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170章 费尽心机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170章 费尽心机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个星期后,关云天召集了一次联席会议,地点在他的办公室,参会人员除了他自己,还有源水和临山两个乡镇的镇长。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汇报资金筹集情况,还有厂址选择问题,当然,按照上次会议制定的原则,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了,厂址选择就不是问题了。

“两位镇长,资金筹集有眉目了吗?”关云天问。

“我们找了县里的有关部门,提到解决乡镇财政紧张状况的途径,同情的多,真正愿意伸出援手的太少了。”黄镇长道。

“那可怎么办呢?现在看来,我比你们着急呀!”

“天无绝人之路,我跟陈书记挨家拜,总算感动了一部分人,现在有两个部门答应资助我们五十万,据说这钱可以不收利息,但将来是要还的。”

“五十万----,还差近二十万,不过也算有眉目了,黄镇长,你们还得加把油哦!董镇长,你们临山镇呢,情况怎么样?”

“我们的情况不如源水镇,到现在能落实的资金只有三十多万。”老董皱着眉头道。

“还差一半呢,你跟孙书记更得加油了。不过项目建设并不要求所有资金全部到位才能展开,所以,请两位镇长抓紧时间把对方答应的资金落实下来,没有着落的部分,还要继续做工作。另外,厂址选择,你们两个乡镇协商妥了吗?”关云天道。

“不是要根据资金筹措情况来决定厂址选择吗?”

“原则是这样,但我确实想把厂址早点定下来,以便设计单位提前介入,可以缩短建厂投产时间。”

根据刘副县长那个建议,从目前情况看,厂址选在临山镇的可能性最大。见两位镇长不说话,关云天问道:“黄镇长,你跟陈书记是什么意见?”

“资金筹措方面,说不定董镇长他们后来居上呢。”看似答非所问,黄镇长的意思还是想根据最后的出资结果确定厂址。

“其实按照上次确定的原则,厂址选在哪个乡镇,在管理人员和用工人数方面就要向另一个乡镇倾斜,即使工厂不建在源水镇的地盘上,你们也不会吃亏,把你们跟临山镇的管理人员和用工人数定为六比四,你们六,他们四,怎么样?”

“关总,一个工厂对一个地方的带动作用,不仅仅是用工多少那么简单哦!还涉及到餐饮、日用品和农副产品的消耗,这些因素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黄镇长道。

“有道理!我考虑的可能简单了些,但厂址选在源水镇,对于临山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个矛盾难以调和,如果想把事情往前推进,必然得有一方做出一定的让步。要不这样吧,除了员工的日用品和餐饮消费无法左右,包括金寨乡的工厂和正在筹建的这个工厂,将来在农副产品的采购方面,都尽量多照顾你们乡镇,甚至昌达集团的几家分公司的食堂,都可以优先采购源水镇的农副产品。”为了尽早促成这件事,关云天真是费尽心机。

“这个嘛,”黄镇长想了想,“关总,此话当真?”

“只要质量合格,价格适中,你告诉源水镇的菜农,尽管往我们的食堂送就是了,保证不会欠款。黄镇长,昌达集团两万多职工,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五百

克蔬菜,全公司十来家食堂,每天的消耗量就在二十吨以上,我觉得这个数量不小。”

“关总放心,源水镇是有名的蔬菜之乡,我们菜农种植的蔬菜绝对价廉物美。”

“要是这样的话,现在是否可以把厂址定在临山镇呢?”

“可是关总,你别笑话我办事婆婆妈妈,你刚才的口头承诺,能否变为一种书面形式?”黄镇长似乎把这当成了一种交换条件。

关云天看着对面的老大姐,笑着说:“黄镇长,这又不是我跟你们作交换,昌达集团只是为了让你们两方快点达成协议,提出这么个建议,你让我怎么给你书面承诺?”

“我是怕到时候你们那些食堂不接受源水镇的蔬菜,我跟镇上没法交代呀!”黄镇长也是为难。

“黄镇长的顾虑我倒是理解,不过即使要签书面协议,也是集团公司的后勤部门出面,我又不管后勤,所以现在不能给你任何书面承诺。”

“我要是找到昌达集团的后勤部门,关总能否给打个招呼,帮忙说句话?”为了源水镇的蔬菜销售,黄镇长还真是不把自己的脸面当回事了。

“我可以帮你们打个招呼,但前提是蔬菜的质量价格要有竞争力,另外,也不能保证两万多人消费的蔬菜,完全从你们那里购买。”关云天道。

“关总放心,只要你跟昌达集团后勤部门打过招呼,剩下的工作我们去做,如果因为质量价格的原因被拒之门外,那是我们的事,我不会埋怨你。”

“那就好。黄镇长,现在可以把厂址定下来了吗?”

