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243章 胜利大逃亡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243章 胜利大逃亡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丁被关云天问住了,他茫然地看着对方,“事情怎么如此严重?前几年电厂的技术改造,环保不是已经达标了吗?这才过了不到五年,怎么又出环保问题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跟你一样,也有诸多疑问,我还专门向权威部门人士咨询,人家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保要求就是会越来越严,这么做是顺应民意,名正言顺,作为企业,只有被动接受的份,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关云天道。

“所以,你想离开传统制造业?”

“不离开,等着往里砸钱或关门大吉吗?”

老丁点点头,“这也叫未雨绸缪,知不知道这项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具体时间还不知道,既然消息已经放出来了,想必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具体措施,我认为一旦制定好了实施方案,这项政策就会面向全国推出。”

“估计还有多长时间?这期间咱们确实应该思考应对之策。”

“我认为快则一年,最晚在两三年内,这项政策必然实行。”

“你有什么打算?”以老丁对关云天的了解,一旦他提出问题,就基本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尽管有时候想法不一定很成熟。

“当然不是马上逃离,但咱们持有的股份,应该在解禁以后逐渐减持。因为一旦实施环保新政,将来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昌达控股公司,盈利能力必然大幅度下降,到那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不可避免地会大跌。”关云天道。

老丁赞同:“很有道理!如果关闭发电厂,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能提前变现离开,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即使让咱们把电厂保留下来,也一定要求使用清洁能源,到时候电厂的绝大部分设备都要更换,那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就算昌达集团拿得出这笔钱,但摊入成本后,将来的发电成本会大幅提升,电厂利润就无从谈起了。”

“上市公司的几项主要资产中,除了发电业务,其他如炼油石化和轮胎制造板块,在环保新政中能否确保无虞?”老丁是昌达控股公司的操盘手,上市公司的一举一动,都让他牵肠挂肚。

“这个不好说,虽然有关部门的领导只提到了发电板块,不过确定无疑的是,整个大趋势是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各项指标将越来越高,炼油石化和轮胎制造在前几年的治理过程中,环保也是达标的,但谁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提高监管标准。”关云天对这样的问题也很焦虑。

“如此看来,传统制造业都不好做了,无论哪个行业都面临不确定性,如果仅仅因为市场竞争倒还好办,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真是连招架之功都没有。”

“说的太对了!面对再难的市场,只要方法得当,功夫到家,总能分得一杯羹,即使无功而返,只要尽力了,也不会遗憾。政策方面的事就完全不同了,面对监管,企业没有一点话语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无条件接受任人摆布的事实。所以,好多事情,咱们不得不提前打算。”关云天道。

“可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减持,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有一个解禁期,还不能操之过急,得有一个过程,否则会引起二级市场恐慌,要是再引起监管部门注意,事情就麻烦了。”老丁道。

“我跟你商量这件事,就是想制定一套操作办法,尽量不要引起外界关注,最好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减持昌达集团所持股份。事情不用太着急,出了解禁期以后,你亲自负责操作,有计划地减持,争取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控股权交出去。”

“不过即使不控股了,只要昌达集团还是股东,将来环保新政一旦开始实施,咱们还是得配合执行。”

“等到交出了控股权,再看情况,如果形势真的不乐观,为什么不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转让所有股权,从而彻底退出管理层呢?到那时,咱们就用不着为环保新政的实施而操心了。”关云天道出了这步棋的真实目的。

“现在离解禁期还有三个月,到时候我就按照咱们商量的措施执行就是了。”

“这件事咱们两个算是商量妥当了,但昌达集团是个整体,所以,这两天找个时间,我要把它拿到董事会讨论,征得股东们的同意。”

