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良田喜事 > 第九十九章 三头猪

良田喜事 第九十九章 三头猪

作者:花期迟迟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8:04 来源:小说旗

老太太一边说一边小心打量着董蓉的神色,一副生怕她不肯收留的忐忑模样。董蓉当初去于家救人的时候虽然是晚上,但也见过于家的屋舍。于桂生本身是木匠,怎么可能连自家的房子都拾掇不好。想必他们母子定然是因为私奔一事受了村人闲话儿,无奈之下才想要早些搬过来躲躲清净。

这是原本就应下的事情,早搬晚搬倒也没有什么差别,董蓉于是就笑道,“好啊,大娘早些过来,我平日也有个人作伴说话了。”

于老太偷偷舒了口气,抬头望望天色又着急往家赶,“我得赶紧回去,生子还不知道我出门来了,这会儿怕是急坏了。”

这样的坏天气,董蓉怎么可能让老太太再淌然后着大雪回去,于是赶紧拦了她,转身回灶间捡了两份油炸糕。末了交给刘嫂子,嘱咐她一份自家留着,一份送去孝敬曹家公婆,顺便再喊一声最近在村里小住的张管事赶马车送送于老太。

刘嫂子小心端着油炸糕乐颠颠回村去了,很快张管事也赶着马车停在了果园门口。董蓉想起上次住在梅花娘家,回来时候还借用了人家的新围脖,于是又去藏窖捡了一篮子苹果石榴枣子等物,外加一小布袋子粳米,算是谢礼。

于老太听说这些好吃食是送给梅花娘家的,倒是真心替梅花娘道谢,半点儿没因为自己双手空空回去而嫉妒或不满。董蓉越发喜欢这淳朴又豁达的老太太,送了她坐上马车就开始盘算着要给即将搬来的娘俩准备些什么用物。

老话说,破家值万贯,就是少把柴禾还吃不上热饭呢。于家虽然是从四十里外搬来,但很多杂物和柴垛之类是不可能都拉过来的。这样过起日子来,难免有些不顺手,还是预备些银钱让于老太自己琢摩着添置吧。

于老太不知是脾气太过急躁,还是实在受够了村人眼里的嘲讽鄙夷,居然匆匆带着儿子拾掇了家底儿,直接跟着张管事的马车就搬来了。

董蓉远远瞧得马车停在鸡房子门口,开始一件件往下卸东西,她就抓了刚从冯先生那里回来的傻柱下了山。

于桂生许是这些日子当真意识到他一时头脑发热,给家里带来了何等严重的后果,原本高壮的身体消瘦许多,但好在眼神却变得比先前清明。扶了老娘进屋坐了就独自一人往返搬行李,看得张管事忍不住点头。男人,有些时候就得摔几个跟头才能学会懂事。

董蓉小两口赶到时,于家的行李已经都搬进了房子。于老太带着儿子恭恭敬敬给董蓉小两口行礼,董蓉大大方方受了。以前两家算私交甚好,但以后于桂生就是果园里的杂工了,主仆的名分定下来,有些规矩就不能乱。

董蓉亲手扶了于老太起来,也不问他们为何这般着急搬来,反倒先拿出五两银子放到老太太手里,笑道,“大娘,这是给你们母子的安家费,您看家里缺啥少啥就让生子进城去买回来。这银子当然也不是白给,同那二十两银子算在一处,以后用生子的工钱顶。”

于老太原本想推拒,但一听这话就安心收下了。她们娘俩毕竟初来乍到,过几日楚家又要送闺女过来了,虽说这事有些尴尬丢脸,但于家怎么说也要摆两桌酒席,里里外外都缺不了银子支派啊。

董蓉见老太太不生分客套心里也愈加欢喜,叮嘱她有事就让生子上山去说一声,然后也不耽搁母子俩安家就同柱子牵手回去了。

于家母子感激的送了她们到山脚,这才返回屋子拾掇东西。这三间鸡房子先前用来放置柴米油盐,后来巡逻的杂工们偶尔也会在此落脚歇息,一直没断了烟火和人气儿,房子自然也被照料的很好,并不空旷清冷。

于老太忙着归置用物,于桂生就在果园周边割了些荒草和干枯的灌木把大炕烧得热乎乎,待得忙完母子俩终于坐下来,心头都觉轻松许多。于老太难免又唠叨儿子以后不可再闯祸了,毕竟他们不是次次都能遇到东家这样的贵人。

于桂生自然应了,不提母子俩如何盘算重新过日子。只说董平这一日终于盼到书院放假,几乎是一等书院开门就带着喜子走了出来。张管事也是个有眼色的,早早套好马车等在门外,接了这主仆二人就欢欢喜喜直接送他们去了果园。

