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五十七章.现场捡漏

旧书大亨 第二百五十七章.现场捡漏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林逸众目睽睽之下,砸碎所要鉴定的木制家具,在众人大惊失色中,竟然从木腿之中抖落出来一卷纸票。

这一刻,所有观众,连带周陈郑王四位专家也都有傻眼了。

谁能想到这木制家具竟然暗藏玄机,藏有东西。

在目瞪口呆中,林逸非常帅气地将掉在地上的纸票捡起来,拍打了一下上面的灰尘,一缕古朴的气息扑鼻而来。

没错,就是这种味道,刚才林逸正是察觉了这种怪异的气味,这才敢大胆出手,摔碎家具,如今终于把里面的宝贝找到了。

“周教授,各位专家学者,我所说的有价值,指的就是它。”林逸扬了扬手中的纸卷,然后在大家瞩目中,轻轻把包裹在外面的那几道棉纸剥开,然后从中拿出一小卷东西来,展开,那竟然是一张---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清户部银行兑换券张家口改云南拾圆。

周教授以为眼花了,不可思议地从林逸手中夺过那样银劵,看了又看,又拿了放大镜来看,他那仨朋友老陈老郑老王也都凑过来,和他一起研究,瞪大眼睛鉴定这张兑换银劵的真伪。

要知道,如今“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清户部银行兑换券”保存下来的不多,而像这种“张家口改云南拾圆”面额的更是少见。可以说属于票证中的珍稀品种。

只要是票证的就都知道,票证这一行水很深,往往不同面值,价码能够错个上百倍,比如说眼前这张拾圆面额的。

四位专家也都是行家里手,拿到手里一看就知道有没有,此刻经过他们仔细地甄别,从纸张,从色泽,从上面的印章来看,绝对是真品无疑。

“好东西啊!”四人感慨。

感慨完四人就又同时想到这么珍贵的东西竟然是林逸从木家具中找出来的,不可思议,他怎么知道这里面藏有宝贝?

难道他有火眼金睛,懂得透视?

四位专家学者还在纳闷,那位等了老久的持宝人再也忍不住了,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这东西……值多钱啊?”

在他看来,就这么一小张纸卷,估计不会值太多钱,换成那么大的木家具,那就该值钱了。

可是---

周教授想要不回答吧,又显得自己太小气,就叹口气说:“我记得清楚,在去年中国嘉德去年邮品钱币秋拍上,拍卖过一张差不多的,最终以23万的价格成交---”

持宝人彻底愣住了,不可思议地看着周教授手中那张纸票……不会吧,就这玩意,这么值钱!

台下观众们也发出惊呼,倒是不是惊讶这银劵的价格,而是惊讶林逸的“火眼金睛”。

既然专家们都承认这玩意值钱,就说明人家林逸找出来的东西确实是“宝贝”!

观众们还在惊愕,忽听一人道:“好样的!民间高手就是厉害!”紧接着有人鼓起掌来。

被这情绪带动,台下观众也无不欢欣鼓舞,鼓起掌来。

首先鼓掌的高和尚一看这情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暗道一声:“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原来这托儿也不好当啊。”

不管怎样,林逸帮助他们扳回一局,至少让这四个“民间派”不再是一无是处的“摆设”。

……

收拾心情,四大专家只觉得刚才纯粹是对方走运,要不然,那张小小的银劵藏的如此隐秘,林逸又怎么能猜得到藏在哪里。除非见鬼了。

回到座位,林逸还没把屁股坐稳,就被高和尚拿手指捅捅他腰间,凑过来低声问:“小林子啊,那玩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林逸怎么回答,只能笑笑说:“猜的,看那家具的木腿有故意做旧的痕迹,再加上几条木褪的轻重不一样……”

“厉害!”高和尚竖起大拇指,“单凭这些细微之处就敢做出这么大胆的假设,俺老高算是服了你!”高和尚马屁杠杠滴。“说实话,俺这一辈子从没服过什么人,你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眼看这位老高嘴巴哔哔没完没了,林逸只好提醒他:“节目开始了,小声点。”

老高咳嗽一声,立马坐端正身子,这才又恢复道貌岸然的民间高手模样,只不过不到三分钟,他屁股上就像长了刺,又开始磨蹭起来,时不时地交头接耳找林逸说悄悄话,搞得林逸很是无语,这放到学校就是典型的多动症孩子。

