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桃源一夜春风来 > 第131章 不知生死别

桃源一夜春风来 第131章 不知生死别

作者:云书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3:59: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一夜的筹备,第二天就正式开始做法事了,秋荻家时不时会传出一阵阵锣鼓声、鞭炮声和道师先生们大声的念唱声。

念唱时,一人主唱,其余的几人则跟着和声。

走近了看,堂屋已被幔布从中间拦开,棺材被藏在幔布里面。

而幔布外面,靠近大门门槛的地方,则摆了一张很大的八仙桌,上面摆满了祭品和道师先生的道具,边上架着几个样式各不相同的铜锣和一个黑色的皮鼓。

八仙桌的边上围着四个道师先生,一边念唱着超度亡灵的祭祀古文,一边有节奏的敲着锣,打着鼓。

秋子鸿则端着一个盛有祭品的盘子,垂首站在八仙桌的正前面。

当道师先生念道“跪”的时候,秋若龙就端着盘子在面前的草垫上下跪。

道师先生念道“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秋子鸿就会按着念唱声,缓缓的磕三个头。

大门外则是围观看热闹的人,都是以小孩子居多,其中就有头上带着孝布的秋子寒,也和小伙伴们站一起观看。

而许采薇母女四人,则每过一会,就会到棺材边上的小板凳上坐着,拿着手绢,为秋荻哭丧。

那一阵阵富有节奏感的锣鼓声,也让这凄惨的丧事,变得少了一些悲伤的味道。

小孩子们到地上捡起没有炸开的鞭炮,手拿一柱燃着的香,到门口去燃放。

院子里不时发出一声声“嘭……嘭……”的鞭炮声,以及小孩子们的吵闹声。

特别是带着孝布的秋子寒,夹在其中,更是显得醒目,让看到这个场景的大人都不禁心生怜惜。

到了下午,就开始有客人陆陆续续的来了。

每当有客人到来,孝子秋子鸿和秋子寒,就会一起站在院子门口处,迎接前来悼念的客人,并给客人们行礼。

不少客人来到院子外面就要燃放一挂鞭炮,放完后先扶行礼的起秋子鸿兄弟,说句“节哀顺变”,才走进院子里,到记礼的地方送礼。

这时,秋枫也会站在门口,燃放一封鞭炮迎接。

到了傍晚,前来惦念的客人就更多了,至亲的亲朋好友,还会请吹唢呐或者吹芦笙的人来,有的还请有敲锣的道师先生随行而来,陪行的人也很多,一般十几个人,多的甚至二三十人。

这样的队伍,一般都会带有丰富的祭品,有抬着猪来的,或者抬有大米来的,随行的还会有扛着灵房、花圈、彩旗等精美的纸制品。

他们燃放的鞭炮就会更多,一卷一卷的鞭炮,要燃放十来分钟才结束。

鞭炮声中,帮忙的人会走过去接下重的礼物,小孩子们则开心的去接漂亮的三角彩旗。

三角彩旗是夹在小竹竿上的,上面画有栩栩如生的龙、凤、虎、豹等动物,非常漂亮。

由于已经是晚上,秋子鸿看着弟弟瘦小的身子,站在旁边和自己一起迎接客人,很是辛苦,就让他自由活动去了。

解放出来的秋子寒,当即兴奋的加入了接彩旗的小孩子队伍中,他甚至有些洋洋自得的感觉,以前都是到别人家去凑热闹,这次可是小伙伴们到自己家里来凑热闹了。

至亲的客人,基本上刚到村口,就开始燃放鞭炮,每当听到鞭炮声响起,孩子们就兴高采烈的跑在最前面,争抢着要去接最漂亮的彩旗。

头带孝布的秋子寒,总是抢彩旗的队伍中最醒目的一个,白色的孝布,一头扎在头上,一头则垂在背上,直到腰部,然后在腰部用一根反着编制的草绳,围着腰部绑着。

秋氏的亲朋好友,很容易就能一眼看到秋子寒,看到这个还不懂什么叫生离死别的孩子,还在和小伙伴们一起抢彩旗,都会忍不住暗暗摇头叹息,心酸不已。

前来悼念的客人,有同辈的,也有不少是秋荻的晚辈,由于秋荻长期在外面干活,而且声望很高,有的人家都将自己的子女认他作干爹。

他的那些干儿子、干女儿们来到后,基本都会送有一张祭文,有的是直接写在白布上,有的则是写在白纸上再贴到白布上,他的那些干儿子们,要等到道师先生进行到客祭环节,念读祭文时,才会以比较隆重的方式发给孝布。

而他的干女儿们则是一来就要发给孝布了,而且都是要哭丧的,走进院子就开始哭,村里的妇女们就赶紧走上前去扶着,将她们扶到堂屋中的棺材边上去,坐在凳子上哭,秋子瑶三姐妹也要陪同着哭。

