔首,深以为然。

他们原是北人,在此安家不过年余,按说并没有护卫乡梓的责任。

不过牛家村民风淳朴,村民们不仅欣然接纳了他们两个外来户,帮助他们安家,见他俩踏实肯干,豪爽义气,还给他们说了亲事。

郭啸天娶了一个名叫李萍的本村女子,杨铁心一表人才,又识得文字,竟是得了邻村私塾先生青睐,把独女包惜弱许给了他,两人已经订亲,不久就要完婚。

郭杨二人都极重情义,乡民厚待他俩,助他俩成家立业,他们当然不会忘恩负义,已将牛家村视为第二家乡,若乡邻遭难,他们自会挺身而出。

次日一大早。

郭杨二人结伴前去临安城打探消息,在城里探到的消息,更是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官府告示是真的,雍军真有那般残暴。

不仅灭金之时,将金国的洛阳、中都等诸多名城屠戮一空,雍军入蜀之后,成都城也被屠成了一座空城,一个活口都没留下来。

也有人说官府说的话不尽不实,雍军杀戮没那么重,虽然喜欢屠城,但也只是三日不封刀,只把成都府屠空了一半而已。

雍军也确实喜欢驱民攻城,每到攻城之前,必派出探马四处搜掠乡民,用乡野百姓消耗守军矢石。

另外雍军不吃人,但所过之处,无论贫富,尽皆抢掠一空,浮财充作军资,粮食牲畜充作军粮,年轻女子充为营妓,男丁则无论老少,悉数抓去做苦役、填沟渠。

这说法,听起来比把城池屠杀一空、制人肉脯充作军粮等传言更加真实。

但因其真实,也更加骇人。

不仅郭啸天听得心惊肉跳,愤慨不已,杨铁心也是信了八成——因为自古以来,两国征战时,类似的事情多不胜数,根本不算新鲜。

打探了半天消息,郭杨二人来到一间小茶馆休息,点了两碗大碗茶解渴,又要了几个素蒸饼充饥。

“二弟,那雍国看来真是虎狼之师,就算所过之处,尽皆屠戮一空的说法不可尽信,可残暴虐民似乎也是真的。”

郭啸天忧心忡忡地说道。

杨铁心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古往今来,如此强大又残暴的军队多不胜数,雍军暴行,倒也不算稀奇。”

郭啸天道:

“如此看来,你我兄弟,非投军抗战不可了……”

正说时,一道清脆的女声入耳:

“胡说八道!雍军乃是仁义之师,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不仅不扰民掠民,就连及时投降的军队,也只是将将领收押,普通士卒则或是发放路费遣返,或是打散充入雍军……”

郭啸天、杨铁心闻言一怔,循声望去,就见茶馆对角,一张方桌上,围坐着七个怪人。

正中坐着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身着灰衣,身量高大,宽肩阔背,尖脸削腮,长相颇有几分凶恶,手边摆着一根铁杖。

他左手边坐着一个二十多岁,手持折扇,衣裳有些油腻,作书生打扮的男子。右边坐着个腰里盘着条长鞭的矮胖子。

在他们对面坐着四人,分别是身板高大硬朗、古铜肤色,凳子上搁条扁担的壮汉。

五短身材,面皮白净,腰里别着秤杆的小贩。

高壮肥壮,敞着胸襟,露出胸毛,腰里悬着口厚背杀猪刀的大胖子。

以及一个十多岁年纪,身着翠绿衫子,大眼纤眉、肌肤水灵的漂亮少女。

此时那六个男子都坐着,那少女则挺身站着,与邻桌一个士子模样的年轻男子争论。

“雍军对待地方豪强劣绅、大户士族确实严酷,但对小民却是极好,不仅发放粮食赈济贫民百姓,甚至还会给贫民佃户分田分地,田税三十税一,免除一切杂赋,还不征发徭役,而是用钱粮雇人干活。总之雍军固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并非靠残暴得势,而是一支古今罕见的仁义之师!”

那年轻士子嗤之以鼻,“你这小女子,才真叫胡说八道!古往今来,哪来如此军队?就连我大宋禁军……咳咳,总之你这番说法,压根儿就是胡言乱语,胡吹大气。”

茶馆客人们深以为然,纷纷点头,因为少女的说法,听起来确实太过匪夷所思,古往今来,哪里出过这等仁义军队?

哪怕历史上,一些以军纪森严著称的强军,也最多只能做到在自家领地上不残民虐民,到了敌国境内,也是一样凶残不仁。

毕竟孙子兵法可都说了: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因着千里征战,粮草转运艰难,运输损耗巨大,后方二十钟粮草,运到前线时,辎兵民夫一路人吃马嚼,说不得就只剩下一半甚至更少,故而“因粮于敌”,自古以来就是兵法正道。

哪有不在敌国抢掠粮草,反而给敌国百姓发粮赈济的军队?

