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763章 不发展国内航空制造业我们投资干啥

“我们投资航空公司,就是为了促进国内航空产业的技术升级跟制造力提升,买什么飞机?有这些钱,直接投入到国内,不是更好?”

赵峥皱起了眉头。

航空工业部如果不是为了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根本就不会参与进去。

有产品,有项目,可以整合全国整个航空工业系统的制造能力,共同提升。

红旗集团在这方面,有着别的单位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其实就是为了通过订单的形式,让红旗集团给出更多的零部件加工给整个航空制造系统。

现在方强居然给他们推销飞机?

这不是阻止国内飞机制造业的发展么!

“……”方强没有继续说服对方。

他已经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赵叔,我就不打扰您了,先滚了……”

说完,方强就准备开溜。

“回来!”却被赵峥给叫住了。

方强不解地看着赵峥。

“你们是哪里搞的飞机?跟谢凯他们那是一个渠道吗?”赵峥直接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他是想到了一种可能。

谢凯既然提出要搞500亿的大公司,绝对不会说大家一起投资,让总额达到500亿,即使生产运-10,这笔资金也能生产好几百架。

按照红旗集团的尿性,谢凯应该是准备用飞机来入股的。

当时他还问过这事儿。

方强更是不解。

“赵叔,怎么了?飞机只要能用就行啊,跟渠道没什么关系吧……”方强跟赵峥关系很不错,却也不愿意直接告诉对方这飞机的来源。

图-154,要不是郑权,他们是没可能搞到的。

赵峥看着方强,脸上变得严肃。

“你们这应该是跟红旗集团一个渠道对吧?要是这样,他们究竟搞了多少架飞机?”赵峥现在开始关注这批飞机的数量。

要是红旗集团搞的图-154数量太多,航空工业部投钱想要达到的目的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了。

买飞机,终究不如造飞机。

可能买飞机花的钱更少,但是对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却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渠道是一个渠道,具体数量,目前也不确定。我们能搞到的,估计也就10多架。红旗集团好像不准备插手这业务,要不然我们也没机会。”

方强的话,他自己都不信。

尤其当他知道有上百亿利润时,就明白,以谢凯跟红旗集团管理委员会大佬们那种任何赚钱产业都要插一脚的性格,不可能放弃这么大的利益。

红旗集团发展速度快,对资金需求越来越大。

这两年,倒是有不少装备生产,可没再听说还有哪个国家有大规模的采购。

越到后面,武器装备出售的可能性就越小。

国内部队也没钱,根本买不起多少。

红旗集团现在已经开始收缩国内民品领域,目的就为回收资金。

赵峥同样对方强的话一点都不相信,谢凯他们要是真的不插手,太阳就打西边出来了。

“这事我们这边没可能,让我们造飞机还可以,买飞机,没那个钱。”

赵峥草草地打发了方强。

如同他说的,航空工业部是不会买飞机的,得自己造才靠谱。

别人有,再先进都跟他们没关系。

心中则是暗自震惊,连方强等人都能搞十多架图-154,以红旗集团背后那帮人的背景,以及货物组织能力,能弄多少?

“不行,必须跟谢凯他们好好谈谈。要是红旗集团以图-154入股,我们这投资就无法达到促进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了。”赵峥想不明白,索性准备去找汪贵林等人。

航空工业部投资的资金,必须用到国内航空制造领域。

同时,航空工业部也希望民航跟红旗集团加大对航空制造领域的投入。

设计什么的,他们不需要操心。

运-10团队一直都在持续改进,现在好几个新的型号即将进入密集实验阶段。

国内航空工业配套发展一直缓慢,这是所有航空工业部大佬们着急的地方。

赵峥给秘书交代了几句,让他把情况向其他领导们汇报,自己则是让人安排司机,去红旗集团办事处找汪贵林等人谈这事。

跟民航那边谈,作用不会太大。

民航只需要符合国内航空市场发展的飞机,跟航空工业部的诉求不一样。

航空市场需求的飞机,无论是国内制造,还是采购国际上的飞机,都能满足民航市场发展需求。

只有找红旗集团的人才能达到目的。

红旗集团下属有大飞机设计团队,也有大飞机制造业务。

何况,他们要搞大量图-154回来也影响他们自己开发的C-910飞机。

赵峥最想不明白的就是这个,为什么红旗集团宁愿运-10少订单,也非得从苏联引进大量图-154。

谭林从办事处离开没多久,赵峥就来了。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不见踪影,赵峥找了一圈,都没找到人。

唯独就是谢凯在办事处。

这家伙平时也很少去学校,这办事处被谢凯当成了家。

“赵副部长,咱刚刚分开没多长时间,您这来咱们办事处噌晚饭啊?”

