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233章 毕竟不是奸商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233章 毕竟不是奸商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云天本身就是个做事稳健的人,有关重组陷阱的传闻早就听说过,在跟三家公司的接触过程中,他和老丁都特别注意这件事。无论如何,关云天都要感谢老朋友刘行长的提醒。

“是啊,其中的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过重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其间要经过相互考察,互探虚实,只有双方有所了解以后,才能进行实质性接触,随后的商务谈判和讨价还价,也是个加深了解的过程,即使双方确定了意向,还要通过第三方财务审计,最后提交监管部门核准,这一系列程序,既是为了规范交易过程,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关云天解释道。

“刚才你说月底就会有结果,看来这件事已经准备很长时间了,上次见面也没听你说起,保密工作做的不错嘛。”

“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怎么跟你说呀!这件事已经准备了一年多,我们本想直接上市,所有工作都做的差不多了,最后把上市申请报告和相关材料上报到监管部门,才知道在前面还有数百家公司排着长队等候审核。知情人士告诉我们,如果排队等下去,即使所有条件完全符合标准,上市也是遥遥无期,有人出主意,走借壳上市之路,或许是条捷径,随后,我们便开始操作这件事。”关云天道。

“看来不仅有了重组目标,而且已经谈的差不多了?”

“我们从多家上市的ST公司中选择了三家公司进行接触,对三家公司都进行了深入了解,应该说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就等对方的最终报价,期限就在月底。”

“借壳上市也叫上市,很好,解决了这件事,融资渠道宽了,今后再做新项目,不仅融资难度降低,也会节省一些融资成本。”

“道理是这样,不过目前遇到一点困难,希望得到刘行长的帮助。”关云天道。

“对呀,刚才你说有件事情,结果我把话题岔开了,需要我做什么?”

“关于借壳上市,恐怕月底就要交割,集团公司凑了一下,现在还差两亿资金,短期借款,半年左右,你帮我们想想办法。”

“短期借款,你们那个民间融资平台不是正好吗?”

“这件事比较突然,没有提前跟老常打招呼,半个月前,他往外贷出了三个亿,现在只能拿出一亿,否则我也不会麻烦你。”

“两个亿的短期借款,也算不上多麻烦,但数额稍微大了一些,超出了我的权限,我得跟市行说一声。”

“需要履行什么手续,你提示一下,我让财务部准备。”

“短期借款像你们这种优质客户,我不知道需要哪些手续,等我问问市行再说。”

“这件事我就拜托你了,不再找第二家,请你抓紧时间跟市行联系。”

“不就是月底左右使用资金吗?到时候误不了事就行了。”

关云天做事历来讲究稳妥,“刘行长,不要等到月底,最好提前一个星期把资金定下来为好。”

“行啦,资金的事包在我身上。怎么样,中午喝一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没问题,不过光咱俩也不热闹,把你那几位副手一起带上,好久没跟他们拼酒了。”

“就你这酒量,我们几个谁也比不了。”

......

两个星期后,康洁洗涤用品、新锐药业和隆昌建材等三家公司陆续向老丁报价,得到情况后,丁祥谦立即向关云天汇报,“三家公司的报价就在这里,咱们怎么选择?对方还等着回复。”

“你觉得呢?”关云天反问道。

“康洁公司报价未变,据说债务已经清理干净,新锐药业欲出让原公司股权的百分之六十,报价六点五亿,隆昌建材也出让原公司股权百分之六十,报价也是六点五亿。”老丁陈述道。

“新锐药业和隆昌建材出让股权后,在昌达集团注入资产以前,他们在新公司各占多少股权?”

“新锐公司出让百分之六十股权后,在新公司占股百分之二十六;隆昌建材重组后则将占股百分之三十二。”

“出让同样的股权,为什么隆昌建材占股更高?”

“因为隆昌建材在原公司占股高达百分之八十,而新锐药业只有百分之六十五。”

关云天考虑了好一阵,“你这样回复三家公司:对于新锐药业,昌达集团的出价是六亿,而隆昌建材和康洁公司都是五亿。”

“这个还价,是不是意味着咱们已经将隆昌建材和康洁公司拒之门外了?”

