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819章 苏联遗留将军跟乌克兰政府都想卖伊尔-76

“抢钱呢!二手飞机,你们好意思开三千万美元一架?”

柳东盛火了。

伊尔-76很不错,但是这飞机要不了这么高的价格。

伯聂科佐夫看着柳东盛,一脸严肃,“柳,这已经是很良心的价格了,如果新的,至少得五千万美元以上!”

军用运输机呢。

还是大型军用运输机,这样的价格,只是本身所拥有的,还不算附加成本什么的。

很多时候,军品交易,那都是有附加条件的。

“我宁愿要新的,至少,厂家可以提供售后,你们呢?”柳东盛直接翻了白眼。

三千万美元一架的伊尔-76,确实不算贵。

国内生产的C910,也就是运十,最大起飞重量就只有110吨,谢凯依然卖3000万美元一架呢。伊尔-76的技术性能比运-10高了很多。

连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运-10改型运-15,技术性能比伊尔-76也要差很多。

否则,谢凯不会同意采购这个的。

“柳,你这样会没朋友的。我们可是愿意把整个后勤维修部门的人员都移交给你们,只要你们支付他们工资就好了。”伯聂科佐夫没有吭声,而是看向旁边的特拉克夫。

特拉克夫在旁边开口了。

柳东盛对伊尔-76是有需求的。

三千万美元的价格,也是他们讨论了多次,认为柳东盛最有可能接受的。

河蟹佣兵团那些混蛋,一架运输机居然只给一千多万美元,谁愿意跟他们做生意?

可要是现在柳东盛不给他们满意的价格,就找不到更合适的客户了。

“我是生意人,需要的是利润,而不是朋友。这样的价格,实在太高了。至于那些后勤维护部门的技术人员,即使我开了工资,能解决各种设备问题?能解决各种需要厂家解决的大修问题?”柳东盛不是傻子。

现在苏联不在了,原本苏联建立的战略运输机部队,就失去了效忠对象,成了无根浮萍,很多人现在连日子都过不下去。

这些运输机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俄罗斯空军不需要这么多运输机;乌克兰根本就养不起。

现在一支庞大的战略运输机部队就这样被闲置,没有经费,没有运输任务,甚至维修技师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要是柳东盛接受了这批后勤维修技师,至少,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现在居然当成是给柳东盛的好处。

柳东盛自然不会乐意了。

“柳,你们中国人不是有句话叫做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吗?”伯聂科佐夫看着柳东盛,他希望听到柳东盛的报价,“合同我们可以签成苏联解体之前,这不会有任何问题。乌克兰早在八月就已经脱离苏联,我们的装备不属于他们,而是整个苏联的财产。”

柳东盛既然嫌弃价格高了,按照正常情况,应该还价的。

不仅是中国人这样搞,苏联人同样如此搞的。

可最终,柳东盛根本就不还价。

这把伯聂科佐夫等人记得上火不已。

主动降价?

那没有可能。

一旦降价,他们就处于被动了。

这些飞机不卖出去,他们拿不到钱,最后留给乌克兰政府,同样会被乌克兰政府丢在一边生锈或卖掉。

与其便宜乌克兰政府,不如他们自己卖了。

至少,能结清他们欠乌克兰政府的债务,可以给每一名士兵一笔遣散费,同时,他们可以成为有钱人,下半辈子不愁吃喝。

苏联的各种高级军官不少。

乌克兰政府不会要他们,接管了苏联大部分家业的俄罗斯,也没有这么多的位置来安置他们。

即使有位置安置,也不过是一些没有什么实权的养老位置。

这些向来大权在握的大佬们,自然不会甘心的。

可柳东盛就是不还价。

这让苏联遗留下来的将军们很是头痛,难不成真的要主动降价?

