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764章 技术,终究还得自己有才靠谱

重生军工子弟 第1764章 技术,终究还得自己有才靠谱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第1764章技术,终究还得自己有才靠谱

国内跟美国、苏联差距太大,甚至跟欧洲的英、法、德几个国家的技术差距都不小。

眼看有机会可以大幅度提升国内航空制造水平,结果却让搞大飞机的红旗集团自己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旦大规模引进图-154,对整个国内的航空制造业影响会很大。

运-10订单少,可以分配到航空制造业相关配套工厂的业务也就少了很多。

没有订单,怎么有钱去升级生产能力?

“赵副部长,这批飞机数量不少,但是也不多,只有三十架。这并不会对运-10的订单造成影响。”谢凯提醒赵峥,“运-10前前后后,我们投入超过二十亿了,绝对不会自己去干些阻碍运-10发展的事情。”

“不影响?怎么可能不影响!多三十架图-154,就少生产30架图-154。这三十架,超过三十亿,如果投入到国内航空制造业,可以提升多少?”

赵峥更是火大。

谢凯这样的年轻人,怎么就油盐不进,这样说都不听。

国内航空制造业发展起来,得到最好好处的就是国产大飞机。

生产需求大,各种基础不发展都不行。

这好处,红旗集团的人真看不到么?

“赵副部长,您认为,如果不引进这批图-154,运-10有可能得到这些订单吗?”

谢凯的问题,让赵峥愣了。

不是他们没想过这问题,而是无法承认。

绝大多数航空公司都认为国产飞机技术性能不行,哪怕运-10获得了美国跟欧洲的适航许可,他们依然这样认为。

眼看现在空中客车跟波音都要进入中国市场了,一旦国产大飞机发展不起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将会更加艰难。

“不管怎么说,你们自己在研发生产大飞机,如果非得执意引进图-154,航空工业部将会退出航空公司。跟我们相关的公司也会退出……民航那边如何,跟我们没关系。”

赵峥直接发出了威胁。

盯着谢凯的眼神,也是非常坚定。

谢凯无奈,知道自己无论怎么说,都没用。

只能先搁置这事儿。

“对了,赵副部长,咱们核心机攻关,现在什么情况了?”

原本这项目是404打算自己搞,结果到了后面,航空工业部以及其他工业部门为了刺激技术升级,帮着404出钱出力给搞了,现在郑宇成等人则是反而不管了。

“目前已经进入样机试制阶段,接下来就是各种验证试验,你们的人应该更清楚啊……”赵峥看着谢凯,语气中很是无奈。

东风动力厂也是核心机的主要研发单位,承担着不少工程。

不过,东风动力厂在核心机的攻关项目上,并没有如同搞他们自己项目那样努力。

很多工作本来可以更快完成,人家却要优先自己的项目。

其他单位即使不满意,也没办法,谁让人家有钱?有技术,有材料……

原本整个核心机项目两百亿,都是由红旗集团准备自己出。

现在倒好,红旗集团没有出钱,对于项目也不是那么上心。

“东风动力厂那边一直在改进WS-6G的性能,人员需求也是比较紧张的……”谢凯言不由衷地说道。

赵峥这次直接叹了口气,“当初其他部门也是为了能减轻你们的压力,让你们更快发展,现在这样的情况,确实跟预期有很大的出入。”

“赵叔,咱们还是不谈这事情吧。”

谢凯不想去谈这事。

至少,现在不愿意跟赵峥叹。

核心机,是他提出来的,初步方案,也是由他提出来,东风动力厂的发动机专家们进行论证,觉得可能性很大的。

最终,却进展不比预期。

材料等,404基地已经有实验室的产品,完全能满足需要。

整个项目由沈鸿这位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最顶级的大佬负责,可涉及到太多单位,需要沟通的太多,加上其他单位各自负责出钱出技术,这中间就出了不少问题。

涉及到每个单位的利益,各种协调,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这不是国家项目,而是几个部门联合攻关的,谁投入更多,谁获得更多的收益,参与的各个单位,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从而导致整个项目进展并不理想。

在这时候,谢凯如何跟赵峥谈?