“可以这样理解,因为隆昌建材重组后还想占有较大股份,说明他们非常在乎在新公司的话语权,到时候如果不能满足他们对建材扩产的投资要求,很可能在董事会闹矛盾,这样的企图,咱们还是趁早离他们远点;新锐药业也想在新公司保持一定的话语权,一方面他们占股比较少,另外,到时候即使他们要求对制药业务进行投资,只要通过论证,认为药品确实有市场,自然可以得到支持,但我对隆昌公司的建材产品没有这样的信心。”关云天解释道。

“康洁公司呢?你对他们的债务还是不放心?”

“对,这么多年都没搞清楚的债权债务,两个星期就处理干净了?不知道你怎么认为,反正我是不太相信。”

按照关云天的意思,老丁迅速向三家公司做了回复,不出所料,隆昌建材和康洁公司都未再进一步联系,谁都看得出来,昌达集团的出价就是故意不想跟他们成交。

老丁接到了新锐药业公司李总的电话,“丁总,我们没有多要啊!你们这一刀是不是砍得有点狠?”

“李总,这是我们董事会集体讨论的结果,我也没办法。”

“嗨,大家都是明白人,你也别往董事会推了,这样吧,我们也是诚心实意跟你们合作,你跟关总商量一下,六亿实在是太低了,看能不能再加点?”

“这个----,”老丁犹豫了一下,“我看不如你直接跟关总交涉更好。”

拨通了关云天的电话,自报家门后,老李道:“关总,新锐药业非常珍惜跟昌达集团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合作机会,我认为咱们都是认真做事的人,两家企业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将来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但愿如此,其实这就是企业重组的目的。”

“但是关总,你们的出价也砍得太狠了,你看能不能把出价再往上添点?”

“你是说我们的出价吗?那是董事会集体讨论的结果,我自己没法说呀!”

“关总,你我都是企业老总,你就别往外推了,这个价格确实有点低,怎么也得再添点。”

关云天也知道出价偏低,但这就是生意,能少付出一点,谁也不愿多花一分,不过他毕竟不是奸商,在生意场上,只要对方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关云天从来都会慷慨待人。

故作思考地犹豫了一两分钟,关云天道:“李总说的没错,咱们都是认真做事的人,考虑到将来在新公司还要进行合作,我先答应你,把昌达集团的出价增加两千万,也就是六点二亿,一分也不能多了。”

“六点二亿----,你要说一分也不能多了,那我就啥也别说了,就当我们贱卖了股权。”老李显然有些不甘心。

“李总,希望咱们将心比心,站在我这位置,你应该理解我的难处,就是答应增加这两千万,我还不知道跟董事会怎么解释呢。”关云天说的跟真事似的。

到了这个份上,老李也是无话可说,“好吧,那就成交。”

“请问李总,什么时候可以开展实质性的重组工作?”

“我们需要成立一个工作组跟昌达集团的机构对接,要不这样,从后天开始,让两家企业的相关人员开始工作。”

尽管新锐药业公司是股市上的停牌企业,但它毕竟是上市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完善,管理井井有条,财物报表正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这给双方交接节省了相当大的工作量。

资金到位,股权交割完成以后,老丁带领的工作组进驻新锐药业公司,只用了两个星期,就办完了内部交接手续,随后向监管部门备案审核。

对股市上的ST公司重组,只要新股东符合条件,监管机构一向支持鼓励,因为昌达集团曾经申请过直接上市,他们的条件没有问题,审核在几个工作日就获得通过。

重组后的新锐药业公司,董事会由九名成员组成,按持股比例分配席位,昌达集团占四席,原新锐公司占二席,散户二席,独立董事一席,连组织机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显然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重组。

关云天拟派叶佳怡、丁祥谦、徐建民和薛建清等几位外聘高管担任上市公司懂事,按照企业章程,新公司董事长应该由昌达集团派出,他推举集团公司总经理叶佳怡出任上市公司董事长。

重新复牌后,新锐药业的股票在交易市场果然连续数个交易日大涨,一个月下来,股价已经从停牌前的三块五,上涨到现在的十七块。

就在所有人都在为之兴奋之际,关云天泼了一盆凉水,“这显然是一种虚假繁荣,没有业绩支撑的上涨,能长的了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