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289章 上百亿美元,你居然找我们背锅!

白彦军的脸色很不好看。

谢凯说的这一切都是他们现在最不愿意面对的。

基地的发展到了现在,确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人手紧张,资金压力大。

在之前对基地业务进行整顿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明显。

明知道再增加项目,会让基地更加不堪重负,可他心中依然无法接受把苏-27这样先进的战机拱手让给112厂的事实。

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把超-7全套技术丢给112厂,也不愿意把苏-27的技术给112厂。

谢凯继续解释,“白叔,不仅是那些技术跟项目,战机方面,咱们还有隐身战机项目,人员需求等方面都很大,资金需求量更多……”

404发展到现在,很多项目几乎都是谢凯一手促成的。

404原本没有战机项目,当初接受了歼-9项目,以此为技术基础,从那之后,开始在全国航空单位中挖人,从而打造出超-7团队,到现在整个团队还没整合完毕,就又被分成了四个项目组。

超-7项目被一分为四,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技术研发人员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即使上级明令禁止,404依然偷偷从国内各个单位挖人。

这也是112厂见到404的人没有好脸色的原因。

人才的争夺,也是404跟112厂主要的矛盾。

就连611所,也都被404目前的超-7项目给拖累了。

611所并不想帮404搞超-7项目,可又不得不帮。

完全是被404绑架了。

一旦611所不帮助404开发技术项目,404就会从611所挖人,甚至挖132厂的技术骨干来充实超-7项目。

要知道,连超-7项目总工霍海源,都是从611所挖的。

这样一来,也导致了歼-10项目进展被延误,同时也影响到歼-7的进一步改进升级。

“白叔,我们不仅仅有这么多技术没消化,还有未来主要研究方向的无人机,以及名航客机、大型预警机跟军用运输机……这一系列的研发,哪样不缺人?再增加战机项目,不仅我们在管理方面跟不上,研发人员配置不到位,资金也被大量占用……甚至,因为我们挖人而导致其他单位进度延缓……继续下去,我们拖累整个国家军事工业的发展!”

白彦军低着脑袋不说话。

对于谢凯说的这些,他一点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谢凯也很无奈。

说实在的,他也希望能够把苏-27控制在手中,可现在的他也没有办法,苏-27要修改的地方太多了。

从苏联引进了全套技术后,如果不解决苏-27存在的各种缺陷,到最终,国产苏-27同样如同原本的那个世界,苏霍伊在设计中缺陷根本无法解决,最终影响到空军战斗力的提升。

那样一来,引进苏-27战机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苏-27战机的“软骨病”可是世人皆知,只不过这个时代没有多少清楚。

连苏联方面自己都不知道,除非是苏霍伊的高层。

谢凯的这番话,让白彦军如同醍醐灌顶,很快就想明白了。

基地在之前重新整合就是为了压缩项目,消减不必要的经费,集中精力开发重点项目,让整个404可以发展得更快。

他能理解谢凯说的这些,也知道基地确实没足够的精力再去消化苏-27的技术。

如果真的留在他们手中,本来就紧张的人手,必须再分出去一部分,反而拖累404现在的战机项目以及航空项目的进度。

“可老郑跟老汪他们……”

白彦军有些后悔,不应该提前就向基地汇报。

郑宇成跟汪贵林他们肯定是不会同意

“白叔,郑叔跟汪叔知晓了情况,很容易就会想明白,不会有什么意见的。404到现在为止成为国内最强,在我们么搞的领域都是领头羊,所有项目咱们都是自主研发,一旦被拖累,最终会影响到整个基地的发展……”

说服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谢凯还是有把握的。

404目前这样好的前景,谁都不愿意看到这个单位因为项目太多,啥都插手,最终因为项目太多,人手不足,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白彦军点了点头,对谢凯说道,“我这就跟中航技以及112厂的人联系。”

中航技、航空工业部以及112厂的人,正在商量回国的事。

他们经费不多,没法在法国待太长的时间。

这次参加航展,没有取得任何订单,同样,跟国外的技术引进谈判,也没有任何结果。

必须尽快回去,每多呆一天,就得多好几千美元的费用。

国家不富裕,外汇依然紧缺。

参展的歼-8II样机,必须运回去,还得安全地运回去,运输方面的事情,也需要安排。

可当听到联络人员汇报红旗机械集团的白彦军主任有事情找他们商量,所有人都变得惊疑不定。

之前主动跟404的人联系,他们这些人还被红旗机械集团的老少们冷眼相待呢。

原本还想分点羹,对方一点面子都不给。

现在马上就回国了,对方主动找他们谈事。

难道准备一起回国?

