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正文 第55章 天理何在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正文 第55章 天理何在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比蔡局长聪明得多的关云天,早已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哪里用得着老蔡来解释!他故作不解,就是要让老蔡重复供电行业的霸道和行业内某些人士的贪婪,你们利用电力专营的特权,低价从发电企业购得电力,再转手卖给用户,从中谋取暴利,还要让发电企业像孙子一样跪求你们,天理何在?

“请问蔡局,你们打算以什么价格收购我们的电力呢?”

“还用说吗?当然是以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收购。”

“可是,立项报告不是说了嘛,为了鼓励发展地方经济,我们的电力价格可以比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稍微贵点。”关云天道。

“立项报告有这一条吗?”老蔡装出不信的样子,其实他知道当地有这项政策。

“蔡局,我看过了,是有这条。”办公室主任小陈道。

“地方经济应该发展,供电局的利益也要得到保证,要我们以高于政策规定的价格收购你们的电量,怪不得局里不愿受理你们的并网申请,原来是这么回事儿。”老蔡故意颠憨。

“蔡局,可那毕竟是地方政府给我们的优惠政策呀!”关云天显得很无奈。

“地方政府光知道开空头支票,给你们优惠政策却要让电业局买单。他们要想支持企业发展,给你们减免税费多好呀!”老蔡还是没有松口的意思。

关云天已经把一张内存不低于五位数的银行卡给了老蔡,该表达的意思已经表达了,见老蔡还是一幅不依不饶的样子,正好刚才提到了税费问题,关云天觉得没有必要再跟对方过分客气,“蔡局长,说到税费问题,有一次我跟县里主管工业经济的宋副县长交谈,他提到我们的电力并网时说,别看电业局收购我们的剩余电量的价格稍微高于行业平均价格,政府在税收上是会给电业局一定照顾的,说白了,我们得到的电价优惠并非完全来自于电业局的让利,绝大部分还是地方政府对我们的支持。”

关云天这番绵里藏针的话,意思非常清楚,你们电业局得了便宜又卖乖,还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救世主,除了利用你们的垄断平台,我们昌达集团不欠你们什么,要说感谢的话,也应该感谢地方政府,而不是你们!

原以为昌达公司的自备电厂只是县计经委批准立项的一个企业配套项目,听了关云天的一席话,老蔡觉得这件事确实得到了县政府的支持,如果电业局硬扛着不让并网,县政府拿电业局也许没有办法,但他们可以往上级反映,到了省一级,即使省计委或省经委,对省级电力部门也有相当大的管辖权,如果从上面压下来,到那时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份,而是直接下达指示,县电业局具体管事的人别说接受企业吃请,恐怕连水都喝不到一口。

想到这里,老蔡的态度缓和了一些,“是啊,县里有可能在税收上会给我们一定的优惠,但这是两码事。说说看,你们想象的并网电价是多少?”

关云天觉得自己刚才那番话起了作用,有时候把大领导抬出来还真管用,“我记得立项报告上获批的是每度电比行业平均价格高出五分至一角钱。”

“关总,每度电高出行业平均价格一角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样的话我们就白为你们服务了。我认为最多高出六分钱,一分也不能再多了。”老蔡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看来这是他们的底线。

关云天当然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他从来不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六分钱----,那好吧,无论如何也要感谢蔡局长,总算没有让我们享受最低标准。来,我敬蔡局!”

说实话,这比最低标准高出来的一分钱,还真是那张银行卡起了作用,否则,老蔡能让昌达公司的并网电价享受最低优惠标准就不错了。

......

昌达集团公司的银行融资主要发生在富源县信用联社和县农行,如今的昌达公司是这两家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和大客户,自从招聘了财务总监,关云天就把企业融资任务逐渐交给了丁祥谦。老丁认为目前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显单一,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他建议应该跟其他金融机构接触,昌达公司这种规模的企业,任何金融机构都会感兴趣。

关云天非常赞成老丁的说法,“根据你以往的经验,该怎么做,你负责实施,需要我配合的,可以随时找我。”

不仅如此,关云天还把自己的财务总监介绍给信用联社和农行的朋友,今后谈融资业务,关云天几乎就不出面了,他跟联社和农行的朋友在一起聚会,基本跟融资业务无关。

这样一来,联社和农行的朋友们反而不习惯了,“怎么,你现在不管公司的融资了吗?”

