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640章 不敢想象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40章 不敢想象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琳珊是学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和投资回报率是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毕竟从市场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显示,所谓的小剂量包装只是一种趋势,市场上的现实情况还是两种规格并存。不过,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讨论,敢于在父辈面前说出自己的担忧,看来她还是有些勇气。

“考虑投资风险没错,但你们在调研过程中已经知道小包装规格是一种发展趋势,作为生产商,就应该顺应发展潮流。跟投资风险比起来,我觉得迎合消费趋势更重要,否则,昌达药业公司就会丧失小剂量包装产品的市场份额。”关云天道。

“还有个稍微专业一点的问题,如果保留现有包装线,新建一条小规格包装生产线,在投资上看似有点浪费,但这样可以做到万无一失,既保证了现有规格的产品继续生产,不至于马上断供,毕竟大规格产品还有市场,又能顺应小规格包装的发展趋势,即使将来大规格包装产品彻底退出市场,从技术上讲,通过更换某些部件,这套设备也可以作为其他药品的包装线,基本不造成浪费。”叶佳怡道。

关琳珊认为有道理,她觉得自己考虑问题过于片面,只关注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因素,缺乏全局观念,这就是专业部门管理人员跟企业掌舵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于是,她不再发言,而是静静听着两位掌门人对这件事情的决断。

听了叶佳怡的说明,更加坚定了关云天的意见,“新建一条包装线才投资五百来万,又不是多大的项目,没有必要犹豫了,抓紧时间落实,昌达药业公司适应市场需求的步伐,不能落在其他企业的后面。”

因为项目不大,说完这句话,关云天就什么也不管了。

回到办公室,叶佳怡向关琳珊交代任务,让她根据调研情况整理一份市场调研报告,并联合集团公司办公室和技术部门,编制药品包装技术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一次做这种工作,关琳珊不免有些生疏,好在各部门都很配合,没有几天,可行性报告就做完了,有办公室的老手把关,质量当然没问题。

技改项目在董事会立项获批后,首先落实了一千万投资,接下来要进行设备招投标,叶佳怡在一旁指导,让关琳珊代表昌达集团向有关设备生产商发函,邀请他们参与投标。

通过几次扩产和增加药品种类,昌达药业公司现在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尽管这次的项目不大,有关制药设备生产商在接到邀请后,还是积极参与投标,不过,在接触过程中,关琳珊发现所有投标单位都想跟她套近乎,他们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上:“我们跟昌达药业公司早就是老关系了,你是新来的,不知道情况,你们的某一部分设备,就是我们单位提供的。”

“几百万的设备,又不是多大的项目,还招什么标呀?直接给我们就得了,昌达药业还信不过我们吗?你们的第一个项目,我们负责供应的设备有几千万,质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没有一点问题,售后服务很到位,你们的关总和叶总对我们一直很满意。”

“通过前几次设备供应,我们跟关总和叶总早就成为好朋友了,这点事还用招标?你们也不嫌麻烦!”

关琳珊第一次跟这些供应商打交道,看见来者都是昌达药业公司的一帮老熟人,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于是,把投标资料往叶佳怡办公桌上一放,“还是给你吧,他们都声称是昌达药业公司的老关系,我不知道该照顾哪一家。”

“为什么要照顾?既然咱们招标,他们投标,那就没有什么老关系好朋友可言,所有参与投标的单位一视同仁,一切让他们的标书说话,谁也别套近乎。”叶佳怡道。

“可是,要真把你们的老朋友拒之门外,是不是显得有点不近人情?”第一次操作这种事,关琳珊不免显得小心翼翼。

“管他们干什么呀!即使其中有我和你父亲的朋友,他们必须明白自己干嘛来了,我觉得他们应该知道自己到这里是参与投标,而不是搞那些没用的关系。也许有人觉得小项目,没有必要太认真,但他们错了!昌达集团是一家非常正规的企业,几万几十万的采购都要招标,几百万的设备采购,更要通过招标确定供应商。”叶佳怡郑重其事地强调这一点,也是想让关琳珊知道,企业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每个方面都要按原则办事。

“那我就告诉他们,认真准备投标材料,不要有非分之想。”

“对,通知他们一个星期后参加投标会。我也是纳闷,那些人明明知道昌达集团的办事原则,他们怎么会生出那种奇怪的想法?难道以为你第一次经手这种事,想浑水摸鱼?”

