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53章 不胜其烦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53章 不胜其烦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事实已经清楚,在丰源化工的工作人员离开之前,关云天给他们送行,并让他们回单位及时向老陈汇报。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关云天在办公室接到老陈的电话,“关总,我们的化验员把情况向我汇报了。”

“哦,你知道情况了?”关云天明知故问。

“知道了,他们回到单位就跟我说了。”听上去,老陈的情绪似乎有点沮丧。

“陈总,现在把事实弄清楚了,咱们的合作怎么办呢?”

“哎哟,我打电话的目的,就是想跟你探讨这个问题。”

“可是,你们的原料药不合格,导致我们的药品质量无法保证,这件事无论如何不能继续下去了!”关云天道。

“关总,你的意思,咱们的合作不往下进行了?”

“不往下进行?白纸黑字签订的合同,岂能随便作废?”

其实,双方都不希望制药项目告吹,对于昌达集团而言,为别人背负七亿贷款得来的制药厂,如果不能利用起来,过不了几年,那些机器设备和厂房,就将成为一对不值钱的破铜烂铁,到那时,昌达集团连本带利的损失,将达到十来个亿!就算集团公司有能力承受这一损失,在关云天的职业生涯中,也将是一个令人诟病的败笔。

老陈的丰源化工公司,说起来有四五家用户,但真正的潜在大客户,只有昌达集团制药厂,投资一两个亿开发的项目,如果产品没有市场,老陈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这一点,关云天跟老陈都看得很清楚,但面对目前的局面,老陈一筹莫展,“关总,不是我们要中断合同,因为我们生产的原料药达不到要求,你们无法使用,你说我能怎么办呢?”

关云天想了想,“产品含量不达标,你们可以想办法提高产品质量呀!陈总,遇到问题不能消极应对,你说是不是?”

“关总说的很对,我也想积极应对,但我实在想不到应该怎么做。”老陈无奈地说。

如果换成其他业务,或者还能找到更好的原料药供货商,关云天本来可以不搭理老陈,但目前的局面容不得他袖手旁观,“陈总,你们生产这种原料药的技术是谁提供的?”

“这个......,”老陈以为关云天要撇开丰源化工,让昌达集团自己生产原料药,所以,有点遮遮掩掩,“你问这个干什么?”

“你们不是想要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对面临的问题吗?”

“哦,这个意思呀?”老陈放下心来,“生产技术是省医药研究院提供的。”

“那不就好办了吗?省医药研究院提供的生产技术,你把他们请回来就是了,这还很难吗?”关云天道。

“哎哟,你看我这一着急,把这个茬给忘了。你这主意好是好,不过省医药研究院已经完成了技术转让合同规定的任务,再把他们请回来,肯定还要额外支付费用。”老陈顾虑重重。

“那也不一定,如果你们跟省医药研究院的技术转让合同上,明文规定的产品质量指标就是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说明他们并没有完成合同。另外,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即使人家索要一些技术服务费,你认为不值得吗?”关云天道。

“嗯,我们考虑一下吧。”老陈准备接受关云天的建议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陈总,这件事恐怕容不得你们长时间考虑,因为时间不等人,昌达制药厂还等着你们的原料药呢。如果你们不能在较短时间内供货,我们也许会想别的办法。”后面这一句,显然是在向对方发出警告。

“关总,丰源化工跟昌达制药厂是合作伙伴呢,咱们之间有合同约束,你放心,我们会在最短时间内把问题解决好。”老陈当然不希望关云天“想别的办法”。

“那就好,十天之内,我可以等着你的消息,如果十天以后还没有进展,以前签的供货合同就要另行考虑了。”关云天意味深长地说。

结束跟关云天的通话,老陈马上拨通了省医药研究院跟丰源化工合作的项目负责人的电话,“沈工,我是丰源化工的老陈。”在电话里,老陈把情况跟对方做了一番描述。

“怎么可能呢?负责技术指导时,都是在你们完全掌握了技术要领、操作方法和产品质量检测合格以后,我们才从丰源化工撤走的,不是叫‘交钥匙工程’吗?”

“技术要领和生产操作都没有问题,产品质量在我们厂里检测也是合格的,但到了用户手里,人家检测就不合格了。”

“那不可能,你们不能让用户牵着鼻子走,难道用户检测的结果就那么真实准确?”这位沈工还在为老陈打气。

“但是沈工,我们的检测人员到用户单位亲自检测,结果还是偏低百分之二左右,这就让我们在用户面前不好交代了。”

“那是怎么回事儿?出现这种情况总得有原因吧?”面对这种情况,老沈也是一头雾水。

“经过双方努力,原因终于找到了,但也证实了丰源化工的原料药质量确实不合格。”老陈道。

“什么原因?”老沈急切地问。

“问题出在检测仪器上,虽然同样都是惠普公司的液相色谱仪,但我们的仪器型号比较老,检测不到原料药中的某个杂质,那家用户的仪器比较新,人家检测到了,你说能糊弄过去吗?”