歼-8II还没做过长距离的转场飞行呢。

不论如何,红旗机械集团主动找他们谈,这些大佬们自然不敢怠慢,很快就到了404下榻的酒店。

红旗机械集团有钱,所有人都知道。

当看到红旗机械厂在法国包下了整整一层楼,还是五星级的酒店,更是羡慕不已。

估计一天的费用都顶他们这次在法国巴黎的所有花费了。

谢凯见他们过来,直接带着他们进了会议室,没有寒暄,直接进入了主题。

“诸位,今天请大家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商量。目前,我们正跟苏联谈判,引进苏-27战机的全套生产技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

有!

必须有!

太有兴趣了。

112厂的副厂长赵玉军,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

这几年132厂跟红旗机械集团合作,除了超-7A战机项目以及歼-7战机不断改进,还有一个十号工程落在132厂那边,小日子过得红火无比。

每次部里开会,都是各种表扬132厂。

什么适应改革潮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不仅技术进明显,更新技术快,还给国家上交大量利润……

原本一直都是受到上级优待、重视的112厂,反而坐了“冷板凳”,时不时被部里领导点名批评,说他们每年消耗大量经费,也没有见到多少成果,就知道等着上级的经费……

这样的日子,112厂也不愿意过不是?

谁叫他们没办法,不像132厂那样,有着一个肥的流油的合作者,什么技术不行,直接拿资金去砸。

更没办法像红旗机械集团那样,在全国航空技术行业里挖人,缺什么人就挖什么人,甚至在每一届的国内大学毕业生中抢人才,112厂跟601所根本就没法跟红旗机械集团竞争。

再说了,人家什么装备都能卖。

112厂就不行。

赵玉军听到谢凯说跟苏联人谈判引进苏-27,让他们参与,顿时激动得跳了起来。

明显是想把苏-27技术给112厂,如何能不激动?

中航技负责任王成峰也非常赞成的。

按理,航空技术进出口都属于中航技的业务范畴。

奈何,红旗机械集团也有进出口许可,还特么的有庞大的外汇,根本就不用谁批准。

引进苏-27的全套生产技术,这么重要的事让他们参与,他如何能不高兴?

至少,中航技不会再挨领导骂了。

航空部赵峥也是眉开眼笑。

红旗机械集团主动合作,必须赞成。

当即开口说道,“这完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引进苏-27,不仅可以让我们空军有先进的战机使用,提升国防水平,在消化技术的过程中,也可以快速提升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品……”

谢凯把跟苏联人谈判遇到的问题介绍了一番。

当听到红旗机械集团准备和苏联人签订2000台RD-33发动机,最低200架苏-27战机引进合同时,原本还兴高采烈的众人,都被庞大的订单吓得说不出话来。

RD-33发动机还没有问题,跟他们没有关系。

可200架苏-27啊!

那玩意儿,根据空军的推算,苏联人至少要3500万美元才有可能卖。

至少!

有可能价格会更高。

也就是说,仅仅是苏-27战机的引进,不包括技术设备,都需要最少70亿美元。

谁能拿得出来?

原本兴高采烈的众人,这一刻甚至绝望了。

谢凯这小子果然不是好人,找中航技跟航天工业部的人来,就是让他们出钱的。

中航技上哪里去搞这么多的外汇?

赵峥更是眼前一黑,脑袋一片空白,整个人差点晕过去。

这样庞大外汇金额,财政部根本不可能批准。

航空工业部也没有这样大的权利,更不要说这么多的资金了。

按照谢凯的说法,整个合同涉及上百亿美元的金额,国家一年外汇储备都达不到这个数。

难怪一向抠门到了极致的红旗机械集团会找他们一起来……

谢凯见他们表情,知道他们心中所想。

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诸位,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发动机采购合同中,全部由我们承担,我们不会要求中航技跟航空工业部出一分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