“有财务总监,我再管企业融资,岂不是越俎代庖?”

“嗬,你可真成了甩手掌柜,不闻不问了?”

“也不是,需要我出面的,我还会出面。老丁不仅是财务管理专家,还是企业融资的好手,由他负责这方面工作,我很放心。”

果然,不到半年时间,丁祥谦这个外地人,不仅跟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负责人打得火热,而且,把昌达集团成功推介给了当地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这期间,请客送礼的消费自然少不了,但老丁是个老财务,严于律己,所有消费都事先跟关云天请示,知道老丁的为人,关云天每次都愉快放行。

跟工行和建行的关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对方向老丁抱怨,交往了这么长时间,还没见到昌达公司老总的面。“这有何难?只要我们的关总没有出差,任何时候都可以见面。”

知道了这个情况,关云天决定抽时间分别宴请工行的任行长和建行的郭行长。

宴请任行长那次,关云天做主配,老丁当副陪,工行的任行长和几位副行长都到了,酒局进行之中,听了关云天介绍企业发展历程和目前的经营状况,任行长慨叹道:“关总跟我们没有感情啊!”

“恕小弟愚钝,不知任行长何出此言?”

“昌达公司如今成了华源市最大最好的民企,可关总却一步也没有跨进过工行的大门,看来咱们之间没有缘分。”

“任行长,你可别多想,一切过错都在小弟身上,趁此机会,小弟给你赔罪了!”

关云天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在他看来,工行一直高不可攀,像神一样地存在,多年以来,无论企业多么艰难或顺利,他从未奢望得到工行的支持。事实也是,对于民营企业,尤其是处于起步爬坡阶段的民营企业,工行甚至不会用正眼相看,更别说支持了。到了这个时候,却反过来说我跟你们没有缘分,你不亏心吗?

坐在对面的老丁赶紧解围:“现在不是坐到一块儿了吗?今后的路长着呢。”

如果不是着眼于未来,以企业现在的状况,关云天完全可以不搭理这位工行行长,但他终究不是个感情用事的人,尽管全是对方的责任,关云天还是主动揽了过来。

对于以前的交往史,任行长是无话可说了,他马上转移了话题,“关总年轻有为,三十来岁的年纪,能把企业做到这样的规模,真是不简单,关总应该很有背景吧?”

关云天先是微微一笑,然后端起杯子向客人们敬酒,放下杯子后,他平静地说:“说到背景,真是令人汗颜至极,我父母现在还在老家务农,从祖上到他们这一辈,都是纯农民,岳父岳母也是一样。只不过我误打误撞,考上了大学,要说知识改变命运也不尽然,师范学院毕业后,城里的学校没有编制,被迫到城关小学当教师,由于跟校长理念不合,又被下放到校办工厂。这就是我的履历。”

“哟,关总还是教师出身?人类灵魂工程师嘛!”一位副行长打趣道。

“连教书育人都没做好,更不敢当灵魂工程师了。”关云天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看来关总对于经营管理很在行,否则企业也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好。”老任从内心还是佩服关云天的才能。

“任行长谬赞了,我一个农村人,大学读的又是师范数学系,哪懂什么经营管理呀!只不过我比较喜欢学习,这也是多读书的好处,对于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从不排斥,边干边学,一路走来企业就到了现在这个样子。”关云天轻描淡写道。

“关总说的轻松,相信企业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磨难。”另一位副行长道。

“多谢你的理解,远的不说,就在前段时间,为了昌达集团自备电厂剩余电量并网的事,就把我搞得焦头烂额,我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件事摆平。”关云天道。

“哟,你们的电都能并网了?不简单!”

“要不怎么办?如果剩余电量不能并网,我们那个自备电厂每年就得亏损几千万,那将会是个多大的黑洞!”

“做企业,尤其做民营企业,的确不容易。关总,在你们丁总的辅佐下,我相信昌达集团会越来越好,现在咱们这算接上头了,工行期待将来跟昌达集团开展更多的业务往来!”老任道。

都说银行帮富不帮穷,话虽难听,事实如此。企业发展到昌达公司这样的规模,纵然工行这样高高在上的金融机构,也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毕竟巨大的现金流,对任何金融机构都有不小的诱惑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