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210章 不会斤斤计较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210章 不会斤斤计较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提起那段往事,那正是昌达公司处于起步阶段的困难时期,当时企业没有实力可言,全凭关云天的勇气和一定的人脉关系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马经理的一句笑话,让关云天有些不好意思,“倒不是舍不得转让,人都有怀旧的特点,对于自己曾经付出过巨大精力的事情,总是有些难以割舍的情怀,现在要把项目转让出去,不免产生一些回忆。”

“关总,看到你曾经付出心血的项目能在我们手中延续,而且还是在你的眼皮底下,你不觉得欣慰吗?”马经理道。

“当然,项目能在你们手里延续,比转让到外地好多了。”关云天的确感到欣慰。

“接下来,请两位老总把市场资源这块无形资产报个价吧。还是那句话,我们实力有限,请两位老总考虑我们的承受能力。”

“马经理,昌达集团是一家大企业,关总已经说了,我们不会跟你斤斤计较,但把这么大一个项目连设备带技术,还包括市场资源全部转让给你,所获得的转让费,总得够我们在别处建一个同样面积的车间吧?所以,我们一方面会考虑你们的承受能力,另外,价格也不可能太低。”随后,叶佳怡报出了市场资源这块无形资产的价格。

老马听到报价,在脑子里合计了一番,觉得对方的报价虽然不低,但完全可以接受,毕竟要重新开发同等规模的市场,需要花费的精力和金钱远不止这个数,花点钱从对方手中完全接过客户和市场,能避免不少麻烦。

关云天做了进一步说明,“马经理,等你们完全接手以后,我还要带你去挨家走访用户,把市场上的所有关系都要交代给你。另外,为了保住市场,我建议你们维持原来的供货价格,不要轻易涨价,因为目前市场的平衡局面是脆弱的,一有风吹草动,这种平衡局面就容易被打破。”

“关总,昌达集团长期采用这种手段跟对手竞争,效果确实很好,我想知道的是,要想同时维持产品的低价格和高品质,怎么保证企业的利润呢?”马经理对个中原因很感兴趣。

“管理,无论降低成本还是提高品质,都在于管理,这方面我建议你多跟我们的叶总请教。”

“正好跟你们离得近,今后少不了向叶总请教管理方面的问题。另外,双方签署协议后,从办理交接到工商税务变更法人,怎么也需要一些时间,我打算从现在开始,陆续派遣管理人员进驻公司,跟着昌达集团的管理人员学习管理经验,两位老总觉得怎么样?”

“这没问题,即使你们完全接手以后,如果有必要,我们的管理人员也可以继续带一段时间,另外,一线员工怎么办?整体移交的话,我怕有些员工不愿过去。”叶佳怡道。

“是啊,如果有职工不愿过到我们这边,我还得补充员工。”

“这个好办,事情公开以后,我们让分公司做个统计,包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括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看看有多少人不愿过去,到时候马经理再决定补充多少人。”关云天道。

由于双方都有足够的诚意,在接下来就其他一些细节进行商讨的过程中,进展非常顺利,关云天表现的很大度,老马也不过分吝啬。对整个项目的转让,双方当天就达成了全部协议。

双方决定成立工作组,从第三天开始进行全面交接。

进入具体程序后,工作进度就慢了下来,小到仓库中的一个螺丝,都要登记交接,正如事先预料的那样,交接工作没有几个星期是不可能完成的。

叶佳怡给帘子布分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开会,她把项目转让的事向所有职工做了宣布,并阐明集团公司这样做的目的,随后,她让职工们对各自今后的去向做出选择。

“据我所知,项目转让以后,新东家给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跟以前一样,绝不会降低,工作岗位和地点原封不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也建议大家跟过去,继续为新东家工作。”