“也许吧,那些做销售的都是老油条,他们可能欺我没有经验。”关琳珊道。

“别管他们说什么,一切按昌达集团的原则办,保证出不了差错。”

一个星期后,昌达药业公司药品包装设备招标会,按时在昌达大厦总部五楼会议室举行,由叶佳怡和设备采购部经理,以及药业公司负责设备的副总工程师,加上总经理助理关琳珊,组成了招标评审小组。

通过竞标单位陈述和标书评审两个环节,参与竞标的八家单位有五家被淘汰,评审小组关起门来,对剩下的三家供应商进行评审。

因为入围的三家设备生产商都曾跟昌达药业公司有过合作,叶佳怡建议先听取药业公司副总工程师老王对这三家企业的设备质量进行评价。

“从基层反馈回来的情况看,这三家生产商的设备质量都不错,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最后入围。但是,三家企业的设备质量还是有所差别,宏光制药设备公司的产品比较皮实耐用,但精度稍差一些,包装的药品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九十左右。”

“基层对另外两家的设备质量有什么评价?”叶佳怡问道。

“飞鹰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司的设备精度最高,但维修比较频繁;三叶公司的包装设备自动化程度最高,精度虽然比飞鹰公司稍差一点,但合格率也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据厂方介绍,他们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王总,你认为哪家的设备最适合昌达药业公司?”

“从技术角度分析,产品规格从50mg降低到25mg,对包装设备的精度要求无疑是更高了,单从这一方面考虑,当然应该选择飞鹰公司的设备,但综合考虑设备维修和操作的自动化程度,我认为三叶公司的设备更合适。”

“那就是说,宏光公司的设备可以排除在外了,大家再从其他方面综合分析一下,在飞鹰公司和三叶公司中,应该选择哪家供应商的设备?”叶佳怡道。

“从标书上看,飞鹰公司的设备报价要低百分之五,三叶公司自动化程度较高,他们附加了一些自动化设备,报价自然要高些。”采购部经理道。

“其实报价差百分之三到五,总价也就差个二十万左右,这点钱不应该成为决定性因素。我觉得还是应该从设备质量、产品精度、维修是否方便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考虑问题。”叶佳怡道。

“是啊,精度再高,设备三天两头趴窝,耽误生产,也是得不偿失,但是,精度不够,产品合格率低,增加生产成本,我认为这两者都不可取。”这是设备总工老王的观点。

“看上去三叶公司的产品跟王总的观点比较相符,但他们附加的自动化设备那一块,不知道维修是否方便。”采购经理道。

关琳珊也听出了端倪,“如果三叶公司能够确保他们的设备维修方便,再加上较长的维修周期,他们的设备就有优势。”

“这需要跟他们当面商谈,因为他们的售后服务期限本来就比较长,如果能够得到书面承诺,我也认为三叶公司的设备更有优势。”

“叶总的意思,可以把飞鹰公司排除在外了?”

“还没到时候,先把三叶公司的代表叫过来,跟他们当面商谈后,再做决定。”

三叶公司很想做成这笔业务,他们的代表不仅承诺为昌达药业公司培训自动化设备维修人才,还主动把售后服务时间延长到两年,有了这样的保证,三叶公司自然是这次竞标的最终胜出者。

通过亲自参与,关琳珊觉得管理实体制造业确实不简单,“招标过程的影响因素太多了!哪一方面考虑不周,都有可能对今后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叶佳怡淡然一笑,“这么个技改小项目,才多少事情呀?要是遇到投资几十亿的大项目,那才叫操心呢!”

参与管理的事务越多,关琳珊越发感到企业管理的难度越大,昌达集团创建以来,发展壮大到如今的规模,经历了大大小小好多事情,她不敢想象,父亲关云天和他的管理团队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