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83章 口碑不错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583章 口碑不错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位职能部门的处室领导,虽然学历都不低,但他们不是没有科研开发的经历,就是没有理科背景,或者此前的职业生涯跟技术开发的管理没有任何交集,所以,他们对童博士的话最多也就是一知半解。

见领导们一脸茫然,童伟继续解释道:“在设计部门设计过程中,我们在实验室的优化试验还在继续进行,在此过程中,又发现了几种新的工艺,通过重复试验得到进一步验证后,工艺流程图已经设计完成,但根据我们的最新发现,必须改变原来的流程,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在我们提出新的工艺条件后,设计部门又要修改原来的设计,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将开工建设的时间后延。”

“童博士,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修改设计,导致工期后延的责任不在设计部门,是这样吧?”来自科技部门的周处长问道。

童伟坦率而无奈地一笑,“如果领导非要提到责任二字的话,那我们就是责任方,跟设计部门无关。”

来自环保部门的华处长觉得“责任”二字有点言重了,科学实验本身就是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将其上升到责任的高度,实在没有必要,尤其是环保科技,如果处理效果达不到要求,既花了钱,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无异于劳民伤财,掩耳盗铃,与其如此,倒不如多用一些时间,稳打稳扎,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对接下来的实际应用有益无害。

“按照童博士的意思,如果优化实验是为了寻求更加有效的处理方法,我认为即使中试装置延期建成,也是值得鼓励的,对于环保科技,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是衡量无害化处理效果,童博士,看来你们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处理方法?”华处长道。

“实事求是地说,前期得到的处理方法和优化实验发现的方法,对失效电解质的无害化处结果基本相当,应该说两者效果都很好。”童博士道。

“既然处理效果相当,为什么要采用优化实验得到的结果修改已经完成的设计呢?”几位处长不约而同地提出这一问题。

“这个嘛,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前期的工艺条件中,采用的原料不仅比较稀缺,价格较高,而且在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另外,我们开发这项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它有实用价值,即使技术再先进,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对社会也毫无意义,所以,在优化实验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更廉价更安全的原料,有效降低了失效电解质无害化处理过程的成本。”童伟解释道。

“这可以理解,在企业做技术开发,除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还要考虑实用性和生产成本,对于失效电解质的无害化处理,肯定是成本越低越好,环保产业本来就是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如果处理过程中原料成本占用太高,使项目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就没有积极性,这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没与任何益处。”方处长是工信部门的领导,他最关注项目的产业化前景。

老杨作为发改部门的计划处长,他跟老方观点一致,就是因为他对这项技术的产业化期待过于迫切,才促成了这次实地调研,“我也同意技术要有实用价值,童博士,你们对前后两种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艺条件下的处理成本,做过具体核算吗?两者有多大差别?”

“做过初步核算,说实话,如果按照最初试验结果,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即使加上政府部门的补贴,对失效电解质的无害化处理也是亏损的。经过后期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中试规模下,可以做到保本,要是在工业规模下运转,结合各种补贴,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处理会略有盈余。”童博士道。

“那就是说如果不考虑技术的实用性,采用最初得到的实验结果,中试装置建设就不会延期?”

“是的,可那样的技术,即使再先进,企业也不会采用,除非你们职能部门能给昌达集团更多的补贴,使企业有利可图,否则,即使各种手续已经齐备,我们也不会投资建设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的工业生产线。”站在企业的角度,叶佳怡直言道。

环保部门的华处长点头认同,“我理解企业的想法,对于一般民用项目,没有哪家企业愿意赔本赚吆喝,不挣钱的事没人愿意干。童博士,我想问个专业一点的问题,对于失效电解质,经过你们的无害化处理以后,变成了什么形态的物质?最终将这些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弃入环境,还是有别的用途?”

华处长在大学读的是环境工程,他对这方面问题很感兴趣,虽然在立项报告中有过阐述,但比较笼统,老华想亲自听见童博士对这个问题的说明。

“被无害化处理过的失效电解质,仍然是固体形态物质,首先不能带酸碱性,第二,消除了它的氧化还原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惰性物质,第三,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成分。这样的固体废弃物,可以作为修建道路的建筑材料。”童博士道。

老华似乎想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专业知识,他继续道:“也就是说,处理后的失效电解质,属于没有腐蚀性、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成分、性质稳定的固体物质。童博士,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这种物质绝对安全吗?第二,你说它可以作为修建道路的建筑材料,你们现在跟哪家建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了?”

