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641章 心得体会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41章 心得体会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了让关琳珊尽快熟悉决策程序,叶佳怡让她参与了昌达药业公司包装线技术改造项目的所有决策过程,从市场调研、可行性报告编写、项目立项,到设备招标,直至项目建成投产,关琳珊身临其境,亲自体会,甚至最后的项目验收,叶佳怡也交由她主持。

一套程序下来,关琳珊对决策过程倒是基本熟悉了,也许还没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不得不说,她对实体制造业的管理,还没有太大的兴趣。

任何事情,如果缺乏足够的兴趣,被动地去做,一般都很难做好。这段时间昌达集团实体制造业这边,没有做新项目的计划,原来的项目又都处于平稳运行状态,跟在叶佳怡身边,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关琳珊对那些杂七杂八的琐事更提不起兴趣。

叶佳怡看出了关琳珊这种心不在焉的状态,她向关云天建议,最好利用这段时间,让关琳珊熟悉养老项目的情况。

“制造业那边的情况,她这么快就熟悉了吗?”关云天有点诧异。

“制造业这边,除了前段时间那个药品包装线的技术改造项目,其他也没有什么大事,对于每天都要面对的日常管理,珊珊在这里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养老业务不是要对外扩张吗?我觉得那里对她锻炼的机会更多,不如让她去那边,等这边有机会了再过来。”叶佳怡道。

其实,当时就是因为扩张养老业务缺乏人手,关云天提出对外招聘人才,正是叶佳怡的建议,关云天才想起把关琳珊从外地召回来。

对于叶佳怡的再次建议,关云天觉得也有道理,与其让关琳珊整天面对一些事务性工作,不如让她去养老事业部,或许她能独当一面,关云天正想腾出精力,继续在外地布局养老项目。

第二天,当叶佳怡向关琳珊说明情况,她有点不理解,“我对这里的情况还没完全熟悉呢,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珊珊,你想到哪儿去了?这段时间你在这里工作很努力,为我分担了不少事情,但你也看到了,自从药品包装线技改完成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大事可做了,日常管理对提高你的工作能力没有多大帮助,倒是养老业务那边现在事情比较多,你去亲自参与,对你有好处,将来等这边有事了,你可以再过来。”

关琳珊知道自己没有跟总经理讨价还价的权利,她只好服从,“这么说来,我是回省城呢?还是去华源市老年服务中心?”

“你爸具体分管养老业务,究竟去哪里,听他安排吧。”

关琳珊来到董事长办公室,进门便问:“总经理让我来找你。”

“哦,坐吧。通过这段时间的观摩学习,对制造业管理有什么心得体会?”关云天示意女儿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关总,你是让我来谈心得体会,还是给我分配工作的?”

“两者兼而有之,先谈谈前段时间的心得体会,然后再给你分配任务。”

关琳珊坐在椅子上,调皮地望着天花板,故作认真地想了想,“体会不是没有,但不多。”

“我理解,毕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事,有多少说多少。”

“用几句话概括,我的感受就是实体企业的情况纷繁复杂,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要管理好这么大的企业,确实面临巨大挑战。”关琳珊严肃地说。

“嗯,这就是你的最大体会?好像有一种畏难情绪哦!当初你可说了,喜欢面对挑战。”

“畏难情绪倒算不上,我也没说害怕挑战呀!不要这么妄下结论好不好?”

“算我多虑了,其实前段时间你接触到的仅仅是企业管理的皮毛,还有很多事情,以后慢慢体会吧。现在实体制造业那边事情不多,把你调到养老业务这边,协助他们工作,有利于你对全公司业务的了解。”关云天道。

“没问题,反正我的工作就是熟悉全公司业务,随时听从调遣。现在就过来吗?我的岗位在哪里?”

“下一步我要到其他城市拓展养来业务,我希望你到上市公司主管养老板块的日常事务。”

“又是主管日常事务,不参与决策的话,我学不到真正的管理经验呀!”关琳珊道。世纪

“放心吧,如果有新的养老项目实施,即使你主管日常事务,照样让你参与决策过程。”

“办公地点呢?要不要回省城或其他什么地方?”