“可以。”

最终,厂址选定在临山镇的一片荒芜已久的空地,关云天邀请轻工设计院的专家对现场进行考察以后,马上着手工程设计。

对于这样一个三方合作的小项目,要不是涉及多项事宜的协调,关云天根本不可能亲自介入,如今项目框架已经逐渐成型,关云天准备抽身出来,专心于集团公司的事务,把这里的工作委托给别人。

轻工设计院的设计工作需要三个星期才能完成,关云天不可能去指挥建厂,所以在这二十来天之内,他需要找到一个接替他的人选,一旦图纸出来,这个人就应该亲临建厂工地,一步步融入到新工厂的建设与管理之中。

关云天请叶佳怡和徐建民向他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叶佳怡告诉他,各分公司的车间主任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使培养新的车间主任,也不是十天二十天就能如愿以偿的,她让关云天另想办法。

老徐的结果也差不多,他手下能干的中低层管理人员当然不少,但都在关键岗位,不能因为这里的需要而耽误现在的工作。

万般无奈之下,关云天向老徐征求对关成光的看法,“实在无人可用,我想再给他一次机会,毕竟这家伙还是有点工作能力的。你觉得怎么样?”

“关成光的工作能力跟集团旗下那些分公司的车间主任差不多,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人人品成问题,别看他现在老实,那是因为一方面他在杨文瑞的领导之下,另外,他现在从事的工作无机可趁。你把他放到独当一面的位置,我怕他旧病复发。”徐建民直言道。

“别看这个三方合作的小企业也算是个工厂,即使真让关成光当了厂长,也没有他的可趁之机,因为原料由金寨乡杨文瑞那里供给,产品直接进入咱们的砖厂,原材料和产品的进出根本不用他插手。剩余的,不用这边担心,仅源水和临山两个乡镇派驻厂里的管理人员,就把眼睛瞪得老大,随时都在监督,就算关成光手再痒,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关云天解释道。

“要是这么说,我觉得用他也未尝不可。”

虽然如此,老徐说得有道理,关成光的人品让人难以放心,这一年多究竟有没有变化?关云天需要从杨文瑞那里了解真实情况,于是,他把电话打到对方办公室,“文瑞吗?我是关云天,你说话方不方便?”

“关总有事吗?办公室就我自己,有事你请讲。”

关云天向杨文瑞询问了关成光这一年多的工作表现和为人处世的情况,“你跟我说实话,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既不为他遮掩,也不添油加醋,必须实事求是。”

“我觉得成光这一年比以前老实多了,都有点出乎我的想象,工作上安排怎么干就怎么干,也没有那些邪门歪道了,为人处世嘛,还是那样,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脾气性格还能有多大变化吗?”杨文瑞如实汇报道。

“先告诉你,如果关成光能够通过我的考察,我想调他去处理下脚料的工厂当负责人。那你转告成光,让他今天抽时间来我这里一趟,别跟他说我找他的目的。”关云天道。

下午两点多,关成光来到昌达大厦关云天办公室门外,敲门,得到允许后推门而入,“你找我?”

在来的路上,关成光有点心惊胆战,因为关云天这几次找他都没有好事,不是挨处分,就是降职务,甚至差点被撵回关杨村,但他思前想后,回忆了这一年多自己在杨文瑞手下工作,从未给对方出难题找别扭,关云天的这次召见,又是为了什么呢?

“你先坐下,喝水自己动手。”关云天朝茶几上的自动饮水机指了一下。

关成光在离办公桌不远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来,沉默不语,似乎在等待关云天的发落。

“这一年多,你在金寨乡的工厂里觉得怎么样?”

“感觉很不错,工厂工作就是跟干农活不一样,生产线机械化连续作业,很长见识。”关成光道。

“管理方面,你有什么见解?”

“我没有见解,因为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按操作规程进行,跟管理不沾边,但我认为工厂管理比田间管理更加精细和严格。”关成光是个善于表达的人,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你认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虽然我从来没当过企业领导人,以我粗浅的看法,我认为首先要会管理,另外,办事要大公无私,应该公平对待员工。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只能想到这么多。”关成光道。

“虽然不全面,一名普通员工能想到这些,也算不错了。问题是想到是一回事,具体做又是另一回事。说一千道一万,作为企业领导人,首要任务当然是把企业管理好,另外,还得让员工服气,要做到这两点,可没那么容易啊!”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