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05章 借题发挥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05章 借题发挥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座的几位领导都是第一次跟关云天相聚,他们以为关云天在开玩笑,老梁更不相信对方有那么大的酒量,他将了一军,“关总,要干杯的话,你先请!”

关云天二话没说,端起杯子,一口喝下了大半杯,见老梁无动于衷,他停了下来,用杯脚在桌上顿了顿,“梁县长,请!”

老梁充其量也就能喝三杯酒,前面已经喝了两杯,第三杯如果一口喝干,他必醉无疑,今天的酒桌上,老梁只是个配角,要是在一把手面前喝醉了出洋相,他将非常尴尬。

老梁也是不知深浅,在不了解对方酒量的情况下,却要跟关云天斗酒,自以为对方会胆怯,没想到关云天要酒量有酒量,要胆量有胆量,他这一军不仅没能将死对方,还让自己骑虎难下。

见关云天举着杯子等待,老梁只好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想打退堂鼓,“关总,咱们还是慢点喝吧。”

“刚才你问我怎么喝,我先干为敬了,你又要求慢慢来,真不愧是领导,怎么说都有理啊!”既然对方没事找事,还不信守承诺,关云天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正好借题发挥。

这话让在座的其他领导也有点挂不住了,不过他们认为事出有因,要不是老梁故意找事,关云天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老洪打破僵局,“梁县长,你跟关总的这杯酒,是你引起的,关总一口喝下了多半,你得跟上节奏,否则,往下没法进行。”

“洪县长,我的酒量你是知道的。”老梁面有难色。

“本来应该是酒分量饮,你不知道关总的酒量,却要跟他拼酒,人家带头了,你又跟不上,你说这事怎么办吧?”尽管老梁这番举动的目的是为县府找回面子,但老洪似乎并不领情。

自己的行为没得到一把手的支持,老梁有些泄气,他耍起了赖皮,“关总,这酒我只能慢慢喝,你随便吧。”

“没关系,不就是喝酒吗?这只是今晚聚会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梁县长,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不要坏了聚会的心情。”关云天让老梁下了台阶,桌上的气氛又重新回归正常状态。

轮到关云天回敬的环节,从洪县长开始,他挨个敬了一圈,第三杯酒见底。

当服务员给关云天倒上第四杯酒后,分管财政税务的汪副县长朝关云天举杯道:“关总,虽然我也是外地调来这里任职,但多年的经验让我知道,像昌达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对本地财政收入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感谢你们!我敬你。”

“汪县长过奖了。昌达集团是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企业,照章纳税,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没啥可说的。”关云天道。

“我从背地里听说,你们昌达集团行事低调,既不愿张扬,又不愿跟政府走的太近,但这并不妨碍你们对社会做贡献,前有你独自捐资修路,配合地方政府的脱贫攻坚,最近又把已经建成投产的项目贡献出来,作为县府主抓的经济建设工程。有人说昌达集团是有担当的企业,我认为这个说法很恰当。”汪副县长道。

“其实,我们没有那么高尚,北部山区的农业扶贫项目,昌达集团也是有利可图的,当然,我们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我记得当时跟县府约定的方式,就是开发性扶贫,我们的目标是既要让北部山区三四万村民脱贫,昌达集团也要取得一定的利润。除了捐资修路和慈善捐款,赔本赚吆喝的事,昌达集团从来不做。”关云天坦诚道。

洪县长接了过去,“你们的做法无可厚非,昌达集团是企业,而不是慈善机构,做企业如果不考虑盈利,就会难以为继,不过当时你们提出开发性扶贫,其理念是相当新潮的。”

老汪接着说:“有关总这样勇于进取的老板带领,昌达集团始终充满活力,据下面的工作人员讲,七八年前,关总带领昌达集团脱离传统制造业,主动进行产业升级,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即使在国家层面,产业升级这个概念也才刚提出不久,还没有真正实施,关总能想到这一步,确实非同一般。结果我们都看到了,现在正在实施的去产能政策,跟你们没有丝毫关系,这是一种难得的远见卓识!”

