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25章 苏联人开始查技术泄密案了(贺黄金发123大大盟4/4)

季米诺夫急忙在一旁补充,“谢,巴拉布耶总设计师说的没错,这确实是最适合你们发展的。当初安东诺夫在研制成功安-22后,很容易就研制出了安-124……”

这老家伙太坏了。

特么的,这是告诉自己,安-124是因为安-22研发出来才研发出来的么?

真当自己不知道呢。

涡轮螺旋桨飞机跟喷气式飞机的差别大了去了。

哪怕明明对安-22有想法,绝对不会让乌克兰人知道,一定要让他们求着送给中方安-22的全套生产技术跟生产线。

这次苏联之行,能搞到这个,完全是意外。

谢凯看着他们,心中叹了一口气。

这些家伙不从自己身上扯块肉下来,好像不会罢休。

A-22对中国空军确实有不少的好处,连运-8那种涡桨飞机,在中国都被啃了30多年。

在谢凯那个时代,从运-8服役后,秦飞一直在啃运-8的技术,甚至不断地改型发展,到后面改造成运-9,以及以运-9为平台的战术预警机、支线客机。

谢凯现在绝对不会表现出急切的需求。

苏联人自己对这款已经落后的战略运输机技术都不是很重视,总不能指望他们重视不是?

见他们还打算吹嘘一番安-22有多适合中国空军,谢凯直接对安东诺夫设计局的这些大佬们表示不要。

对方越急切,越不能流露想法。

“先生们,不是我不清楚这款重型运输机对于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好处,也不是不知道对于中国空军发展的好处。但是我们经费不多,我们采购回去,空军也买不起。现在采购了不少苏-27战机,更没有经费采购运输机……连运-8这样的小飞机都装备不了几架,对于安-22这样的重型战略运输机,更不会有太大想法。”

谢凯这样说了,巴拉布耶还想继续说服他。

这位安东诺夫总设计师想要告诉谢凯,中国引进这款重型战略运输机还有其他的好处。

最终,季米诺夫对他摇头示意,让他别再说了。

在安东诺夫生产车间溜达了一圈,谢凯对里面的安-124跟安-225都眼馋不已,却没有任何表示。

他也清楚,安-124这种重型战略运输机,对于目前的中国空军来说,根本派不上用场。

同样,空军也没有多余的闲钱去装备重型战略运输机。

对安-225有想法,也仅仅是对404基地的布局跟发展有好处。

为了把关系到未来发展,诸如6.5万吨大压机等重型设备留在404基地里,安-225这样的重型运输机,还是可以采购一架的。

苏联人没有表露出想出售安-225的意图,更没有表现出把安-124这款世界上最大军用运输机技术出口给中国的准备。

所以,谢凯也就不提。

一直溜达到天快黑,跟安东诺夫的人一起吃了一顿气氛尴尬的晚餐,谢凯才回酒店。

白彦军等人这时候则是一脸疲惫,在跟苏联人磋商关于合同细节方面,谈起来太累了,各种产品的价格,甚至一美元,都会经过无数轮交锋。

远没有谢凯跟苏联人谈判时候那种动不动就几十万几百万美元的提价。

“你小子跑哪儿去了?一整天没见着人影,也不怕苏联人背地里对你下黑手?”白彦军见到谢凯,没好气地说道。

这小子一点都不自觉,难道认为苏联人就不敢对他下手?

谢凯在之前谈判时候透露出来的东西,让苏联整个航空制造业,甚至军事工业委员会都非常惊恐。

各种机密,很多苏联人都不知道,谢凯却张口就能说出来。

一旦克格勃严查此事,到时会有很大一部人受到严重影响。

“白叔,放心吧!苏联人现在还不会对我出手,咱们现在好歹是他们的金主啊。”

谢凯知道白彦军担心自己。

他不是一点防备都没有的。

要不然今天出去的时候,也不会带着几名安全人员。

换成以前的那种性格,他会一个人跟苏联人去看热闹。

昨天晚上想要告诉白彦军,奈何白彦军跟苏联人谈判,一夜都没有回来,早上出发前都没有看到人影。

白彦军虚眯着眼,对谢凯没好气地说道:“你小子嘚瑟吧,早晚有一天就知道锅儿是铁打的了!你不知道你说的东西,在苏联国内掀起了多大的事儿。这几天的谈判中,我们从苏联人员口中得知,很多人都不了解你说的缺陷跟跟项目,苏联国内已经开始展开调查了……”

