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书大亨 > 第四百七十三章.南宋版《百家姓》

旧书大亨 第四百七十三章.南宋版《百家姓》

作者:镔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7:59 来源:小说旗

众所周知,《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其中开头就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因为流传太广,几乎从宋朝开始,各个朝代都有《百家姓》的各种版本,一直到清末民初,《百家姓》依旧经久不衰,作为儿童启蒙读物,一直备受关注。

再从民国到新中国建立,十年浩劫时期,为了破四旧,为了打倒封建文化毒瘤,这些原本朗朗上口的《百家姓》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到了现在,一些比较贵族的学校,竟然又把这种古老的启蒙文化拿了出来,让孩子们朗读,背诵,隐约,老祖宗的精华再次展现光芒。

不过对于藏家们来说,《百家姓》这个题材就太普通了。作为藏家,很多人甚至都不屑去收藏这些。当然,也有一些藏家,则直接把《百家姓》当成了收藏主题,从明到清,从清到民国,从民国到现在,单单收藏这一系列,倒也自得其乐。

如今,林逸拿出来的这部自带光环的宋版书竟然是众所皆知的《百家姓》,首先就没有了太大的神秘感。为何,内容太普及,很多人都能背诵出来,因此在内容方面来说,就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但是,这毕竟是宋版书,所以大家还是很期待地想要观摩一下这本书的精美刻印……

在众人的期盼下,林逸终于把那本宋版《百家姓》展开,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地看清楚这本书,林逸特意借用了拍卖会上的影像仪器,把这本书在银幕上放大,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这一看不要紧,因为大家都是藏家,都是古书高手,因此一眼就看上了这部书中的一个“钤印”。

大红的“钤印”只有三个字---过云楼!

……

如果说武林中有“武当”,“少林寺”,“崆峒”,“华山”---《倚天屠龙记》中的刘大门派话;那么书林中就有“海源阁”,“铁琴铜剑楼”,“皕宋楼”,“八千卷楼”,“绛云楼”,“过云楼”,并称中国古籍“六大藏书楼”。

其中“过云楼”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名震天下,要从2005年的一场拍卖说起。

2005年,一批“过云楼藏书”首次现身拍场,作为存世最大部头的宋版,这一件是能够在民间流通的唯一件,而且本身也是海内外孤本,由宇内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部近500册“过云楼藏书”成交价1.8亿,创下中国古籍拍卖最高价。

此拍卖惊动海内外,也使得“过云楼”开始作为收藏界的圣地,进入大家的眼帘。

实际上,“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顾氏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经过6代人150年传承,藏书共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顾氏家族示有家训:过云楼藏画可任人评阅,而家藏善本古籍不可轻易示人。故此过云楼藏书终年置于秘室,隐而不宣。

直至傅增湘写出《顾鹤逸藏书目》,“过云楼”藏书才大白于天下。傅氏目录记:过云楼藏书539种,其中宋元类旧椠50种,精写旧抄本165种,明刻本149种,国朝精刻本175种。

顾鹤逸死后,有四个儿子继承家产,其中当属顾公雄和顾公硕最为出彩。至今,顾家还流传着一个只要书画,不要儿子的故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轰炸苏州,为防止书画遭殃,顾家只能先把家藏书画中的精华部分,存入上海租界的银行保险库。1938年,在逃往上海的途中,仅有的一辆车上,塞满书画古籍,坐不下人了。顾公雄当即决定,把两个儿子留在常熟汽车站一家小店的阁楼上,先将文物运往上海。上海的亲戚见到车,急着问:“孩子呢?”他回答:“还在汽车站,之后再想办法!”

……

林逸作为藏家,当然也知道“过云楼”这金字招牌的价值,所以才会当着众人的面儿,把这样的“钤印”亮出来。

因为他知道,这“钤印”就等同于汽车中的“劳斯莱斯”,服饰中的“香奈儿”,手表中的“百达翠丽”……品牌价值,是无形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因为人都是贪慕虚荣,并且是天性奢侈的。

果然,包括陆三爷在内,四大藏家全都瞪大了眼睛,有的甚至和身边的军师悄悄私语起来,似乎在商议等会该出的价格。至于其他观众们,也是一个个惊叹不已,“过云楼”藏书啊,见天算是见到宝贝了,不虚此行!

单单一个“钤印”就引诱的大家蠢蠢欲动,其中一些精明的人不得不佩服林逸这种心理战术,完全是把藏家的心都拿捏住了。年纪轻轻就有这种心机,不可小觑啊。

就在四大藏家各自和军师商议投拍价码的时候,林逸再次把这部《百家姓》的具体内容展示出来。

原来这部书是南宋版本---可惜不是北宋的初版本,要不然,那可能又是一个稀世宝贝。即使这样,南宋精美的雕刻技术,还有印刷技术,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什么叫宋书之美?什么叫美不胜收?全都在这部书中展现出来。

“请问这部书的底价是多少?”有人问道。

林逸就说:“300万。”

所有人开始议论起来。

“300万买一部‘过云楼’的书,不算多呀。”

“是啊,绝对划算,可惜我没资格竞拍。”

……

“宋版书是按照残页卖的,这部《百家姓》虽然不算太厚,可是南宋版本的,雕工和刻工尤其精美,再加上‘过云楼’三个字,300万,值了!”

“不是值了,如果能够300万买到,那是捡了大漏!”

“是啊,就现在这物价,一本明版书就上百万了,更别说这种极品宋版书了。”

……

“可以出价了吗?”首先忍耐不住的就是“四大藏家”中的张四爷。

林逸微微一笑,说道:“当然可以。”

那张四爷就和身边的军师又说了几句,然后写好了价码,递了上去。

眼看张四爷出价了,冯五爷和丁七爷也陆续写好了自己心中最高的价码,递了上去。看他们的神情,似乎对这部宋版《百家姓》志在必得。

相比之下,一直都按兵不动的陆三爷这时候也和身边的军师---一位古籍专家唠叨了几句,只见那位军师拿着笔记本电脑,似乎在搜寻是什么。过了没多久,他似乎找到了自己要查找的东西,然后又伏在陆三爷的耳边,细细低语了几句。陆三爷笑了笑,点点头,然后就拿起卡片,亲手写了一个竞拍价码,让人递了上去。

此时,四大藏家全都出价完毕,而这部“过云楼”珍藏的南宋版《百家姓》,也即将迎来最终的买家,到底鹿死谁手,所有人都拭目以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