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54章 面临窘境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54章 面临窘境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 魏处长跟关云天有十余年的交情,虽然不常见面,但她一直关注昌达集团的发展情况,每当企业遇到什么问题,老魏总是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积极想办法为关云天提供帮助。

看见关云天心事重重的样子,老魏关切地问:“据我所知,制药行业对生产许可证和药品批文卡的很严,既然这些手续已经齐,还有什么事情让你如此发愁?”

“昌达制药厂是做成药的,你知道做成药需要原料药,我们现在恰恰在原料药的来源上遇到了困难。”关云天道。

“原料药是成药的主要原料,这么重要的事情,在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吗?”老魏是管计划的,长期跟企业打交道,她对工业企业的决策流程相当熟悉。

“考虑了,而且是先跟原料药生产商签订了供货合同后,才决定做后面的事情。”

“那是怎么回事儿?”

“我们把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但是,生产商供应的原料药质量却不合格,让我们一下子陷入了被动。”关云天道。

“不是有合同吗?应该追究供应商的责任。”

“即使打官司把供应商告上法庭,对于解决我们急需的原料药也无济于事,还费精力。”关云天无奈地说。

“也是,不过你们为什么不寻求别的供应渠道,这种原料药在国不可能只有他们生产吧?”

“嘿,事情还真就是这么巧,除了两家特大型药企,国生产这种原料药的企业,只有这家丰源化工公司。”

“哦,怪不得你这么为难!不过你们为什么不去那两家特大型药企购买原料药呢?”魏处长道。

“我们打听了,那两家特大型药企既做原料药,又做成药,他们生产的原料药一般不对外销售。”关云天道。

“不对外销售?那两家药企是省内的,还是省外的?”

“一家是咱们省内的康健制药集团公司,另一家是外省企业,这两家单位我们都接触过了,说法都差不多。”

“外省企业没有办法,省内这家康健制药公司,我找省医药管理局的朋友打听一下,看看究竟怎么回事儿。”

魏处长抓起面前的电话,拨了个号码,电话接通后,她说道:“请问是黄处长吗?我是发改厅的老魏。”

“老魏,魏处长?你好你好!请问你有什么指示?”

“一个朋友想从康健制药公司购买一种原料药,据说他们一般不对外销售,你能帮我打听一下吗?”魏处长报出了那种原料药的名称。

“康健制药集团公司是特大型药企,在国都很有名,现在确实不好说话,对我们这些行政主管部门,人家也是敬而远之,我们不好说的太多,毕竟他们是企业,考虑的主要是经济效益,”

“企业注重经济效益没有错呀!购买他们的原料药,又不是不给钱,按照市场价,一分也不少。你帮忙问问吧。”老魏跟那位黄处长是多年的老朋友,说话比较随便。

“好,你等我的电话吧。”老黄也算干脆。

十多分后,老黄打回来电话,“魏处长,我帮你问了,情况跟你说的一样,康健制药公司的原料药确实不对外销售,因为他们既做原料药,又生产成药,外销原料药,怕在医

药市场跟他们形成竞争。”

“原来是这个原因,可以理解。不过你这处长出面,他们说啥也得给你个面子吧?”魏处长道。

“哎哟,什么面子呀?在他们那里,处长算什么?我好说歹说,最后总算同意卖给你的朋友一部分,但价格没得商量。”

“也就是说,他们报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不能讲价?”

“是的。”老黄转告了康健制药公司的报价。

“好,谢谢黄局。什么时候需要,我再找你。”

关云天就坐在魏处长对面,电话内容他听得一清二楚,对方报出的原料药价格,比丰源化工要高出百分之二十!

放下电话,老魏说道:“康健制药公司的原料药可以买出来,但不能讲价,你觉得怎么样?”

“对方的报价我听到了,他们的价格要高出市场价格百分之二十,说白了,康健制药公司这一招,是既给了黄处长面子,又不想让买卖成交。”关云天道。

“这么说来,你不能接受他们对原料药的报价?”

“不到万不得已,原料药的这个价格是不能接受的,毕竟药品的利润只要那么多,要是原料药的价格高出市价百分之二十,利润都被原料药拿走了,生产成药的企业不就等于白忙活吗?”