接下来下半场的鉴宝活动,基本上延续了上半场的氛围,依旧是四大专家唱主角,四位民间高手再次沦为绿叶般的陪衬。

直到---

“这套画谱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作者是版画名家萧云从,他创作并刊于顺治二年的这册《离骚图》,无论是构图立意还是刀工技法,都达到了清初版画艺术的最高水平。但是破损严重、品相太差,而且这种破损是无法通过修补所弥补的。因此不具有收藏价值了。”陈天锡陈教授面对一位做字画鉴定的持宝人说道,“我们看一件东西是否具有收藏价值,不但要看其年代,品相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位持宝人也非常懊恼,“自己以前不懂这方面的知识,造成现在这样的损失很后悔。虽然只是一册清朝画谱,但是多少还是希望能够值点钱的……”

陈教授摇摇头,看着那册残缺不全的画谱说道:“像这样的损伤程度,如要找名家修复也需要花一大笔钱,差不多三四万,而修复好以后,也不一定立马就能找到合适的买家,很多收藏古籍的买家对这种修复后的‘金镶玉’画册并不买账,所以,风险很大呀……总地来说,你这本就算保存下去也毫无意义。”

持宝人伤心至极,忍不住问:“那……这个,最多能卖多少钱?”

“这个……”陈教授沉吟了一下,“实不相瞒,如果是品相好的,这种清朝顺治时期的版画精品,最少也能值个十几万,可是现在残缺成这样子,顶多是三千了。”

持宝人咬着嘴唇,“那……这破画谱你肯收吗?”

陈教授没想到对方会问出这么令人尴尬的问题,一时有些哑巴。

废话,他收这破烂玩意干吗,又没有丝毫收藏价值,刚才之所以报价也是要安慰他,可是这个持宝人竟然不开窍。

就在气氛略显尴尬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道:“如果不介意的话,这册画谱可不可以让我看看?”说话的却是不久前出完风头,立马就沉寂下去,不再显眼的那个年轻人---林逸。

又来?

四大专家看着林逸,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又要搞什么鬼。

那位持宝人却像是逮到救命稻草,病急乱投医,忙拿了“宝物”从“专家派”转移到“民间派”,看看这个年轻的鉴宝大师怎么说。

“大师,您帮忙看看---”

林逸亲切地接过画谱,翻看了几眼,虽然早有了解,他还是看得很仔细---

这是一本清代线装白纸精刻本画谱《离骚图》,看扉页牌记,显然是顺治年间著名画家萧云从和版刻者汤用先一起创作的。

史载,一六四五年初,清兵攻占扬州,三月进驻芜湖。画家萧云从他满怀亡国之痛,避走他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清兵侵入芜湖的当年,云从与著名的徽派版画刻工汤复合作,刊刻了他这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版画作品---《离骚图》,这应该不是偶然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取《离骚》读之,感古人之悲郁愤懑,不觉潸然泣下”,在国破家亡这一敏感的时刻,他的心和屈原是一脉相通的。

此书开本敞阔,人物刻画细腻准确、传神,尤其难得的是画家将一腔爱国情怀注入画册,使得人物花草鬼神全都栩栩如生……林逸记得清楚,著名学者郑振铎曾称之为“经心刻意之作”,实为清初版画之精品。

“可惜啊,这么好的书。”林逸叹息一声。

作为线装书爱好者,林逸本来就很喜欢这种版画类型的古籍,对于木刻版画像郑振铎前辈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是可惜这册画谱实在太烂了,边角残缺不全,内页遭受虫蛀,搁在手里还真就没啥收藏价值,正如那位陈教授所说,除非将它“金镶玉”用衬托的手法修复,要不然就是烂纸一摊,不说毫无价值,顶多也就值个千把块钱。看起来那位陈教授还是好心的,多说了价码。

想到这里,林逸回过头对着满脸希冀的持宝人说:“如果你愿意的话,这本书一万块,我要了!”

轰地一下,所有人目瞪口呆,再次把目光紧盯着林逸,谁也没想到林逸会救场,更没想到他会代替陈教授买下这册画谱,并且还是出了一万元!

几百块的东西,没人要的东西,他要了,并且给出一万的价码,究竟是傻了,还是疯了?

事实证明,林逸没傻也没疯,只要知道他底细的人就都知道,他这纯粹是在鉴宝现场“捡漏”,这册明末清初的版画精品,只要经他灵气修补,就会焕发青春,成为精品中的精品。

到时候价码翻个十倍绝对不成问题!(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