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棚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棚

作者:陈奔驰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4:47 来源:小说旗

“哎,你这边最近挺好的吧?”

王大伦窝在一张老旧的沙发上给女朋友打电话,最近拍摄日程十分紧张,他有日子没跟女朋友通电话了。

“挺好的,昨天晚上还想给你打电话来着,怕打扰你就没打,今天怎么有空了?”范子怡知道他最近挺忙的,也没主动打电话过来打扰他。

“这不正等着候场呢,就想着跟你打电话。”王大伦笑道。

“哟,这下想起我呀!”范子怡啐一声,“你现在在哪儿呢?汾阳?”

“没有,在平遥呢。”

剧组这段时间一直在汾阳、平遥以及这两个县城周边的乡下转悠,在电影中平遥和汾阳这两个县城是重合的。比如他现在待的地方,就是平遥城墙边上的一栋老宿舍楼二楼的一间房间,这里事尹瑞娟的家,也是崔明亮和尹瑞娟结婚后的新房。他坐着的这张老旧沙发,则是电影中的专用道具,崔明亮家出现过,尹瑞娟也出现过,铺上大红色的双喜枕巾,又成了崔明亮和尹瑞娟结婚后新房的家具。

提到平遥,除了城墙,总要说起它的典型的山.西民居,那里有一条专门为旅游者修缮的明清风格的街道,好像这样才有历史感。但人们对身边的历史好像却不愿意去记忆了,其实每个县城中都有一些最典型的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例如他此时透过后面的窗户就能看到宿舍楼后面的电影院。因为现在的电影院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它的功能,没有人愿意看电影,特别是在县城中,所以几乎保持着建成的样子,屋顶上还有着精致的工农兵形象。

老贾现在正在那条明清街上拍温.州发廊的戏,张军带着钟萍到温.州发廊去烫头发,这是一场过场戏,电影的时间跨度为十年,老贾每次会用政治上的大事跟个人的小事混杂在一起,提供了历史语境,并共同勾画出一个时间轴。

钟萍去温州烫发和街上宣传计划生育的游行队伍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历史标志,表明这是计划生育实行的那一年,也就是1979年。

再比如张军陪着钟萍去堕胎的时候,医院的广播里正在播放建国三十五周年大阅兵的声音,同样也在表明历史时期。

“……我这儿是第二场戏,第一场在街上拍呢,都快等俩小时了,还没有拍完……”

王大伦在电话里絮絮叨叨的聊着拍戏的琐碎。虽说这段时间拍戏的进度很快,但由于老贾时不时的要犯轴,偶尔也有拖沓。比如今天张军带钟萍去温.州发廊烫发,发廊的群众演员,他非要找正宗的温.州人,也是另外一位副导演王瑜神通广大,翻遍平遥县城,硬是找来了三个卖布的温.州人,请他们过来客串。而且这本来就是一场过场戏,原本想着花不了多少时间,于是顾正便带着他和赵韬到这边准备下一场戏,结果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眼看就要中午了,那场发廊里的过场戏到现在还没拍完,顾正打电话过去问了一声,说是都已经拍了两遍了,导演都不是很满意,现在正在拍第三遍。估计是当年的温.州发廊在老贾的成长过程有什么特殊的记忆。

“噢,等了两个小时才想起跟我打电话呀,一点都不想我。”范子怡在电话里不满意道。

王大伦能想象到此时她正噘着嘴巴说话的样子,但下一秒电话里又传来她兴奋的声音:“哎,我跟你说呀,我穿旗袍的样子可好看啦!”

