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331章 确实够低调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31章 确实够低调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于新建桥梁何时动工,张副市长是主管领导,他只管决策,对具体工作并不过问,“这个----,你们知道吗?”他把目光投向建委王副主任。

“哦,已经跟路桥公司签订施工合同了,今冬做准备,明年开春后正式动工。”

“那就是说,今年冬天不会开工了?”

“从现在到入冬前这段时间,也就一个多月了,只能做些前期施工准备,咱们这里的自然环境,冬季无论如何是不能进行桥梁建设施工的。”王副主任道。

“没错,我们也知道,进入隆冬后,不能进行大型建筑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利用这段时间,我们也只能做些准备工作。但土方施工可以进行,所以,希望能尽快签署合作协议。”关云天道。

“这个好办,明后天,有关职能部门就可以起草合作协议,我再让市府办公室起草一份这件事情的谅解备忘录,到时候一起签署,争取尽快把这些手续办完,然后各忙各的。”张副市长吩咐道。

本以为合作意向达成后,张副市长就可以甩手不管了,但他将这件事情想的过于简单,在签署合作协议前,老张接到发改局史副局长的电话,“领导,明天跟昌达集团签协议,你还得到场呀!”

“我就不去了,你们几个看着办吧。”老张属于跨行业任职,第一次处理这样的事,在经验上略显欠缺。

“领导说笑话呢,你代表政府,你不到场,谁来主持局面?人家昌达集团冲谁说话?”

“不是有各职能部门吗?哪个部门的事,就由哪个部门负责,你们发改局牵个头就行了。”

“这样不妥吧,我们几个职能部门都是平级机构,发改局牵头不合适呀!另外,即使青山河治理期间和以后,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协调,要是涉及城建、规划、水利和环保多个部门,需要召开个联席会议之类的,如果市里没有人牵头,你让人家昌达集团找谁解决问题?”老史虽然职务不高,但年龄较大,工作经验丰富,他的建议也是出于好意。

张副市长想了想,觉得老史言之有理,“好吧,我会出席协议签字仪式。”

民营资本进入市政建设工程,这在华源市绝对算得上是一条大新闻,签署合作协议这天,华源日报、市电视台和市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都派出了记者前来现场报道和采访,看到这阵势,签字仪式刚一结束,关云天告诉老薛,“你在现场应付一下,我有点事出去一趟。”

老薛摇头笑了笑,他知道关云天一直都是这样,总是不愿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不用说,这又是关云天故意逃避媒体采访。

在媒体提问采访环节,张副市长首先讲了引入民营资本治理青山河的重要意义,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张市长,请问我们能否对投资方进行采访?”华源日报的一名女记者问道。

“当然可以。薛总,你们的关总呢?媒体想采访他。”老张这才发现,关云天不知去向。

“实在抱歉,关总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他不喜欢抛头露面,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老薛解释道。

“这......,”老张脸上掠过一丝尴尬。

提问的女记者马上把问题收了回去,“张市长,你说的这位关总,是昌达集团的关云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吧?不要为难他了,这个人我了解,几年前因为昌达集团被评为全市环保标兵单位,我在他的办公室也没能对他进行有效采访,他确实为人低调,不愿抛头露面。”

“既然你们了解他,那就不等他了,有什么问题,各位记者可以向他们的薛总提问。”

老张也感到奇怪,其他企业老板,想办法增加在媒体上的曝光率,这个关云天,竟故意躲避跟媒体见面,确实够低调!

......

跟政府部门的合作协议达成以后,需要马上展开治理青山河的准备工作,关云天跟老薛商量,首先要找一家水利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咨询。

“可是昌达集团此前的业务,跟水利部门一点也不沾边,咱们对这样的机构一无所知呀!”老薛道。

“嗨,以前也没接触过中草药种植,经过打听才知道,国内从事中草药种植的研究机构有好几家。从事水利研究的科研单位应该更多,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关云天道。

“要不问问市水利局的梁副局长?他应该了解这方面情况。”老薛建议道。

“对,有这个便利条件,你直接问问老梁。”

老薛把电话打了过去,说明情况后,老梁确实对国内的水利科研机构比较熟悉,他一口气推荐了五六家。

在互联网上对老梁推荐的几家水利设计院的情况进行了一番查实,最后选择了距离较近、实力较强的三家机构进行咨询。

跟三家机构分别签订了咨询协议后,昌达集团邀请对方实地考察,并对青山河的治理提出各自的方案和设计费报价,这实际上类似于一场小型招标。

收到治理方案和设计费报价后,关云天跟老薛对各家提供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研究,最终,他们决定跟本省的水利科学研究院进行合作。

