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606章 至关重要的事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06章 至关重要的事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兼并重组后的建材分公司,领导班子早就搭建好了,新的产业规划也已确定下来,各项规章制度和职工守则已经准备就绪,新公司复牌交易后,生产资金也不成问题,但在重新恢复生产之前,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新公司跟原来凯源公司的老职工签订新的劳动聘用合同,这件事必须尽快完成。

关云天拨通了宋强的电话,询问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今天刚把几千分合同准备好,剩下只需各基层单位向职工传达一下新公司的要求,大概还需要一到两天时间,就可以着手签订劳动合同了,到时候我会亲自去每个基层主持合同的签订。”宋强简单汇报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我担心你一个人有点势单力薄,你是不是应该把职工代表推荐的那两位口碑不错的普通职工抽上来,跟你组成一个特别工作组,让他们给你当帮手?”关云天道。

“我很愿意找两个帮手,就怕朱总他们不同意啊!”宋强这个位置是新公司董事长直接安排的,他多少感到有一点点别扭。

“老朱不会不同意,实际上也用不着他同意,这项工作是新公司布置的任务,你是代表新公司跟老职工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基本上跟老朱无关,不过你跟他打个招呼倒也没什么坏处。”作为一个班子里的同事,宋强又是新近提拔的成员,关云天认为跟老朱打个招呼,起码是对老领导的尊重。

结束跟关云天的通话,宋强来到老朱办公室,把职工签约的准备情况向老朱做了简单汇报,并谈到想从基层抽调两名员工做他的帮手。

老朱对这件事本来就持冷眼旁观的态度,听说要抽基层职工帮忙,他试探着问道:“需要我们班子成员怎么配合你的工作?”

“如果抽调两名职工帮忙,就不需要麻烦朱总和其他领导了。”

老朱如释重负,他才不愿跟基层职工打交道,尤其跟那些喜欢胡搅蛮缠的刺头,他唯恐避之不及,只要不让他出面,别说抽调两名职工帮忙,就算抽调十名八名职工,老朱也举双手赞成,“两名够不够?人手别太少了,应付那些人,你最好有所防备。”

“嗨,又不是打群架,有三个人足够了,不过要是分公司能从人事劳资部门派两名工作人员帮我们处理合同的技术细节,那就最好了,毕竟以前我跟这类工作接触不多,这种事劳资部门的人更有经验。”

“没问题,什么时候需要,我让他们提前过去。”

正如事前预料的那样,新的劳动聘用合同签约过程中,整体情况还算顺利,因为提前向职工做过宣传,对于签订新合同的目的和意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职工都表示理解,签约过程没有出现大的波澜,一个星期后,签约工作已接近尾声,即使个别还未签约的职工跑到工作组面前发牢骚,通过宋强的耐心解释和劝道,这部分人也最终顺利签约。

工作人员经过统计,发现除了申请提前病退和自愿离职的职工,整个建材分公司,只剩下十来名员工没有任何动静,宋强通知这些员工所在基层单位的负责人,让他们告知当事人,在两天之内作出要么跟新公司签约,要么主动离职的选择,否则,新公司将视其为自动离职。

也许最后这句话起到了作用,当天下午,就有五六位职工来到工作组,其中一位年近五十的中间人,正是那次跟关云天的见面会上,第一个发言的职工代表。

“几位,你们是来跟新公司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的吧?来,大家先把合同拿去从头到尾看清楚。”宋强热情地跟来人打招呼。

当工作人员双手递上新的合同文本时,站在最前面的中年人不但没接,还伸手将递来的合同当了回去,“签什么合同呀!我们过来问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关云天曾预料,建材分公司的职工签订新的劳动聘用合同不会那么顺利,接受这项任务后,宋强也觉得可能有职工对新公司此举会有所不满,但前期的风平浪静,让他一度认为事情没有预想那么复杂。

站在前面这位中年人,跟宋强年龄相仿,虽然不太了解,但相互认识,毕竟参加工作时,入厂时间差不多,当年那批同期入厂的职工,有三分之一是院校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其余三分之二都是接父母的班,这位中年人当年就是接他母亲的班。

