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昏君自救记 > 第108章 宁安公主番外

昏君自救记 第108章 宁安公主番外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9:57 来源:小说旗

宁安番外

作为大明的公主,幸福的生活简直没法子有!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以后,防备的可不只是大臣,还有外戚,他老人家不仅仅是杀了几万大臣那么简单的。

而且还规定,驸马爷不得掌实权,而且不仅是驸马,而是整个驸马家族都不可以掌握实权。

驸马会被封一个“驸马都尉”的虚衔,然后去礼部啊,宗室这种地方去帮忙,每年祭祀啊,求雨之类的仪式也不少,所以驸马也算是能有所发挥了。

当然,选择驸马和选择后宫一样,都是率先要经过海选的,通过海选之后,然后由着皇帝过目,再赐婚。

不过大明历经数百年,八十一位公主中,只有一位,夫妻和睦,子孙满堂!

这个幸运儿便是我们的宁安大长公主。

明武宗的女儿,明熙宗一母同胞的妹妹,皇室第一对双胞胎中的宁安。

尽管生而丧母,不过有皇帝陛下的宠溺,宁安的幼年生活可以说是平和又幸福的。

这位公主殿下受宠程度甚至比当时的太子殿下更甚。

明武宗将自家闺女放在心尖子上疼的,要什么给什么,好在这位公主天性向善,并没有养成跋扈的性子。

真是让很多人称赞不已。

幼年的宁安公主胆子奇大,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跟着兄长身后,兄妹俩去探险。

父亲的床头故事里,他们生活的这些大房子了,潜藏着无数的秘密,当然,还有无数的宝藏。

朱载熙带着妹妹去探宝,倒也没人阻拦,他们曾经到过豹房,曾经让两个年级尚幼的孩子一度沉迷于各种美食佳肴之中。

当然,少不了上驷苑,珍奇野兽,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老爹养两只豹子当宠物,当儿子的,养只小老虎什么的,宁安并不觉得自己和兄长有什么差别,哭着喊着也要一直小老虎。

皇帝显然是个意志不坚定的,闺女一瘪嘴,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他就妥协了,一点儿骨气都没有。

宁安还曾经无数次地将御花园里的锦鲤和各色的观赏鱼都钓上来下肚过,日子过的逍遥舒服无束缚。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朱载熙兄妹俩该学习的一点儿也不落地都学了个遍,宁安的功课甚至和兄长都一样。

眼看着太子殿下都出阁读书了,明武宗也发愁了,闺女大了,这该是时候去琢磨一下女婿人选了。

现在他倒是有些后悔没有听从系统的戏言,从小儿地给闺女培养一个童养夫了。

现在让他上哪儿去找个优秀的男儿给自家闺女当驸马呢?

再想想吧,大明朝那奇葩的规矩,让女儿嫁给吃喝玩乐精通的纨绔子弟?亦或者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带着穷家大口来吃软软的小白脸?

只要想想,明武宗只怕自己忍不住,一巴掌拍死他。

许给寒门,让宁安跟着吃糠咽菜?

想想都觉得不甘心啊,不甘心!

至于来参加海选的,能是什么好货色呢?明武宗闭着眼睛都能想到。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这不,皇帝陛下终于看上了一个人物!

他的先生,杨廷和杨大人之子,盛名才子杨慎。

杨慎一生大才,不知道他的名字,却也知道那几句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著名的《临江仙》就是杨慎的作品。

杨慎一辈子虽然仕途坎坷,不过与文坛上,还是留下了无数的传说。

这样一位俊逸有才的少年郎,才配得上自家闺女,不是吗?

皇帝两眼精光一闪,快的几乎让身边人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

这之后,皇帝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来,日子照常过。

有闲暇时间,皇帝陛下还是会带着公主和太子殿下宫外走走的,让孩子们透口气儿,长长见识,在外面吃点民间小吃什么的,权当是放松了。

不经意地机会,老爷带着大公子、二公子就在茶楼遇见了和友人会面的杨慎。

仪表堂堂,谈吐有物,兰芝玉树,翩翩佳公子杨慎成功地引起了明武宗一行人的注意力。

作为大明的三才子之一,(明朝三才子:解缙编纂《永乐大典》,杨慎,徐渭(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杨慎显然是名副其实的,侃侃而谈的杨慎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一颗少女心自此沦陷也实属正常!

