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82章 无需鞭策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82章 无需鞭策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市场对车用动力蓄电池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原昌达集团蓄电池分公司,现已更名为昌达动力公司,并在去年新增了一条生产线,将“昌达牌”动力蓄电池的产能扩大了整整一倍。

在车用动力电池产销两旺的同时,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昌达集团的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项目在省里立项,有关职能部门一直关注项目进展,每半年召开一次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为企业的技术开发解决外部难题。

这无形中给了项目负责人童伟一定的压力,但关云天和叶佳怡始终尊重科学规律,他们一再排除外界干扰,让童博士在自由的环境中从事科研开发。

童博士这种素质的人,其实不用外界施压,他自有紧迫感,在他的亲自率领下,他们研发团队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攻克了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失效电解质的无害化处理,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如果失效电解质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整个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处理技术,便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为了稳妥起见,童博士要求暂不对外公布取得的成果,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用了将近两个月时间,重新验证了关键步骤的实验数据,在取得大量可靠结果的情况下,童伟向集团公司建议,可以向主管部门通报试验成果。

得知昌达集团的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项目取得了关键进展,有关部门当然很高兴,他们知道,就目前情况而言,本省的昌达集团在这方面走在了国前列。

鉴于国内第一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已经陆续达到使用年限,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处理将被提上日程,省级职能部门要求昌达集团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产业化。

跟所有技术开发过程一样,在实现产业化之前,需要建设一套中间试验装置,对实验室成果进行检验,并利用放大效应,为工程设计和工业化生产积累更加接近于实际的经验和数据。

在这件事情上,政府职能部门跟企业之间,总是有些不合拍,出于政绩的考量,前者认为项目在职能部门立项后,得到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应该按照他们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作出预期的成果。

主持这项工作的童博士是学院派,他认为科研工作有自身的规律,不应该受行政命令的影响,关云天和叶佳怡非常尊重童博士的意见,他们绝不对科研工作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但是,项目主管部门却有些等不急了,隔三差五打电话询问项目进展,弄得叶佳怡不胜其烦。

省级发改部门综合计划处的杨处长,上个星期三才打电话问过中试进展,刚过去一个星期,又把电话打到叶佳怡办公室,当然,这次的话题是以关怀的名义,询问试验有没有遇到困难,他们可以帮忙解决,但叶佳怡听得很清楚,对方的主要目的,还是打听项目进展。

“杨处长,科研工作有自身的规律,我们不好三天两头去了解情况,再说,真要是有重大进展,项目负责人会主动向我们通报结果,根本用不着我们操心。”叶佳怡有些不耐烦。

“叶总,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们作为管理部门,你们作为项目的具体管理方,大家都有责任随时了解项目进展,这对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具体工作的人也是一种关怀和鞭策嘛。”

“关怀可以,鞭策真用不着,以童博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如果再去鞭策,你不害怕适得其反吗?他们都是职业素养很高的人,名人不用指点,响鼓不用重锤,我知道你有理科背景,应该理解科研工作的性质呀!”因为工作关系,这两年叶佳怡跟老杨打过多次交道,说话也没有那么多禁忌了。

“但是,我们作为项目的主管单位,又给了一千万的资金支持,原计划半年完成的工作,现在都过去了八个月了,还没有结果,你让我怎么想呢?”

“我记得两个月前,我们不是在工作汇报中对情况做了说明吗?你还想知道什么?”叶佳怡道。

“叶总,我有个提议,不知你认为何如?”

“说吧,你有什么提议?”

“我们牵头,联合环保、科技和工信部门,在最近抽个时间去一趟昌达集团,现场听取你们的情况汇报,顺便看看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职能部门帮助解决。”杨处长显然对此前的书面汇报不甚满意。

“这个,”叶佳怡觉得老杨有点神经过敏,但几个职能部门为中试项目提供了近两千万的资金支持,按理说老杨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好吧,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过来?我让有关部门准备一下。”

“今天星期四了,下星期吧,估计星期二三,定下具体时间后,我再告诉你。”

当天下午,叶佳怡接到杨处长的电话,得知他们将在下星期二到昌达集团,视察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中试项目的建设情况。

关云天让叶佳怡权代表昌达集团接待省里职能部门的有关领导,因为叶佳怡正好分管这块业务。

周二上午十点半左右,四两黑色轿车驶近昌达集团大门,保安看见四辆车都挂着省城车牌,便上前问道:“你们都是省城来的吧?”

