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06章 远大目光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06章 远大目光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汪副县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养老这个行业,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至关重要,收费太低,倒是不愁没有服务对象,但机构不能盈利,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如果收费标准超出了当地退休职工的平均工资,老人们将望而却步,养老机构招不到足够的服务对象,照样开展不起来。

关云天感谢梁副县长的提醒,“确定收费标准很重要,另外,还要有一定的规模,这就跟工业产品一样,达到了经济规模,成本自然也会下降一大块。”

“可富源县的总人口才五六十万,即使放眼整个华源市,也没超过二百万人,其中的绝大多数还都是农村人口,你能做到多大规模呢?”洪县长道。

“洪县长,做养老事业,目光当然不能只盯着本县本市,我们现在的调研范围是包括省城在内的全省情况,如果有可能,走出本省面向全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关云天道。

洪县长和在座的几位副县长,也算是见过些世面的处级领导,但他们为关云天考虑问题的思路和气魄所震撼,老洪侧身看着关云天,“原来你考虑的是在全省范围内做养老事业,而不是在富源县做这件事?”

“要想把这件事做起来,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否则无法盈利,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投向全省,甚至全国,而且根据初步分析,越是大城市,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养老事业越好做。当然,富源县有我的父老乡亲,我们在这里也要做这件事,不过盈利与否就不重要了。”一直以来,关云天对家乡一往情深。

“关总,只要昌达集团在本县开展养老事业,我们城建部门在你们的建房选址和相关手续上,一定通力合作,全力支持。正如洪县长所说,这是真正的民生工程,政府的精力顾不过来,你们想到了,功德无量!”

整个酒局上很少说话的岳副县长,代表他分管的部门当场表态,老岳是当地人,可以预料他也会在当地退休,他对昌达集团从事养老事业的计划非常支持,说不定当他七老八十的时候,也会成为这项事业的受益人呢。

“虽然关总不在乎在当地是否盈利,但我们财税部门该给的扶持政策,一定足额到位。的确,这是一件关乎民生的大好事,有关部门都应该全力支持。”汪副县长也跟着表态。

“是啊,外地咱们无能为力,昌达集团将来在本县开设的养老机构,县府有关部门必须支持,责无旁贷。关总,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你们提前向县府打声招呼,我们会向有关职能部门统一部署。”洪县长道。

关云天站起身来,他端起酒杯,“那就多谢各位领导了!我代表昌达集团感谢你们的支持,我敬各位领导!”

......

由叶佳怡牵头的医药产品调研活动,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根据省医药管理局黄处长提供的那份医药产品发展指南,以及对国内药品市场的分析,叶佳怡分别确定了一种降压药、一种降糖药和一种降脂药,并将三种药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呈送到关云天面前,供他参考选择。

说实话,自从将昌达集团的制造业业务委托给叶佳怡管理,关云天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地产开发和其他临时业务上,他对叶佳怡分管的业务基本不过问,当三份新药的可行性报告摆在他面前,关云天拿起来翻了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想听听你的建议。”意思很明确,只要叶佳怡选定的项目,关云天就会同意。

“我觉得三个产品各有优劣,从中取舍,还真不好拿主意。”

“但事情得一件一件地办,项目要一个一个地投资,总不能三个产品一起上吧?你选择一个项目,先做起来,再考虑第二个、第三个产品的投资。”关云天道。

“毕竟我不是医药领域的专家,让我选择,有点勉为其难。要不再咨询一下有关专家,听听他们的意见?”叶佳怡既不是客套,也不是故意推脱,这恰恰是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

关云天觉得叶佳怡的意见比较稳妥,为了慎重,的确应该多听听专家的意见。

本周周末,正好关云天和叶佳怡都要回省城,关云天提前跟医药管理局的黄处长约定,周六上午十点,他们在预定的地方见面,“如果你们想做项目论证,我觉得还应该多邀请几位专家在一起坐坐。”老黄建议道。

“那就最好了!黄处长,如果你能邀请到更多的专家,我们求之不得,最后请你把邀请到的专家人数告诉我。”关云天道。

“其实也用不着很多,五六位足够了。周末都在家休息,你们约定的时间也很好,我觉得找几位行业专家应该没有问题。”

放下电话,关云天让叶佳怡在省城找个合适的地方,为第二天跟专家见面做准备。

“现成的地方,还用得着找别处吗?”叶佳怡道。

“现成的地方?在哪儿?”