谢凯不想谈,赵峥却不愿意就放弃。

“如果核心机搞不出来,歼-10的发动机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设计出来,到时候动力系统跟不上,就麻烦了,使用引进的发动机,最后战机构造等又需要修改,你们之间有着很深的合作……”

赵峥提醒谢凯。

比404更着急的是歼-10团队,犹豫超-7项目的存在,歼-10团队很多技术在超-7上得到验证,从而有机会让歼-10的性能更加先进。

航电系统、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等电子系统,有404跟长虹的合作,这块问题不大,可发动机问题依然严重。

越是先进的电子系统,对动力要求更高。

战机上的每一克重量,都是极其宝贵的,动力系统如果跟不上,一台发动机的功率不足以提供飞行过程中各种机载电子设备的电源要求等,这都将让整个战机的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谢凯顿时不悦了。

这事儿,611跟132厂的人都没有提出来,赵峥提出来算怎么回事儿?

正要开口,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则是一脸兴奋地回来了。

“赵领导,您咋在这里?”郑宇成很意外。

脸上也没有丝毫欢迎的意思。

或许是跟核心机开发进度不太理想有着很大关系。

“关于图-154以及合作核心机开发工程的事情等……”谢凯主动说了赵峥的来意。

郑宇成一听是这事儿,脸色更加不好看了起来。

“我说赵领导,你们这样做可不地道,航空产业,本来就不是一家可以搞出来的,你们很多公司技术实力不行,还让咱们给钱提升你们的技术……”汪贵林也是极其不客气。

分毫不掩饰他的不满。

“话可不能这样说,既然你们也明白不是一家就能搞出来,需要整个产业共同提升技术能力,没有合适的配套,你们一家搞起来也困难,整体技术水平不提升,你们有更好的设计,也没法搞不是?”赵峥尴尬地反驳着。

404是个特例,有着很强的航空设计制造能力,国内最大吨位大压机是红旗集团投资的,已经建成的4.5万吨大型模锻机也是归属红旗集团……

可其他相关配套,红旗集团投资则很少,利用他们的资金跟技术优势拼命地砸设计,最终设计出来,样品利用同样的手段生产出来,倒逼整个航空产业技术升级。

航空工业部有苦难言。

谁让他们没有那么庞大的资金投入?

整个系统升级,那需要的资金,都是以千亿计数。

没钱的情况下,自然就只能慢慢积攒家底,慢慢投资,逐步提升技术能力。

404有钱,让他们多投入一点,加快进度,结果好了,人家不乐意了。

“那是我们的事情。实在不行,咱们可以寻求国外有能力的工厂代工,或者直接采购国际上的成品,、民航客机不存在泄密,至于战机的产能,咱们利用手工制造的方式慢慢生产就是了,毕竟都是出口产品……”谢凯才不吃这一套。

这让赵峥尴尬无比,不知道如何反驳。

谢凯的威胁是致命的。

红旗集团为了跟相关单位共同发展,宁愿承受高额成本跟不是非常稳固的质量保证,依然利用国内配套来生产。

要真的把相关制造丢给国际市场,对国内航空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也就更大了。

“这是你们的自由。”赵峥最后丢下这样一句话,气哼哼地走了。

“他这是什么意思?”郑宇成见谢凯气走了赵峥,好奇地问谢凯。

谢凯叹了口气,“还不是希望咱们在航空这上面多投入一点,不要用图-154来影响运-10的生产制造……”

“这也算是好事了。国内所有的资金,都是向经济基础建设领域中投入,可以拿出数百亿修路,绝对不会在这些吞金巨兽上多投入几亿。”汪贵林感慨不已,“至少,他们不是认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改革开放到现在进行了十多年,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更少投入,更快见到效益,喜欢从国外租借各种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偿还生产线等的资金,最后钱赚了,设备跟生产线也是国内的了。

当然,也有人喜欢买。

自己研发,从设计到制造过程,需要太多时间,买多好,直接买回来就能生产。

这些人只考虑到眼前,UU看书没有想过未来怎么办。

红旗集团之所以从来不从国外买先进技术设备,就因为他们需要的设备太过顶级,根本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如同五轴加工中心,大压机等,国际市场上有卖的,甚至生产公司巴不得多出售一些,却根本不卖给中国。

红旗集团需要的,人家不会卖;愿意卖的,他们却瞧不上。

对于整个红旗集团来说,技术,终究是他们自己有才来得靠谱。

指望别人,没可能。

赵峥同样也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才这样失望的。

非常抱歉,这么长时间没有更新,老家宅基地复耕,承包公司对家里不懂法的老人各种欺诈威胁,事儿到今天都还没落实,更新今天就开始恢复,对不起支持的兄弟姐妹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