“现在都是远程办公,地点不变,还在原来的办公室,只是工作内容变了,今后的一段时间,你的重点是关注上市公司养老业务板块发生的事情。”

关云天把昌达控股养老板块的绝大部分资料转到关琳珊的电脑上,并告诉她平时关注哪些指标。

“说实话,就日常管理而言,养老板块比实体制造业那边简单多了,这里成本固定不变,不存在产品质量控制问题,不为货款回笼担忧,更不必关心原材料行情和价格发生变化。”听完介绍,关琳珊觉得事情并不复杂。

“看上去确实简单,但简单的事情恰恰容易被忽视,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

“不要危言耸听了,我会重视的,一个养老机构,只要把那些老人侍候好了,还能出什么问题?”关起门来跟自己的父亲说话,关琳珊有点满不在乎。

关云天觉得女儿轻视养老机构的管理问题,这可不是好现象,“大道理不讲了,还是给你举个例子吧。没错,只要把老人们侍候好了,确实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你怎么保证就一定能把老人侍候好?假如哪里做的不周到,引起老人的不满,轻者人家会提意见,严重情况下,老人就有可能离开你的养老机构,另寻别处,那是什么后果?”

看见父亲表情越来越严肃,关琳珊知道自己闯祸了,连忙赔不是,“你老别生气,我没有轻视管理的意思,只是觉得没那么复杂。”

关云天向女儿严正指出:“珊珊,作为管理者,不要轻视任何一项工作,大项目的决策属于企业管理范畴,养老机构的卫生情况,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那也是企业管理的内容,如果做的不好,照样对企业造成损害!”

感觉到气氛不对,关琳珊收起刚才那副吊儿郎当的态度,“你说得对,企业管理无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道理我懂,但我重视的不够,这就改正。接着刚才你的意思,如何才能杜绝工作中的失误,让老人们百分百满意呢?”

“人到老年,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特性,要让老人们百分之百满意,说实话,非常难做到!但我们的管理工作要向那个方向努力!”关云天道。

“这是应该的,但管理过程中,具体怎么做呢?”

“多跟基层管理人员沟通,避免高高在上的说教,把你的想法以一种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让他们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只要你跟基层管理人员达成共识,他们就能把工作做好,从而让老人们满意。”这是关云天多年管理经验的一部分,不仅局限于养老机构的管理。

“也就是跟基层管理人员搞好关系,让他们认真负责地工作?”

“这样理解有点片面,不过在用规章制度约束的同时,也确实需要讲究人性化。侍候老人的工作不好做,甚至比当幼儿园老师还难,但我们从事的就是这项工作,只有从管理者做起,基层管理人员才能做到尽职尽责,忍辱负重。”

“刚才你说很难做到让老人们百分百满意,真要是出现不满意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

“你记住,任何事只要你尽力了,就问心无愧,但前提是一定要尽到最大努力。如果出现老人不满意的情况,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选择离开,就像前面我说的那样,他另寻别处,或家属接回家;二是家属胡搅蛮缠,挑你的毛病,甚至追究养老机构的责任。好在迄今为止,我们还没遇到那种不讲理的家属和老人。”

听到这里,关琳珊感到惊讶,“还有这种情况呀!”

“有句话叫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但你一定要做好自己,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至今没有出现这些情况,当然是好事,说明昌达集团养老机构的工作无可挑剔。问题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呀!”

“没关系,我不是说了嘛,只要自己尽了最大努力,结果怎么样,就不是咱们能掌控的了。如果有人选择离开,当然只能随他去了;至于出现不讲理的情况,我们自然也有应对措施。”关云天胸有成竹。

“如何应对?跟他们没法讲道理,还能怎么办?”对于这种听见就怵头的事,关琳珊觉得很伤脑筋。

“既然昌达集团敢于涉足养老事业,我们当然也考虑到了其中的风险。现在毕竟是法治社会,再棘手的事,也有说理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