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675章 不能无动于衷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75章 不能无动于衷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4:4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入职昌达集团已经一年有余,陈学良也在对这家民营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观察,他在岗位的所见所闻,不仅印证了关云天的说法,而且觉得董事长确实为人低调,尽管昌达集团早已是本省最大最好的民营企业,但即便闲聊,关云天也相当内敛,当着下属从始至终没有半句自吹自擂的话,陈述的只是事实。

越是这样,越能激发陈学良的好奇心,他一直以来有个疑问,昌达集团以实体制造业起家,经过产业升级,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也做的很不错,几大板块中,汽车配件和高容量蓄电池闻名全国,制药行业也在迎头赶上,在实体制造业大有作为的情况下,为啥要花那么大的精力,投入那么多资源进军养老行业?

自从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他,趁着这难得的机会,陈学良忍不住问道:“关总,昌达集团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制造业是公司的本行,前些年进军养老行业,不知出于哪方面考虑?”关云天乐于解答这样的疑问,

“说白了,这还是个经营理念问题。没错,制造业是昌达集团的本行,而且经过产业升级之后,我们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已经闯出一片天地,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前面提到的那句古训,不管眼下业绩多好,做企业的人永远没有高枕无忧的权力!”

“那倒是。不过继续在制造业领域扩大规模或增加品种,是很好理解的举措,进军养老行业......,谁都知道跟老人们打交道不容易,要想从他们那里挣钱,更是难上加难!”陈学良道。

“高端制造业是昌达集团的主业,我们计划持续发力,现在已经把新材料和新药品确定为集团公司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方向。但是,根据我们的判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行业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面对这种难得的机会,企业不能无动于衷。”关云天道。

“可是,养老行业......,从市场和收益的角度衡量,算是好的机会吗?”在轻松的氛围下,陈学良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他相信董事长不会怪罪他这近似无理的问题。

“你的疑问可以理解,事实上,有不少人当面问过类似的问题。养老行业看上去确实不太好做,跟一帮行将就木的老人打交道,不仅麻烦事多,而且要想挣钱很难,但这个行业也有自身优势,那就是市场可以预期,如果做得好,收益比较稳定。”

“关总,恕我不了解实际情况,市场嘛,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市场应该越来越大,这个倒好理解。至于收益,说实话,我真想不出养老行业以什么方式挣钱?那些老年人,节衣缩食一辈子,让他们花钱就像割他们身上的肉!”

“我要说的是,你这判断有点片面,老人们节俭是事实,但也不至于像你说的那么抠门,该花的钱他们还是会花,只不过不如年轻人那么大方。跟老年人打交道,当然要讲良心,只要做到诚信经营,这项业务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做。”关云天道。

“话虽如此,我觉得昌达集团还是有一套独特的经营方法,否则,要在这一行盈利可不容易。能把养老项目做到现在的规模,放眼全国恐怕也是凤毛麟角。”

“昌达控股的养老业务规模,的确在全国名列前茅,虽然利润不高,但每个分项目都能保持盈利,否则,我们也没有持续扩张的资本。要说经营方法,不外乎三条,第一规模经营,第二标准化、智能化管理,第三尽可能采用自动化设备,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工成本。”关云天道。

“标准化管理只有真正的大企业才能做到,规模经营、智能化管理、大规模采用自动化设备等等举措,需要巨大的财力做后端,一般企业即使想到了也无法实施。如此说来,要是没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雄厚财力,其他企业根本不敢涉足养老行业!”陈学良为昌达集团强大的综合实力所折服。

“是啊,不要以为养老行业门槛低,要想做好这一行,真不是那么简单。小打小闹没有规模,根本不具备盈利基础;没有标准化智能化管理体系,即使规模再大,也可能将微弱的盈利基础蚕食殆尽。因为养老行业属于得到政府支持的民生工程,很多人都想涉足这一行,某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和个人,也曾投资过养老项目,但最后的结局都是不了了之。”

“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养老行业,完全出乎局外人的想象,不要说大力发展,想在这一行站稳脚跟,光有资金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套成熟科学的管理体系,根本做不好养老项目。关总,我以前曾在餐饮行业做过管理,同属于服务行业,不知养老与餐饮的管理有何区别?”