看见中年人的无理行为,宋强并未生气,而是面带微笑地说:“肖师傅,你们先看看合同,有什么事咱们再沟通。”

“有啥可沟通的?我就想问问,我们是凯源公司的老职工,你兼并重组我们管不了,但你凭什么让我们签订这份新合同?”老肖质问道。

“嗬,既然被人家兼并了,新公司有新规矩,咱们成了新公司的员工,就该遵守新公司的规章制度,其实这也说得过去。”老宋解释道。好

“什么狗屁新公司新规矩呀!不就是想方设法捆住职工手足,剥夺我们应有的权利吗?重组兼并,经过谁同意了?”老肖的浑劲又上来了。

宋强收住笑容,“肖师傅,这我可得说句公道话,兼并重组之前,原来的凯源公司领导班子曾经召开过一次职工代 表 大 会,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当时不知道你参没参加,我记得通过**表决,最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职工,都支持寻求对外重组。”

“不仅那次职代会,就连跟新公司那位关总的见面会,我都参加了,但是,我对兼并重组始终持反对态度,我就认为兼并以后,没有职工的好果子吃,这不,第一件事就让我们签订什么新的劳动聘用合同,我看职工往后的日子更难过。”原来,老肖这家伙是他们工段的刺头,需要抛头露面的事,他们的基层领导都让他出面。

“哦,职代会和见面会你都出席了,肖师傅的面子好大!看来在职代会上你是投了反对票,见面会上你也是反对派,不过,你终究代表的是极少数人的利益,根据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绝大多数人支持的事,你们少数人只能保留意见,另外,如果企业不重组,就这么半死不活地耗时间,请问广大职工怎么办?你又能从中得到什么?不管怎么说,现在兼并重组已经完成,新公司开始运作了,我觉得你们还是顺应潮流,到新公司来吧。”老宋好言相劝。

“就冲这新的劳动聘用合同,新公司还不得把我们像奴隶一样对待?到新公司不是自找罪受吗?”老肖不削地说。

“肖师傅,咱俩年龄差不多,我说句话,你别多心,在没有仔细看清合同条款的情况下,你就说新公司多么不好,带着这么大的抵触情绪,我认为不利于你做出理智的选择。我建议你们静下心来,把合同条款看完再说。另外,即使新公司比以前的凯源公司管理稍微严格一点,但在新公司的收入也比以前更高,而且保证不让职工随便放假下岗,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你觉得是不是应该认真权衡一番?”老宋道。

“谁知道新公司许这些愿,是不是给职工开的空头支票?”

“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的一清二楚,怎么能是空头支票呢?要不我一开始就让你们先把合同内容看清楚再说。”老宋保持着一贯的耐心。

工作人员再次递上合同文本,老肖等人慢吞吞地接了过去,几个人在一排长条椅上坐下来,翻开手中的文本仔细查看着。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老肖抬头问道:“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吗?”

宋强回应道:“当然!这还能有假?你看看合同文本后面盖着新公司的公章,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要是不能兑现,你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新合同就是劳动纪律和奖惩条件比以前严格一些,其他也差不了多少,要不就签了吧?”

“我以为新合同里面有哪些苛刻条款呢,不就是比以前更加严格嘛,其实以前咱们遵守的也不错。”

“要是新公司真能保证职工稳定的工作环境,再提高点收入,新公司对职工这么点要求,我看一点也不过分!”......

同来的其他几位职工相互议论着,老肖也在脑子里盘算权衡,他突然站起身来,“好吧,这合同我签,你们几位签不签,我就不管了”。

老肖走到桌前,将手中的合同文本翻到最后一页,顺手抓起桌上的签字笔,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冲老宋问道:“除了这个,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了,每个人的工作暂时不变,还在以前的岗位。”

跟老肖同来的几位同事,也将签过名字的合同文本递交给工作人员......

“宋总,到现在还没签合同的,估计就选择自动离职了,咱们这工作小组已经完成了使命,是不是应该解散了?”一位来自劳资部门的工作人员问道。

“通告上说的是两天之内,应该再等一天,看看情况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