“也是呀,看来这家康健制药公司确实不好说话。”

“我很理解他们的做法,毕竟谁愿意多一个竞争对手呢?不过魏处长,我还是要感谢你和黄处长,等有时间,你把他约出来,我想请他吃饭,因为昌达集团又跨界到医药行业了,既然从事了这个行业,就得准备跟它的主管部门打交道。”关云天道。

“你总是把事情往前做,这样确实很好,避免出现问题后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连我家老苏都对你评价很高,说你不是那种现用现交,过河拆桥的人。”这也是老魏多年来的体会。

“魏处长过奖了,我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对了,见面只顾寒暄,差点把来此的主要任务忘了。”关云天突然想起了什么。

“哦,你还有别的任务吗?”

关云天从包里拿出一份资料,递到老魏面前,“魏处长,请你看看这个。”

当着关云天的面,老魏不可能详细翻看里面的内容,但她看到材料的封面上赫然写着“高能蓄电池电解质和隔膜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吃惊地问道:“你们在开发高能蓄电池?”

“是的,昌达集团跟新材料研究院正在联合开发高能蓄电池及其电解质和隔膜材料,技术的小试成果由新材料研究院提供,目前正在昌达集团做工艺放大试验。”关云天道。

“你们做项目的眼光真是独到又超前,怎么想到了开发这个项目?高能蓄电池是未来能源革命的基础!其电解质和隔膜材料又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老魏赞赏道。

“魏处长,其实这还是要感谢你。”

“感谢我?在我的印象中,我好想从来没跟你提过这件事。”

“虽然你没提过,但这件事跟你有关。还记得昌达地产公司刚到省城的时候,就在这里,我请你帮我介绍几位顾问,当时我在你桌子上看见了那本‘省工业发展指南’。”关云天道。

“是有那么回事,不

过我的印象中,好像没有涉及这个项目吧?”老魏回忆道。

“没错,当时我对太阳能发电项目很感兴趣,就把相关资料复印下来带回单位了,我们的总经理在进行太阳能发电项目调研过程中,向她的一位高中同学咨询有关情况,那位同学是毕业于985大学的材料学博士,现在是新材料研究院的项目负责人,他告诉我们的总经理,太阳能发电作为一项产业,已经发展成型了,现在进入并不合适,他建议昌达集团关注高能蓄电池的发展,他的理由跟你说的差不多。”

“不错,这个项目确实很好,但要想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技术和经济实力缺一不可,说到底,这个项目的前期是烧钱阶段,但没有技术作保证,项目很难往前推进。由昌达集团跟科学院新材料研究院合作,应该说是绝配!”老魏由衷地说。

“魏处长,我们听说政策对这类项目支持力度很大,但我不知道这种项目应该归那些职能部门管辖,这次我来,主要向你请教这个问题。”关云天道。

“我以为什么事呢,原来是这方面问题,这个很简单,像这种项目,发改、科技和工信等部门都要支持。”

“魏处长,我带来了这个项目的一些资料,你觉得我们直接往省级职能部门申报合适吗?”关云天试探道。

“有什么不合适的?这样的项目,就凭县市级职能部门那点资金,恐怕是杯水车薪吧?”

“多谢魏处长指教,等我们把申报资料修改定稿后,尽快报上来。”所谓专项扶持资金,企业有符合条件的项目,还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只要申请了,一般都能得到职能部门的扶持,要是不知道,即使有符合条件的项目,也没有人告诉企业怎么做。这一点,关云天是深有体会的。

告别了魏处长,关云天去昌达地产公司驻省城办事处,在那里吃了午饭,见地产公司运行平稳,当天下午便回到了昌达集团总部。现在,关云天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昌达制药厂,因为那里正在停工待料。

从省城之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关云天还是希望丰源化工正在进行的提高原药质量的试验,能尽快取得突破,即使通过医药管理局的黄处长,能够买到康健制药公司的原料药,但高于市价百分之二十的价格,让他难以接受。

时间过去了一个星期,丰源化工的老陈还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这让关云天非常着急。当初给制药厂员工放假,说的就是半个月时间,如果在此期间解决不了原料药的问题,到时候让不让制药厂的员工回厂上班?

从创业之初到现在,这还是关云天第一次面临这样的窘境,而且,这跟昌达集团自身的经营状况毫无关系。要说不觉得窝囊,那绝对是假的!

第十天头上,还没有老陈的消息,关云天有点坐不住了,他想了想,一把抓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喂,是陈总吗?”

老陈听出了关云天的声音,“关总,我正要跟你打电话呢。”

“哦,什么情况?你们那边提高产品质量的试验,有进展吗?”关云天焦急地问。

“我也是刚才知道检测结果,据说最新一批样品的含量,已经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五。”

“可那是在你们的仪器上检测的结果,也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要是放在我们这里检测,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