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187章 远虑近忧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187章 远虑近忧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新经济,关云天跟叶佳怡和丁祥谦有过多次论及,但以前只是泛泛而谈,从来没有涉及具体事件,深入讨论过。

听说关云天要征求自己的意见,叶佳怡道:“新经济包括好多方面,不知你想最先接触哪一行?”

“前面说了,下一步我想把昌达集团储备的四百亩建设用地利用起来,以咱们现在的条件做地产开发,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差行动了。”关云天道。

“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是好事,住房商品化的趋势,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这个时候切入地产开发,不早也不晚,应该说是恰逢其时。只是房地产开发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以昌达集团现有的流动资金,恐怕很难支撑几个楼盘的开发。”叶佳怡的见解总是很有参考价值。

“昌达集团目前还得以现有几个生产项目为主业,企业流动资金一分也不能挪用,要做房地产开发,资金必须从其他渠道想办法。今天找你,第一,征求你对企业下一步打算的意见,第二,咱俩再次分工,如果启动地产开发,昌达集团的现有业务由你全权负责,我把精力放在地产开发上,这边就完全无法顾及了。”

“这没有问题,有事我会及时向你汇报。”

“那就这样定了,一两天之内,开个董事会,把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提交董事会讨论,争取股东们的支持。”

其实自从昌达集团参与地方企业改制,得到了四个企业的厂区地皮,股东们就大致知道那些土地的用途了,当关云天在董事会上提出公司的下一步计划时,得到了几位股东的一致同意。

这些股东都受过良好教育,经常关注国家发展形势,根据某些信息,早就判断房地产行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他们对传统制造业有深刻认识,一致认为在传统制造业中坚守,企业的发展空间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往其他行业迈进是早晚的事,早迈出这一步,或许能遇到更好的机会。

别说在富源县,即使在整个华源市,要论从事房地产开发,也没有比昌达集团条件更好的企业。首先,他们有现成的土地资源,其次,昌达集团在社会上的名声很响亮,这对将来的住房销售有很大的便利。

但是,关云天经过了解咨询得知,房地产开发这种资金密集型行业,以单个楼盘渐进式的往前推进,不免给外界造成没有实力的印象,如果多个楼盘同时开发,就需要大量资金做后盾。

有人向关云天建议,让他以卖楼花的方式搞预售,可以筹集一部分开发资金,关云天了解到这种方式的操作程序后,被他否决了,“我是实实在在的搞开发,不是为了圈资金。做传统制造业,昌达集团是有担当的良心企业,做房地产开发,我们仍然坚持同样的理念。”

为了筹集开发资金,昌达集团再次敲开了各金融机构的大门,关云天跟财务总监老丁各自分工,他负责在农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原信用联社改制而来)融资,工行、建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融资,则由老丁负责。

跟农商银行的孙行长见面时,关云天提到想涉足房地产开发,对方很不理解,“昌达集团是全市

名列第一的大企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做的很好,为什么突然想起来做房地产?”

“孙行长,因为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开发,我有好长时间没来拜访老大哥了,有些事没来得及向你汇报,半年前,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参与了几家地方企业的改制,通过一些交易,昌达集团得到了几百亩位于城区的土地。住房商品化是今后的一大趋势,我们想趁这个机会,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及时介入房地产市场。”关云天解释道。

“这涉及企业转型啊!昌达集团现有产业怎么办?那都是你们做了多年的产业,一下子扔掉不可惜吗?”老孙跟关云天是多年的朋友,昌达集团的每一个项目,都得到过他的支持。

“不是企业整体转型,现有产业还要继续经营,我们只是把一部分资源和精力投放到房地产市场。我知道你对昌达集团非常关心,但我的做事风格你还不知道吗?一向稳打稳扎,不会把正常经营的项目随便扔掉。”

“如果继续保持昌达集团现有产业的稳健发展,只把部分资源投到地产市场,这个决策我支持。呃,你们这几年在北部山区开发的农业项目,据说效果不错,我们农商银行在金寨、临山和源水三个乡镇的办事处,这几年的绩效都提高了不少,说明当地村民的经济条件大有改观。”老孙道。

“其实,当初涉足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除了配合县里的扶贫开发工作,另一个目的也是想让昌达集团跨出传统制造业的范围,这次准备涉足地产开发,也是同样的目的。”

“嗯,作为企业的经营着,你们做出的决策肯定有自己考虑,不过我不明白的是,昌达集团的传统制造业做得这么好,你们为啥要试图离开这一领域呢?”