通过集团公司办公室了解,关云天知道董事会成员们没有出差在外的,他让办公室主任林楠通知他们开会。

第三天上午,在昌达大厦小型会议室,关云天召集昌达集团所有董事会成员召开董事会,他主持会议,“各位董事,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有一件重要事情要跟大家商量。”说完这句话,会场气氛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稍作停顿,关云天继续道:“就在前几天,叶总告诉我一个有关环保的消息,事后我亲自咨询了县环保局的马局长,并跟他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向我证实了有关说法,上面的确放出风声,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下一步环保部门将会对燃煤电厂,特别是小型火电厂加大监管力度。叶总推测得没错,对小型燃煤电厂,上面也许给出两种选择,一种是关闭,一种是更换燃料,总之,目前这种状况是不可能继续下去了。”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四五年前,就是因为治理电厂烟气,花了好大一番精力,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烟气排放已经达标了,怎么现在又提起这件事?”自从得到这个消息,叶佳怡就一直不理解,因为那次电厂烟气治理是她亲自主持完成的,当时甚至得到了省级环保部门的认可。

“人家说了,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以前的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关云天解释道。

“咱们怎么应对这一局面呢?”徐建民问道。

“召集这次董事会的目的,正是为了跟大家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仅自备电厂的问题,随着环保新政的实施,我估计所有传统产业,都将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咱们的炼油石化和轮胎制造,当然不会例外。”关云天道。

“这么说来,传统制造业还能生存下去吗?”薛建清问道。

“肯定能生存下去,传统产业跟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都紧密联系,国家当然不会让其消失,但这些行业的成本会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幅上升,从事传统制造业的企业,盈利能力将会下降。具体到昌达集团涉足的几个行业,比如自备电厂,如果侥幸得以保留,就必须更换燃料,同时也要更换设备,天然气、液化气或燃料油,哪一种的发电成本都比燃煤发电高,还有新设备的投资分摊,这些加在一起,电费成本上涨绝不会是一个小数。”

老丁接了过去,“关总这么说的目的,是想跟上市公司昌达控股联系起来,昌达集团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都是传统产业,如果环保新政开始实施,企业的盈利必然下降,到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股价。”

“确实如此。所以,我有一个想法,提出来跟大家商量,与其被动等待到股价下跌,不如趁现在企业业绩尚好,股价还处于高位,咱们主动减持,把损失降至最低。”

“主动减持就意味着让出上市公司控股权,当初借壳上市费了那么大的劲,现在把控股权拱手相让,岂不可惜?”叶佳怡有些不解。

“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初借壳上市,目的是把昌达集团的资产推向市场,藉此获得融资的便利。但是,谁知道环保新政来势凶猛?让企业难以应付。”关云天道。

“减持以后,即使昌达集团让出控股股东的位置,真要是环保新政来袭,咱们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啊!”叶佳怡道。

“这个问题现在不好判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环保新政实施以后,企业确实艰难,昌达集团可以把剩余股权全部转让出去,一走了之。”

“这有点像胜利大逃亡呀!”叶佳怡打趣道。

“不管像什么,尽早脱身,不摊上麻烦才是根本。至于当初的借壳上市,现在看来不仅值得,而且很有必要!如果自备电厂、炼油石化和轮胎制造这三大传统产业板块,没有注入上市公司,而是还在昌达集团手里,假如哪天实行环保新政,那会是个什么局面?想想都害怕!现在,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减持昌达集团持有的股权,即使实施新政,咱们受到的损失也要小得多,要是看到情况不妙,提前把股权转让干净,就什么损失也没有了。”

在座的股东们从内心佩服关云天的高瞻远瞩。可不是嘛,昌达集团通过借壳上市,把传统产业的资产推向股市,如果顺风顺水,可以利用这些资产在二级市场融资;现在出现了环保压力,让企业经营在将来面临巨大风险,他通过股票减持,让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位置,甚至完全卖掉股票,置身事外,跟那些风险资产完全脱离关系。

叶佳怡点头赞同,“主意很好,只是管理层持股解禁期跟环保新政的实施时间能否正好吻合?”

“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环保新政还只是最高监管部门的设想,在具体实施之前,中间要经过专家和业界论证,这个过程据说需要二到三年。而上市公司这边,据丁总所知,现在离解禁期只有三个月了,一旦到期,就可以逐渐减持,在二级市场上变现。”

老丁接过话题,“关总的设想很精妙,即使以不引起外界注意为原则,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完全可以将昌达集团管理层持有的股份,减至一个很相当低的水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