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395章 并非抄底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95章 并非抄底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云天跟农行班子里的几位成员都很熟悉,哪次见面都免不了开几句玩笑,不过这次间隔时间太长,大家反而严肃起来。

开始喝酒之前,当着关云天的面,刘行长向自己的副手们谈到昌达集团的融资计划,主管信贷的焦副行长说:“关总,你这融资额度不小啊,说吧,今天这酒怎么喝?”

“悉听尊便,焦行长,你说了算。不过,我一定会把焦行长陪好。”关云天道。

“光把我陪好可不行,关键是刘行长,还有我们其他几位领导。”看来,老焦想用车轮战术,故意为难关云天。

“焦行长放心,我会陪好每位领导。服务员,拿二十年的茅台年份酒。”关云天显得胸有成竹。

老焦喜欢喝酒,在农行班子中,他的酒量最大,但跟关云天较量过多次,每次都是手下败将,但他屡败屡战,总想把关云天灌倒,结果哪次都是自己先醉。

“不要那么贵的酒,喝个地方名酒就行了。”刘行长阻止道。

“跟各位领导好长时间没见面了,今天好不容易聚到一起,怎么也不能太寒酸,服务员,去准备吧。”关云天坚持道。

“关总,国际金融危机现在开始影响国内经济,你们还敢去省城拿地,这风险因素你们考虑过没有?”负责风险控制的副行长善意地提醒道。

“王行长,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董事会专门开会讨论过风险问题,大家一致认为,随着刺激政策的落实,不出一年,国内经济将逐渐走出低谷,而现在这个时候的土地价格,应该处于近几年的低谷。所以,我们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关云天道。

“嗯,我相信以关总为首的昌达集团管理团队,是理智和睿智的,想当年,他们在国际市场天然橡胶处于低迷的情况下,果断出手,囤积了五万吨天然橡胶,我记得当时也是从农行融资,那时我对他还算不上十分了解,只是碍于朋友的面子,给了他两个亿的短期贷款,同时替他捏了一把汗,结果,三个月后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猛涨百分之四十。”刘行长对那件事还记忆犹新。

那位新来的年轻副行长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哟,一下就涨了百分之四十,这一笔可没少挣呀!想不到关总还有这样的本事,那你适合做股票和期货投资。”

“让李行长见笑了,我没挣到百分之四十,当天然橡胶价格上涨百分之三十的时候,我就全部出货了。说实话,我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我不适合做股票和期货投资,因为我既不善于投机,又不热衷于冒险,最适合我的职业,还是做实业。步入社会这么多年,那是我做的唯一一次生意。”

李副行长有点不理解,“关总,为什么你不再等等?当价格上涨百分之三十,往外出货的时候,你认为价格不会上涨了吗?”

刘行长插话道:“这就是关总稳健的一面,见好就收,不挣最后一个铜板,而且这么多年仅有那么一次,以后跟生意不再沾边。”

“其实,在我们出货的时候,价格还在往上涨,但每天的涨幅明显慢了下来,用数学的说法,当变化率突然降低时,相当于出现了拐点,事实上,又涨了百分之十左右,价格就真的回落了。但是,按照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即使价格处于最高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要价格出现下跌,就很难出货了。”关云天道。

“哦,关总对数学知识还有所了解?”李副行长有金融专业的硕士学位,很喜欢研究理论问题。

“呵,我在大学读的是数学专业。”

“原来如此!当时为什么突然想起来做这笔生意?是心血来潮,还是出现了什么灵感?”

“既不是灵感,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机会,再加上理性分析。当时我们正在筹备轮胎项目,在考察原材料时,一位做进出口生意的朋友跟我谈到天然橡胶近几年的行情,根据他说的情况,再查了最近几年的国际市场价格走势,结合以往的历史经验,我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归纳,分别画出几条曲线,再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加以梳理,得出的结论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情况几乎完全一致,于是,便决定做那笔生意。”关云天道。

“从那以后,就没有那样的机会了?”

“促成那笔生意是多种因素恰巧凑在了一起,以后,至少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再也没有那样的巧合了,所以,那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

“这一次,关总是不是通过分析,觉得土地市场目前处于低谷,想要抄底省城的商业用地?”

“不敢说抄底,但目前的地价的确比较低,再说,省城那么大的商业用地供应量,我们哪有抄底的实力啊!但是,下一步昌达地产公司想在省城发展,起码得有建设用地吧,现在正是竞拍土地的好时机。”关云天道。

菜已上桌,酒以斟满,坐在主位的刘行长带头举杯,“好啦,昌达集团作为农行的金牌客户,这次融资咱们得一如既往地支持。估计什么时候用款,让财务人员提前几天去银行办理贷款手续就是了。来,为了今年的首次相聚,干杯!”

