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605章 顾不了太多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05章 顾不了太多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多年的经验告诉关云天,再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那就是一纸空文!所以,在对凯源公司兼并重组后,第一是制定新的管理制度,第二便是采取措施,让规章制度得到严格遵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关云天必须提拔一名强有力的管理者,充实到建材分公司的领导班子里。

这一举措自然容易引起外界猜测,但关云天顾不了这些,一方面凯源公司现有班子成员无力解决棘手问题,另一方面,关云天作为新公司董事长,他有权任免下属公司负责人,何况这次任命的只是分公司的行政主管,并没有撤换现任班子成员。

把对宋强的任命向老朱等人做过通报以后,关云天让老朱通知宋强,马上到分公司会议室开会。

几分钟后,宋强推门而入,关云天招呼他坐在自己旁边,“凯源公司的各位同仁,这位二车间的宋强主任想必大家都认识,我就不做介绍了,刚才我向大家通报了新公司对他的任命决定,随后建材分公司将会收到新公司的人事任免传真文件。从今天起,宋强就是建材分公司的行政主管,朱总,请你在办公楼给他安排一间合适的办公室。”

当着宋强的面,几位现任班子成员的掌声比此前更加热烈一些,“宋主任,哦,不,现在应该叫宋主管了,祝贺你!”宋强突然成了新公司的红人,几位班子成员的话,多少带着些醋意。

关云天朝宋强使了个眼色,让他表现得更加自信一些,宋强心领神会,以他的性格,他觉得既然新公司领导认为自己适合新的岗位,那就没有必要在现有班子成员面前表现得过于谦卑,“朱总,凯源公司的各位领导,新公司把我推到这个位置,我感到诚惶诚恐,希望领导们多多关照。”说完,宋强站起身,朝对面的现任班子成员们鞠了一躬。

“宋总别这么客气,你是新公司的红人,今后你应该多关照我们才对。”凯源公司主管人事的老苟说得更加露骨。

关云天趁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事情紧急,对宋强的任命比较突然,大家的心情我很理解,但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新公司没有什么红人,宋强跟大家一样,都是新公司任命的建材分公司的高管人员,在座每一位的工作都对新公司董事会负责。”这番话不仅告诉现任班子成员要正确对待宋强,而且界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老苟觉得关云天的话是在针对他,急忙解释道:“关总,我跟宋总是老熟人,刚才只不过跟他开个玩笑。”

“开玩笑没问题,但我也需要把事情解释清楚,免得大家在背后猜测。时间紧迫,希望你们尽快制定出建材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经新公司董事会讨论通过后,在员工签订新的劳动聘用合同时,尽最大努力协助宋强把那件事情做好。事关建材分公司所有人的利益,期待大家齐心协力,不分彼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关云天的殷切希望,体现了他对被兼并企业的一片赤城。

“关总,宋强被提到分公司高管位置以后,二车间缺一名车间主任,这件事你看怎么办?”老朱道。

“朱总,新公司董事会只管分公司领导层的人事任免,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的任命,那是你们的事,我们不会干涉。”

“另外,刚才你让我给宋总配置合适的办公室,这办公楼里的大房间还有,但办公用品和桌椅的添置,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们目前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老朱苦笑道。

“这个好办,我让新公司马上往这边打一笔钱,作为办公启动经费,等新公司重新上市后,资金就不成问题了。”关云天道。

当天下午,关云天准备乘机返回昌达集团,临行前,他再次叮嘱宋强,跟职工签订新的劳动聘用合同时,最好把那两位口碑不错的普通员工找来当帮手。

......