“孙行长,你一定知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还有未雨绸缪这样的成语故事,实际上,这样的近忧前几年就有了,只是因为昌达集团在各方面都具有较强实力,到目前为止还能应对自如,才让外界认为我们平安无事。”关云天解释道。

“哟,难道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昌达集团,也有外人体会不到的苦衷?”

“嗨,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也好,为地方做贡献也罢,别看昌达集团每年缴纳各种税费三十四亿,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一纸红头文件,就能让我们关门息业。传统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限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哪一项监管都会越来越严,光应付这些事项,就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增加产品成本;另外,传统制造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大幅度压缩。两相叠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必然急剧下降。”

“照此说来,传统制造业将来还有前途吗?”

“不能说没有前途,毕竟传统制造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传统制造业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个行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酷,这是所有从业者都能感受到的。”

“你这么一说,我就理解了,这就是你们不想在传统制造业继续投入资源的主要原因。”

关云天点头称是,“昌达集团的传统制造

业,维持现有规模就可以了,今后的资源和精力都要投到类似于房地产开发这样的新经济领域。”

“我能为你做什么?”老孙知道,关云天已经很久没来串门了,今天特意登门,绝不仅仅是为了通报企业转型。

“昌达集团准备介入房地产市场,今天特来向大哥通报情况。另外,还请农商银行对昌达集团的新业务给予支持。”

“这些年你们的经营情况一直不错,企业的自有资金应该也不少吧?难道还不足以支撑房地产开发业务?”老孙对昌达集团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

“大哥有所不知,房地产开发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我们的自有资金支撑一两个楼盘到不成问题,要是几个楼盘同时开工,恐怕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老朋友上门求援,孙行长无法拒绝,“你知道农商银行的实力,额度太大我们无能为力,只要力所能及的需求,提前打个招呼就行了。”

其他几家金融机构得知昌达集团准备介入房地产市场,都认为关云天很有远见,农行的刘行长有较高学历,平时又很关注形势发展,他盛赞关云天的这一举措,“房地产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中国人口众多,住房需求量太大,以前的住房供应又一直处于严格的计划管控之下,现在放开了,这个市场将拥有无穷的潜力。”

实际上,在几家国字号金融机构内部,上级机关早就让各级地方机构关注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在各家金融机构看来,房地产行业既然被确定为全社会的支柱产业,国字号金融机构就有义务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另外,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要远高于传统制造业,凡是涉及房地产的贷款,几乎都是银行的优质业务,房屋又属于不动产,即使没有担保,不动产的抵押也能消除贷款的风险。

在国字号金融机构,各家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其实是大开绿灯的,融资难度要远低于关云天的预想。

有昌达集团的良好信誉作保证,加上房地产属于政府鼓励发展的行业,没费多大周折,在各家金融机构就获得了几十亿的融资额度,为昌达集团即将开始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做好了资金储备。

在完成了“昌达集团地产开发公司”的工商注册后,昌达集团开发的第一个楼盘正式破土动工,在只有集团公司几位董事会成员在场的情况下,举行了简单的奠基仪式,既没有嘉宾出席,也没有鼓乐鞭炮,更没有领导讲话,这跟关云天一直以来的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一脉相承。

昌达地产公司暂时由财务部、技术部和外联办等几个部门组成,关云天在昌达大厦的二楼西侧腾出几间办公室,作为昌达地产公司的临时办公场所,为了显示对地产公司的领导作用,关云天也从董事长办公室搬倒地产办公室主持工作。

第一个楼盘开工不到三天,一个周二的上午,关云天正在他位于地产公司的办公室处理公务,只听得当当几下敲门声,他还没来得及回应,门被推开了,随即进来两个穿制服的中年人,“你姓关吗?”

“我是关云天,请问你们是----?”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