因为集团公司办公室事先给门卫打过招呼,见到省城来的车,让他们放行。在得到肯定回答后,保安打开伸缩门,四辆车鱼贯而入,向昌达大厦停车场驶去。

在得到门卫通知后,叶佳怡和童伟到昌达大厦一楼迎宾大厅外迎接,她看见从第一辆车下来的老杨,便迎了上去,“杨处长你好!欢迎光临昌达集团!”

跟老杨打过招呼后,叶佳怡又转身跟从其他三辆车下来的领导握手寒暄,在以前的立项论证过程中,叶佳怡跟科技、环保和工信等职能部门的有关处室领导早就见过面,彼此也算是熟人。

到了三楼会议室,双方坐定后,叶佳怡问道:“杨处长,其他几位领导,咱们的工作分为现场考察和情况汇报两部分,领导们是先考察现场,还是先听取汇报?”

“现在几点了?”老杨故意问道,因为不仅他带着腕表,会议室的正面墙上也有挂钟。

“十点五十。”有人回答。

“哎哟,上午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就这半个来小时,我看既没法去现场考察,也听不完情况汇报。叶总,你觉得呢?”

“嗯,我觉得也是,要不你们息一会儿,咱们早点去城里吃饭,午饭后你们稍事休息,下午去现场看看,明天听取情况汇报。”本来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该客随主便,叶佳怡开始并没有这样安排,她担心几位领导时间宝贵,下基层视察工作不愿耽误时间,听了老杨的意见后,叶佳怡才知道领导们并不是太着急。

“我认为可以这样安排,周处方处华处,你们三位觉得怎么样?”老杨看着同来的科技、环保和工信部门的三位处长。

“你认为可以就行,我们听你的。”三位处长道。

当天下午,叶佳怡亲自带领职能部门的几位处室领导,参观了昌达集团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高能蓄电池生产线和昌达制药公司。四点左右,他们来到正在建设的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中试装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童博士领着他们进行了参观考察。

其间,老杨和另外三位职能部门的处长提出了一些问题,童伟给予了初步解答。

晚上,关云天出面为省直部门的几位领导接风,由叶佳怡和童博士作陪,这基本是昌达集团接待上级部门的标准模式。

主人热情好客,加上几位客人也算豪爽,在晚宴上的交流比较融洽。

第二天的情况汇报会,听了童伟介绍的中试装置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后,杨处长首先问道:“童博士,从你介绍的情况看,中试装置建设,现在才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程量,我关心的是以前预算的经费是否够花?因为现在流行追加预算,几乎所有项目到最后都要突破原来的预算,有些项目追加的经费还不少,不知道这个项目情况如何?”

“从目前情况看,我认为建设资金可以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叶佳怡接过童博士的话,“杨处长,你们昨天也看到了,昌达集团的实力摆在那里,虽然我们很感谢职能部门对项目的关心和在建设资金方面的支持,但真要是突破预算,无论多少,我们都不会再向职能部门伸手。项目是昌达集团的,到时候昌达集团一定会肩负起他的职责,绝不会因为建设资金而耽误项目建设。”

“嗯,叶总的表态让我们更放心了,这也是我们当初愿意支持这个项目的原因之一。有些单位因为突破预算,以项目要挟职能部门,不给他追加拨款,他就不完成项目建设,这种情况我们碰到过不止一次,所以,我先提出了这个问题。”杨处长道。

“我们知道中试装置建设期限原计划为半年,现在看来需要十个月到一年才能完成,童博士,你能解释一下建设工期后延的主要原因吗?”来自工信部门的方处长问道。

这个问题其他职能部门的处室领导也很感兴趣,他们这次执意要来现场考察调研,主要就是冲着这个问题而来,这一点叶佳怡和童伟都很清楚,所以,童博士有所准备,“正如我们在此前的书面汇报中指出的那样,工程延期的主要原因是修改设计,就在项目建设将要开工的时候,我们审阅设计部门的图纸,发现有几处很不合理,如果按照原图建设,将来的生产会出现大问题。”

“嗯,这个情况你们在书面材料中确实汇报过,但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没有提前发现设计存在的错误,而是到了将要开工建设才发现?”这是老杨一直想问的问题。

“这个嘛,”童博士稍作停顿,然后说道:“所有新技术,在放大实验中都存在类似问题,这也是需要进行放大实验的原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