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310 就为AL-31发动机么?

重生军工子弟 1310 就为AL-31发动机么?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蒙诺夫知道这次事情肯定搞大了,必须先让军事工业委员会跟航空工业部长先消火。

“去年第一架T-10M-1原型机已经首飞,就是那架编号701的T-10C,不仅是解决了结构强度问题,就连火控雷达都采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同时,改装了全新的电子对抗系统,研发新的输入输出体系,导航也使用了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并且可以使用R77主动雷达制导的中距导弹……”

西蒙诺夫赶紧做出了解释。

这样的机密,没法向中国人解释不是?

苏霍伊设计局在之前一直都强调苏-27战机的超机动性,关于航电系统落后、战机结构强度不足而造成的问题,从来都是避而不谈。

连苏联空军都不清楚情况,战机装备部队,设计局跟制造厂提供什么飞行大纲,他们就只能根据那个来。

目前苏联经费严重缩水,战机已经列装部队数百架,即使发现了这些问题,也没有办法,只能不断地改进。

没钱,总不能全部放弃,重新设计生产来装备部队吧?

那么庞大的数量,需要的经费可是数百亿美元。

“所以,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样的技术出口给中国人,换取升级的经费。”

切尔瓦科夫补充着。

“中国人不是傻子,他们明知道有这么多缺陷,肯定不会要。”

米萨维奇夫斯基看着他,“不要能怎么办?难道把最先进,还在飞行试验的改进型号连同生产技术都卖给他们?”

“这不可能!”

奥列格当即就否定了。

苏联最先进的战机不可能出售!

不仅不能出售给中国,任何国家都不可能。

其他人心中都也没底了。

中国人明明知道苏-27战机的技术缺陷,怎么可能采购。

尤其是看着旁边同样在讨论的中国人,大部分人脸上都是非常严肃。

由此可见,他们已经准备放弃采购这款战机了。

这跟苏联官员们之前的计划完全不相符。

所有苏联人都没想明白,为什么一次周密的计划会变成这样。

从巴黎航展开始,普加乔夫喝到甲醇中毒,造成苏-27在空中差点坠毁,虽然最终还是安全降落了,却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在中国人的超-7A五机同时做出龙抬头机动动作的情况下,苏-27的眼镜蛇机动,也不会造成什么轰动了。

现在中国人了解到这么多技术缺陷,还怎么卖给他们?

在苏联人还没商量出一个明确结果来的时候,谢凯一脸笑意地走了过来。

看着对自己一脸怒气,甚至眼神中带着杀意的苏联高官们,谢凯笑容一点都没变。

“同志们,现在可以谈一谈关于苏-27战机生产技术的合作了。”

苏联人听到他这话,蒙了。

中方人员的脸色,更是阴森得可怕。

白彦军的脸完全是能拧出水来。

谢凯这小子,越来越过分,变得不知天高地厚,自己可是明确表示不同意!

一点都不给谢凯面子,厉声说道,“谢凯,这样的战机我是绝对不会同意引进的,空军也不需要!”

赵玉军也在旁边煽风点火,“这技术太先进,国内技术基础太差,消化不了。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在现有技术上改进,慢慢发展吧!”

中方人员不讲情面的话,让苏联高官们脸色变得更难看。

猜测被证实了,中国人不愿要苏-27了。

谢凯根本不在意他们的反驳,继续对苏联人说道,“战机依然会采购,包括技术引进。只是数量上有所变动,不会再采购两百架了。”

谢凯的态度让苏联人摸不清他的目的。

明明他自己指出了这么多缺陷,依然还要采购苏-27战机并引进技术。

谢凯的这种态度,让苏联人和中方代表团的人都摸不清他的目的。

苏联人怀疑地看着谢凯,不知道他是否能做主。

米沙维奇夫斯基和奥列格等人不停地用眼神交流,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弄不清楚中国人的目的,根本没法继续谈。

米沙维奇夫斯基想不明白谢凯的目的,借着中方人员激烈的反对,直接向谢凯提出先暂停沟通。

“谢,你们团队中,其他人好像都非常反对,对合作表示不感兴趣,还是先沟通一下再继续谈,你看如何?”

苏联人的目的不是让中方沟通关于引进苏-27战机跟技术的事情。

他们自己也需要好好分析谢凯跟中方代表团是否是在唱双簧,目的是什么。

谈判中,不了解对方的底线,非常吃亏。

了解了,才能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

谢凯指出苏-27众多缺陷,使得苏联人在谈判中连价格都没法报,根本拿不出站得住脚的理由对中方开出6000万美元每架的报价。

谢凯知道苏联人说这话的意图,苏联人需要交流,他们何尝不需要交流?

