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桃源一夜春风来 > 第135章 为秋荻立碑

桃源一夜春风来 第135章 为秋荻立碑

作者:云书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3:59: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这时,伯公缓缓的站起身,准备离开弹琴的凳子,云归远连忙走过去搀扶着,把他扶到炉子边的位置坐下来。

烧六七的仪式已经结束,古琴也弹奏完毕,许采薇就招呼帮忙的人端菜上桌,准备开饭。

此时已经快晚上八点,时间也不早了。

秋荻家里里外外一共坐了十二桌人,由于有伯公在的缘故,大家吃饭都比较克制,即便是喝酒的人,说话也都尽量说得很小声,不像平时那般高谈阔论,开怀畅饮,甚至没人划拳了。

伯公不喝酒,饭量也不大,细嚼慢咽的只吃了一碗米饭,菜也尽量挑一些素淡的吃,吃完后,不顾主人家的挽留,就坚持要回家。

好几个晚辈都站起身要相送,伯公都拒绝了,最后就是一个不喝酒的同村人跟着,因为那人就跟伯公住在一个寨子,算是顺路。

这时,秋子龙竟然也站起身要回去,原来是因为钟灵怀孕的缘故,所以没有跟着来,他放心不下只有钟灵一个人在家,要早点回去,今晚他也没喝多少酒,饭都吃得不多,话也不像平时那般话多了。

等三人离开后,吃饭的人才慢慢的变得热闹起来,喝酒的人也渐渐放开了,才开始划起拳来。

许采薇一边吃饭,一边对云归远说道:

“归远,你师父走之前说,他以前做石匠的时候,有一块石碑不小心弄缺了一个角,就缺了一小块,他说我们也不用给他买碑了,就让子鸿的四叔将那块石碑磨一下,刻上碑文给他立上就好,你跟他学过这些,就测一个好的日子,由你来主持给他立碑,你看怎么样?”

云归远当即恭敬的回答道:

“好的,师母,我回去后就查一下看看,尽快定一个近一些的日子吧!”

当晚,云归远和陆望晴吃过饭后,就带着秋荻留下来的古琴告辞回去了。

回去路上,云归远轻声的问道:

“晴儿,你寒假要去寻找伯父伯母的讯息吗?要去的话,我陪你一块去。”

陆望晴摇头道:

“这边的事情太多,你必须要留下,我就是顺着当年父母的那些足迹试着转一转看看,我觉得要查的话,最主要还是到派出所查询为主,没必要两个人都去,无论结果怎么样,我都会尽量赶在过年之前回来的。”

说到这,陆望晴就随口说道:

“我觉得你没事的时候,应该多去看望一下伯公,一来算是尽一份孝心,二来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以前总听说高手在民间,大隐隐于市,没想到在这落后的小山村,没想到真的能在这里遇到伯公和秋老先生这样的人。”

云归远点头道:

“嗯,有时间我会多去走走的,这些年跟着师父学习,都没有系统的去学,大多数情况下,就是遇到师父在做什么,我就跟着学什么,师父也是因为要养家糊口的缘故,没能静下心来慢慢教学,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就教什么,或者就是我问了,他就为我解惑。”

“师父生病之前也曾跟我说,让我有空的时候,多去跟师祖学习一些东西,现在师祖年龄大了,也很少出去做事了,正好可以静下心来传授我一些东西,师父让我最好在两本经书上多花点时间和精力,那就是《易经》和《道德经》。”

“可惜,我整天都在东奔西跑的忙碌着,就很少去看望师祖,这事就搁置下来了。”

陆望晴摇头道:

“再忙也应该腾出学习的时间,名师难求,一旦错过,以后再想去找这样的老师,就很难找到了。”

两人说着话,就来到了学校,云归远一边下车一边回答道:

“晴儿说得对,我应该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以后一定要将工作安排好,挤出点时间去跟师祖学习的。”

说完就挥挥手告辞离开了。

没过几天,学生考完期末试就放假了,放假的第三天,就是云归远为秋荻测好的立碑日子。

云归远和陆望晴早早就来到了秋荻家,帮忙的人也都到了,吃过早饭,云归远和几个道师先生就一起到山上为秋荻主持立碑仪式。

帮忙的人已经将石碑抬到了秋荻的坟前,秋子鸿的四叔也早就刻好了碑文。

本来,秋荻不小心打坏的那块石碑只是一块简单的望山碑,可是,帮忙的人清理秋荻的小石场时,还发现有两块稍有瑕疵的侧碑,大概是秋荻做五镶碑的时候感觉这两块侧碑不满意就没要,因此而留下来的。