不过宁安对于公主的待遇显然是很明白的,婚事不的自专也就罢了,而且杨慎那样的人物是绝对不会因为尚公主就放弃自己的一腔抱负。

皇帝本来就曾经想过让宁安瞅一眼杨慎,看她的态度再说。

现在这种巧合倒是更好,父子三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引起外人的注意。

吃喝完毕,又听了茶楼的说书,满意而归。

只是宁安时不时地走神,让明武宗多看了她几眼。

尽管大致上已经确定了闺女的心意,可是明武宗也苦逼啊!

这种事情,难度不是一星半点啊!

能怎么着呢?为了闺女,只能创造条件上了!

他开始查探各种的典籍啊,大明的律法啊,规矩的,扣那些边边角角,想为女儿的婚事弄点儿理论上的支持。

不过苦逼的皇帝还是失败了,走这种捷径不成,老祖宗真是不让人活啊,一点儿空子都不让人钻,真的大丈夫吗?

明太、祖制定的规矩,然后他的后代继承者们不断地完善了种种规矩,到了明武宗这里,压根儿就不存在缺陷了。

有一群坑子孙的祖宗,明武宗还不能骂娘,想想也是醉了。

既然不能按规矩办,那咱们就特事特办好了,宁安这不是有天然的护身符么!

龙凤胎什么的,宁安一辈子只要不造反,小日子能过的很好的。

皇帝陛下想的挺美的,不过他刚在朝堂上起了个头,朝臣们就集体站出来,将皇帝陛下的妄想喷成了渣渣。

一向自认为能力彪悍的皇帝竟然被人当成了战五渣对待,他能上板子打死这些人吗?

所以说,明熙宗后来打朝臣板子,那也是有遗传的,对不对?

更何况,替儿子背了黑锅的就是当今。

好在这个时候,王守仁竟然站在了皇帝的身后,他觉得宁安公主的婚事是皇帝的私事,不应该放到朝堂来说。

这又不是太子殿下大婚,太子殿下的婚事好赖涉及到国家的将来,公主殿下不过是个弱女子,哪里就那么复杂了。

显然陛下是一腔慈父心肠,想替闺女找个好人家,大家可以理解。

皇帝差点就乐的要抱着王守仁亲一下了!

朕没看错人,朕破格提拔,让王守仁入了内阁,果然是个好的!

对,就是酱紫。

皇帝很不要脸地给自己找到了支持,既然首辅都支持了,那么他就当时朝臣们默认了吧。

所以,成为状元的当天,杨慎又成为了一国驸马,他顿时傻眼了。

成为驸马,这意味着自己所有的追求都成为了泡影,他读了十几年的书,都是白费时间了。

不过杨廷和表现的极为镇定,拉着儿子谢恩之后,带着浑浑噩噩的儿子去了书房。

还是年轻了些,有些看不透这些事情,自己倒是可以理解。

经过老子的教育开导之后,杨慎终于恢复了过来。

宁安公主虽然没有见过,不过人人都说公主殿下酷似当今,当今又是个美男子,所以她的样貌定然不差的吧?

慕艾之心,谁都有,少年人这幅模样,倒也理解。

朝臣们以为皇帝是在打压杨廷和一系呢,文官武将都是不能尚主了,娶了公主当了驸马,那是不能掌握实权的。

所以说,皇帝陛下是一箭双雕么?

不仅完美地解决了女儿的婚事,还让杨家彻底地退出了朝堂,好手段!

不过事情能这么简单地过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太子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同伴兼妹夫杨慎。

陛下,您做事儿可不地道啊!

杨家人怎么能摊上这样的美事儿呢?

言官们的弹劾折子差点儿将乾清宫御书房给塞满了。

皇帝直接端出了自己流氓的痞赖像,反正你们说了,这是朕的家事儿,难道还要通过你们的同意吗?

怎么可能?

皇帝陛下将折子留中不发,将几位大佬们叫了过去,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总之将你们的人看好了,我不想再听到任何的酸言酸语,否则的话,试试看!

