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663章 要有公信力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63章 要有公信力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位院长的要求在关云天看来纯属多余,但参加谈判的健华医药研究院的其他领导却将其视为圣旨,他们认为这是院长大人为此次谈判定下的基调。

果然,在第二天的谈判中,主管科研的冯副院长跟对外合作处的彭处长,在口径上高度一致,但是,关云天对此也早有准备,“昨天晚上在酒桌上,院长就提到双方在合作项目中所占份额问题。我们再次重申,昌达集团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应该让小试成果体现出它的价值,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过多计较。”

“既然如此,关总认为健华医药研究院以小试成果入股,应该在双方合作的工业化试验项目中占据多大份额呢?”

“这个事儿啊,我说了不算,你们说了也不算,因为谁也不知道你们这项小试成果究竟有多大价值,这项成果值多少钱,你们知道吗?”关云天道。

老彭朝冯副院长看了一眼,然后说道:“也不是一点数没有,这项成果的大概价值,我们是知道的。”

“哦,彭处长倒是说说,你们这项成果值多少钱?”

老彭还真报出了一个数字,关云天对此不置可否,“不知道彭处长报出的这个价格,是你们自己随便估计的?还是别的什么机构估算的?估算依据是什么?”

“这是我们估算的,也说不上什么依据,但健华医药研究院有一套自己的经验。”

关云天摇了摇头,“尽管我们对这项成果感兴趣,也愿意尊重有关科技人员的劳动,但恕我直言,首先,你们自己估算的成果价值,其客观性值得怀疑;另外,你们没有任何依据,凭经验估算的结果,我认为不足以成为在合作项目中的筹码。”

“但你也不能否认成果的价值吧?”彭处长也是直来直去。

“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否认科研成果的价值,问题是究竟价值几何?需要中立机构作出公正评价,才能令人信服。”关云天道。

“中立机构的评价----,恐怕不好办,上哪儿找这样的单位?”冯副院长插话道。

接待室陷入短暂的沉寂,关云天也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机构,此时,童博士插话道:“据我所知,在京沪等超大城市和几个规模较大的省会城市,前几年就出现了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只不过涉及到专业性很强的项目,评估取费稍微高一点。”

“有这样的机构当然好,但在作出评估之前,双方下一步的合作事宜还要不要继续商谈?”老彭道。

“谈判当然要继续,把双方在合作中的股权占比暂时放在一边就是了。”关云天道。

“对,其他合作细节可以继续往下谈。但是,无形资产评估收费较高,这笔评估费用怎么办呢?”这也属于细节问题,冯副院长当场提出来,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健华医药研究院信得过我们,这笔钱可以由昌达集团出。”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关云天总是很慷慨。

“这个嘛......,我觉得最好还是由双方同时出面,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彭处长觉得健华医药研究院不差这点钱。

“这样最好,找一家口碑良好的中介机构,双方同时出面,尽量做到公正透明。”虽然对方拒绝了自己的慷慨,但关云天认为评估的公信力应该得到保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当天的商谈不仅达成了合作意向,也对具体细则做了初步商定,童博士还推荐了几家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供对方参考。双方一致同意,待小试成果价值评估完成以后,在昌达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也许对童博士推荐的评估机构有所疑虑,关云天一行离开后,根据院领导的指示,彭处长便开始四处寻找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在多方咨询后,才发现童博士推荐的中介机构在全国最具公信力,但收费也高。为了省钱,老彭又找了两家名气不大,收费较低的机构。

彭处长在电话里把情况向关云天作了通报,关云天毫不犹豫地说:“为了公正透明,当然应该让最具公信力的机构评估。”

老彭暗暗叫苦,当时关云天曾主动答应由昌达集团负担评估费,也许为了捍卫健华医药研究院的尊严,或者提防昌达集团在评估过程中做手脚,他果断拒绝了关云天的慷慨。

现在不仅要由收费最高的机构做评估,而且费用还得健华医药研究院独自承担,送上门的便宜没占到,还要付出一笔评估费,老彭把肠子都后悔青了,关键是他在院领导面前不能自圆其说。这事儿其实不能怨别人,因为老彭一开始就想得太多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老彭选定的方案,就算他再不情愿,也要按照双方约定继续往前推进。健华医药研究院向双方选定的中介机构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对方一个星期后就给出了评估报告,关云天知道消息后,马上邀请健华医药研究院的有关领导去昌达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并要求YHM项目负责人史工一同前往。