原本想看苏-27空中性能展示的中方团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打道回府。

回到酒店后,白彦军脸上阴沉得快要滴出水,责问谢凯,“你究竟想干什么?”

旁边的赵峥、王成峰等人同样迫切地看着谢凯。

谢凯看着他们,知道自己开始说的那些话让他们都嫌弃苏-27了。

“引进苏联先进战机跟生产技术啊,不然还能有什么想法?”

“你明知道他们战机的缺陷。”赵峥的脸色从来没有这样不好看过,心情烦躁到了极点。

谢凯引进这款战机,却需要让他们来谈细节合同条款。

甚至,引进后,苏-27会对国内的整个航空工业造成严重打击。

苏-27的航程跟作战半径对空军建设发展来说是好事。空军需要作战半径更远的重型战机,特别是海航,歼-8II的性能数据并无法让他们满意。

不过,这是有前提的——引进的战机必须性能更优异,不仅提升国防实力,还需要提升国防工业的水平。

“诸位,同意苏联人让暂停谈判的提议,就因为我们双方内部都需要商量。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基于我个人的想法……”

一众人不说话,愤怒地看着谢凯,等着他解释。

“苏-27有不少技术缺陷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对我们来说,引进了技术后,这些缺陷并不是无法解决。当然,这些缺陷在短期内短期内肯定无法解决,不过请不要忘记我们单位有些什么技术。”

这话,谢凯是对白彦军说的。

赵峥等人不解,疑惑地看着白彦军,他们哪里知道404基地里有些什么技术?

404的人平时防他们如同跟防阶级敌人一样,根本就不让人去了解。

白彦军知道谢凯的意思了。

之前404厂弄了几架F-14战机,对这款战机研究了好几年,到现在已经具备小规模作战能力。

仿造是有困难,装配方面没问题。超-7A的航电系统就是仿制F-14战机的航电系统,虽然性能有很大差距,只要国内的电子工业技术提升上来,完全可以达到F-14装备的航电系统和火控雷达的水平。

白彦军眼神闪烁地看着谢凯,“仅仅航电系统,我们都没法解决,满足不了苏-27的性能需求,这跟超-7上的那种仿制F-14的航电系统完全不同。”

赵玉军一旁惊讶说道:“难道你们准备用苏-27战机装备自己研发的航电系统跟火控雷达?这……”

他有些接受不了。

404什么时候偷偷地超越了112厂?

“没什么不合适。只要引进了这款战机,投入资金进行改进,成本可能高不少,一旦改进成功,我们跟西方的差距就会缩小很多。”

赵峥一脸不相信地问谢凯,“结构强度的问题,如何解决?”

这是苏-27战机所有缺陷中最明显、最要命的。

正因为这,苏-27在高速飞行中会解体。

一旦无法解决结构强度问题,即使有先进的航电系统配套,也没办法使用。

国内可没有苏联那样强悍的工业制造实力。

谢凯看着他,暗骂一声这老家伙,不过是让你们当摆设,非得把自己当回事儿,给自己刷存在感。

“航电系统问题解决,结构强度问题也就容易了。苏联人为了装上超重的N001雷达,在机头前面换上了很多复合材料,并在框梁上打孔以减少战机的重量……框梁的空一去掉,结构强度就没问题。”

白彦军提醒着谢凯,“你说得容易,改了结构强度,重心又变化,那得花多少时间?”

“白叔,不要忘记我们的4.5万吨的大压机,还有即将建造成的6.5万吨大压机,用大压机生产苏-27框梁,成本虽然高,性能绝对会更强,他们机头部位更换低强度复合材料的地方,直接上钛合金,用成本换性能。”

白彦军听完他这话,没法反驳了。

赵峥等人倒是也懂了一些,这小子的态度,跟404的老家伙们一样,为了性能可以不计成本。

“这会促进航电系统的快速研发。目前国内攻关的发动机也可以用于装配苏-27。几个问题一旦解决,我们的战机将会全面超越苏-27。”

赵峥皱起了眉头,国内发动机公关才开始,短时间内是没法出成果。

谢凯却也不再说话了。

白彦军在旁边恍然大悟,“你小子想弄苏联人的AL-31F发动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