谢凯没法向白彦军解释他是如何知道这些消息的。

只能尴尬地笑着。

“白叔,这都是故意说出来的,一个国家的技术机密,被泄露到这种程度,会有多少技术人员跟管理层会受到严厉处置?哪怕没有足够的证据,也会让他们暂停工作……”

谢凯当初对苏联高层说这些的时候,不是没考虑过后果。

他非常清楚这后果多严重,会对苏联国内造成多大的影响,只不过,这样的局面是他期待见到的。

到面前为止,苏联经济已经无法支撑庞大的空军换装计划,跟不足以支撑各种军事项目开支。

庞大的军工系统已经濒临破产倒闭,无数技术人员需要养活。这时候,苏联严查泄密案,会让不少核心技术人员靠边站。

在没查清楚前,苏联人不会让这些被怀疑的技术人员继续参与到项目工作中。

一直到苏联解体,这些技术人员日子都不会好过,只有这样,到时候,才能更容易说服这些技术人员到中国。

苏联技术人员越落魄,说服他们越容易。

苏联一解体,这些没被调查清楚却过得落魄的苏联技术人员,就将会成为第一批被404基地以优厚条件吸引的苏联技术人员。

白彦军看着谢凯,叹了一口气,很无奈,也很担忧。

“你小子这样搞,会成为全球公敌的。”

谢凯无所谓地耸耸肩。

“成为公敌又如何?只要对国家有好处。而且苏联的技术人员,挖回国了,都不用担心他们会跑,他们的国家都不复存在了。”

“基地现在应该扩大苏联专家楼的建造规模。到时候,跟着技术人员去的还有家属。我们要做好让他们长期在中国扎根,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的长远打算。”

白彦军现在已经知道,404基地在几年前就开始谋划的那个庞大计划。

而为了这个计划,已经有无数人开始在做着各种前期准备工作。

看着谢凯:“对了,你小舅什么时候回来?”

谢凯也不知道柳东盛什么时候回来,摇了摇头。

看着白彦军说道:“对了,白叔,我准备帮秦飞把安-22这款重型运输机搞回去,你觉得如何?”

白彦军顿时炸毛了,“你小子疯了!哪有那么多的经费跟精力?”

白彦军还有一个理由没说,秦飞到现在,连安-12这款中型运输机的技术都还没消化完,再引进一款更加先进技术更复杂的重型涡桨飞机,对秦飞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贪多嚼不烂。

看着谢凯坚定的眼神,白彦军担心会说服自己,更怕自己无法抵抗谢凯的说服。

干脆直接告诉谢凯,“涡轮螺旋桨运输机,已经落后了。何况,你说的安-22,苏联早就停产了,他们自己也没有装备多少。”

“白叔,安-22停产,并不是因为性能落后。苏联人被坑了。从综合的性能指标看,安-22比美国正在研制的所谓战略战术一体机的C-17都要强一点,只不过速度慢点,那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怎么可能?如果综合性能真的强,苏联人为什么会放弃?”

白彦军根本不相信谢凯的理由。

美国人正在研究的军用运输机项目是什么,白彦军不清楚。

要让白彦军相信,美国人正在研究的大型运输机比苏联人七十年代研究的涡轮螺旋桨飞机差,如何可能?

他没有谢凯的消息渠道,连郑宇成等人好像都不完全清楚谢凯的消息来源,白彦军自然懒得去追究消息来源。

“安-22被认为缺陷的,其实就因为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运输能力跟航程都非常优秀。对于我们空军的发展是最合适的。喷气式飞机消耗太高,安-22的巡航速度达到680千米小时,最大平飞速度740千米小时。运-8巡航速度只有550千米小时,最大平飞速度仅仅662千米小时……”

谢凯直接拿出性能来对比。

空军主力运输机就是运-8,性能真心不怎么样。

无论是载重量还是航程,运-8根本没法跟安-22比。

“苏联人放弃安-22,是被美国人误导了。”

白彦军被气笑了,这小子越说越离谱。

“你倒是说说,苏联怎么被美国人误导的。”

谢凯的说法,根本一点道理都没有。

苏联跟美国可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两国扳手腕快半个世纪了。

苏联如此强大,根本就没有可能被美国人给误导。

安-22真有这样好,苏联人会傻得放弃这样的运输机?六十年代研发出来,74年直接就停产了。

这小子为了说服自己,啥理由居然都能编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