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858 航母,究竟要不要自身携带强横火力

1858航母,究竟要不要自身携带强横火力“咱们的航母,也走苏联航母发展的路?”

晁志云不想去谈论之前的问题,直接转移话题。

这话问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谢凯。

谢凯也是愕然,海军需要的航母,怎么就到了自己能影响发展方向的程度了?

什么航母好?

谢凯自己也不知道。

苏联航母虽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红海军的实力也是全球第二,在全世界所有的海面上与美帝为首的北约舰队抗衡,甚至最新一艘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标准排水量60000吨,满载排水量79000吨,飞行甲板的可用面积已经达到美国最先进航母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96%,舰载战斗机数量更是达到了70架。

不仅如此,这艘航母,秉承苏联海军的一贯风格,自身依然携带了大量的反舰、防空导弹!

1143.5型虽然也搭载了性能先进的苏-33战斗机,但是舰载机数量太少,仅仅只能搭载30多架舰载战机,就因为自身携带了远超过巡洋舰的火力。

整个航母,却不具有跟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叫板的实力。

甚至不如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战斗力。至少,基洛夫级携带的各种导弹数量多,几百公里外发射了导弹就可以跑路,人家航母战斗群的飞机来了,一堆防空导弹招呼……

西方的航母,战斗力靠的不是航母本身携带的武器系统,而是靠着护航舰队跟舰载战斗机来作战。

苏联不同,固执的他们,想的是在战斗机打光了,航母依然拥有作战能力。

说到底,还是因为思想的问题。

这样就让苏联的航母真正拥有了可以跟尼米兹级航母及战斗群叫板的实力。

如果再配备上956型现代级导弹驱逐舰、配备上苏联比美国还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甚至再疯狂点,把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也编队进来,哪怕是美国双航母编队,遇到了也得哭。

可这是人家的航母,不是中国的航母。

谢凯离开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两艘航母,001A还在舾装,尚未交付海军,后面还有艘在建,据说是核动力弹射起飞的,可他不知道……

现在姚志云问谢凯,就说明他们也没有底,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这个,我又不懂啊。”谢凯想明白这些后,不敢乱说话。

要不然,以后非得被骂死不可。

无论那条路,都不容易。

国产航母,瓦良格改造的辽宁号航母,谢凯知道,武器系统因为国内没有苏联SS-N-19反舰导弹的同类型导弹,所以发射井被改造成了机库,其他的武器系统,依然在。

至于后面的002航母什么情况,谢凯不知道。

001A型,他同样不知道,网上不是什么都能知道的,何况他那时候,也根本搞不到这些消息。

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怎么可能了解这些情况。

“现在这问题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海军没有航母,对航母也不是特别了解;国内技术人员同样也对这样的不是很了解。”郑铭说出了现实存在的情况。

航母,对贫穷落后的PLA海军来说,太遥远了。

“之前不就有了方案?707航母,当初论证后,设计都已经完成,就差开工建造了啊。”

说海军不了解,谢凯是不相信的。

中国航母之父,海军司令刘大佬在70年的时候,707航母项目可是经过上千工程技术人员,数百参研单位讨论的。

说不熟悉……

“那时候,跟现在情况不同。原本考虑的是歼-7改进型上舰,而且707工程,并没有多少作战能力,是为了加强国内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属于验证项目……”郑铭一点都不尴尬。

国内海军装备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这些年,哪怕经过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依然有着很大的问题。

工业配套系统依然没有完善起来。

707航母的建造,亏得是泰国海军跟阿根廷海军这样对作战性能要求不高的国家。

一边改进设计,一边建造。

还得亏之前就有准备,国内有配套厂,在之前沪东船厂准备搞大吨位的驱逐舰的时候,海军就调集所有的顶级技术专家,重点升级底子好的配套企业,要不然,建设不了。

“其实,你可能没弄明白。707航母虽然说是航母,能起降战机,由于泰国海军的需求,无论是探测能力还是战斗力,都很差……”齐志远提醒谢凯。

他是负责这方面的,对目前国内正在建设的707航母了解的很清楚。

谢凯之前跟泰国海军谈的时候,那只是谈总体框架。

具体技术标准等协议,是双方坐在一切讨论的。

707已经是中**舰制造技术最顶级的能力能达到的水平了。

终究,还是差得太多。

“所以,现在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方向。苏联航母的相关技术,我们拿到了一些,他们的航母自身拥有很强的火力,比较符合我们海军的发展。”郑铭的话,代表着海军不少人的看法。