在动手设计前,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人员要求对青山河的具体情况做深入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意图后,老薛带着他们来到市水利局,查阅了青山河有记载以来的最大流量,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平均天数,历年断流时间,上游来水规律等等资料。

通过查阅,才知道青山河发源于一百公里外的大小青山,据记载,七零年代以前,除了雨季,一年三季水量均匀,夏季是洪水频发的季节,上游来水较猛,一般的年份都会对华源市形成洪涝灾害。七十年代后,因为大小青山的植被遭到破坏,加之上游截留,来水逐渐减少,到了八十年代初,除了丰水季节,从每年的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五月份,河水基本断流,河床的绝大部分处于裸露状态。

另外,随着城市下水管网的建设和完善,青山河以前的行洪排涝功能,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

从市水利局回到昌达集团,技术人员就设计思路跟关云天和老薛进行了交流,“如果只涉及青山河治理,设计和施工都要简单得多,要是考虑水上公园,就需要筑坝或设闸拦水,但洪水季节上游的来水没法预测,所以,筑坝拦水是行不通的,水利部门也不会允许那么做,我们建议设闸拦水。”

“设闸拦水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在本该筑坝的地方,修建一座水闸,需要水上公园开放时,放下水闸,拦住上游的少量来水,往河床蓄水,还可以通过水闸的开启程度,调节蓄水的深浅度。到了洪水季节,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关闭水上公园,可以将水闸全开,对行洪排涝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这个方案不错。”关云天道。

“但是,设闸拦水的投资比较大,施工期限可能要延长半年。”设计人员提醒道。

“这都不是问题,回头你们先把河床整治与河岸治理的设计方案拿出来,我们先进行这部分施工准备。”

......

关云天跟老薛商量,计划将河岸治理的前期准备跟城南地产开发项目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谁知道这两项工作刚要展开,就遇到了麻烦。

河岸治理涉及到大量土方工程,不知道外面这些人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大大小小好几个承包土方施工的工程队打爆了老薛的电话。

“这倒无所谓,反正咱们又没有那么多施工机械,到时候肯定要用到外面的工程队,你跟那些人见个面,和他们谈谈。”知道情况后,关云天建议道。

“工程队肯定要有外面的,但青山河两岸那么大的地方,施工场地分散,怎么监管?土方施工水分太大,如果没有现场监管,公司将要吃大亏。”老薛担忧道。

“哈哈哈!你是不是有点过敏了?不要啥都信不过别人嘛。”关云天没往心里去。

“根据这几年的体会,我认为在所有基建施工中,土方施工水分最大,脏土好土运进运出,只计车数,谁也不可能每一车都去量体积,那玩意全凭良心账。如果有人现场监管,偶尔抽查,施工人员就不会做的太过分,要是放任不管,那就不知道会出现啥情况了!三十方的车,给你装二十五方,甚至二十方,但车数却不少,你说得差多少?”

“是啊,光靠施工人员的自觉性,他们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所以,我说确定施工队很简单,关键是怎么对分散在青山河两岸的这些施工队进行监管。另外,这两天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是去城南接收那四宗土地嘛,原来那些土地都是村民的菜地,也许为了浇灌方便,村民当初在地里打了很多机井,当我们的工作人员准备丈量土地,对地块做标记时,好多村民来到现场,要求对他们打机井的投资进行赔偿。”老薛负责昌达地产公司的日常管理,每当基层工作人员遇到问题,都要向他直接汇报。

“还有这样的事?你问问土地拍卖办公室,他们不是说,用来拍卖的土地都清理干净了吗?”关云天感到很生气。

经老薛了解,地里那些机井,政府部门已经对村民进行了赔偿,但有些村民认为赔偿金额太少,想从开发商这里再捞一点。

“真是岂有此理!把开发商当成唐僧肉,谁都想来咬一口?”关云天怒火中烧。

“这件事你先别管,我明后天去那里看看,跟村民当面解释清楚,然后视情况再做打算,你还是先想个办法,对即将开始的河岸治理如何监管?”老薛道。

“这件事......,让我想想再说。”

关云天站起身来,走到窗台跟前,凝视着远方,大约过了五六分钟,他转身回到椅子上,抓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个号码,“喂,是国刚吗?”

“关总你好!我是袁国刚,请问你有什么吩咐?”

“国刚,物业公司的工作看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往后,集团公司的事,你还得帮着操心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