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桃源一夜春风来 > 第134章 古琴奏名曲

桃源一夜春风来 第134章 古琴奏名曲

作者:云书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3:59: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伯公跟陆望晴和云归远几人说话的时候,外面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客人,其中就有梁梦樵开车带着韩江雪一起过来了。

大多数人都带着祭品而来,秋荻家的院子里又摆上了好几张桌子,有寨子里帮忙的人接待着。

闲聊了一会之后,伯公以一种比较随意的语气对陆望晴说道:

“你奶奶受苦了半辈子,晚年倒是可以享享清福了,你有没有想过让父母落叶归根呢?”

一听这话,陆望晴无比的意外,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云归远,以为是云归远将自己认奶奶的事情,告诉了伯公,可是,云归远却不着痕迹的摇了一下头,表示他没有说。

略作停顿后,陆望晴就轻声回答道:

“想过,我正打算春节期间,趁着寒假出去一趟呢!”

伯公微微颔首道:

“嗯,为人子女,确实应该为父母去做点事情的。”

陆望晴想了想,就试探着问:

“就是不知道是否会顺利?”

伯公抬头看了一眼陆望晴,然后轻轻的点头道: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说到这儿,伯公看了看窗外,眼看已经是傍晚时分,时辰也差不多了,就站起身来说道:

“下面就开始正式进行烧六七的仪式吧!”

他缓步走进堂屋的时候,云归远也立即跟随而去,帮着师祖一起布置堂屋,点上香烛。

堂屋中间放着一张大八仙桌,上面摆满了祭品和祭祀用的道具,灵位前烧着香,燃着蜡烛,烟雾缭绕,气氛肃穆。

伯公手持一副小铜锣,站在八仙桌前,一边敲锣,一边用那沧桑沙哑的嗓音为秋荻念唱着古老的经文和祭词。

八仙桌旁边,放有三个大火盆,秋若龙兄妹五人,秋荻的干儿子干女儿,以及一些族内的至亲晚辈,都跪在火盆前,云归远、陆望晴、韩江雪和梁梦樵也跟着一起下跪,都带着一脸肃穆的表情给秋荻烧祭品和冥币。

这时,许采薇突然带着自己的三个弟媳妇,抱来四箱秋荻生前收藏的书画,对秋子鸿说道:

“子鸿,你们把你爸的这些书画都烧给他去吧,平时他最珍爱的就是他的这些书和字画了,烧给他,让他在下面才不会那么寂寞。”

正在念唱祭文的伯公看到后,不由停了下来,他有些不舍的说道:

“这里面有些书和画还是很珍贵的,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一些。”

伯公开口,许采薇只好顺着话回答道:

“我也不太懂,那就麻烦伯公给他们挑一下吧!”

伯公当即缓缓的弯下腰,将箱子里的书一边分类一边说道:

“这些是他花钱买回来收藏的,有些书现在到书店都买不到,有些画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至于这些他自己抄写的经文和书籍,以及他自己作的那几幅不太成熟的画作,孩子们确实用不上,这些书归远自己应该也抄有,倒是可以烧给他。”

大概二十分钟左右,伯公就熟练的分好了,留下了将近一半,其余的就放到火盆边上,让几个孩子一本本、一张张的往火盆里放进去。

熊熊大火中,一切都慢慢的化为了灰烬……

不一会儿,秋荻家里再次响起当当当当的敲锣声,以及伯公那略显沧桑和悲凉的念唱声,加上时不时放一挂鞭炮的响声,使得整个仪式既热闹,又很是肃穆,直到快七点钟才结束。

仪式结束后,许采薇又抱过来一架古琴,放到屋里的桌子上对伯公说道:

“伯公,这是秋荻生前喜欢弹奏的古琴,他不在了,我们家也没人会弹这个,不如就送给你带回去吧!”

伯公若有所思的看着桌上那一架充满古韵的古琴,良久之后才缓声说道:

“我记得秋荻有两首曲子弹得最好,一首是《酒狂》,一首是《渔樵问答》,我最后一次听他弹奏,应该也是六年前了,没想到再次看到这架古琴的时候,他都已经入土为安了。”

说完后,自己都不禁有些黯然神伤,停顿片刻后,他看向云归远问道:

“归远你就没学这个?”

云归远面带惭愧的表情回答道:

“师父也想教我来着,他给我讲过很多关于古琴曲的故事,其中说得比较详细的就是《渔樵问答》,可惜,故事我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弹琴我实在是没有天赋,所以就没学。”

伯公微微点头道:

“你毕竟太年轻,整天忙忙碌碌,静不下心来,自然就学不会了。”

稍作沉吟,伯公又看向陆望晴问道:

“陆老师学过古琴吗?”

陆望晴小声回答道:

“学是学过一点,但就是略懂一点皮毛而已,弹不出古曲真正的韵味来。”

伯公随口道:

“弹琴弹的其实就是一种心境,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心境下,弹出来的意境都不一样,曲随意走,意在曲中,有时候,你哪怕不弹奏曲目,随手拨动琴弦,那不成曲调的琴声都能打动人心。”

说到这,伯公缓缓站起身来说道:

“既然拿出了秋荻的古琴,那我就为他弹奏一次这两首他生前最钟爱的曲子,送他一程吧!”

