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801章 只为抢F-35的订单

重生军工子弟 第1801章 只为抢F-35的订单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很多东西,谢凯没法解释。

毕竟,很多事情尚未发生,很难解释得通。

就如同当年他要布局苏联一样,费了多少功夫,一开始,郑宇成跟汪贵林等人的支持,完全就是为了让谢凯干别的,而不是真的支持。

“你再继续这样搞下去,我们整个基地都会被你玩破产!”岳林觉得,基地最大的不确定因数就是谢凯。

原来管理委员会成员中,郑宇成、汪贵林等人都是喜欢搞更多的项目,白彦军跟齐志远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谢凯才是这中间最不省油的。

随时在喊着不能随意增加项目,这会让整个基地资金链断裂;可随意又在随意立项,而每次都会借着其他项目的壳子来规避基地的项目审核。

“怎么会呢!岳叔,这是国内处于空白的领域,咱们搞军品的,不能等到国家需要才去立项研究不是?提前开始研究,国家有需要,就拿出来用,没有需要,就当是技术储备了……”谢凯依然神色很轻松。

看来是霍海源等人觉得搞这个项目不行。

应该不是技术难度的问题。

“国家肯定会需要,只是这样会不会太冒进了?基础的技术都没有夯实,就跳跃到我们陌生的空白领域。”岳林可没有谢凯那么轻松。

“怎么会呢?咱们先搞个课题小组,搞预研啊,升力发动机先研究着……”谢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这个方向,“如果基地觉得这个太难,我自己组织人来研究这个课题。”

“胡闹!他又不是航空设计专业!”龙耀华听到谢凯说他要去带课题组搞短垂战机项目,顿时大怒。

不是他觉得谢凯不是专业的搞不出来。

而是按照谢凯的搞法,一旦谢凯真的在这里面投入了,别的事情不会管了,更会到处挖人来充实他的团队,挤占其他项目的资源跟经费。

得不偿失啊。

“首长,按照他的提议,涡扇-6G发动机仅仅只是降低进气端温度,做出简单设计改型,就能让使用寿命增加到约700小时……”岳林不得不提醒龙耀华首长。

要说谢凯不专业,这是不正确的。

谢凯原本学机械,现在研究生主要学习方向是管理,实际上依然却又在往自动化领域发展……

“如果他真的搞这个,你觉得他不会挖人?他不会抢资金?”龙耀华瞪了岳林一眼。

岳林自然明白。

不然怎么会来找老首长告状呢。

谢凯这是太疯狂了。

“你没去找他老子跟他聊聊?”李明山问岳林。

岳林对404基地的控制力没法跟郑宇成比。

郑宇成负责的时候,整个404完全是铁板一块。

现在好了,军品跟民品分开,连军品,因为齐志远跟白彦军的存在,岳林都很少能插手。

整个基地真正的幕后控制人,实际上是谢凯。

谢凯不作妖,基地就不会出问题,虽然没有完全集中管理,但是这么些年,各个部门都在按部就班地发展,每个科研团队的自主权都比较大,管理团队需要做的就是服务,并且对这些团队做出一定的限制,要不然,最后都会脱缰。

“谢建国说他管不了,郑主任跟汪主任都退休了,目前只负责跟苏联以及巴基斯坦的合作、基地技术输出的公司的成立、以及孵化上市公司等业务……根据他们的说法,好像两人跟谢凯合作,要投资扶持一些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岳林这不是告状。

而是试探上级的态度。

他跟谢凯以及郑宇成等人不同。

郑宇成当年,已经到了最差的状况,怎么搞,都不会比基地破产更严重了;谢凯更是到现在都不属于基地内的编制,没有啥压力。

岳林接手基地后,负责军品领域,明面上是谢建国的下属,谢建国却什么都不管,而齐志远跟白彦军负责的航空航天装备、海军装备项目,岳林也影响不了太多。

龙耀华看着岳林,有些失落。

岳林太谨慎了。

“找白彦军跟齐志远两人沟通一下,他们应该也不会同意。谢凯要真搞这个,就是不务正业了……”李明山想不通谢凯要闹哪样。

一直以来,谢凯的眼光都是比较独特的。

现在明显不适合上垂直起降的超音速战机。

“你们基地里的直升机也没有取得太大突破吧?”龙耀华问岳林。

岳林点头。“直升机项目,现在连理论设计工作都没完成。直升机那边投入一直不足,加上人才培养速度也不够,配套差的也多……”

在基地里面,旋翼直升机并不多受人待见一样。

管理层平时都没有太重视这个项目。

“那他想啥呢?直升机都没有搞定,又开始琢磨要搞垂直起降战机?”

