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五十八章.突变

旧书大亨 第二百五十八章.突变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对于林逸突然买下这册破烂画册,众人各自有各自的看法。

四大专家来看,林逸这是故意在出风头,年轻人啊,毕竟是坐不住,没他什么事儿就故意跑出来露脸。要不然谁会花一万买这么一本破烂玩意。

对于高和尚,吴大胡子和鬼脸李来说,林逸这是在为“民间派”争光。

没看见那帮专家学者都黑了脸吗?让你们出几千块帮衬这持宝人都不肯,我这小兄弟一下子出足一万大洋,多牛啊。

对于那些观看节目的观众来说,林逸这是在故意帮陈教授下台,在借机帮助这位想要卖掉画册的持宝人。好人啊,这是。

对于那些等待鉴宝的持宝人们来说,突然间,林逸的身形似乎高大起来,原来这位大师不仅得懂鉴宝,还这么有爱心有同情心,好人啊,这是。

对于林逸来说,他有些哭笑不得,他之所以出手,完全是因为没忍住,捡漏的心理促使他开口买下这破烂画册。他清楚地知道,这本破书在别人眼里是垃圾,到了他手里就是宝贝,他那灵力修复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总之,整个鉴宝节目到了这里,出现了戏剧性的一个小转折。

那就是接下来上台的持宝人,不再一味地直接找那四大专家来鉴定自己携带的宝物了,有一些分流过来,直接来找林逸鉴定。人虽不多,也就两三个,却也够林逸和高和尚他们忙活的;至少,大家都不用再大眼瞪小眼,羡慕嫉妒恨地看着“专家派”有事做,自己却闲的数蚂蚁。

难得整个节目出现如此“和谐”的画面,作为节目幕后编导的苏雪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对于林逸,她不禁有些小感激起来,也许是有意无意地,她总觉得这是林逸在暗地里帮自己,免得把这个节目搞砸了。可惜,她只猜对了前半段,没猜对后半段。

……

此时,鉴宝中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一对老年夫妇带来的瓷器,“民间派”的吴大胡子鉴定为一件普通的近代民窑器,目前价值一般。

这对夫妇表示这件瓷器是他们结婚时买的,当时花了二十五元,是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对这样的结果表示很失望。

吴大胡子就语重心长地劝道:“这件瓷器为什么价值不高呢,是因为民窑器的量太大,因此目前不具有大幅度升值的空间,但其中做工精致的仍然可以收藏,存世量少了,其价值就会体现。”

“而且这件瓷器对你们也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它见证了你们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保存好传下去,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番话让老夫妻频频点头,“是呀,虽然对结果失望,但也了却了一桩心事,怎么说也是有点年头的,一直传下去也是文物了。”

吴大胡子很光荣地完成了这个鉴定任务,一时间有些飘飘然,在这台上咱也总算露脸了,摸着下巴上的大胡子,感慨万千。

高和尚,鬼脸李也与有荣焉,一副得意洋洋模样。

对于“民间派”只不过鉴定了两三样宝物就像中了状元一样,“专家派”的四大专家嗤之以鼻,真是没见过世面啊,要是我们手里这些宝贝全都交给他们鉴定,那岂不要高兴的蹦上天?

这边,“专家派”也鉴定了一件瓷器,却是一只元代红绿彩的四系罐,价值也有上万元了。

一时间,那些有些摇摆的持宝人又开始往专家这边靠拢,觉得专家还是靠谱,至少在瓷器方面鉴别基本上都是真的。

眼看这些“墙头草”两边倒,“民间派”的高和尚就坐不住,大骂这些人有眼不识泰山,你捧一堆狗-屎上来,我总不能也说是宝贝吧。

“民间高手”这边又遭遇了寒流,“专家派”那边就表示,在瓷器鉴定方面,他们最期待的,还是能在现场看到流落民间的精美瓷器,“中原自古商业发达物宝风华,古时属于商业流通的枢纽地区,很多内河干系又和瓷器名镇景德镇通流,货物流通多,民间散落的有价值的瓷器不少。”

对于如何购买古物,专家建议,藏家一定要先学历史文化知识,时刻谨记多看少买,不要急于出手,“最重要的,大家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玩收藏。”

不用说,经过“专家派”这么一演说,整个鉴宝气氛再次被他们渲染起来,登台来找她们鉴宝的人也越来越多。

再次被打入冷宫的“民间高手”自叹,命运变化之多端。

直到---

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件宝物上台。

她穿着一件碎花小棉袄,棉袄显得很旧,穿在她身上也显得很大,以至于把她整个小人都包裹在了棉袄里面,看着很滑稽。

小女孩脸蛋通红,冻得裂开,露出鲜红的嫩肉,她用手背擦了一下冻下来的鼻涕,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舞台上的各位鉴宝专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女主持人主动与她沟通,问她上来鉴别什么宝贝,小女孩就亮出抱着的宝物说:“就是这个。”

众人定睛去看,继而全都笑了起来,还以为女孩拿出来的是一件什么稀世宝贝,却是大家最常见的石膏**塑像,这种宝贝以前在很多乡下人家里面常见,现在大多数都不存在了,要么就改成了陶瓷的,这种塑像造价低廉,就算是六七十年代的也不会值太多的钱。

果然,等四大专家取了塑像鉴定以后,就温和地告诉小女孩,这种塑像是六十年代末期的,因为不属于名家雕刻作品做工粗糙,很显然是私人制作的,因此市场价最高也就两三百块。

也许小女孩对两三百是个什么概念还不太懂,她擦着鼻涕,歪着脑袋问:“那两三百和三十万哪个多?”

四大专家被她问的都不好意思回答了,只好说:“差很远,三十万是很多很多钱。”

小女孩就仰着脏兮兮的小脑袋说:“那我把这个卖了,你们就给我三十万块钱吧!”

专家无语,但毕竟童言无忌,只好耐心解释道:“这个雕像卖不了那么多,只值两三百,也就能给你买件像样的衣服。”

小女孩突然眼圈一红,“小花,不要衣服,小花只要三十万,要三十万救爸爸!”说完大哭起来。

她岁数小,声音嘹亮,哭声也就清脆无比,原本喜庆的元宵节鉴宝现场,顿时变了味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