按照计划,在重新复牌前,关云天在昌达集团主持召开了一次新公司董事会,参会的九名董事会成员,四名来自昌达集团,一名来自凯源公司,另外四名分别来自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代表。因为昌达集团是董事长人选单位,关云天又分管养老事业这块业务,所以,他顺理成章地成为新公司董事长。

在会上,他向全体成员通报了重组过程、新公司的近中远期业务发展目标、近期工作计划和具体人事安排,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代表对关云天印象深刻,跟原来的凯源公司比较,他们认为关云天思路清晰,近中远期目标切合实际,工作计划很有条理,尤其对新公司的养老项目感兴趣,一致建议把养老项目做成规模和品牌。在融资问题上,机构投资者表示,如果发展养老事业需要融资,他们三家机构愿意继续增持股权。

另外,根据昌达集团的提请,董事会决定将新公司更名为昌达实业公司,并以新名称复牌上市。

一个星期后,新公司的复牌申请报告批复下来,监管部门同意昌达实业公司在五天以后重新复牌交易。

由老朱等人负责编写的中低档建材转产高档建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发到了新公司的邮箱,关云天知道后,让叶佳怡打开看看。报告中显示,有关市场容量,在方圆三百公里范围内,每年的高档建材需求量不会超过一百万吨,但有至少四家企业参与竞争。

“如果把这一百万吨高档建材的市场全交给昌达实业建材分公司做,转产就有必要。”叶佳怡道。

“你这个‘如果’不能成立,人家报告里说的很清楚,至少有四家企业参与这块市场的竞争,那三家企业岂能把市场拱手相让?”关云天道。

“这就是问题之所在,老朱他们现在就有四十万吨高档建材的生产能力,是否值得转产,就需要认真权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

“你再看看投资收益这一块,按照他们自己的财务分析,即使通过竞争,最终占到高端建材百分之六十的市场份额,要想收回全部投资,起码也需要十年时间,这么长的投资回收期,到时候大部分设备都该报废了。”

“不仅如此,我觉得他们的预测过于乐观,要想占据当地高端建材市场百分之六十的份额,就凭他们几个的管理能力,我表示严重怀疑!如果达不到预期的产销量,其利润就会相应降低,所以,十年的投资回收期只是过于理想化的预测。”叶佳怡分析道。

“如此看来,转产高端建材的设想并不可行,现在新公司已经复牌交易,资金有了,那就让建材分公司准备在原来的基础上恢复正常的经营活动。对了,让老朱他们起草的建材分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职工守则,可能最近几天也要发过来,你关注一下公司邮箱的邮件,见到后打开看看,需要修改完善的,毫不留情地给他们指出来。”

叶佳怡是制造业管理专家,有关制造业方面的事,关云天只愿跟她沟通。

第二天,邮箱里收到老朱等人起草的规章制度和职工守则,关云天和叶佳怡分别打开看了看,给他们的感觉,原来那个凯源公司的管理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老朱传来的这些规章制度虽然从原公司的基础上修改而来,但其中的漏洞显而易见。

根据关云天的安排,叶佳怡把老朱等人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职工守则,按照昌达集团的管理理念进行修改后,重新放到新公司的邮箱里。

老朱等人很快就看到了修改后的管理制度,他们相互议论:“难怪关云天要让老员工重新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就这管理制度,估计得有五分之一的老员工无法适应新规则。”

除了刚提拔的宋强,建材分公司领导班子的老成员对新的规章制度有一种莫名的感受,从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愿意企业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毕竟他们几位自身就是新公司的股东,企业经营的好坏,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但是,关云天亲手提拔宋强来执行这项政策,令他们脸上无光,所以,他们对新的规章制度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

关云天预料到了这种局面,但他没有别的选项,一方面为了理顺建材分公司的经营管理,这项举措势在必行,另外,原班子成员口头欢迎新公司的举措,但他们畏首畏尾,不敢坚持原则,这一点关云天对他们很失望。

通过民意调查和亲自接触,关云天认为宋强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他果断将其提拔到分公司领导层,不管老朱等人有什么想法,只要能确保建材分公司得到健康发展,关云天不会过多顾及他们的感受。

老朱等人虽然心里有些酸楚,但也知道自己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所以,对新公司的决定,他们起码在口头上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