“跟专家们见面,在省城办事处,不就很好吗?”

关云天一拍脑门,“背着孩子找孩子!你说的太对了,在省城办事处见面,再合适不过了!我这就通知办事处,让他们明天留人值班。”

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关云天和叶佳怡提前来到昌达集团办事处,值班工作人员已经打开了会议室的门,“关总,还要准备点别的什么吗?”

“买几样水果,洗干净摆放在桌子上,你就没事了。”

九点四十五左右,黄处长跟另一位中年人打车到来,他们在办事处大门外下车,说明情况后,保安让他们上五楼会议室。

走进大厅正要上楼,老黄的手机响起了铃声,“你们到哪儿了?”老黄接起来问道。

“我们到了一个大门口,门两旁有昌达地产公司和昌达集团省城办事处两块牌子。”

“对,就是这里,你们下车吧,我去接你们。”说完,老黄转身往外走。

到了门口,接到从出租车下来的三位中年人,老黄带着他们上了五楼,出了楼梯往两边看了看,发现左边不远处挂着一块“会议室”的小招牌。

走近跟前一看,会议室的门开着,关云天和叶佳怡正在里面等候,“黄处长来了,欢迎各位专家!”关云天上前迎接。

“你们早到了吗?”老黄问道。

“没有,也就十来分钟吧。你们请坐!”

入座后,老黄又重新站起身来,“关总,你先介绍一下这位女士吧,然后我再介绍这几位专家。”

“哦,好,这位是我们昌达集团总经理,叶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叶佳怡站起来,欠身向客人们致意。

“幸会叶总!”老黄起身介绍道:“我左边这两位,这位是医药管理局总工办的田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旁边那位,是我们的林处长,也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我右边这两位,这是张工,同样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那位是省城医药公司的华经理,华总,他也有高级职称。”

关云天和叶佳怡起身离坐,绕过会议桌,跟几位专家一一握手,“欢迎各位专家!”

“黄处长,你还没介绍你是什么职称呢?”老黄旁边的田工打趣道。

“我没有职称。”老黄一本正经地说。

“你可拉倒吧!两位老总,黄处长是我们这几个中资历最老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老黄摆了摆手,“咱们不说这个了。各位,昌达集团的两位老总把咱们请到这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他们的项目提供咨询意见。这是项目资料,你们传着看看。”

关云天接着讲了几句开场白,“根据医药发展指南和我们的调研,昌达集团准备做这三种药品,一方面各位专家认为我们选择这三种药品是否恰当,另外,项目有先后,你们认为应该先做哪个产品?”

对面的五位都是医药领域的专家,他们看到产品名称,不需看可行性报告的内容,就能提出自己的意见。

医药管理局总工办的田工首先发言,“不知道这三种产品是谁选择的,但我要说,选这三种药品很有眼光,所以首先我认为,产品选择是恰当的,因为无论降压、降糖还是降脂药品,都是医药市场的大宗产品,选择这三个领域,可以把规模做大。另外,虽然这三种产品不是各自领域最热门的产品,但问世时间不长,正是因为不热门,我认为才有生命力。至于先做哪一个,我赞成先做降压药。”

“我跟田总的看法基本一致,应该先做降压药。”医药公司的华经理说道。

“为什么?咱们这是为昌达集团提供咨询,不仅要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应该把原因阐述清楚。”黄处长道。

“原因嘛,这种降压药的国外专利已经到期四五年了,国内市场和仿制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现在应该抓紧切入,否则,再过两三年,就有点晚了。”老田解释道。

田工旁边的林处长,应该是医药管理局的退休领导,不过专业知识不会过时,他说道:“其实他们选择的这种降糖药,也有类式情况,这种产品的国外专利保护期也过了两三年,国内现在的仿制技术也不错,而且降糖药的附加值更高。”

“我同意林处长的观点,但是降糖药的市场毕竟要小一些,如果考虑市场因素,我认为应该先做降压药,然后再做降糖药。”张工实际上赞同前一种意见,但他说的更具体,把一二三的顺序都排出来了。

四位专家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黄处长是召集人,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企业考虑问题,技术原因是一方面,市场份额对他们更重要,所以,我的意见也是先把降压药做起来,待其打开市场后,再考虑降糖产品。”

只用了一个来小时,专家们全都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无需总结,关云天和叶佳怡听得很清楚,他们已经知道了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