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394章 谨慎行事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94章 谨慎行事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叶佳怡的提醒,让关云天警觉起来,即使降价促销,也有资金回笼在时间和额度方面的不确定性,要是在省城的土地竞标中胜出,这边的资金却不能按时足额到位,那麻烦就大了!

假如昌达地产在省城的土地竞拍中出现违约失信,影响公司名声倒在其次,恐怕昌达地产公司在省城都无法立足,更别说参与市场竞争。关云天认为那样的风险太大了,无论如何都要避免。

“的确如此,降价促销存在无法预知的不确定性,谁也不敢保证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应该谨慎行事。另外,因为房地产市场格外敏感,如果冒然降价,先期购房者有可能提出异议,说不定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给咱们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那就太得不偿失了。”关云天的想法,明显有了改变。

“但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既要积极参与省城的土地竞标,又不能用降价促销的办法回笼资金,说了半天,竞拍土地需要的大笔资金如何筹措呢?”老薛这个问题,自然有所指。

叶佳怡对这个问题似乎早就准备好了答案,她脱口而出,“省城竞标土地需要的资金,从银行融资。”

“银行融资?”老丁将目光移向对方。

“对,只能从银行融资。一方面,离省城的土地竞标还有一个多月,银行融资在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另外,房地产跟金融机构本来就是一对联系紧密的依托关系,这个节骨眼上,正是该银行出力的时候;再说,这些年昌达集团在金融机构的信誉那么好,如此有利的条件不充分利用,岂不是太可惜了?”叶佳怡道。

关云天接过话题,“丁总,因为昌达集团自有资金足够维持企业运转,咱们有多长时间没跟金融机构打交道了?”

“大概有两三年了吧?”老丁道。

“除了财务部的会计出纳,要不是叶总提醒,咱们把银行都快忘了。”关云天这才想起来,自己整天东奔西走,事务缠身,跟金融机构那帮朋友,最短的也有半年多没见面了!

“是啊,大家都很忙,没有事谁也不愿相互打扰。”

“叶总的建议很好,她把有利条件和风险都考虑到了,我同意银行融资的办法,不过,咱俩从明天开始,就得抓紧时间跟金融机构接触了。”关云天这几句话,等于对今天这次会议的总结。

根据分工,关云天负责联系农行及当地的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财务总监老丁负责跟工行和建行接触。

为了参与省城的土地竞标,关云天计划从金融机构融资二十亿,预计在工农建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本地支行,分别融资五亿,地方银行减半。

长期以来,昌达集团跟上述几家银行都建立了良好关系,在各家金融机构有大额存款和巨额流水业务,加上昌达集团在金融界的良好信誉和关云天的广泛人脉,这样的融资目标定得并不高,只要关云天和老丁稍加努力,完成融资任务并不难。

虽然当地农商银行和城商银行的领导,早已不是关云天以前结交的老朋友,但这些新领导上任不久,关云天就跟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昌达集团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一如既往的支持。当关云天向两家地方金融机构提出融资计划时,均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农行富源县支行的刘行长,是关云天的老朋友,周六上午九点左右,关云天拨通了刘行长的手机,电话接通了,“刘行长,今天周末,你是在家休息,还是外出了?”

“关总,是你呀!我既没在家,也没外出,单位有点小事,我在办公室加个班。”接到关云天的电话,刘行长略感惊讶。

“周末还要加班,这么忙,我打电话是不是打扰到你了?”

“就一个来小时的活,已经快干完了,没有打扰我。”

“完事后如果没有别的事,我去办公室找你,咱俩半年多没见面了吧?”

“没别的事了,如果你不打电话,这点事干完后,我就准备回家了。你过来吧。”

十点左右,关云天推开刘行长办公室的门,进屋后将二斤极品“狮峰龙井”放在办公桌上。

刘行长也不客气,顺手将两只精美纸袋放在椅子旁边的墙角,“你不是在省城忙活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关云天在斜对面的单人沙发坐下来,“省城的事交给专人管理了,我也不能总在省城待着呀,公司总部事情也不少。”

老刘起身给关云天倒了杯白开水,放到旁边的茶几上,“是啊,毕竟你是昌达集团董事长,公司好多事没有你在场,其他人无权做出决定。”

“这只是一方面原因,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这对企业经营是个巨大考验,需要我们的管理层审时度势,对形势作出正确判断,从这方面讲,也要求我不能长期远离决策中心。”关云天道。

“是啊,金融危机不仅对企业,对金融和资本市场,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怎么样,昌达集团各方面业务还算正常吗?”

