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478章 早有此意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478章 早有此意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私下聘请童博士为技术顾问,不定期给昌达集团技术开发中心做指导,不仅为昌达集团开发了技术,还让所有权益全归昌达集团所有,更为重要的是,让昌达集团的年轻大学毕业生亲力亲为,为集团公司培养几位技术开发人才,这是关云天很早以前就想做的事。

这种方式固然很好,可是给童博士多少报酬比较合适?这个问题让关云天有点犯难。以关云天的性格,他从来就不是个吝惜之人,对于童博士这样的高端人才,关云天历来格外尊重,但是,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又大多有清高的一面,报酬给的太高,怕他们嫌弃铜臭味,关云天也是个有脸面的人,如果被对方误解,那就不值得了。

“以你对童博士的了解,他这人算不算清高?”关云天道。

“我们只是高中同学,那时年龄不大,还都没有定性,长大后什么性格,我也不太了解。”叶佳怡道。

“说实话,童博士给昌达集团帮这么大的忙,以我之见,完全应该给他一大笔报酬,就怕他有某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清高,最终搞得相互尴尬就不好了。”关云天道。

“这个----,嗯,还真有这种可能,如果直接给他一大笔报酬,我估计他都不一定敢要,再说,咱们这边财务账目处理起来也有麻烦,起码涉及到个人收入所得税吧。”

“可不是嘛,咱们昌达集团是正规企业,各项制度很完善,让丁总处理这样的问题,也是给他出难题。但是,童博士的报酬又不能不给,否则,人家凭什么为昌达集团帮这么大的忙?”关云天对公司的财务制度很了解,无凭无据的大笔现金支出,本来就是违规行为。

“最好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让他能接受,又不至于让咱们为难,要不我再跟童伟谈谈,从侧面了解他的想法。”

“这样最好了,你先看看他的意愿,然后咱们再做决定。”

“趁现在有空,我挑选几名大学毕业生做童伟的助手,马上开始筹备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开发,可能要增加二三十万预算,还需不需要向董事会通报?”叶佳怡道。

“你是总经理,又主管工业生产业务,这点支出你甚至都用不着跟我打招呼,你就有权作出决定,还向董事会通报什么呀!”

叶佳怡来到童伟办公室,她随手关上门,在童伟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我跟关总沟通了,他非常欢迎你跟昌达集团进行合作,并对你表示感谢!”

“你们太客气了!其实这没有什么。”

“老同学,为了感谢你对昌达集团的帮助,关总打算给你一些报酬,但我们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方式?”

“什么报酬呀?根本用不着!我们团队跟昌达集团合作开发蓄电池项目,虽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试验,但下一步的工业生产装置还在筹建中,到蓄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之前,我们团队都不能离开昌达集团,我估计至少还要在你们这里再待一年。这期间,我利用空余时间帮助指导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开发,属于举手之劳的事,谈报酬不就见外了吗?”童伟若无其事地说。

“你不仅为昌达集团的技术开发贡献聪明才智,还为我们培养人才,不给你报酬,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我跟关总已经商量过了,你就别再推辞了!”叶佳怡道。

“咱俩是老同学,就算为你帮忙还不行吗?”

“现在是经济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会,为我帮忙也要给报酬,否则,我不会接受你的帮助,何况昌达集团还不是我自己的企业!”叶佳怡态度很坚决。

其实,从童伟不建议昌达集团跟新材料研究院进行单位对单位的合作,叶佳怡就大致知道了他的想法,只不过童伟不肯自己说出来,所谓无偿帮忙,只不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说辞。

作为一名技术专家,宁愿把最为看重的成果或专利署名权放弃,他图的是什么?为了奉献社会吗?他完全可以将享有的成果或专利的权益变现,然后直接捐献给社会。主动放弃这种权益,除了经济方面的考量,找不出第二种理由。

童伟老家的情况,叶佳怡知道的很清楚,他父母都是农村人,家境并不好,据说他夫人娘家也是普通城市居民,岳父岳母都是工薪族,据此判断,童伟主动要求跟昌达集团进行私下合作,其目的不言自明。

看见叶佳怡的态度如此坚决,童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看样子,我要是拒绝接受的话,老同学会很不高兴,既然如此,那就尊敬不如从命。”

“这就对了!尽管咱俩是老同学,但昌达集团不能无偿占有你的劳动,我们的心意,你得理解。呃,向你打听一件私事,你不会介意吧?”叶佳怡试探着问道。

“不介意,你要打听什么事?”

“你家现在住多大面积的房子?是一家三口自己居住吗?”