“倒也谈不上远见卓识,我们只是喜欢分析现实和未来,做企业,趋利避害是最基本的素质,否则,一觉醒来,说不定就形势大变了,如果不未雨绸缪,将会措手不及。”关云天道。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些企业的老板,一旦企业运行平稳,有钱可赚,便高枕无忧,躺着睡大觉,结果,用不了多久,企业就触礁沉没了。现实中,像关总这样保持时刻清醒的企业家并不多见。关总,如果不涉及到企业机密的话,能不能向我们透露一下,昌达集团的下一步有何打算?也让我们开开眼界。”也许大家的心情都放松了,洪县长问了个额外话题。

正好借着闲聊机会,可以少喝酒,加上刚才跟汪副县长的一席交谈,让关云天的心情好了很多,面对洪县长的要求,他点头答应,“企业的未来,谈不上机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打算的话,那就是昌达集团准备逐渐从地产开发行业抽身离开。”

梁副县长分管财政税务,他对此非常敏感,“地产开发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现金流很大,行业利润也很高,关总,昌达集团决定离开地产开发行业,不知出于哪方面考虑?”

“面对一次次调控,就跟多年前昌达集团从事的传统产业一样,我们必须回头去审视这个行业的利弊和发展空间,通过多方面分析,我们认为这个行业现在呈现的繁荣,绝对不可持续,在不远的将来,甚至可以用萧条来形容。所以,我们决定适时抽身。”

“可是这十余年来,不断有人唱衰房地产行业,结果是越不看好,房价越往上涨,导致政策一轮又一轮地调控,这又怎么解释呢?”老汪对关云天的观点并不认同。

“汪县长说的没错,现实中确实如此,但这并不能影响对房地产开发行业最终结局的判断。我们认为,现在的繁荣是多年欠账的集中偿还,因为本世纪前的几十年,‘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并未实现,通过二三十年对需求的集中释放,帐还完了,这个行业终将归于平静,到那时,因为国内独特的人口结构,地产业完全有陷入萧条的可能,如果情况好一点,能保持低增长,就算很不错了!”关云天分析道。

“嗯,房子越来越多,老龄化社会人口的绝对增加量不可能太高,关总的分析很有道理。”洪县长赞同道。

“昌达集团那么大的企业,从地产行业退出后,应该有其他打算吧?”老汪道。

“真要是从地产开发行业退出来,我们打算做两件事,一是回归制造业,二是进军服务业。”关云天道。

“昌达集团的高端制造业已经做得不错了,你们还打算怎么加强制造业?”

“我们想把制药业务做大做强,昌达制药厂现在只有一个产品,既不利于品牌建设,也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增加到三四个产品,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将来的昌达牌药品,有可能成为医药领域的知名品牌。”

“服务行业呢?你们打算做什么?我看昌达集团旗下那个融资平台,就是个民间金融服务企业。”看来,老汪对昌达集团的情况,比其他几位县领导都要了解熟悉得多。

“一旦时机成熟,昌达集团准备涉足养老事业。”关云天道。

“养老事业?不就是敬老院吗?”提起这件事,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敬老院,这也难怪,国人传统观念上的养老,都是在家里由子女陪伴,只有那些孤寡老人,才去敬老院。

但是,时代在发展,条件在变化,由于特殊的人口结构,从今往后,能居家养老的老人们会越来越少,在敬老院终其一生,将成为一种非常无奈的大趋势。

面对这样的现实,不仅普通百姓,恐怕就连各级政府也都还没做好准备,所以,养老这项事业不被一般人理解,也很正常。

关云天点点头,“最初,我也认为所谓的养老事业,就是开办敬老院。其实,要把这件事当成事业来做,还真没那么简单。”

“这么说来,你对这个行业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一个简单的问题,跟一帮处于人生末期的人打交道,盈利模式是什么?最终能盈利吗?”汪副县长更关心跟经济指标有关的问题。

“前面我说过,昌达集团是企业,而不是慈善机构,即使从事养老事业,也要讲究盈利,至于盈利模式,还要进一步研究,毕竟事情还没到那一步。不过,这种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项目,对当地财政收入的贡献可能就没有多少了。”关云天道。

“对,这件事带有社会公益性质,不仅对地方财政收入没有贡献,可能按政策规定,还要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洪县长道。

关云天笑了,“汪县长,不仅没有收入,还要支出,这是不是令你这位财神爷大失所望呀?”

老汪淡然一笑,“嗨,钱又不是我家的,我失什么望呀!按照政策规定,该补多少、减多少、免多少,一分也不少!”

“是啊,养老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县府相关部门不仅不能设置任何障碍,还要大力支持!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措施,一定要配套跟上。人人都会变老,这件事情做好了,功德无量!”洪县长这个表态很重要。

老汪不以为然,“政策扶持是一回事,要想保持盈利,如果收费标准过高,在这样的县城,能否招收到足够的服务对象,恐怕都是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