再者士卒远征敌国,凶险疲惫,也需要给他们发泄乃至发财的机会,不然为将者如何驾驭麾下虎狼?

所以一旦到了敌国境内,军纪往往便会渐渐放开,越是深入敌国境内,杀戮劫掠便越是凶狠。

所以在茶馆中的客人们听来,少女的说法,根本就不符合他们对军队的认知。

翠衫少女轻哼一声,说道:

“古往今来没有这样的仁义之师?那岳爷爷的军队又如何解释?”

那士子一怔,脸孔涨得通红,一时还真不知该如何辩解。

正待措辞反驳时,翠衫少女又道:

“我们去年去了北方,亲眼见识过大雍治下的金国故地,屠城残民没见着,倒是亲眼见着了金**民兴高采烈大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见着了百姓兴高采烈领取种子农具甚至耕牛,在官府分发的田地上热火朝天挥汗如雨。

“我们还去了关中。雍国统治关中不足三年,关中已不见一个乞丐流民,乡野百姓也不受饥饿困馁,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官府还组建营造队伍,以钱粮雇工,兴修水利、疏浚河道、广修道路,把关中治理得蒸蒸日上。

“我们也去了巴蜀,亲眼看到过雍军征伐的情形。雍军在战场上固然不留情,可只要放下武器投降,雍军也绝不杀俘,甚至还会救治敌军伤兵。也从无搜掠乡民,驱民攻城之举。因为雍军根本不需要这么做,再险要的雄关坚城,能不能抵挡雍军的正面强攻……”

见茶馆里不少客人听得聚精会神,隐有动摇,那士子不禁恼羞成怒,猛一拍桌子,并指指着少女怒斥:

“你这小女子,如此颠倒黑白、信口雌黄、妖言惑众,定是雍军密探无疑!抓探子啊,这里有雍国密探,在传播谣言,蛊惑人心啊!”

那士子大喊大叫,甚至冲出茶馆门外,大声叫嚷,很快就引来了一队巡逻的禁军。

听说有雍国密探,那队禁军蜂拥冲进茶馆,喝问:

“雍国密探在哪?”

那士子指着那翠衫少女和同桌六人,脸孔通红,眼神愤恨:

“就是他们,在这里宣扬雍国,妖言惑众!”

那禁军队长一见翠衫少女生得那般娇俏,顿时眼睛一亮,心说这趟却是撞上了美差,当下嘿地一笑,不假思索地一挥手:

“统统拿下!”

众禁军士卒一拥而上,冲得最快的两个禁军无视少女手里提着的长剑,迫不及待地探手抓向少女。

在这队禁军看来,这少女虽然带着剑,可身材娇小,手掌纤细,一副娇柔无力模样,那剑必然只是装饰,了不得会两手花拳绣腿。

至于少女的六个伴当,虽也有几条膘肥体壮的大汉,可瞧他们的装束、家伙,就是一群普通的市井之徒,如何敢在临安城中,与禁军作对?

那不是找死么!

所以那两个禁军满心以为能将少女手到擒来,还能顺势占点便宜,可没想到,手还没递到少女身上,少女便已闪电出手,先一脚蹴在左边禁军小腿迎面骨上,令那禁军小腿咔嚓一声,当场折成拐形,惨叫着往前扑倒。

未等那禁军倒地,少女又抬手攥住右边禁军两根手指,轻轻往上一折,又是咔嚓两声,直将其手指反折到贴上了手背。

眨眼之间,两个禁军便一个腿断,一个指折,痛得惨叫连天。

其余禁军顿时纷纷一怔,陡然止步,那禁军队长也是脸色剧变,手掌猛地按到刀背上,可被少女那似笑非笑地眼神一盯,那禁军队长只觉喉头一冷,像是有一口利剑抵住了咽喉,拔刀动作顿时一僵,不敢再有丝毫异动。

僵滞半晌,那禁军队长脸上浮出一抹谄笑:

“误会,都是误会!这小子妖言惑众,构陷良民,我们一定严惩不怠!”

说着,一巴掌将那报信的士子抽了个晕头转向,鼻血横流,跟着叫两个手下把那士子押出去,又派人架起那断腿的禁军,这才带队点头哈腰向着茶馆外退去。

看见禁军这表现,众茶客一阵无语叹息。

郭啸天、杨铁心也是面露鄙夷。

“这大宋,要完!”

郭啸天轻叹道。

杨铁心点了点头,见那桌为首的汉子扔下一排铜板,带着伴当们往茶馆外行去,连忙摸几个铜板放到桌上,又一扯郭啸天衣袖,跟了上去。

他们对那七人很感兴趣,也很想知道,那少女所说的雍军事迹,究竟是真是假。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