学习苏联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基础。

国内的技术基础,都是从苏联学习的。

现在也能从苏联搞到技术资料来学习参考,并且以此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技术。

“西方国家的航母,除了舰载战斗机,自身几乎没有任何火力,只有少量近防系统,全靠护航舰队,我们国内目前不管是护卫舰还是驱逐舰,区域防空能力太差,而航母携带的战机……”齐志远的话,也表示他比较倾向苏联的航母发展方向。

谢凯则是看向了晁志云。

现在看来,晁志云代表的701所,应该是倾向西方航母发展。

航母自身不需要拥有什么火力,只是携带战斗机作战,靠着舰载战斗机跟护航舰队保证安全。

“航母的作用,只是搭载舰载战斗机。自身携带火力根本就没有多大的作用。一支航母舰队,如果让战机跟导弹突防进了防御圈,即使自身拥有战斗力,还能坚持多久?”姚志云很是不满。

谢凯很后悔。

现在算是真的明白为什么郑铭会出现了。

估摸着,郑铭是为了让谢凯来表达这个观点。

谢凯敢么?

不敢!

因为这东西,投资是长期的,技术发展方向也是完全不同的。

一旦出现了偏差,最终数千亿甚至更多的资金打了水漂不说,技术差距也会被拉大。

谢凯只是普通的穿越者,他从未来带回来的信息,也不是全面的。

苏联就因为剑走偏锋,最终让一个庞大的帝国轰然倒塌。

可苏联的道路,真的是错的么?

既然如此,那国内在改造瓦良格号的时候,为什么还是要留着防空系统?甚至直接把052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移植上去?

或则,融合苏联一些设计,再融合西方的设计理念,发展中国自己的技术,最后形成一套中国标准。

终究,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大毛,是没有能力再扛起苏联技术发展的大旗。

中国自己的技术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这几乎是吸纳了苏联跟西方技术体系的优势,发展潜力更大。

所以,在那时候,整个西方才更害怕中国科技发展起来。

中国是一头睡狮,整个西方都巴不得这头狮子一直沉睡着,为啥?

吃苦耐劳,全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法跟华夏民族比;论隐忍,也没有任何民族能比;论忧患意识?更不用说了,中国好东西,向来都是藏着,永远只给别人看落后的。尤其是在中国从朝鲜战争后,清楚知道跟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太大,然后疯狂追赶,只要国外有的技术,中国必须有;国外没有的技术,中国更得有。

技术有了,先进了,依然觉得别的国家跟中国一样,好东西都是藏着的,依然疯狂努力的追赶,结果,不知不觉,很多领域就超越世界了……

谢凯很清楚,按照国内各大企业这种搞法,要不了多久在各个领域就会超越全球。

技术到了一定的程度,突破,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全世界的科技,到了二十一世纪,几乎到了瓶颈期。

没有新的突破之前,所有国家,都只能在技术领域细化各种技术发展。

所以,谢凯很相信,未来,引领科技突破瓶颈的,只有中国,也只能是中国。

不为别的,就因为中国人在技术上的这种不满足,永远都觉得别人比自己先进。

而突破性最大的,也就是航天方面了,探索星际,要不然,谢凯也不会现在就让404基地在载人航天领域中投入那么大。

以后的事情,现在考虑不了。

唯一能考虑的,就是目前的状况。

航母发展方向,是现实需要考虑的。

而且,现在的中国,真的很穷。

全国十多万公里的高铁网络,还没开始建设;几十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刚开始建造……

“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先定性,反正现在海军穷,搞什么航母都养不起。与其这样,不如我们先做好准备工作。航母配套的护航舰队,需要有,越先进越好;而航母本身的火力,我觉得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拥有一定程度……”

终究,谢凯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