在刘行长完成酒桌上的固定套路后,关云天要挨个向农行领导敬酒,“关总,我们酒量都不大,表达个意思就行了,焦行长酒量大,你还是把他照顾好吧。”其他几位副行长又想看热闹。

尽管杯中的二十年茅台年份酒价格不菲,但其他四位副行长酒量都不大,再好的酒,也没谁愿意喝醉,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注重养生之道,醉酒伤身的道理谁都懂。

关云天心领神会,“焦行长,其他领导把任务交给我了,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一定得把你陪好,这酒怎么喝?听你的。”

老焦看着他的四位同事,原本想用车轮战的办法对付关云天,没想到同事们不配合,他有点沮丧,“你们四个,又打退堂鼓,把我一个人凉在这里,够意思吗?”

“能者多劳嘛,人家关总还等着你呢,你就不要谦虚了。”

“关总,开始我说的那些话都不算数,那是因为咱们长时间没见面,我想表达一种心情,既然他们几个都退出了,咱们俩也别定什么任务,就随便喝吧。”老焦自知酒量不如关云天,他也选择退缩。

没等关云天说话,其他几位副行长开始起哄道:“那不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怎么说的,就得怎么做。”

“这是我跟关总的事,你们四位没有发言权,关总,咱们不听他们的,来,随便喝。”老焦端起酒杯说道。

“焦行长,旁观者清啊!虽然他们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位领导不参与,但意见很中肯。要不这样吧,咱们定个标准,你我每人四杯酒,每一杯分六口喝干,怎么样?”关云天道。

“有什么讲究吗?”

“没有讲究,只想陪你尽兴。”

“那不行,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哪有那么大酒量呀!要不每人两杯。”

“行啦,我看你们也不必在这件事情上纠结,喝到尽兴就好。”刘行长酒量不大,喜欢随意,他不愿意在酒桌上打官司。

其实定不定标准都无所谓,因为大家都知道老焦喝酒的特点,就是不醉不放下杯子。......

时间过去了半个多月,眼看离省城的土地竞标日期越来越近,财务总监老丁却一直没向关云天汇报他在工行和建行的融资情况,虽然心里着急,关云天也不好当面催问。

又过了三四天,关云天以商量工作为借口,来到老丁办公室,“咱俩把情况汇总一下,农行和两家地方金融机构已经答应咱们的融资要求了,你这边情况怎么样?”

“建行已经答应了,本来想跟你汇报,因为工行那边迟迟没有落实下来,所以,......”老丁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

“工行怎么啦?五个亿的融资额度,对他们那样的大行,难道还成问题了?”

“不是融资额度的事,这里面,可能工行行长老任对我有意见,这次让他逮着了,有点故意刁难的意思。”

怪不得,在董事会讨论融资问题时,当叶佳怡提出银行融资方案的时候,老丁脸上出现了一种异样的表情。

“老任对你有意见?昌达集团没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们工行,他怎么会对你有意见呢?”关云天很不理解。

“嗨,还不是去年上半年的时候,一家外地金融机构刚到富源县开展业务,他们通过熟人找到县财政局的一名副局长,这位副局长又找到我,想让昌达集团帮他们解决一部分存款指标,当时是月底,正好有一笔两千万的回款准备存到工行,为了照顾财政局那位副局长的面子,我就让出纳将那笔回款存到那家外地银行了。因为月底,所有金融机构都在争抢存款指标,工行的老任知道后,可能就对我有意见了。”老丁道。

“嗨,堂堂工行行长,老任也太小气了!作为第一大行,跟那些地方小行斤斤计较,他不觉得丢人吗?”关云天道。

“不知道老任怎么想的,但从这次申请融资的情况看,他对我,甚至对昌达集团,都不像以前那么在乎了。”

“何以见得?你认为他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了?”

“我找老任谈企业融资的事,他对我待答不理,行还是不行,几天也不给我答复,我打电话催问,总是对我敷衍。”老丁道。

听到这里,关云天有点坐不住了,“必须行!这事你别管了,我去找他。”

从老丁办公室出来,关云天让司机直接把他送到工商银行富源县支行,到了工行门口,他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朝行长办公室走去。

在门上敲了几下,听到“请进”的声音后,关云天推门进去。

看见来人,老任惊喜地大声喊道:“关总!真是稀客,你怎么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