老沈沉默了几秒钟,他对丰源化工的检测仪器是清楚的,仪器灵敏度不够,对生产上的要求自然就降低了,作为技术转让的项目负责人,老沈不会不明白,他们在为丰源化工做技术指导时,是占了便宜的。“陈总,你想怎么做?”

“我们跟一家大用户签订了供货合同,人家正在等待我们的原料药供应,我的意思,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派人过来帮我们把产品质量提上去?”

“哎哟,当初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已经完成了,再派人过去,这费用......,”老沈故意没把话说完。

老陈在商场也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对于老沈的说法,他并不认同,“沈工,话不能这样说,当初你们做技术指导,正好赶上丰源化工的检测仪器灵敏度不够高,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相对容易达标,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检测仪器足够先进,产品质量达标就没那么容易,是不是就要给你们的技术指导增加难度?”这个逻辑关系,老陈还是理得清楚。

“问题是仪器灵不灵敏是你们的事,跟我们没有关系呀!”

“这一点我承认,但要说你们已经完成了技术指导任务,有点牵强,我认为你们还应该派人过来指导我们提高产品质量。”

老沈知道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要求并不过分,因为技术转让合同中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乙方因为技术问题需要甲方帮助时,甲方有义务为乙方提供技术方面的售后服务,“我可以去现场指导产品提纯技术,也可以不要技术服务费,但来回的差旅费和劳务费,得由你们负责。”

“这个没问题,请沈工尽快过来。”

由于原料药断档,昌达制药厂不能做无米之炊,叶佳怡跟关云天商量后,决定给员工放假半月。

在老沈指导下,丰源化工正在进行原药提纯试验,但关云天对老陈的工作,却不敢抱以百分之百的信心,万一丰源化工的提纯试验不成功,岂不要耽误昌达制药厂的大事?

关云天四处打听全国还有没有生产这种原料药的企业,但得到的信息跟老陈他们说的情况差不多,除了两家特大型药企既生产原料药,又生产成药,国内还真没有其他单位生产这种原料药。

这时,叶佳怡拿着一摞材料来到关云天办公室,“高能蓄电池项目的工业化试验正在进行,我那位老同学向咱们提出建议,让咱们向有关部门打报告,申请高新技术专项扶持资金,这些是我准备的申请材料。”叶佳怡将手头的材料放在关云天面前。

“好事啊!马上呈报到县市科委和计划部门。”关云天道。

“据我那位同学说,这样的项目,最好向省级部门申请,因为县市职能部门那点资金不足以支持这样的项目。”叶佳怡道。

“是吗?那好,不过......,趁这两天有空,我先去发改厅找魏处长打听一下,这种项目究竟应该向哪几个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天一大早,司机拉着关云天向省城进发,到了魏处长办公室,时间还不到九点。

老朋友见面后,寒暄过程中魏处长自然要关心昌达集团的经营情况,但她最关心的还是昌达地产公司在省城的现状。

“不错,除了开始阶段遇到一些问题,现在地产开发这一块,处于平稳发展时期,我基本不过问,没有事情他们也不找我。”

“嗬,你这甩手老板当的很爽嘛!”魏处长道。

“哪来的甩手老板呀!没有这事有那事,前段时间还遇到一桩企业破产案,昌达集团恰恰是那家企业的贷款担保人。”

“哎哟,那可真是麻烦!怎么样,现在处理完了吗?”

“嗨,破产案本身倒是早就处理完了,但它的后续影响简直令人不胜其烦。”关云天道。

“怎么回事儿?”老魏关切地问。

关云天把承担贷款和得到制药厂的经过作了一番陈述,魏处长赞许道:“这番运作很巧妙呀!既不用马上替破产企业归还银行贷款,又能利用得到的制药厂组织生产,形成利润,说不定制药厂产生的利润就够还本付息,或许还有盈余,那样的话,你还赚到了。”

关云天苦笑一下,“想法是不错,但事情远不是想象这么简单!毕竟进入制药行业,是昌达集团再一次跨界经营,遇到的问题出人预料。”

“我知道制药行业门槛较高,难道是因为生产许可证和相关手续不好办,让你们感到很困惑?不行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

“多谢领导关心,生产许可证和相关手续已经有了,现在遇到的问题让人想象不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