“真的啊?”王大伦语气夸张道。他倒是真想看看女朋友穿旗袍的样子,女朋友个子高,条顺,唯一美中不足好象就是胸小了点。在他的印象中穿旗袍一定要是********,高高的开叉,露出白白的大腿这样才好看,女朋友穿旗袍的样子真的好看吗?可惜现在没有微信qq啥的,要不然肯定要她拍几张发过来看看。

“当然是真的,等你回来看到就知道了。”范子怡得意道。

三像是一部三十年代的爱情戏,为了保证戏的质量,赵宝岗专门从魔都请来了旗袍设计和剪裁的师傅为戏里的女主角量身打造数十款不同类型的旗袍,据说每人都有十来套。而且因为戏里的女主角都是富家千金,最近还专门请了形体礼仪方面的老师正在对她们进行这方面的培训。

所以说赵宝岗的戏拍一部红一部,这绝不是偶然的,除了有好剧本之外,他对细节也是极为挑剔,准备工作十分充分。比如象上次拍《永不瞑目》的时候,就是因为苏锦走路时候的样子有些提胯,不象个雷厉风行的警察,为此他宁可先把她的戏撂下,等她把走路的姿势纠正过来再拍。

三像五月份开机,如今所有演员基本都已经敲定,男一号就是赵宝岗极为欣赏,当初在《永不瞑目》中落选的赵微的同学陈昆;男二号则是在《永不瞑目》中一炮走红的英俊小生陆翊;王大伦勉强算男三号。女演员方面,演双女主的一个是周逊,一个则是陆翊在上戏的同班同学罗海茕,据说她是魔都电视台那边推荐的,这部戏是赵宝岗公司和魔都电视台联合投资的。还有范子怡演的范丽君和李晓冉演的安琪。

话说李晓冉如今也是刚刚签约新宝源公司,这个曾经在上辈子一度成为王大伦的梦中情人和意淫对象的漂亮姑娘,现在跟他也算是同门师兄妹了。

“大家都来了,就那妖精没来,说什么还在拍戏呢,就她架子最大。”

范子怡嘴里的妖精,不用问就是周逊,自从上次被人家戏弄了一把,这丫头始终耿耿于怀,尤其是人家还是剧中的女一号,更加不服气了。

王大伦不敢劝,劝了女朋友准得把气都撒到他的身上,道:“你管人家干嘛,自己好好练。我跟你说,你把范丽君这个角色演好了也是很出彩的。”

“这还用你说呀,我心里有数。还有,我先警告你呀,到时候拍戏的时候,可不许跟这妖精眉来眼去的,要不然,哼哼……”

“行了,你别哼哼了,不知道都说过几遍了,难道你就对自己一点都信心呀?”

“怎么说?”范子怡愣了愣道。

王大伦笑道:“你要是对自己有信心,难道还拍我跟别人眉来眼去吗?”

“……”

《大明宫词》作为央视的开年大戏正在热播,女朋友嘴里的那个妖精演绎的少年太平公主一炮而红,紧跟着楼烨的电影《苏州河》先后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和巴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最高奖,片中的女主角——那位妖精更是在巴黎国际电影节上一举封后,媒体争相报道,那位妖精已然跻身国内一线女星的行列。

赵宝岗最近乐的屁颠屁颠的,幸亏早一步跟荣欣达敲定了周逊的演出合同,要不然这片酬非得翻一番不可。而且据最新消息,就连目前据说投资规模最大的央视大戏——《射雕英雄传》也一举锁定她担任剧中女一号——黄蓉。

现在女朋友对那个妖精早已没了之前的优越感,尽剩下羡慕嫉妒恨了。

…………

七十八页、一百八十场戏,虽然开始跟雅各布妥协删了十几场,无奈老贾的灵感太多,时不时的还要加戏,实际上要拍摄的远远不止这一百八十场戏。原来剩下的不到四百万的拍摄资金,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亏空。

吃饭、住宿、用车、人工、道具虽然都是钱,但拍戏的大头还在胶片上,你说老贾时不时的来灵感,一场过场戏就要拍三遍,这能不费钱吗?这不,第二阶段拍摄还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这钱就烧的差不多了。

难怪最近都不看见制片主任王红伟上牌桌了,急的跟个三孙子似的。当然剧组快成穷逼这事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要不然非炸锅不可。

