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27章 早就考虑到了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27章 早就考虑到了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薛一直从事行政管理,不太关注技术进步为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他认为自动化机器人只会从事简单劳动,那些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还是离不开人工。

关云天有理科背景,他在大学读的是数学专业,加上他本来就意识超前,对有关领域的技术进步非常关注,他对老薛怀疑自动化机器人的作用并未感到奇怪,毕竟隔行如隔山。

但是,自动化和自能化机器人对社会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别人不知道这一点,关云天是清楚的,他冲老薛笑了笑,“就养老行业的日常工作而言,除了简单的清洁卫生,我认为还有许多工作可以由智能机器人去完成,比如,老人们一日三餐的食物分发,餐具的回收清洗,这些工作要是完全由人工操作,将会占用大量劳动力,如果让智能机器人承担,初略估算,至少能节省人工成本百分之八十。”

“是啊,养老行业的人力资源大多被清洁卫生、食物分发和餐具回收清洗,还有老人们换洗衣物的清洗等环节占用,如果这些人员密集的环节都能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劳动力需求将会减少百分之六十。”不愧是搞管理的,听到关云天提及人工智能,叶佳怡马上估算人工成本。

“不要说百分之六十,只要能节省人力成本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四十,甚至百分之三十,将来的经营利润就很有保证。”关云天似乎胸有成竹。

“仔细想想,能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的,除了刚才提到这些环节,一定还有其他方面,只不过使用智能机器人,一次性投资应该不是个小数。”叶佳怡道。

“我做过估算,在养老项目的一期工程,如果用二十台智能机器人,大致可以替代一千名工人,按目前的价格,购买二十台智能机器人,需要投资两千万多一点,加上维护费用,最多不超过三千万,但一次性购买这二十台智能机器人,使用年限至少也有六七年。再算一千名工人的费用,平均月工资按三千计,加上养老和医疗保险,每个职工每年的费用至少需要四万,一千人就是四千万!这样算来,第一年可以节省成本一千万,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节省人工成本至少三千万!”关云天道。

通过这番计算,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人工智能在养老机构中能发挥很大作用。

找到了降低成本的办法,就意味着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能保证养老机构处于盈利状态,只要能保证盈利,这项事业就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否则,将难以为继。

接下来,综合国内国外养老机构的管理细则,关云天要求另外三位与会者结合昌达集团的实际情况,提出各自的见解,制定一套适合昌达集团养老机构的管理措施。

会议开了一整天,下午下班前,终于制定出养老机构的管理细则草案,关云天告诉大家,在养老机构正式运营之前,任何人有更好的建议,可以随时提出来,让管理细则更加完善。

......

就像关云天指出的那样,虽然目前离养老项目正式开业还有一年多时间,但人员招聘应该着手进行了,其中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需要培训实习。按照分工,主管人力资源的老薛负责招聘相关人员,魏处长负责联系供未来的医护人员实习的医院。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当年秋季的省城人才交流会上,老薛带着助手,在交流会租了一个招聘展位,他们把介绍昌达集团养老事业的一大摞资料摆在展位上,静候应聘人员前来洽谈。

从上午九点开始,陆续有人盘桓于展台跟前,“过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情况,这是公司简介,这是项目简介。”见两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展台前犹豫,老薛主动跟对方搭讪。

两人走到跟前,一人拿起一本公司简介,另一人拿起旁边的项目简介。“昌达集团,这是家民营企业,这家公司很大呀!”翻看公司简介的年轻人自言自语道。

“你们不是公司招聘,而是养老项目招聘,说得好听,养老事业不就是开敬老院吗?侍候老年人的地方,用得着招聘医学专业毕业生吗?”翻看项目简介的年轻人,将资料放回原处,朝老薛问道。

老薛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说道:“能不能留一份你们的简历?”

“算啦,我们去别处看看。”显然,对方根本就没看得起这样的单位。

从上午到下午,甚至第二天一整天,在昌达集团展位前来回犹豫,动手翻看企业和项目简介的应聘人员不下百人,但愿意留下简历的,一个也没有,更别说深入交流。两天招聘,一无所获。

当天晚上,关云天跟老薛打电话,询问招聘情况,“哎,别说了,这些大学生,一个个眼光都很高,还瞧不起咱们这样的单位。”老薛愤然说道。

“怎么回事儿?招聘情况不理想吗?”关云天道。

“何止不理想?简直是惨不忍睹!两天下来,一份简历也没收到,算我失职。”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老薛自责道。

“什么原因?难道昌达集团引不起大学生们的兴趣?”