“除了商品房销售量有所下降,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省城那个项目,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估计什么时候能开业?听说是个商务中心。”因为半年多没跟关云天见面了,老刘对昌达地产在省城的业务都是道听途说。

“那是接手另一个单位的烂尾项目,其中事情比较多,也是我前段时间往省城跑的比较勤的主要原因,原单位已经建起了基本框架,我们接过来只是续建,然后内外装修,最后才是招商。从现在算起,全部竣工至少还需要一年半时间。”关云天道。

“哟,大手笔嘛,一到省城就搞了个商务中心。”

“什么大手笔呀!这是我们正式开展业务之前,顺便操作的一个项目,昌达地产进军省城房地产市场,目标不在这里。”

“要不说你这个人做事,有计划,有目标,从不盲目。”作为老朋友,刘行长对关云天的办事风格和工作能力非常了解。

“但是,这个商务中心,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让我们有点被动,早知如此,我就不接手这个烂尾项目了。”关云天道。

“怎么被动了?你指的哪方面?”这些年来,老刘还是第一次听见关云天以这种口气说话。

“我不是说了嘛,昌达地产公司进驻省城,目标是省城的房地产市场,你知道,昌达集团的自有资金足够维持公司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但是接盘这个商务中心,花掉了我们七八亿资金,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上金融危机使房地产市场疲软,资金回笼减速,要想在省城拿地,公司的自有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可不是嘛,两种因素叠加,情况就不一样了。看来,今天跟我见面,你又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老刘知道,像关云天这样的大忙人,不可能抽出一天半天时间跟谁闲聊,当然,从关云天的话语中,也能听出些端倪。

“刘行长,你猜对了,今天找你,就是想跟你谈谈融资问题。”关云天直言道。

“找我们融资?对昌达集团都快成为一件新鲜事了,你们起码有四五年没在我们这里贷款了吧?”老刘道。

“不仅你们农行,这几年我们在其他金融机构也没有贷款。”

“这我知道,在自有资金足够维持企业运转的情况下,谁愿意贷款呀?毕竟在任何金融机构贷款,都是要付利息的。”刘行长是老金融,他对银企关系了解得很透。

“现在行里贷款额度怎么样?一次性五个亿的贷款额度,有没有困难。”关云天道。

“你不是知道吗?金融危机对我们也是有影响的,换做其他单位,五个亿的额度绝对满足不了,但昌达集团是我们多年以来的金牌客户,这几年又没在我们这里贷过款,尽管这么大的贷款额度需要通过市行审批,但我觉得获批的可能性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刘行长等于给打了包票。

“要是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每次找你办事,不管有没有困难,你都这么痛快,真让我很感动。”这是关云天的肺腑之言。

“嗨,你跟其他企业老板不一样,昌达集团跟其他企业也不一样,说实话,把钱贷给你们,让人放心。任何时候,银行以控制风险为第一要务,现在实行差别化利率,对于昌达集团这样的金牌客户,我觉得你们享受到的贷款利率,将会是最优惠的。”

“刘行长,那就拜托你了!好久没跟你喝酒了,今天是周末,中午喝酒不犯忌,咱俩找个地方喝酒去?”

“咱俩----,我这酒量你知道的,根本陪不了你。”

“你要觉得咱俩喝酒不热闹,就把你的手下全找来,我跟他们几位更长时间没见面了,今天中午正好凑到一起见个面。”

“看看他们在不在家。”说着,老刘抓起桌上的座机电话,接连剥了好几个号码,不难看出,这位刘行长也是个随和的人,跟一帮副手相处的很融洽。

放下电话后,老刘告诉关云天,“没想到他们几个都在家,看来你跟他们也很有缘。”

“能聚齐不是更好吗?刘行长,时间不早了,你定个地方,然后咱们往那儿走。”

十几分钟后,关云天跟刘行长到达预定的酒店,十二点之前,农行的五位副行长也先后到达,有位新来的副行长,关云天不认识,老刘做了介绍后,宾主入座。

寒暄过程中,主管信贷的焦副行长说道:“关总,见你一面不容易啊!”这话听上去像是抱怨,但也是事实。

“焦行长,实在抱歉,因为事务缠身,这几年跟各位领导不常见面,但绝非有意疏远,实在是分身乏术,还请领导们海涵。”

老刘趁机起哄,“没关系,一会儿关总陪你们多喝几杯,一切都在酒里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