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857 为海军航母发展省300亿研发成本不好么

“没接受邀请,谈啥?待遇给再好,他不来也没用不是?”晁志云再次瞪了谢凯一眼,“我们这里几千技术人员,你知道成本的!”

由不得他不发火。

技术人员多,大多数都是核心骨干,待遇已经在不断提高,这让701的财政压力很大。

特别是目前项目多,不断增加人员的同时,还需要支付大量的加班费用。

“我知道。相对欧美国家,我们的这方面成本,实在是有些少。”谢凯不想在这上面争论啥,“加班费用等,其实给的依然很少。毕竟工资基数少,大家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加班……”

他跟其他的管理者不同。

或许,是曾经谢凯一直处于基层一线,知道基层的人怎么想。

不能因为大家爱国,为了国家强大愿意付出一切,就让大家拿到的远少于付出。

否则,后面就没人愿意干。

“谢凯同志说得没错。充足的后勤保障,才能让他们后顾无忧,404之所以技术研发速度快,更这方面有着很大关系。大家不用考虑其他……”齐志远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支持谢凯的。

基地为什么能快速发展?

“像701这种工作强度,全国并没有几家单位。相对来说,701的待遇是最差的,即使主任工程师,一年拿到手,也就6000左右。我们基地,普通技术人员,一年到手的工资,都上万!这些钱,他们甚至没地方花,至少,他们看到了自己努力的回报跟领导对他们付出努力的认可。”

齐志远补充着。

现在这问题很突出了,不少单位对红旗集团给出比外资公司还高的工资奖金有着莫大的意见。

在红旗集团,工资奖金,并不是全部收入,还有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福利。

基地里面工作的人,孩子从生下来,所有的一切成本,都由基地负担。

甚至,进来的单身人员,基地里面会给发媳妇儿,发丈夫的,更不要说其他的……

外面的单位,同样是这样的高福利。

“其实这些并不是主要的。相比我们付出的,得到的才是更多。苏联专家的到来,弥补的是我们欠缺的技术经验,就拿巴比奇·瓦列里来举例吧。他参与过苏联所有的航母设计建造工作,熟悉所有相关技术。现在正在谈的1143.5型的全套图纸,只要拿到了,我们就算有机会得到苏联用26年时间,经历3个级别,建造八艘航母所取得的经验跟积累的技术。而1143.7型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技术资料,咱们没有可能搞到……”

一个庞大国家,军事工业还是世界上最先进之一,很多技术领域超越世界很多的国家花费数十年在某个领域中积累的技术经验,是无价的。

“确实,如果没有这套资料,搞不到熟悉技术的人员,要建造这样的航母,根据目前我们的技术基础,要到这样的程度,至少还需要建造三艘不同吨位的航母来验证,各种技术开发,很多都是从头开始,大体上,至少需要多投入三百亿……”齐志远给其他人算了个账。

三百亿!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

一年军费都没有这么多。

“其实不止,这仅仅只是投入到技术研发跟经验积累领域需要的。”谢凯很平静。

“要不了这么多吧?咱们的707航母,到现在,投入也不过才二十亿不到,这还是有不少配套工业。那艘航母的建造成本,到现在,也不过才6亿多,一亿多美元呢……”郑铭觉得两人太夸张了。

一艘航母,虽然吨位翻了一番多,可也要不了几百亿。

真的需要这么几百亿,那还得了!

海军还过不过日子了?

向来,海军装备都是建造得起,养不起。

养这些大型装备,才是真的烧钱。

出海一趟,消耗的燃油都是数千上万吨的。

一吨重油,好几千的成本。

出去一趟,燃料费,都是数千万,更不要说还有护航舰队啥的。

“这个价格,真不多。”晁志云叹了口气。

脸上满是落寞。

他知道谢凯说的是事实。

有些事情,他不想面对,不想承认,可事实就是如此。

“怎么会需要这么多?”郑铭确实不解,“虽然相关技术开发的成本也要算到里面,但是那些技术的成本是可以被分担的,很多技术不仅仅只有航母能用。就像现在我们707航母使用的燃气轮机组,国内大马力的发电厂也可以改进使用……”

一直以来,红旗集团相关的项目,都是由多个衍生项目来帮着分担成本的。

能民用的,绝对不会只军用。

就为了让研发成本被分担。

“这种是不对的。很多技术,确实可以有投入到民用领域的来分担,郑部长,别的不说,就说说707航母甲板私用的特种钢材吧。这玩意儿,到现在咱们都没有开发出来,对吧?”