其实雅各布和日本那监制市山尚三他们几个还算仁义,商量了一下,他们本来就是十分看好这部电影,各自请示完了,决定愿意承担这超支的部分。原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结果老贾这劲又上来了,非说这是他违反了合同,就得自己负责。好在他在第一部电影《小武》上赚了不少,结婚买房啥的,家里还剩几十万,打个电话回家全都扒拉了过来,总算是能接着往下拍。

但是既然已经超支了,现在谁都不敢再大手大脚了,但是剧本中的大棚始终是个问题。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新世纪,刚开始是三线城市或者是县城,后来发展到乡村,经常能看到类似很大的蒙古包的大棚,里面有歌舞表演,往往伴随着三点式美女的招贴画,还有号称什么港台明星、实力唱将等噱头。这种表演团体,直到后来,水平高一点的,被大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演艺吧、浴场、酒吧等吸收;差一点的依旧活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在婚丧喜事的宴席上总少不了他们的影子。

言归正传,随着年代的变化,文工团也在与时俱进。旧的团员退出,比如钟萍,新的成员加入,比如刘晓娟刘晓娥姐妹的加入,成为团里新的著名舞蹈演员。传统的乐器例如手风琴、二胡和手提琴被电吉他、电贝司、键盘和西方的鼓乐装备所取代。最终文工团的名字由汾阳.县农村文化工作队变成了深.圳霹雳柔姿电声乐团。

这就需要一个这样的大棚,要是放在之前,老贾绝对眼睛眨都不眨,吩咐去置办一个,可现在情况不同了,能省则省。组里的演员兼美工师宋永平和梁靖东商量下来,说是能够用建筑材料搭了一个出来,成本很低。

剧组正当要实施这个方案的时候,刘晓娟刘晓娥姐妹偶然上街买东西,却带回来一个好消息,说是在街上看见了一个刚来演出的河.南平顶山的大棚。

王红伟一听,兴奋之极,这几天他为钱的事头发都快掉光了。好运来了,连着老贾都很高兴,晚上集体去看演出,除了协商借大棚的事宜,老贾还想让演员实地体会一下,真正的大棚演员他们是怎么表演的。

巧的是大棚的压轴歌曲就是《站台》,完了大伙还起哄让王大伦上去比划两下,因为戏里他要表演的歌曲也是极富摇滚的《站台》。当着那么多人,他硬是好意思上台,不过看着台上那位中规中矩唱着《站台》的大棚演员,他倒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话说上辈子在什么好声音、好歌曲之类的选秀节目里,经常能看到那些所谓的实力唱将篡改曲调,声嘶力竭的吼着所谓的摇滚。他也想这么唱,感觉这样更有爆发力,但具体怎么唱,他还没想好。

大棚是河.南的,王红伟的老家也是河.南的,老乡关系,加上大家都是搞艺术的,显然拍电影和大棚演出,如同沙.县小吃和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差距,大棚老板很是受宠若惊,不但愿意大力配合,而且收费也是稍微意思一下。

宾馆门口的理发店,虽然门口没有贴温.州发廊的招牌,不过看上去跟平遥那边老街上的理发店差不多。理发师不是温.州人,是汾阳本地人。屋中间的炉子上咕嘟咕嘟烧着水,王大伦坐在那种象个太空头盔似的烫发机下面。

因为临时搞定了大棚,而且大棚只能在县城停留两天,得抓紧时间拍大棚的戏,梁靖东和宋永平带着手底下的几个美工一大早去大棚那边布置场景去了,王大伦则需要烫发,因为剧本里这时候的崔明亮烫着一头爆炸头。

两辈子加起来他还是第一次烫头发,卷发夹拉着头皮生疼,坐在那个烫头发的头盔下面又热的难受。

“我说师傅,还要多少时间?意思一下就可以了。”王大伦实在难受,忍不住道。

这里老板兼理发师就一人,生意还不错,老板这会正在给一个老头理发,他看看时间道:“莫急,莫急,还有五六分钟就差不多了。”

说着,又解释了一句,“这个莫用药水,保持时间短,顶多一个星期就变直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