威逼利诱,总算是将宁安成功底嫁出去了。

杨慎惊艳地望着新婚妻子,果然自己才是人生赢家,至于其他人,都是些苦逼犯而已。

十六岁的宁安下降杨家,成为了他人妇。

好在公主殿下性子柔和,又没有什么怪癖,夫妻之间感情一日深似一日。

公主殿下身边也没有那种万恶的老嬷嬷,阻碍着小夫妻俩不让见面之类的。(清朝时公主身边的万恶老嬷嬷制度其实在明朝时就是存在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了清廷公主的专属了。)

究其原因么,还不是因为皇帝陛下的占有欲太强,他爱女成痴,自然不希望女儿受了束缚,自然是不肯安排别人管着女儿的,他甚至巴不得公主身边都是凶恶之人,帮着闺女欺负别人呢。

至于杨家众人,对于公主也是一万个满意,不满意又能如何?

所以大家表面上维持着和睦也就是了,反正也没有利益冲突,甚至因为杨家有了这位公主殿下的庇护,将来的路更好走了!

太子殿下和公主的感情甚好,想想都让杨家人激动。

不过对于杨慎来说,可不全是好事儿,比如说,妻子带着孩子跟着岳父全国游荡什么的,留下自己一个人守着偌大的府邸,还要承受皇帝的压榨。

简直再憋闷也没有了。

公主殿下的小日子过的美满,杨慎在朝堂上也是大展抱负,和新帝俩人配合默契,誓要为万民开太平。

少年轻狂,这种誓言大家伙儿都说过,倒也不稀奇。

好在这两位不是那种嘴遁点满之人,脚踏实地做事,倒也让各方的满意。

至于不满意的,自动屏蔽忽略了就是。

宁安带着儿子,陪着父亲游历天下,自己开了眼界,又教育了儿子,孝顺了父亲。

简直一举多得,不过就是委屈了丈夫,宁安自信杨慎定然是能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

可惜,面对男人的恶劣性时,宁安也只能选择委屈自己。

尽管没有庶子这种碍眼的生物出现,而且杨慎也在听说妻子回来时,第一时间处置了两名女子。

宁安也只能当做不知情,可惜,偌大的公主府,什么事情能瞒得过女主人呢?

宁安选择了委曲求全,并不代表他的父兄也会让她受了这个委屈。

明熙宗觉得杨慎实在是太不知好歹!娶了金枝玉叶,位高权重,竟然还敢给自己的妹子委屈受,简直不可理喻。

杨慎却不觉得自己犯错了,大家都是男人,公主一去一年多,难道自己就要委屈压抑自己么?

至于公主殿下在外面洁身自好,那不是应该的吗?

女人,终究是弱势的一方。

宁安的这种选择,让明熙宗父子觉得怒不可遏,当然,还有几分恨铁不成钢!

也为将来杨慎被贬埋下了根由。

杨慎似乎是察觉到了些许什么,不过他并不为意,继续和公主过这琴瑟和鸣的日子。

至少表面上如此,至于私下,那是人家夫妻私事,也没有人变态到要去窥探的地步。

可惜别人不知情,明熙宗父子能不知情吗?

自从回京之后,宁安再也没有和杨慎同房过。

尽管表面上维持着和睦,不过明熙宗父子比谁都了解宁安宁折不弯的性子。

也是当皇帝的惯坏了女儿,自以为自己能护佑她一辈子平安喜乐。

没想到,还是让闺女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杨慎也算是做了很多男人做不到的事情,道歉认错。

可惜,感情之事,一旦有了瑕疵,破镜难圆!

而且有一就有二,杨慎很快地又犯事儿了,这次竟然是楚楼妓馆那种地方。

官员之间的交往,同僚的人情往来,逢场作戏,自己也没有过夜,杨慎并不认为自己有哪里不对了。

宁安却是彻底地对丈夫死心了。

双方的境界不同,也就没必要勉强了。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分居生活。

好在这种情况在很多官员家庭是正常现象,所以别人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尽管三妻四妾只会出现在戏文里,不过还是职位越高,女人越多,官员纳妾那也是有规定的,并不会让你想弄几个女人就弄几个就是了。

杨慎身边出现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女人,补齐了身边的缺之外,杨慎也是一副君子模样。

宁安选择了视而不见,反正杨慎现在也不会到自己的公主府来,除非必要,她也不去杨家大宅。

眼不见为净!