每个哭着的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妇女搀扶着,并不断的劝慰。

而一般的侄子辈和侄孙辈,则是在记礼时就发给了孝布。

侄子辈发的是长的,一头垂到背上的长孝布。

侄孙辈发的则是短的,只需要裹在头上就可以了,而且上面还贴有一朵红纸剪成的花,这里就叫带花。

一时间,秋荻家里到处都有头戴白布的人,热闹中带有几分悲凉。

吹唢呐的人会专门安排到一个地方,大家都聚集到一起,有时一起吹,有时轮换着吹。

敲锣的人则由坐庄的道师先生们敲锣打鼓的迎接,也会到堂屋中敲一会,才会停下来。

其中有一帮特殊的道师先生,还是秋荻的一个师叔和另一帮师兄弟们,和坐庄的道师先生都是老相识,平时,两帮人有时也会合作做法事的。

迎接礼节过后,他们就汇聚到了一起,商量着要给秋荻做七天法事,想要以最隆重的方式,送秋荻最后一程。

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基本都在谈论和回忆秋荻生前的那些令人记忆深刻的一件件往事,都为秋荻的离去惋惜不已。

每当看到秋子寒和小伙伴们跑上跑下的瘦小身影,又会忍不住的深深叹息,心生怜惜。

悲伤过度的许采薇,这两天都吃不下饭,身体很是虚弱,一脸憔悴的躺在床上,再无力来操心丧事的事情了。

她的妹妹许采墨看着姐姐红肿的双眼,听到她哭哑了的嗓音,心疼不已,寸步不离的陪在她的身边,不断地劝慰着姐姐。

说是要劝慰,自己也哭得满眼通红,想到这个每次见面都会和她斗嘴和开玩笑的姐夫,就这样走了,她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那个乐观而又睿智的姐夫,真的就这样走了吗?

想到姐姐以后要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她瘦弱的肩膀,怎么能挑得起这么沉重的胆子啊!

许采墨拉起许采薇的手说道:

“姐,以后我会常常来陪你的,好在子鸿兄妹几个也都长大,他们也能为你分担一些事情了。”

许采薇惨然的苦笑道:

“这个死酒鬼,走了也好,身体好的时候,也是长期不在家的,每年的粮食,大多都用来给他酿酒了。”

看着流着泪还强笑着的姐姐,那表情比哭还令人心疼,嘴上说着埋怨的话,脸上却满是悲戚之色,许采墨忍不住的又陪着姐姐流泪了。

“姐,你还是吃点东西吧,你要是也病倒了,几个孩子可怎么办呀?”许采墨说着,就倒了一碗温开水,递给姐姐,而后又到柜子上拿起几块饼干,也递到了许采薇手上。

一句话让许采薇似乎猛然惊醒,是啊,几个孩子还需要自己照顾啊,自己怎么能病倒呢?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总要坚强起来才行呀!

想到这儿,许采薇一口温开水一口饼干,慢慢的强迫着自己一点点的下咽。

突然,堂屋传来一阵鞭炮声,接着又响起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以及道师先生大声的念唱声。

随着铁炮“嘭……”的一声巨响,长号声和唢呐声也响了起来。

紧接着,一群晚辈女子又开始了大声的哭丧,声声悲切的呼唤声,听的旁人也忍不住的心酸泪流。

在这悲天动地的混合声中,超度的法事又开始了。

秋子鸿迈着轻柔的脚步,来到妈妈的房间,先和小姨打了一声招呼,才轻声说道:

“妈,你身体怎么样?要不就让李叔给你开一副药吧,我看你的身体不太好!”

许采薇看着也瘦了一圈的大儿子,忍不住一阵心疼,虚弱的哑声说道:

“妈没事,休息一会就好了,子鸿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呀?”

秋子鸿缓声回答道:

“嗯,是这样的,几个道师先生说要给爸爸做七天法事,三个叔叔看到今天收的礼金和祭品也不少,光是大的两样,猪就收了五头,大米也收了九担,加上家里的积蓄,也足够可以支撑做七天法事的,就让我过来问问你的意见。”

许采薇沉吟了一阵,默算了一下开支,觉得也够了,再说这也是秋荻几个好朋友的一番心意,也就点头同意了。

得到许采薇的同意,秋子鸿才走出去给三个叔叔回复。

看着只比己小几岁的秋子鸿走出去后,许采墨开口说道:

“姐,我看子鸿现在成熟稳重多了,小时候那么顽皮,在外婆家读书老想着跑回家,那时,我经常天黑了还到处找他呢!”

姐妹俩顺着许采墨的回忆,就很自然的转移了话题。

吃过晚饭后,客人基本上都到齐了,就先进行了家祭,在道师先生们的主持下,给至亲的侄子辈们都隆重的带上孝布。

家祭完毕后,许采墨就哄着秋子寒去睡觉了。

看着热闹的院子,到处都站满了人,每隔一会,还会敲锣打鼓、吹唢呐、放鞭炮,秋子寒精神很好,根本不想去睡觉,但小姨叫他去陪陪妈妈,他又不能拒绝,只好很不情愿的和小姨走进了屋里。

看着憔悴的妈妈,秋子寒不再说话,乖乖的躺到了妈妈的怀里,只是外面的嘈闹声让他久久难以入睡,心里老惦记着想去看,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

许采薇明白小儿子的心思,知道他还不理解生离死别的痛,不禁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不过转而又想,不懂也好,暂时可以不用那么伤心。

过了好半天,秋子寒才缓缓入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