“这个......,”关云天想了想,

“其实我对餐饮行业的管理也不熟悉,既然两者都属于服务行业,我认为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找机会到养老行业亲自体验。”......省内其余四个地市级城市,已经多次邀请昌达控股前去投资养老项目,关云天原本想让关琳珊负责跟对方洽谈,也就让她顺理成章地完全接过整个养老业务的全面管理,直到最终成为昌达集团接班人。

谁知关琳珊对此毫无兴趣,她根本没有这方面打算。无奈之下,关云天和叶佳怡商定,面向社会和集团公司内部,选择和培养昌达集团的未来接班人,通过一系列观察考核,陈学良和项飞在众多青年管理人员中脱颖而出,但关云天和叶佳怡不动声色,并未对外宣布任何人事方面的决定,只是将目光暗自集中在陈学良和项飞身上,在不引起外界注意的情况下,对这两人实施更为仔细的观察和更加严格的考核。

由于关琳珊的推脱,几个地市级城市的有关部门直接跟关云天联系,近一两个月,他们又向关云天发出邀请,实在没法再拖延了,关云天觉得养老项目的进一步扩张势在必行。

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关云天想让两位重点候选人参与其中,感受一下项目的决策过程,毕竟这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

跟叶佳怡谈到这一想法时,她也觉得这是考察锻炼年轻人的绝佳机会,但在具体做法上提出了不同意见,

“为了不引起外界的猜测,我觉得应该做一些掩饰。”

“你是说......?”

“如果现在还不想让外界知道陈学良和项飞是集团公司重点培养的接班人,做一些掩饰是有必要的。”叶佳怡道。

“嗯,接班人的事迄今只有咱们两人知道,现在还不到对外公布的时候。掩饰嘛......,要不这样,把他们两个分开,每人单独做一个项目?”

“分开单独做项目当然很好,但我认为还不够。”

“哦----,那你认为怎样做才好呢?”

“接下来不是准备在四个地市级城市投资养老项目吗?除了陈学良和项飞,再挑选两名年轻管理人员参与其中,他们四个人在你的亲自领导下,每人负责一个项目,而且,即将开始的第一个项目,最好由另外两人的其中一个负责,这样就不会引起外界的猜测。”叶佳怡把细节都考虑到了。

“这办法不错,完全可以掩人耳目!”关云天赞同道。于是,公司以借调的名义,从前期考察的几名候选人中又挑选了两名人选,关云天带着其中一人参加了跟本省一个地市级城市的养老项目投资洽谈,因为已经多次接触,对方提供的条件又很优惠,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

在一切谈妥之后,关云天任命这位年轻人为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在启动第二个养老项目投资计划之前,叶佳怡告诉新材料分公司常务副经理项飞,让他把手头工作暂时交给分公司一把手,准备借调到昌达控股的养老项目帮忙一段时间。

当项飞来到董事长办公室门口,在伸手敲门之前,他心里不免有些忐忑,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到董事长办公室,他认为自己只是个中层管理人员,跟董事长差了好几级呢。

定了定神,项飞还是举起右手在门上敲了几下,在听见

“请进”的许可后,他推开门,站在门口怯生生地说:“关总,叶总让我来找你。”

“你就是项飞吧?进来说话。”关云天放下手头的工作。项飞关上门,往前走了几步,

“叶总说公司要借调我去昌达控股那边的养老项目帮忙,关总,我什么时候过去?”

“你先坐下。”关云天指着对面的一把椅子,

“说说你的情况吧,你在新材料分公司工作多长时间了?”fpz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