谢凯的问题,让郑铭无法回答。

事实就是如此。

707航母进度被拖累,就因为最终修改了设计。

原本的设计,是滑跃起飞。

结果,舰载战斗机性能无法达到预期,航母甲板的耐用程度也达不到预期,加上泰国海军需要的是救援为主的航母,要提升作战能力,可以增加海鹞短距/垂直起降直升机……

否则,这航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下水。

“要开发甲板使用的特种钢材,投入需要多少,咱们具体的不讨论,怎么也得好几亿不是?即使用几亿开发出来了,这种钢材属于特殊材料,民用市场有多少领域能用上?”谢凯直接问郑铭。

郑铭不吭声了。

姚辉也叹了口气,“军舰上,很多设计,都是专门设计的,除非同类型战舰,否则基本上用不上。航母跟别的军舰不同,使用的系统很多……”

即使只负责设计所里面的党建相关工作,姚辉还是了解航母相关的。

很多技术,开发出来,要降低成本,就只能多造一些军舰,以此降低成本。

造的越多成本越低。

“那没用,咱们海军养不起……”郑铭不乐意了。

海军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的。

三军中,陆军占用的军费最多,其次是空军,然后才是海军。

为什么陆军占用的经费多?

不是陆军装备更新多,也不是陆军装备烧钱,而是大东风、蘑菇蛋等都是归属陆军装备的。

二炮,依然是炮兵,归属陆军呢。

何况,陆军还需要防空,远程侦查啥的……

“现在不是养不养得起的问题。而是在于一个机会摆在咱们面前。拿到技术图纸,全力消化,然后再利用他们没有建造完成的船体,给我们的技术人员练手,快速积累经验……毕竟,苏联1143.5型航母,很多技术并不适合我们海军未来的发展。滑跃起飞,苏联人之所以选择,这也是没有足够的技术经验而做出的妥协。”

谢凯不想要滑跃起飞的航母。

他也希望一上来直接就搞弹射起飞,最好还是最先进的电磁弹射。

可技术基础一点都没有,连苏联人都没有完全搞定蒸汽弹射系统,美国人的电磁弹射技术同样也需要几十年后才能投入使用……

技术含量太高,谁也没办法。

“弹射技术,我们国内一点基础都没有。苏联人应该有吧?”晁志云问谢凯。

脸上满是期待。

苏联人要是有了,搞回来,直接消化苏联人的技术,然后在苏联人的基础上改进,获得更成熟,更先进的弹射技术。

“现在不知道。据说他们的1143.7型,也就是目前那艘建造完成度很低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要使用蒸汽弹射,现在的消息是苏联相关研究部门尚未拿出成熟的技术……”

谢凯这上面,并没撒谎。

苏联人同样没有成熟的弹射技术。

之前的几款航母,对于苏联红海军来说,这并不是航母。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

1123型反潜巡洋舰,反潜是其主要作用;1143型重型载机巡洋舰/重型反潜巡洋舰,其主要作用依然是反潜!

红海军的发展,速度一直都非常快。

但是苏联军方比较偏执,他们认为,导弹才是王道。大型水面舰艇在核战争中的生存能力太差,而红海军需要的,是在核战争中的生存能力,存在的意义就是在爆发核战争后,拥有核反击能力跟二次核打击能力。

于是乎,苏联红海军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可以远程投送蘑菇蛋的弹道导弹潜艇和导弹巡洋舰。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核潜艇技术,远远把世界甩开了。

比如,941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也就是外界熟知的台风级,水下排水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48000吨!要是苏联制造技术跟电子技术再先进一些,这玩意儿会更加丧心病狂。

再比如,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这玩意儿排水量超过25000吨,装载各种用途的导弹超过500枚,完全就成了一座移动的导弹发射库,一艘就能单挑美国一支航母舰队……

所以,哪怕现在苏联航母发展起来了,很多技术,依然不成熟。

谢凯自己也没有办法确定对方是否有,有了,能否搞到。

唯一能确定就是苏联人的技术经验在这方面比中国强了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