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正文 第121章 如此精明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正文 第121章 如此精明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连四五天,前来了解情况的人络绎不绝,其中的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占了绝大多数,那些以前跟关云天和老丁联系过的中小企业,早就知道了这家新开业的中介平台公司的情况,他们只想知道中介公司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办理业务。

对于前来了解情况的人,老常头一天还能耐心跟对方讲解,第二天他的嗓子都有些沙哑了,于是,他交代业务科的工作人员,把中介公司的说明材料人手一册发给对方,让来访者自己去看。

连同大大小小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几天下来,昌源公司收到了近二百份担保申请和企业(个体)情况介绍,老常带领业务科和财务科的所有人员,对这些材料分门别类,以便选择业务开展的先后顺序。

为了扩展业务范围,老常跟关云天商量,昌源中介公司有五亿资金做后盾,除了为客户做贷款担保业务,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开展一些民间融资。

关云天同意老常的建议,但在考察客户时,要求更加严格和仔细。

通过对这些贷款担保和民间融资申请的分析,才发现贷款和直接融资的用途五花八门,有用做流动资金的,有为了归还银行前期贷款本息而短期借款的,甚至还有个别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为了完成短期指标进行隔夜拆借,当然,也有些中小型企业为了发展壮大,贷款目的纯粹用于扩大再生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直接融资申请,这跟银行贷款流程基本一样,老常以前从基层一直做到县联社常务副主任,对整个流程非常熟悉,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关键是对客户的甄别与考察,稍有不慎,就会带来风险。

老常跟业务科的三名工作人员商量,首批选择了五家申请直接融资的客户,都不是企业,而是个体经营者。这样选择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觉得生产型企业存在的环节较多,不容易看透,经营型商户则不然,只要仓库有货,进货销售正常,财务账目清楚,就不会有陷阱。

尽管如此,融资条件一点也不比银行宽松,只不过这些商户在银行根本没有贷款资格,昌源中介平台能为他们提供贷款,也算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业务科的工作人员对五家商户进行了仔细考察,没有看出什么破绽,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老常仍旧不放心,他连续数天去商户们的经营场地假装购买商品,对各家商户的经营情况暗中观察,在他亲眼所见以后,才让贷款商户提供财务报表。

通过中介公司财务科的审核,叶佳怡把自己签过字的审核报告送到老常面前,“这些财务报表还算正规,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方科长,这些表是你亲自审核的?还是会计审核的?”老常似乎不放心。

“这有什么区别吗?我跟会计都有从业资格证。”方晓梅莫名其妙。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会计审核了,你有没有亲自过目,再审一遍?”

方晓梅不以为然,“有那个必要吗?那样做好像我信不过人家似的,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干?”

“这与信得过信不过没有关系,主要为了慎重。”

“常总,咱们已经够认真,够慎重了,用得着这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吗?”

“方科长,咱们这是直接跟钱打交道,哪一笔出去都不低于几十上百万,甚至几百上千万,关总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你我,咱们不得不谨小慎微,慎之又慎,一旦有个什么闪失,我怕对不起关总啊!”

“工作当然要谨慎,我的意思咱们用不着这么战战兢兢。好吧,以后每家企业的财务报表都由我来把关,双重保险总该可以了吧?”方晓梅觉得老常有点小题大做。

“方科长,那就有劳你了,咱们的目的完全一致,那就是不辜负关总的信任,为他把好最后这一关。”老常这个人,对工作还真是非常负责。

“没关系,你对财务工作有什么要求,请随时告诉我,大家都是关总的朋友,为他把好关是咱们的共同职责。”怕引起误会,方晓梅赶快表明自己的态度。

老常不愧是老金融,在首批五户借款商户中,他分别选取了长期贷款、短期借款和临时借贷等三种不同的客户,长期贷款利率稍低,但也是正规金融机构的一点三至一点五倍,短期借款利率为银行平均利率的二倍,临时借贷则是银行利率的三倍。

平心而论,与南方或东南沿海一带相比,这个利率并不高,但老常考虑的第一因素并非利率多高,而是借出钱款的安全性,这个原则得到了关云天的赞同。

这种利差也得到了客户的肯定,那些商户常年在南方进货,他们对外面的借贷行情非常清楚,长期贷款条件下,昌源中介公司的利率仅比银行高百分之三十到五十,这个利率在私人借贷层面是最低的。

成立昌源中介公司的初衷,是为需要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没想到最先开展的业务却是直接对外进行民间融资,这算是关云天预料之外的收获,他认为自己当初选择老常当中介公司总经理是明智之举。

短期借贷和临时借款虽然利率较高,但借款和还款间隔时间太短,给业务科和财务科增加了很多工作量,长此以往,现有人手根本忙不过来。

比较而言,中介公司更愿意做长期贷款业务,只要控制好风险,不用付出很多劳动,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除了开始的几笔短期和临时借贷,往后,除非关系特别好的客户,中介公司一般不做短期和临时业务。

一个周末的上午,关云天接到城建局万副局长的电话,老万邀请关云天去他朋友的企业做客,“关总,我前段时间跟你说过,请你抽时间去我朋友的企业看看,今天周末,应该有时间吧?”