谢凯见赵峥一脸怒容,不明白他发生火,开着玩笑问赵峥。

办事处的伙食,可比其他单位食堂好很多了。

谁让整个404有钱呢?

而且那几架运-10都是出于试验阶段,红旗集团自己没有航空公司,这些飞机运营又需要成本,直接就给红旗集团运输各个单位间的产品。

实在没有货物,就从全国各地运输顶级的食材什么的,反正有人给钱。

“晚饭自然要蹭的,你那不是有不少四五十年的茅台么?晚上拿几瓶出来……不过,晚饭之前,我觉得有些事情得先了解清楚,要不然这酒都喝的不痛快。”

赵峥一脸严肃地看着谢凯。

谢凯疑惑不已。

赵峥这样说话,谢凯一时间难以接受得了。

想了想,好像自己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啊!

特别是没有做什么影响到航空工业部的。

“赵副部长,您老有问题尽管问,只要我知道的,不会有任何隐瞒。”猜是猜不到的,不如直接问。

“那批图-154,你们是不是打算作为投资,入股新成立的航空公司里?”赵峥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明了来意。

跟红旗集团的人打交道,要是不直接,他们即使知道,也装着不知道。

谢凯愕然,赵峥居然这么快就知道他们准备用大量图-154入股?

究竟是有人给他透露消息,还是赵峥自己反应过来?

图-154数量确实不少,谢凯也打算能搞多少就搞多少回来。

可这也不会让赵峥怒气这么大啊。

并不影响他们的利益什么的。

“赵副部长,这事儿并不影响我们几方的合作啊,您这……”谢凯见赵峥脸上怒容更甚,

“不影响?那是你们觉得不影响。我们投入资金,甚至拉民航及其他单位共同成立航空公司,就是为了增加国内航空产业的发展机会。资金如果无法投入到国内制造系统,投入还有什么意义?要是买飞机,更我们有什么关系?何况,买的飞机越多,对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影响就越大!”

赵峥越说越愤怒。

他明确表达了他的观点,并不希望引进图-154来挤占国内生产飞机的数量。

再好的飞机,都不合适。

不等谢凯反驳,赵峥就继续开口:“你们自己有运-10,运-15也将首飞。大规模从苏联引进飞机,你们就不担心让运-10失去更多订单?苏联的飞机,即使放在那里生锈也跟我们没关系……”

赵峥的话,让谢凯有些震惊地看着他。

什么时候国内航空工业部对这些事情这么重视了?

这也是好事,至少对他们大飞机的发展有着无比重大的作用。

基础配套上不来,会限制国内大飞机的研发速度。

“赵副部长,您认为,如果我们不引进图-154,成立这么大的航空公司向民航单位提供飞机租赁业务,在全国航空公司都缺乏大飞机的时候,能否有效解决市场缺口?”

谢凯当即把郑宇成说服自己的理由拿了出来。

国内真没有多少大飞机。

需求量很大,与其浪费国家宝贵的外汇去进口波音或空中客车的飞机,还不如用图-154呢。

图-154没有后续飞机,波音跟空中客车不同。

很多人都认为这两家公司的飞机很好,实际上那是因为这些产业根本就不是小公司能玩转的。

“刚开始肯定不够,但咱们可以加快国内飞机制造速度跟规模的建设。只有国内航空产业发展起来,对于你们大飞机的发展才更有好处。各个配套工厂技术能力也会在产能增加的过程中得到提升……这就是我们投资的目的,也是投资的意义所在。不要忘记,国产大飞机在你们手中!”

赵峥根本就不理会谢凯的说辞。

对他来说,大规模引进飞机,会对国内的航空制造业造成不小的影响。

作为航空工业的副部长,赵峥自然希望国内航空制造业能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什么飞机都能造。

基础不提升,有设计,也制造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