“叶总,新东家接手项目以后,跟昌达集团比起来,现在的分公司就成了一家小企业,今后面临的风险是不是就会大多了?”有几位中层管理人员举手问道。

“这个......,”叶佳怡冲对面的员工们笑了笑,“你们这个问题还真是让我不好回答,论企业规模,现在的帘子布项目只是昌达集团的一个分公司,分出去以后,它跟昌达集团比起来,当然是小企业,但我不是说了嘛,新东家接手后,跟以前一样,管理和待遇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职工们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叶佳怡再次说道:“我建议大家仔细考虑一下,然后再做决定,过两天我们要做统计,谁愿意跟随项目去新的企业,谁愿意留在昌达集团,我们持中立态度,请你们自己做出选择。另外,新公司会马上派人过来跟班学习管理,不管你们做何种选择,希望大家向对方认真传授经验。”

“请问叶总,留下来的职工,集团公司下一步准备安排他们做什么工作?”有职工问道。

“我正想跟大家交代这个问题,帘子布项目转让出去以后,我们下一步想做汽车零配件,属于机械制造行业,这跟以前的项目有较大差别。”

叶佳怡故意强调这一点,目的是让那些年龄稍大,学习新知识有困难的职工,随项目一起转到新公司。一方面,马经理的新公司确实需要这些富有经验的老职工,另外,昌达集团接下来的汽车零配件项目,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如果那些老员工留下来,对他们的工作安排都将是个问题。

叶佳怡的几句话提醒了众人,帘子布分公司的员工原本几乎都想留在昌达集团,这毕竟是一家在全市名列前茅的大企业,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职工们具有切身感受,这十来年,不管外界发生什么变化,昌达集团从未拖欠过员工工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除了节假日,也几乎没有放过假,大家感觉很稳定。

反观那些中小企业就不同了,不定时放假时有发生,拖欠工资更是家常便饭,谁知道这家新公司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但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员工,除了跟随项目去新的公司,他们没有别的选择,留在昌达集团,下一步要做汽车零配件,这些老员工的素质肯定不符合要求,将来说不定面临下岗危险。

几天以后的统计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一线职工选择了跟随项目去新公司,那些选择留在昌达集团的,都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职工。管理岗位的情况与此类似,选择留下来的,都是年轻管理人员。

这个结果对双方都有利,虽然马经理接收到的都是一些年龄超过四十岁的中老年职工,但这些员工的经验正是他的新公司需要的。昌达集团随项目送走了一批中老年职工,在接下来的新项目实施过程中,避免了这些职工面临下岗的尴尬。

办完所有转让文件和交接手续,已是三个月以后的事了,至此,马经理成了帘子布项目新的主人,关云天带着老马见了所有客户,并希望客户们继续关照今后的业务。

......

老马接手后,生产管理方面,过度非常平稳,但他独立运行了不到一个月,就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正常经营过程中需要的流动资金如何解决?

马经理找到农行的刘行长,“支付了昌达集团的项目转让费,我就没有多少钱做流动资金了,现在你说怎么办呢?”

听老马一说,刘行长也是恍然大悟,“哎哟,咱们把这件事都忽略了,对呀,你是外地人,企业的流动资金怎么解决呢?”

“要不我用设备厂房作抵押,在你们这里申请贷款?”

“首先,你是外地人,不具备这样操作的条件,另外,银行对设备厂房根本不感兴趣,再说,那些设备厂房都折旧的差不多了,还能抵押几个钱?厂区地皮倒是个好的抵押物,但你们是租赁的场地,土地所有权不在你们手里。”刘行长也缩手无策。

也许受到感染,老马的情绪更是焦急,一边在刘行长办公室来回踱步,一边搓着手,嘴里还不住地念叨,“这可怎么办呢?”

“呃,你没找昌达集团的关总说说这件事吗?”刘行长问。

“我都接手一个多月了,这种事又跟人家无关,怎么跟他说呀?”老马道。

刘行长略一思忖,“你还不知道吧,昌达集团旗下有一家昌达担保公司,实际上就是一家民间融资平台。”

“你是说民间借贷公司?一般利息都比较高,本身帘子布就不是高利润产品,那样的贷款我们不敢用啊!”老马对民间借贷不感兴趣。

“也不一定,你应该跟关总接触一下,把你的想法和顾虑跟他说说,我觉得他不会坐视不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