听他这么一说,云归远立刻先一步起身,走到桌子边,将古琴摆好,然后在桌子前放上一个合适的凳子,搀扶着伯公坐到了凳子上。

一间陈旧的木屋,一张斑驳的方桌,一架充满古典韵味的酒红色古琴,一个耄耋之年的长衫老人,当头发花白的伯公坐到桌前,那就是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

本来还热闹非凡的院子内外,一听说伯公要弹奏古琴,当即就变得安静下来了,不少人围在门边看着伯公,就像一群学生在等待先生的淳淳教诲一般。

坐到古琴前的伯公,那气质立刻就变了,坐在下面闲聊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家老爷爷,可是此刻,坐在古琴前的他,就像一个饱学之士,一个博古通今的先生,一个充满儒雅之气的艺术家。

琴声未起,意境就已经出来了,所有人都莫名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以及一种莫名的期待感。

尽管在场的人其实没几个懂得古琴,可是这样的氛围却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连呼吸都显得小心翼翼的,生怕破坏了这个气氛。

伯公眼睛看着古琴,似乎想起了很多曾经的往事,他缓缓的伸出一双枯枝般充满皱褶的手,轻抚了一下琴身,然后陷入回忆般的说道:

“记得我第一次教秋荻弹琴的时候,应该是四十多年前了,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孩子,没有学过琴,也不知道古琴的曲目,更不懂曲目所包含的故事,可是,听完我弹奏,他却能简单的说出了琴音所表达的意思,虽然有些含糊,但已经令我无比惊讶了。”

“当时,我就知道,他的天赋异于常人,后来,他学会了我所能弹奏的所有曲目,而且熟练程度甚至超过了我,唯一欠缺的就是心境,可惜,为了生活,他渐渐变得忙碌起来,忙得已经很少有时间坐下来弹琴了。”

“忙忙碌碌……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也不知他在家里又弹奏过几次呢?”

说到这,伯公抬起右手,随意的从琴弦上轻轻划过,古琴随即响起一阵令人怅然的琴声,让人莫名的唏嘘。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可是脑中都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一个先生带着一个孩子学习弹奏古琴的画面,温馨中带着几分伤感。

说到这,伯公也不再继续说话,而是尽量的坐直了身体,然后收敛心神,双手才慢慢的放到琴弦上,那动作竟是如此的充满一种仪式感,令观看的人都不禁站正了身姿,表情充满了虔诚。

当他枯瘦的双手弹到琴弦上的时候,琴声就开始悠然的响起……

先是弹奏了一曲《酒狂》,曲调有舒缓到激扬,似乎就像一个喝酒人在一点点的进入酣醉状态的过程,**部分就仿佛喝到情绪高涨的时候,指点江山,高谈阔论,将新增郁积的情绪一下子都释放出来了一般,确实展现出了一个喝酒之人的酒狂之态。

一曲结束,伯公稍作停顿,酝酿好情绪之后,才又接着弹奏《渔樵问答》,这首曲子的曲调相对比较淡雅,平淡的琴音中,让人似乎置身于山水间,悠然自得,却又曲意悠长,表现出了几分飘逸洒脱的格调。

一时间,恍若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了,只有那悠扬的琴声在山村里飘荡,激扬时令人振奋,舒缓处,让人陶醉。

无论是听懂的人,还是听不懂的人,都莫名的沉醉到了乐声之中。

两首曲子弹完,伯公的双手就静静的停在琴弦上,琴音已经完全停止,可是,刚才的琴声似乎还在每个人的耳中回荡,良久,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好半晌之后,还是陆望晴先带头鼓掌,其他人才跟着热烈的鼓起掌来。

伯公依然坐在桌前的凳子上,看着眼前的古琴,等掌声停下之后,他才缓声说道:

“古琴我自己家里已经有了,而我大概也弹奏不了几年了,这架古琴我带回去意义不大,看着反而容易触景伤怀,既然这里就陆老师会弹奏,不如就送给陆老师吧!”

“归远的师父,也就是你的师父,他不在了,就当是给你们留下的一个纪念,我年龄大了,可以不要那么多回忆,可是,你们还年轻,却需要时时铭记,他曾经给予归远的那些教诲,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静下心来想一想,若是师父在,他会怎么解决呢?”

伯公开口,许采薇自然也是没有意见,就顺口说道:

“伯公说得有道理,那就送给归远和晴儿,留个念想吧!”

云归远和陆望晴几乎同时站起身来齐声说道:

“谢谢师祖,谢谢师母!”

许采薇淡然道:

“都是一家人,谢什么呢,说谢谢就显得见外了,秋荻在的时候,就把归远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的对待,虽然晴儿刚来不久,但是大家也都把你当成自己人一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