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正文 第122章 一声叹息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正文 第122章 一声叹息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论如何,以前跟老万也算有一面之交,关云天从来不想把事情搞僵,他再次劝道:“万局,如果你的朋友真的需要担保,请他直接去找昌源中介公司,我可以给那边打个电话,让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

“好啦,多谢你的好意,如有需要,他们会去的。”说完,老万挂断了电话,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情绪。

关云天放下电话,苦笑着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叹息。

在老常的努力工作下,加上各类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对资金的渴求,昌源中介公司的业务很快就活跃起来,为企业担保和直接融资两项业务都做的风生水起。

就在前两天的一个上午,一家名为“精美包装公司”的企业老板来到昌源中介公司,老常当时不在办公室,业务科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

从来人递给工作人员的名片得知,这位老板姓冯,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企业简介,并说明来意。

正在这时,老常外出归来,刚进大门就被工作人员看见了,“常总,这位冯老板找你,冯经理,那位就是我们的常总。”工作人员顺便介绍道。

握手寒暄后,老常把冯经理领进自己办公室,“冯经理请坐,”老常顺手用纸杯倒了杯水递到老冯面前,“请问你找我有何贵干?”

老常明知故问,还用说吗?到财务中介公司,除了直接申请借贷,就是请求担保。

“哦,常总,是这样,”老冯又拿出一张名片和一份企业简介,“我们精美包装有限公司,最近因为业务量大增,原来准备的流动资金有点吃紧,想从昌源中介公司贷点款,如能得到常总的支持,我们将不胜感激!”说完,将名片和企业资料双手递给老常。

接过冯经理递过来的资料和名片,老常道:“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企业状况。”这是一项工作惯例,即使有了书面材料,也要做口头介绍。

“精美包装公司已经有十余年经营历史,公司位于县城的城乡集合部,地理位置优越,现有员工近百人,主要从事纸箱包装和塑料袋装等包装材料的生产,去年实现营收两千余万,利润接近五百万。”冯经理介绍道。

“冯经理,请问你们有什么要求?是短期借款还是长期使用?”

“我们想贷五百万,能让我们长期使用当然最好了。”

“你把材料留下,我先看看再给你答复。”老常这是送客的意思。

“请问常总,多长时间能给答复?

“尽快。你放心,一旦我把你们企业的材料详细看过了,如果觉得符合条件,我就会尽快跟你联系。呃,你能找到担保单位吗?”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

“那就好。”

起身告辞时,老冯从包里拿出一条中华烟放在老常办公桌上,“常总,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这是干什么?我不抽烟,你赶快把它拿走!”老常拿起桌上的烟,把它塞到老冯手里。

“你自己不抽可以拿回家送亲戚朋友啊!”老冯坚持道。

“如果不把这烟拿走,你这贷款申请我就不受理,你看着办。”老常正色道。

这句话很管用,对方怕的就是这个。

从企业资料上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一个年营业额两千来万的企业,要贷五百万做流动资金,经验丰富的老常认为有点离谱,难道不贷款企业就没法运转了?

但是,怀疑归怀疑,既然从企业提供的资料上没有看出任何问题,从业务的角度考虑,老常就得给对方答复,他把电话打了过去,“冯经理,我是昌源中介公司老常。”

“哦,常总你好!”

“冯经理,你们提供的资料我详细看过了,总体认为企业还可以,但你们的产值才两千来万,申请五百万贷款有点多呀!”

“常总,我们的流动资金本来没有问题,但前段时间听说废旧纸张涨价比较厉害,我们就动用流动资金储存了一定数量的原料,占用了一大块流动资金,从目前情况看,申请五百万贷款都有点少。”

“哦,对,是有这么回事儿,我从央视经济频道上也看到过类似新闻,这个因素我没考虑到。嗯,你这个理由很充分。”

“请问常总,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办手续?”老冯以为自己的理由得到对方认可,贷款就铁板钉钉了。

“办什么手续?”老常不解地问。

“贷款手续呀!”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着什么急嘛,你考虑问题太简单了!我只是原则上同意你们的贷款申请,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呢。”

“哦,还需要做什么工作?”老冯这是明知故问,凡是跟金融机构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任何一笔贷款都需要经过多道手续,中介公司虽然不算正规金融单位,但需要的手续一项也不能少。

“这两天你不出差吧?是不是都在单位?”