明熙宗终于看不下去了,皇帝亲自动手揍了妹婿一通,不过尽管如此,覆水难收,宁安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上皇病逝,宁安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孝期,且和兄长一起开始礼佛茹素。

也许经书念的多了,她整个人也变的平和清冷了。对着丈夫,也能真正的和睦相处了。

至少能像是一家人一样说话了,至于其他,一概不提。

尽管不知道宁安经历过什么,不过杨慎似乎有些惶恐,又有些怀念曾经鲜活的公主了。

只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杨慎并不觉得自己犯错,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宁安也不责怪他,到底是自己苛求了,所以才会成现在这幅样子。

只是可怜了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正常的家庭!不像自己,能有一个包容的父亲。

宁安在为自己的孩子感叹,殊不知他们还觉得母亲可怜呢!

满腔情谊被辜负,目前他们是不能理解,可是孩子们亲身经历了母亲的变化,所以对于父亲的抵触自然就是正常的了。

宁安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一切,只能希望杨慎包容吧。至少孩子们是他的骨肉,父子天伦,他也应该能包容的。

这是宁安的想法!

至于杨慎,他自己也不知道,对上孩子们不经意中厌恶的眼神时,自己的那种暴躁算什么!

光熙十五年,杨慎被贬云南,家产籍没,杨氏一族流放!

明熙宗希望能将妹妹和外甥,外甥女接回宫中赡养,可惜的是,公主殿下的选择再一次出乎意料。

她竟然选择了带着子孙一同前往云南,陪着流放的杨慎。

磕磕绊绊一辈子了,宁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执着什么。

当然,也是为皇家的名声着想,她不想让人诟病自己的教养。

所以,陪伴着杨慎流放云南,尽管是流放,不过杨慎一家人的生活并不艰难,甚至杨慎都是自由身一样,可以离开云南回川蜀新都老家。

光熙三十年,皇帝退位,步着父亲的后尘,游历天下,来到了云南。

不过没想到,却是回不去了,和自己的妹妹宁安公主一起,溘然长逝!

最后兄妹俩算是解开了彼此的心结,一直不理解妹子的明熙宗也只能长叹,当初若是自己和父亲将妹子宠的更无法无天一些,是不是会更好?

当初若是选择一个吃软饭的家伙,会不会比较好一些?

只是后悔又能如何?已经晚了,不是吗?

杨慎其实早就后悔了,可是后悔又能如何?作为男人,身为驸马,自认为是委屈了自己,尽管位高权重,自己也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啊。

可是在外人看来呢?

杨慎就是个仗着出身好,有个好爹,又娶了好妻子的玩意儿罢了。

少有才气,以至于他中了状元,杨廷和都不会遭受弹劾的大才子,能没有点傲气吗?

明朝的言官通常都是节气之辈,而且大有粪土万户侯的气度。

对于*没有一点儿好感,即便是首辅又如何?若果真你的子孙科考成绩好,不仅没人夸赞“虎父无犬子”,反而这些人是真能上折子弹劾你,光明正大地骂你“子凭父贵”、“作弊之疑”,像是张居正,王锡爵这样平日里在朝堂上威风八面之人,听到儿子成绩好,都忍不住变了面色。

可想而知,明朝言官的战斗力了。

可恰恰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特例,当时的杨廷和还是内阁,尽管不是首辅,不过作为帝师,杨廷和的影响力显然不是盖的。

他的儿子杨慎被钦点为状元,言官们屁都没放一个,显然他们也认同杨慎是实至名归的!

#论出名要趁早的必要性#

呃,不,这就表明了杨慎的学识和能力是被世人认可的,所以杨廷和才不怕儿子受到诟病,受到影响,支持儿子娶了宁安公主。他觉得自己为家族的发展和壮大找了个大靠山!

可惜的是,时间久了呢?

在朝堂上的攻讦可不讲究什么君子之仪,不讲究不许人身攻击。

恰恰相反,很多人都找不到杨慎的问题,只能从家庭上面攻讦,不就是个吃软饭的小白脸吗?

这种话出口之后,杨慎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久了呢?

心理能舒服吗?

怎么可能?

所以他的选择导致了自己的家庭悲剧,不过宁安何其无辜!

宁安至死都没有说过一句抱怨之言,杨慎却是内疚不已。

不过佳人已逝,内疚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宁安公主逝世一周年,驸马杨慎病逝。杨慎死之后,新帝恢复了这位姑父的名誉待遇。

不过杨氏一族,自此还是散了,宁安公主的子孙几乎没有踏足朝堂之人,都是飘散各地,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