“如果昌达集团招聘,恐怕早就满员了,那些学生知道养老项目招聘,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哦,原来这么回事!人才交流会几天时间?”关云天道。

“一共四天,还有两天。”

“明天再去时,顺便多带三四把椅子,放在展台前。”

第二天上午,老薛等人按时参会,并按关云天的吩咐,带了三把椅子,摆在展台前,“关总以为有座位,那些大学生就肯坐下来跟咱们谈?他这想法是不是太简单了!”助手说道。

“少说话,领导叫怎么做,咱们照办就是。”老薛叮嘱道。

情况跟此前两天一样,根本没有应聘者坐下来谈。上午十点左右,就在老薛跟他助手百无聊赖的时候,关云天来到跟前,“怎么样,还没有收获吗?”

“有那么几个,看看就走了。”

关云天没再说话,他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面带微笑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应聘者。过了二十来分钟,两位手拿文件袋的女生走到昌达集团展位前,犹豫着要不要看招聘单位的资料,“两位同学,还犹豫着呢?上前看看我们的简介吧。”关云天声音柔和,面带诚实的微笑。

两位女生并未在意旁边说话的人,而是相互交换了眼神,她们决定看看究竟,于是往前走了几步,来到展台跟前,每人拿起一份资料翻看着,过了两三分钟,扎着马尾的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发女生把企业简介放回原处,然后说道:“说了半天,不是昌达集团招聘呀!”

戴眼镜的短发女生有些失望地接话道:“是啊,是他们的养老项目招聘。”

看来,没有昌达集团这块牌子,仅凭养老项目根本吸引不了应聘者的目光。

就在两人将要转身离开的时候,关云天道:“两位同学,养老项目招聘,跟昌达集团招聘,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两位女生这才转身看着关云天,戴眼镜的短发女生问道:“没有区别?养老项目跟昌达集团是什么关系?”

“不知能否耽误两位同学几分钟时间,请坐下来听我解释?”因为教育背景,关云天的气质,跟很多商人完全不一样,让两位应聘者觉得他像是自己大学里的师长。

两位女生略一迟疑,再次交换了眼神,也许确实走累了,她们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也许你们从企业简介中已经大体知道,昌达集团以高端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为主,但是经过分析,我们决定对经营方向作出战略性调整,养老事业就是我们从房地产开发行业退出后投资的项目,今后,养老项目将成为昌达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关云天解释道。

“我们不太明白,所谓养老事业,不就是侍候老年人的敬老院吗?恕我直言,这种项目可能很难招到人。”短发女生快言快语。

“咱们先别说能不能招到人。就养老事业而言,跟你说的敬老院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但昌达集团要做的养老事业,又跟那种传统敬老院有本质的区别。”关云天道。

长发女生接话道:“都是侍候老人,能有什么区别?”

“我只说一点,就能让你们感觉到两者的不同。我们招聘人才的目的,就是要在养老机构为老人们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你们可以调查一下,在传统养老机构,有谁在养老院配备医疗机构?另外,把一件事当成一项事业来做,昌达集团养老机构的规模是空前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全新的。”关云天侃侃而谈。

这时,另外几名应聘者停下脚步,驻足倾听关云天跟两位女生的对话。

“你是说要在你们的养老机构成立一所医院吗?”

“不,我们配备的医护机构介于医院和社区诊所之间,目的是一般的疾病,老人们不用去医院,实行就地诊治,但比社区诊所定位要高。”

“定位低于医院,这可以理解,高于社区诊所,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难道你们可以搞到编制?”

“社区诊所也不可能有编制,我们当然也没有,定位高于社区诊所,体现在收入数量和稳定性方面,我们的收入可以做到跟医院大体相当,而且永远不会拖欠工资,这方面,社区诊所是做不到的。”关云天道。

可能觉得收入方面跟预期相差不大,两位女生好像有些动心,“这位领导,我们这样刚出校门的菜鸟,没有从医经历,更没有经验,你们招去也用不上啊!”

“这一点,我们早就想到了!因为昌达集团的养老机构要一年多后才正式营业,这期间,我们将把招聘的医护人员送去正规医院实习,将来还要聘请老医生传帮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