“我能看看那些运输机吗?”柳东盛在一帮苏联将军的注视下,没有还价,而是说要去看看飞机。“看了这些运输机的真实情况,我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价格。”

听柳东盛这样说,苏联将军们也就没法继续说了。

而是直接安排车队,不管时间,当场就要带柳东盛去空军运输机基地。

“诸位,我飞行了十多个小时,中间还要转场,到了都没好好休息一下……”

柳东盛可没有这么急切。

直接以舟车劳顿为由,要求休息,明天早上一早再跟将军们去看这些运输机的状况。

“小舅,价格压到2500万美元应该差不多,我哥不是说三千万美元的价格都能接受么。早点搞定,免得夜长梦多。”罗峰觉得,只要压缩一些价格,已经很不错了。

伊尔-76是国内需要的。

现在柳东盛居然不接招。

“价格完全可以更低,而且我们需要的是全套伊尔-76的设计图纸,他们手中有。”柳东盛把罗峰带在身边,就是为了教他。

看起来谢凯平时没有理会罗峰干什么,也没有管他。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在谢凯未来的计划中,罗峰有着很高的地位。

河蟹佣兵团未来如何,没有人知道。

谢凯是不理会河蟹佣兵团的事情,股份也全部给佣兵团了,看起来没有任何关系,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谢凯一句话能决定佣兵团未来的生死。

柳东盛从来没有问过谢凯给罗峰将来的定位是什么。

罗峰跟在柳东盛身边,是谢凯的意思。

其目的,就是为了脱离佣兵团。

谢凯海外的业务,终究是需要人来负责的。

“他们有全套图纸?”罗峰觉得,压价,倒是没有问题,可要搞到伊尔-76的全套设计图纸,这根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即使没有,他们也会搞到。为了达成合作协议,也会。”柳东盛一脸肯定,“国内对于设计图纸的需求,远比对这些飞机的需求更迫切。”

对于柳东盛的自信,罗峰不知道哪来的。

还有乌克兰政府在。

要是乌克兰政府从中作梗,最终会影响双方合作的。

看着柳东盛一脸自信,罗峰最终什么都没说。

谢凯要求他跟着柳东盛好好学习,很多事情不是他看表面这样简单的。

“他难道跟乌克兰政府谈妥了这方面?在来我们这里之前,他跟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等人见过面……”柳东盛离开后,伯聂科佐夫一脸担忧地问特拉克夫。

特拉克夫也不知道。

对于跟柳东盛达成合作协议,并不看好。

现在苏联不在了。

乌克兰政府理应接收这些苏联遗留下来的武器装备,他们出售,本来就不合理。

可现在,苏联解体带来的混乱,让各国政府因为大量的问题而扯皮,顾不得这些。

“导弹跟战略轰炸机不合适,但是运输机可以卖给他们,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每年大笔的维护保养费用,同时也能为政府带来一笔资金……”维托尔向成为乌克兰第一任总统的克拉夫丘克跟总理库奇马汇报完柳东盛不愿意花十亿美元采购航母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运输机?”两位大佬都是疑惑不解。

安-124?

伊尔-76?

或则别的运输机?

苏联的军事实力太强,哪怕布置在乌克兰的只是整个苏联的小部分,可这部分,也不是乌克兰政府能养起的。

“对,运输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很快,对运输机的需求很迫切,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他们都需要。”

“中国自己有运-10,还从我们国内的安东诺夫引进了安-22的全套制造技术!”克拉夫丘克提醒维托尔,“他们空军本来就穷,民航市场也有他们自己制造的飞机……”

对于中国采购他们的军用飞机,乌克兰政府并不是很看好。

目前对整个乌克兰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经济发展困顿不堪的问题。

苏联留下的庞大军事装备,乌克兰用不上,尤其很多战略威慑武器,乌克兰政府更不需要,每年仅仅是维修保养的钱,都会让穷得裤子都没得穿的乌克兰政府破产。

有人买走这些,是最好的。

不仅不需要一分钱的维护保养费用,甚至还能得到一笔资金用来发展经济。

“中国虽然有自己的大飞机制造技术,可制造能力很差。最限制他们的就是航空发动机制造工业……所以,目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航母,如同柳东盛说的,他们根本用不起……”

维托尔对中国的工业基础还是非常了解的。

中国航空制造业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自己可以设计制造大飞机,跟国际上的技术水平有不小的差距,加上工业基础等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弥补的。

“现在卖给他们,不仅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更能阻止他们国内的技术发展,一旦有了需求的,自己开发的力度就小了很多,从而给我们国内的航空业跟中国航空制造业合作奠定基础……”

维托尔觉得自己的计划很可靠。

乌克兰唯一的优势就是航空制造业。

可原本这是为整个庞大的苏联服务的。

苏联没了,俄罗斯经济困难,现有的都养不起,更不要说制造新的了。

中国技术不行,需求很大。

只要达成合作协议,在后面的合作中,乌克兰能操作的就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