对于谢凯的目的,大多数人都弄不明白。

垂直起降战机的作用,真心不是太大,至少目前全世界服役的垂直起降战机都不是太多,而且还是用于大型两栖攻击舰跟航母的。

“他不会是准备把直升机航母改造成拥有更强作战能力的航母吧?”

龙耀华推测着谢凯的想法。

这种,好像还真有可能。

“你究竟想闹哪样?岳林现在到处告你状,你说你整天不折腾不行?”郑宇成都觉得谢凯有些过分,“垂直起降直升机有多大用途?技术难度大不说,市场前景也不会太好,就配备航母?”

郑宇成倒是知道谢凯的想法。

超-7A给泰国海军作为航母舰载机使用没问题,可用于中国海军就不行。

何况泰国海军装备航母,最主要作用并不是用于作战,而是威慑跟用于救援,对战机需求不大,更需要的是直升机。

所以人家没有定舰载机。

“咱没有,不该搞么?”谢凯看着老家伙直翻白眼。

汪贵林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直愣愣地盯着谢凯,等他解释。

见谢凯也不吭声,他才无奈地提醒谢凯:“要是没有充足的理由,这个项目很难得到支持。而现在,基地管理上本来就有不少问题,甚至可能造成整个基地被分成几个单位……”

要是基地总部被拆分,郑宇成跟汪贵林等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基地下属单位,不管怎么拆分重组,也都是属于基地的产业。

总部被拆分了,这就不再是基地管理委员会能完全控制的。

也就为了让谢凯容易接手,他们才故意这样安排。

要最终真的导致基地被拆分,他们就成了基地的罪人。

“不会的。”谢凯安慰着两人,“垂直起降战机,无论是未来的航母,还是两栖攻击舰,都需要垂直起降战机。战机上航母,技术难度对我们来说同样不小,超-7A这样的,根本就没有什么作战能力。何况,航母舰载机改型,为了适应海上苛刻的起降条件,需要对战机加固……”

垂直起降战机目前之所以得不到发展,最大的原因就是发动机推力不行,战机携带的燃油跟弹药数量都很少,作战半径就受到限制,加上在空中速度跟灵活性等无法提高,根本就没有能力跟其他战机进行空中格斗。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在未来大推力,高推重比的矢量引擎开发出来,加上超视距作战相关技术的发展,一直到F-35大规模运用,垂直起降战机的潜力才真的发挥出来。

“为什么非得现在就搞?”

“现在要是不搞,跟苏联人谈判,就不容易了。那边过来的一些人,都是这方面相关的,我们如果没有搞这项目,要是他们认为得依托他们才能搞,这就没意思不是?”谢凯的质问,让两人无法回答。

这确实是现在必须解决的。

苏联技术人员哪怕在苏联吃不上饭,要让他们帮着404搞这些先进战机技术,他们也是不会乐意的。

“还有,双发超-7的改型必须持续下去,这本来就定位到舰载机,咱们航母未来没有舰载机,或舰载机性能不行,怎么能行呢?”

“可技术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垂直起降,要让战机拥有更大起飞重量,扩大作战半径等,还要拥有灵活的机动能力等……”谢凯认可技术难度大,“又不是一定得现在就搞出来。再说了,先期可以搞短距起降,这样技术难度会降低很多……”

这样的理由,同样也被汇报到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人这里。

他们对谢凯的理由根本不认同。

红旗集团的经费是有限的,技术人员一直也都缺乏。

但是谢凯没有别的理由,让人根本弄不清楚他目的何在。

“如果有了垂直起降战机,无论是两栖攻击舰,还是直升机航母,作战能力都将会大幅度提升。实在不行,甚至连集装箱货轮的甲板上都能起降……不一定非得航母……”

谢凯依然不会说,现在就开始搞,到二十多年后,去抢美国F-35的订单。

只要项目搞起来,雅科夫列夫设计局跟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很大。

到时候,也许直接就是雅克-141的改型版本。

就不用再纠结歼-20这种太庞大的重型隐身战机无法上舰的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