“常总,近期我没有出差计划,每天都在单位。”

“那就好。”

第二天上午八点刚过,老冯接到中介公司老常的电话,“冯经理,请把你们公司的方位地址告诉我,一会儿我们就到。”

“这个----,哦哦,”迟疑了十几秒钟后,老冯才反应过来,这是昌源中介公司的人要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怎么不早打招呼?这是要搞突然袭击吗?但是,老冯觉得只要来考察就是好事,他把公司地址清楚地向老常做了描述。

老常这样的突然袭击,让老冯有点措手不及,他马上安排职工打扫卫生,就在他手忙脚乱的时候,一辆黑色轿车已经到了精美包装公司门口,由于厂门开着,司机径直将车开进了厂区,在一排平房前面的开阔处停了下来。

车门推开,老常从车上下来,打量着眼前的厂区,这是个长宽约**十米的四方形院子,西面是十来间平房,东面除了一个半封闭式车间,还有一处开放式仓库,远远望去,好像堆放着一些原料。

看见老常从车上下来,老冯赶快从办公室出来迎接,他往前跑了几步,跟老常双手相握,“常总你好,欢迎来精美包装公司指导工作!”

“指导工作不敢当,我就是来企业实地看看。”

“常总亲力亲为,令人佩服。其实考察企业状况这样的工作,可以让你们的业务员做,怎么还要劳你的大驾?”

老冯说的没错,这样的工作就是应该让业务员做,但五百万的贷款申请,那是一笔大钱,为了慎重起见,老常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出马。

“别在外面站着了,先到办公室休息喝茶吧。”老冯邀请到。

“休什么息呀,不到半小时的车程,一点也没觉得累,走吧,带我看看你的家底。”说着,老常就要往东面走去。

老冯无奈,只得在头前带路,两人先到生产车间,老冯介绍道:“车间有两条生产线,北面这条生产线做纸箱包装,南面那条生产线生产塑料包装袋。”

老常虽然一直在金融单位工作,但这些年来跟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也没少打交道,在信用社工作期间,经常为了甄别企业状况去实地考察,所以,他对一般工业生产线的设备并不陌生。在他看来,这条纸质包装箱生产线,满打满算,也就一百万左右的设备,那条塑料袋吹塑生产线,投资不会超过二百万。

从生产车间出来,又到成品库和原料仓库看了看,“怎么没见到多少产品库存呢?”回办公室的途中,老常问道。

“为了节省成本,我们实行以销定产,基本没有什么库存。”老冯解释道。

回到冯经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已经沏好了茶,老常就两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产品售价和原材料消耗等等问题进行了询问,冯经理对所有问题一一作答。

两人又聊了一阵,时间到了十点半,老常起身告辞,冯经理非要挽留他吃午饭,“常总,好不容易下乡,中午留下来品尝一下乡镇上的饭菜。”

“哪儿都是差不多的东西,乡镇上有什么好吃的?”

“乡下的东西比城里鲜活,吃腻了城里的大酒店,尝尝乡下的鲜味,说不定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呢。”

“哪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全是心理作用,其实都那么回事儿。”看来,老常对这些玩意不感兴趣。

“常总,你就给个面子吧,留下来吃顿饭,耽误不了你多少事。”老冯近乎哀求道。

“不是耽误事的问题,哪有才十点半就吃午饭的?改天吧。”老常执意不肯留下,冯经理也没有办法。

老常临上车时,冯经理追上来,“常总请稍等,我这里有二斤名贵茶叶,绝对上等货,你拿去尝尝。”

“你自己留着喝吧,我走了。”说完关上车门,告诉司机,“开车!”

回到中介公司办公室,还不到午饭时间,老常仔细梳理了这家精美包装公司的情况,凭他多年的经验,老常觉得冯经理的口头介绍和贷款资料跟实际情况比起来都有较大出入,就那么两条生产线,即使满负荷生产,每年也不可能达到两千多万产值,五百万利润更是子虚乌有。

因为常年跟企业打交道,老常对各种企业并不陌生,有些东西一走一过,他就能看个**不离十。老常给精美包装公司算了一笔账,除去设备检修和节假日,全年生产时间按十一个月计算,每个月的产值要达到二百万,就精美包装公司生产线上那两种产品----纸箱和塑料袋的价值,仅凭那么两条生产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常认为,其中的水分不低于百分之三十,要说精美包装公司的产值在一千五百万左右,还比较靠谱。

就精美公司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包装产品,老常认为其利润不可能超过百分之二十,他们每年能有三百万的净利润就相当不错了。

基于上述分析,老常只同意贷给精美包装公司三百万,当天下午,他把这个决定通知了包装公司的冯经理。

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关云天面前的电话响起铃声,他接了起来,电话里传来一个多少有点熟悉的声音,“关总你好!现在很忙吗?”

“你好!请问你是----?”

“没听出来吧?也难怪,咱们都有两年多没联系了,还记得县计委的老郭吗?”

“哎哟,郭主任你好!我这整天事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没主动跟你联系,请你千万别怪罪。”

“关总客气,怪罪什么呀,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咱们都不是闲人,哪有那么多讲究?”

“请问郭主任,今天打电话,你有什么吩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