三天以后,健华医药研究院上次参加商谈的几位领导和史工抵达昌达集团,第一天,总经理叶佳怡带着客人参观了昌达集团所属各分公司的生产基地和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最后还参观了技术中心,客人们充分感受到了昌达集团的雄厚实力。

第二天开始的商务谈判,除了把第一次商谈的各项细节形成书面条款,另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确认双方在合作开发工业化试验项目中的股权占比。

彭处长出示了中介机构给出的评估报告,健华医药研究院YHM项目小试成果的价值,在评估报告中标识的一清二楚,对于权威机构的估价,关云天等人没有任何异议。

随后,叶佳怡出示了YHM工业化试验项目的投资概算,并把概算书递给对面的客人,请他们一一过目。

冯副院长和老彭等人看过投资概算书的有关内容后,都觉得有点诧异,他们主观地认为,以YHM小试成果的价值入股双方合作的工业化试验项目,健华医药研究院一定能占大股,看了投资明细才知道,YHM小试成果的价值,在整个合作项目中的占比,最多百分之四十。

“原来,投资概算不仅包括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还要包括车间厂房、仓储设施和建设用地这些方面吗?”看来老彭对此是有异议的。

“当然要包括这些方面,大家都知道,一个项目不仅需要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厂房、仓库和土地等要素缺一不可,否则设备仪器安装在何处?项目如何实施?我们这里是开发区,土地都是明码标价,有据可查的。”叶佳怡道。

“其实,还有一些投资,我们并没有计算在内,比如水电气等公用工程的建设,还有跟当地环保安检部门打交道,这些都是需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资金投入的。”关云天道。

老彭觉得对方说的也有道理,要是把所有投资都计算在内,健华医药研究院的股权份额也就百分之三十左右,他跟冯副院长交换了眼神,老冯示意他见好就收吧。

合作协议顺利签订后,健华医药研究院的领导们决定第二天返回单位,当天下午,他们决定成立一个跟昌达集团对接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冯副院长担任,对外合作处的老彭担任副组长,YHM项目负责人史工和他的几名助手为组员,史工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健华医药研究院一方的具体牵头人。

为了节省时间,在客人们离开前,关云天提议让史工留下来多待几天,跟昌达集团技术部门对接,协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虽然健华医药研究院名义上有个工作小组,其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跟昌达集团打交道的主要是史工和他的科研团队,特别是这位史工,他是YHM项目小试阶段的负责人,技术方面的问题,只能由他跟昌达集团有关部门对接,所以,关云天的要求正当合理,史工名正言顺地留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送走了冯副院长一行,关云天在他办公室跟史工进行了一次小范围交谈。经过单独接触,发现这位名叫史晓东的科技人员,确实性格内向,话语不多,刚进办公室,还有点局促不安的样子,难怪在健华医药研究院,他工作了十来年,除了已经完成的YHM小试,再无有影响力的成就。

通过言谈了解到,史晓东不是当地人,他的老家在外省一个小县城,妻子倒是本地人,在当地一家企业工作,家有一个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孩子,父母是老家的退休职工,史晓东本人也是独生子。

现阶段,关云天觉得了解这些信息就足够了。

被单独请到董事长办公室拉家常,史晓东多少有点受宠若惊,毕竟在健华医药研究院,不要说院长副院长,即使机关那些处长们,也没把他这种一无人脉,二无背景,又不会搞关系,只会做点实际工作的科技人员放在眼里,而这么大的昌达集团董事长,没有一点架子,平易近人,给人一种亲切感。

史晓东没想到,第一次跟外单位一个素不相识的领导单独聊天,他会由开始的拘谨,变得越来越轻松,也许受情绪影响,自己的话也越来越多。

初次单独见面,除了拉家常,关云天本来不想接触其他话题,谁知史晓东却主动问道:“关总,昌达集团的业务涉及多个板块,看起来医药产品在其中属于新兴产业,不知这项业务在公司有怎样的定位?”

对方的问题比较严肃,关云天当然要认真对待,“没错,昌达集团涉足医药板块才四五年时间,但我们想把这项业务做大,这也是我们主动对外寻求项目合作的原因。史工作为业内专家,对医药行业的前景有何看法?”

“专家不敢当,就算个从业者吧。我的观点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上天、入地、潜海都不在话下,但人吃五谷杂粮,生活在地球上,谁也无法完全避免生病。有人说了,好多疾病是根本不用治疗的,凭借人体免疫力就能痊愈,我认为这种观点太极端,轻微的感冒不用打针吃药,要是重感冒呢?或者人的免疫力不够强呢?最后还得靠就医用药解决问题。”

看来,这个少言寡语的人并非无话可说,只是从前没有适合他说话的环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