叶佳怡插话道:“第一个问题请童博士回答,第二个问题由我回答,童伟你请。”

童博士略一思忖,“关于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无害化处理后的失效电解质,华处长问这种物质是否绝对安全,我只能说,地球上根本没有绝对安全的物质,再好的酒,喝多了照样醉人,再美味的饭菜,吃得过多照样撑得肠胃难受,这不是抬杠。至于处理后的失效电解质究竟是不是绝对安全,我谨保证它性质稳定、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成分,不知道华处长所说的绝对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指标?”

“这个......,”老华只顾自己提问,对此却没有任何准备,实际上他也不可能提出什么指标,“具体要求我不知道,如果用做修路用的建筑材料,起码对道路周边环境不会有影响吧。”

“跟修路用的几种主要建材,如道路沥青、水泥和白灰相比,失效电解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从环保的角度看,要比那些材料安全得多!毕竟白灰具有强碱性,水泥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道路沥青更是由多种高沸点、难分解的有机直链或芳香族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合物组成,其中的有些成分对环境和生物具有很高的毒性,而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失效电解质却不含任何上述有害成分。”童博士分析道。

“嗯,童博士说的很有道理,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失效电解质不仅不含有毒有害成分,而且跟白灰、水泥或道路沥青相比,在修路过程中,无论哪家公司都不可能把这种材料当做修路的主要建材,毕竟全省甚至全国,每年从废旧蓄电池淘汰下来的失效电解质,即使将来到了新能源汽车在全社会普及的情况下,最多也就千八百吨,作为修路用的建筑材料,这点数量跟白灰、水泥和道路沥青相比,简直微不足道。”杨处长不希望老华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以免影响项目进展。

从老杨的话语中看出了他的态度,科技和工信部门的两位处长同时说道:“无害化处理后的失效电解质的利用方案是可行的,安全方面有保障,童博士的方案值得肯定。要不,还有比这更合理、更科学的建议吗?”

同来参与实地调研共有四个职能部门的四位处长,其他三位都对昌达集团技术中心的研发工作给予肯定,只有老华的观点显得有些另类,也许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性,他故意在技术细节上纠缠,对于一般问题,童博士尽量做出通俗详尽的解释,但涉及到具体工艺条件等技术机密,被童伟礼貌地拒绝了。

“就算童博士的方案可行,我前面提到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由哪个建筑单位来利用这些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失效电解质,昌达集团现在找到合适的下家了吗?”华处长追问道。

叶佳怡接了过去,“刚才我说了,这个问题由我回答。关于回收处理后的失效电解质的利用,童博士已经阐明了它的用途,为此,我们曾经跟几家筑路公司进行过初步接触,在不收费的前提下,跟他们达成了口头意向。”

“也就是说,昌达集团至今还没有跟潜在用户签订书面合作协议,口头意向能算数吗?叶总,不是我故意挑毛病,现实中很多单位搞环保项目,从我们职能部门拿到补贴或扶持资金后,跟我们阳奉阴违,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希望这个项目千万别出现这种情况,失效电解质不仅要实现无害化处理,而且处理后还要找到用途和使用单位,确保其不被随便丢弃。”

“华处长不愧是环保部门的领导!不过这里我想做两点说明,首先,项目现在还处于中试装置建设阶段,离工业化生产起码还有一到两年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间隔,提前一两年签订合作协议,即使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对方也不会同意,因为根本没有必要!第二,不是自我标榜,昌达集团是一家非常诚实的民营企业,华处长刚才提到的那种跟职能部门阳奉阴违,骗取政府补贴和扶持资金的事,昌达集团连想都没想过,当年从事传统产业,我们是全市的环保标兵单位,关键是昌达集团从来不靠扶持资金和政府补贴过日子!”叶佳怡回敬道。

“叶总,我只是说存在那种社会现象,并不是说昌达集团就是那样的企业。”老华觉得自己言语失当,想往回收。

“华处,不管你是哪个意思,昌达集团这么多年在社会上的口碑摆在那里,不是几句随心所欲的话就能改变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