杨先生生怕弟子因为出游耽搁了课业,这一个月看得很是严格,董平好不容易回家见到姐姐姐夫,难得问东问西说个不停。

董蓉也是喜得眉开眼笑,一边听弟弟说话一边把小半盘儿肉丸子往他跟前推。喜子手里也端了一碗,笑眯眯坐在门口大口朵颐。

董平不曾吃早饭,就盼着回家给肚子添加油水。结果小半盘子肉丸儿实在有些少,一口一个很快就吃光了。待得开口再要,厨下却是没了。

董蓉嗔怪的瞪了一眼傻柱,心里暗怪这家伙半夜不好好睡觉,折腾得自己腰酸背疼不说,还把预留给弟弟的肉丸当夜宵吃了大半。

傻柱眼见自家媳妇儿含羞带怒的模样,心下爱极,开口说道,“平哥儿回来了,买头猪杀吧。”

不等董蓉应声,喜子已是欢呼起来,“杀猪喽,杀猪吃肉了!”董平也是眼巴巴瞧着姐姐,显见同喜子一般极希望杀猪热闹一下的。

董蓉原本就同村里人定好了一头肥猪,想着天气冷一冷就杀掉,正好这一冬就不必买猪肉了。否则家里人除了她,就连曹二姐儿都是肉食动物,每隔几日就要张管事从城里捎肉回来,很是麻烦。

这两日雪下得大,时机倒也合适。只不过在哪里杀猪,她有些犯了难。若是在果园吧,她一来讨厌弄得果园里有血腥味,二来又不愿村里人念叨她和柱子不孝。但若是放在曹家,就以曹婆子那吝啬脾气,估计能给她留条猪腿就算开恩了,最重要的是董平也不好跟去凑热闹。

好在,家里如今不缺银钱,索性再多买两头猪就是了。自家一头,曹家一头,最后一头送去破院子儿杀了给村里各家分一半儿,算是感谢大伙儿让出屋子安顿流民。剩下的就炖了给流民们改善伙食,日日都喝地瓜苞谷粥,虽说饿不死,但也没啥油水。大人还好说,可是那半数老人和孩子就难过了。

这般打定主意,董蓉就派喜子拿了银子去找赵青山和刘嫂子了。两人听说主家要杀猪自然也是欢喜之极,不必说以东家的大方脾气,他们一定会被留下吃顿好饭,说不得还会拎条肉回去给家里人打打牙祭。

赵青山立刻去村里养猪的人家问询,付了银子就喊人抓猪捆成粽子一般,然后找了手臂粗的木杆子直接抬起送到各处。

曹婆子前些日子撵了陈婆子去儿子家里住,这会儿家里得了清净就拉着小女儿关门拾掇攒下的嫁妆。眼见那些上好的绸缎,精致的首饰头面儿,再听女儿说起儿媳待她的种种照顾,曹婆子难得脸上也带了笑。

正这时,赵青山就带人送肥猪来了。曹婆子喜得眉毛都飞起来了,她嫁进曹家多少年,每到年节买上几斤猪肉就算难得了,没想到今年还能杀头肥猪慢慢吃,这简直是从未想过的好事儿啊!

左邻右舍里有人听见猪叫就出来探看,见此都是一脸羡慕,纷纷嚷着,“婶子,你这真是好命啊,儿子儿媳太孝顺了,还没过年就把年猪送来了。”

“就是啊,婶子。赶紧把猪杀了冻上,这一冬可就天天都能吃个油嘴巴儿了。”

“婶子,要不要帮忙啊,我也讨碗肉汤喝。”

曹老儿听得消息从外面回来正好听见这话,也是笑得脸上皱纹都堆在了一处,招呼左邻右舍道,“这么大一头猪,怎么也有大伙儿一碗肉吃啊。正好这会儿太阳还算暖,烧水开杀吧。”

众人都是欢喜起来,纷纷涌进了院子,年老一辈儿的都陪着曹老头儿坐在堂屋里喝茶,年轻后生们就磨刀子、找板子,小媳妇儿们帮着曹婆子准备盆碗、烧热水,一时间曹家真是前所未有的热闹了起来。

而村头儿破院子里,此时更是热闹的差点儿翻了天。流民们听说主家买了肥猪,要分给大伙儿炖肉吃,先前几乎是人人都以为是玩笑。后来亲眼见到肥猪抬进门,赵青山又点了几个人手准备动手杀猪,众人才终于相信这事是真的。

孩子们单纯,不会想得太多,欢喜的拍着手又是跳又是笑。而那些年长之人却是沉默了,末了齐齐朝着果园行礼,有些妇人甚至红了眼眶。这般寒冷的冬日里,他们这一群凄惨卑贱的连富贵人家猫狗都不如的人,居然也有热热闹闹杀年猪吃肉的时候。这不是一头猪,这是他们作为人活着的证据!这是主家的莫大恩德!

董蓉不知道一头猪就帮助自家彻底收服了众多流民的心,甚至这点儿善意还让她在几年后的危难之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会儿,她正坐在于老太的大炕上听着外面众人杀猪说笑,刘嫂子和梅花进进出出忙碌着,烧了大锅的热水,张管事带着于桂生和几个今日负责巡逻的汉子按倒肥猪放血,飞快的刮了猪毛,然后稍显笨拙的开膛破肚,分割猪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