“我家最早的房子是单位在九十年代初期分给我的,面积只有五十来个平方,九十年代末实行房改,那套房子成了私有财产,几年前,我把旧房子卖了,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些钱,加上我们不多的存款,买了现在居住的这套房子,面积有八十多平方米,现在三口人居住。”

“嗯,一家三口八十多平方米房子,足够居住了。”

“嗨,够与不够都是相对的,老家父母已经年迈,虽然我有兄弟姊妹,但我的条件相对最好,父母早就想跟我生活在一起,如果他们过来,一家五口人,八十多平方米的住房,就显得太拥挤了!”童伟感叹道。

“是啊,你父母要是跟你生活在一起,现在这房子就有点不够住了。呃,你那城市的商品房是什么价格?”叶佳怡道。

“我们那是个三线城市,房价一万左右。”

“童伟,你已经到过这里的省城好几次了,你对省城有什么印象?”叶佳怡漫不经心地问。

“省城----,不错啊!毕竟是二线城市嘛。”童伟莫名其妙地看着对方。

“将来退休以后有什么打算?想不想到这里的省城居住?”

“退休?还有十多年呢。什么打算现在还说不清楚,要看孩子将来的去向,独生子女嘛,人老了都要向子女靠拢。到这里的省城居住?想到是想,可二线城市的房子很贵呀,现在也得两万左右吧?把我卖了也在二线城市买不起房子呀!”童伟打趣道。

“那要看你的意愿,先帮助昌达集团把蓄电池的回收处理试验开展起来,刚才谈到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

实验室很快就装修完毕了,为实验室订购的仪器设备也陆续到货,叶佳怡从全公司挑选了五名工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童伟的指导下,这些大学生从有关技术资料的查阅检索,试验方案的确定,技术路线的选择,实验仪器的安装等基础工作逐项做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过了半个月,昌达集团实验中心正式开始工作,在交代清楚实验条件和步骤以后,童伟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蓄电池工业生产装置的建设上。

一期工程年产三万套高容量蓄电池的工程设计已经完成,接下来的施工建设主要由乙方执行,但技术问题由童伟团队负责,他把团队其他成员安排在项目办公室集体办公,自己每天上下午都要抽时间去实验室观察实验进展,了解实验结果。

跟叶佳怡当初设想的几乎一样,童伟两头兼顾,果然什么事也没耽误。

工业生产线的建设和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开发,都在按计划进行,听了叶佳怡的情况汇报,关云天感到十分满意,“童博士两方面工作都兼顾的很好,现在是不是应该把他的报酬确定下来?再不给人家一个明确说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前段时间我跟他深入交谈了报酬问题,考虑到昌达集团不好处理现金账目,我试探着问了他家的住房情况。”叶佳怡道。

“哦,你想把报酬以住房的形式给他吗?”

“要不怎么办?大笔的现金不好入账,如果把现金变成实物,问题就好解决了。”

“嗯,这个办法不错,但是怎么跟他说呢?一方面童博士不是昌达集团的员工,另外,也不知道人家缺不缺住房?”

“从我试探得到的情况看,他家暂时不缺住房,但他老家年迈的父母一直想跟他居住,如果他父母从老家过来,他家那八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就不够住了。”叶佳怡道。

“如果愿意要房子,咱们在省城的任何一个楼盘,任他挑选。”关云天道。

“我没把话说得这么明确,只打听他家的住房情况,问他将来退休后,愿不愿意到这里的省城居住。”

“他怎么说?对住房感兴趣吗?”

“他也没说什么,只知道他父母一定要跟他生活在一起,显然,他对住房是有需求的。”叶佳怡道。

“但是,他现在需要他那个城市的住房,对咱们在省城的房子,他却不一定感兴趣。你认为呢?”关云天道。

“我也试探过他的想法,他对二线城市的生活还是向往的,只不过将来的退休生活,要根据孩子的去向而定。”

“理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几乎都有这种想法,谁老了都愿意跟孩子离得近点,但是这件事怎么跟他说呢?”

“如果直接让他做出明确选择,这样好吗?”

“我看没有什么不好的,大家都很坦荡,也是为他好,给他一个选择的自由,这也是对他的尊重。要不这样吧,咱们提供两种方案,一种是昌达地产公司在省城开发的楼盘,位置楼层较好的,面积在一百三四十平方米,第二种是在他那个城市,也是区位楼层较好的房子,面积差不多大小,让童博士自己去选择。”关云天道。

“他那个城市的房子,是咱们给他买,还是他自己买,由昌达集团给他付账?”

“随便,但他是当地人,知道楼盘位置的好坏,最好还是他自己把房子看好了,昌达集团给他付账。”

“另外,他那个城市的房价大概只相当于省城的百分之五六十,这个差价......”

关云天笑了笑,“这个没办法,如果考虑房价,他可以选择省城的房子,不是说了嘛,他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