秋子鸿的四叔想着,那侧碑扔了也是扔了,不如就一块修理一下,都给秋荻用上好了。

于是,经过简单处理后,就拼成了一座简易的五镶碑。

此时,帮忙的人和不少客人都来到了龙头山上,到了午时,立碑仪式也正式开始了。

秋荻坟墓前,依然是敲锣打鼓,依然是鞭炮声声,依然是点烛烧香,依然是烟雾缭绕……

当仪式结束,碑已经立好之后,帮忙的人和来山上的客人才相继离开,去秋荻家里吃饭。

其他人都走了,最后陆望晴、韩江雪、梁梦樵、秋子鸿和秋子寒五个人在最后,因为之前人多的时候,他们都离得比较远,此刻人都散了,他们才靠近石碑,看着石碑上的碑文。

只见石碑中间写着“秋公思荻之墓”,可见刻碑的时候,还是把字辈加上了,而碑身两边是一副对联——

“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

横批是“父恩如山”四个字。

左边侧碑写着秋氏家族的四十个字辈——

“梦本惜花秀,林中溪水常。浩天启鸿运,儒雅庆繁祥。静思子若善,济世美忠良。礼义传千载,诗书永流芳。”

右边侧碑的墓志铭写着——

‘姓秋名思荻,生于云溪村;少时即聪颖,腹中有诗文;多才又多艺,文武亦双全;相识满天下,处处有知音。五湖四海游,见识异常人;威名播他乡,深情爱故里;立志建桃源,怨岁月无情;匆匆离去时,含恨五十一。”

五人安安静静的看着石碑上的字,秋子寒认识的字不多,有不懂的就问陆老师,陆望晴就耐心的给他讲解。

此时已是寒冬时节,虽然还没有下雪,可是北风吹过,却是无比的冰冷透骨,而前段短时间还红叶飞舞的场景,此刻已经看不到,光秃秃的树枝上,只能偶尔看到一两片还顽固的留在枝头上的枯叶,看起来是那么的萧条凄凉。

一抔黄土,天人相隔,但见枯叶遍地,只恨人生无常。

想到孤零零躺在墓穴中的秋荻,看着眼前尚懵懂无知的秋子寒,想必他走的时候,必是带着无尽的牵挂和不舍。

就此含恨离去,逝者悲哀,生者悲痛,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直到此时,秋子寒看着秋荻的坟墓和坟前的石碑,他似乎也有些明白,他的爸爸大概是再也不会起来了,不会再带自己去赶集买好吃的东西,不会再带自己去亲戚家喝喜酒,而自己也再没有机会趴在爸爸的背上让他背着了。

一时间,五人都没有说话,静静的坐在墓碑前,眼睛看着墓碑,眼神却有些涣散,心思根本没有在墓碑的文字上面,而是各自想着心事。

过来好一会儿,太阳已经快要落山,北风变得似乎更冷冽了,陆望晴才悠悠的说道:

“好了,天色不早,我们还是回去吧!”

这时,秋子寒看向秋子鸿问道:

“大哥,爸爸是不是再也不会回来,再也不能背着我去赶集和去亲戚家喝喜酒了呀?”

这话听得秋子鸿心中不禁一阵酸楚,他露出着一个既温暖,又有几分凄凉味道的笑容回答道:

“以后大哥背你去赶集,去亲戚家喝喜酒,好吗?不过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令爸爸失望,爸爸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出人头地,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像大哥我这样,什么都没有学会。”

秋子寒不同意的说道:

“大哥也很厉害啊,村里人都夸你干活是一把好手呢!我长大了也要帮你干活!”

一听这话,秋子鸿立刻阻止道:

“你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家里的活我一个人干就可以了,你要把心思多用到学习上去,爸爸可是希望你将来长大了,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呢!”

秋子寒疑惑的说道:

“外面的世界?外面和我们云溪村不一样吗?我和爸爸去过好多地方,我觉得和我们这里也差不多呀!”

秋子鸿耐心的解释道:

“爸爸说的外面的世界,还要远得多,要乘火车才能去到的地方,有些地方没有大山,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有些地方则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还有些地方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很多风景和我们这里都不一样,电视上不是也看到过吗?”

他说话的语气中,竟也有几分的憧憬和向往。

秋子寒听着,也是神往不已,他站在龙头山上,眺望着远方的群山,下定了决心的说道:

“山外面的世界有那么大吗?爸爸是不是都去过呀?那等我长大了也要到处去看看!”

秋子鸿点点头回答道:

“嗯,爸爸到过的地方很多,可惜我没有文化,不能出门,等你学好了文化,就能够出去看看了,陆老师就是从外面的世界过来的,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语气中透着几分遗憾,随即将话题转到陆望晴那边,陆望晴接口道:

“外面的世界确实很广阔,也很精彩,子寒要想看,就要像梦樵哥哥那样,考上大学,然后在城里找一份好的工作,就能到处看看了呢!”

梁梦樵苦笑道:

“我到过的地方可不多,大学毕业后,我也都是选择在附近找工作而已,不过,等将来条件好了,倒是可以四处走一走,旅旅游,也不错。”

一直没说话的韩江雪这时候开口道:

“那我们都努力一点挣钱,等有机会了,就一大家子组团去旅游,多开几辆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多好!”

秋子鸿赞同道:

“嗯,这个想法不错,现在云大哥带头开了旅游公司,我们也都跟着一起发展,等陆老师放暑假的时候,就能一起去旅游,也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呢!”

五人说着话,就站起身一起准备离开了。

临走前,他们都不由自主的又再回过头,看了一眼秋荻的坟墓,秋子鸿兄弟俩都明显带有几分不舍和依恋。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即将落山,天边的晚霞也在一点点的消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