“万局,不好意思,别看是周末,我还真没有时间,你知道昌达集团这么大个摊子,我哪有什么节假日和星期天呀!”

“再忙也不至于在周末抽不出半天时间吧?”老万觉得对方在故意推脱。

“今天周末是不假,但我预先安排了别的事情,实在抱歉,今天我真的不能前往。万局,你是不是有事?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就凭你我这个关系,不一定非要去人家厂里打扰。”关云天道。

“关总你忘了?我朋友那个企业准备在银行贷款,想请昌达集团帮忙担保。”

“为这个事呀?那就更用不着你我操心了,现在很简单,万局,让你朋友直接去办就是了。”

“你的意思我没听懂,我说的是贷款担保,你让他们直接去哪儿办?”

“你不知道吗?昌达集团前段时间成立了一家平台公司,也就是担保公司,面向社会,专门为有担保需求的企业提供服务,根本用不着你出面,告诉你那朋友,让他们直接找担保公司办理就可以了。”关云天提醒道。

“你说的是昌源中介公司吧?那家公司我知道,我的朋友也去咨询过了,可是他们不仅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担保费,还要求企业给他们作反担保,条件太苛刻了。”老万道。

“那怎么办?”

“我的意思,不行的话还是请昌达集团直接帮我朋友的企业做个担保吧。”

听见这话,关云天顿时有点恼怒,只是碍于面子,他克制道:“万局,我们成立担保公司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上的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昌达集团事务繁多,我们没有精力应付这些琐事,在中介公司成立起来以后,便把所有希望我们提供担保的企业,都推到了担保平台,集团公司本身已经不对外承办任何担保业务了。”

“可是关总,咱们不是老朋友嘛,这个面子还不给?”老万说话有点**裸的了。

“万局的意思我知道,是不是想说你曾经帮我们的校园砖厂办过新产品推广手续,还给了我们三十万政策扶持资金?”关云天干脆把话挑明。

“那都是小事,不值一提,局里今后还有扶持资金,我仍然会关照你们昌达集团。”看似轻描淡写,老万实际上想用这件事跟关云天讨价还价。

老万这算盘打的够精,用公家的政策扶持资金做诱饵,让昌达集团为他朋友的企业担保上千万贷款,连担保平台公司都不想用,直接让昌达集团担保,他既为朋友省下几十万担保资金,又免于反担保,拿着这样的成绩跟他朋友邀功,老万的朋友自然亏待不了他!但是,站在他对面的不是别人,而是关云天,形形色色的人和稀奇古怪的事见多了,就老万这点心思,一看便知。

“多谢万局,如果你觉得昌达集团不够政策扶持标准,你可以不予考虑,我是说要是你在局里有决定权的话。但给你朋友的企业担保这件事,不能跟什么扶持政策混为一谈,我办事讲究一码归一码。”

关云天的意思,老万应该听得清楚,那就是不要把所谓扶持政策当筹码,第一,你老万不是城建局一把手,政策扶持的事你说了不算;第二,就你那点筹码,昌达集团不想跟你做交易!

“关总,就按你的意思,那些咱们都不谈,可是我从来没有找你办过事,就这一次也不行?当初你找我,我可不是这样对待你的呀!”老万有点咄咄逼人。

“万局,你这是强人所难呀!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而是我们把担保业务整体推到了昌源中介公司,让你的朋友去那边办理,不是很好吗?至于你提到当初找你办事,我承认事情确实办了,但其中的过程,大家心里都有数。嗨,过去好几年的事,还提它多没意思呀!”

不提倒罢了,既然提起来,关云天当然记得,当初求老万办事,本来符合政策的事情,是城建局应该办的事,拖了好长时间办不下来,结果关云天先后给老万送了两张银行卡,才让事情有了着落。

老万在关云天这里没有讨到任何便宜,他很不甘心,还想继续纠缠,但关云天早已定下原则,任凭老万软磨硬泡,脸皮多厚,最终还是没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事实上,跟老万有同样想法的还大有人在,关云天的几个朋友也打来电话,询问能否让昌达集团直接担保,他们的目的简单而明确,就是为了节省担保费。

这件事令关云天哭笑不得,看看这些人,既想找别人担风险,又舍不得花一分钱,怎么一个个都如此精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