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180章 争执

重返1977 第180章 争执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只可惜,最后呈现的局面与“大将”的期待却恰恰相反。

除了“海兔子”没打磕巴就说自己听“大哥”的,“海狗子”在“小百子”努力游说下还显得无所适从以外,其他几个“海碰子”似乎都越来越倾向于洪衍武最后提出的方案,即只拿捞货现钱,不参与囤货炒卖。

但也得说,“虾爬子”似乎是最有脑子的一个。他不声不响自己琢磨了一会,竟突然向洪衍武提了一个在场大多数人都还没想到的问题。

“我想知道,对这事你到底有多大的把握。要是按你说的去囤积炒卖海参,到底有多大的风险?你能肯定值得干吗?你自己的目标又是想赚多少?”

出乎意料下,洪衍武对他倒颇有点刮目相看,便相当认真地作出回答。

“不能说一点风险没有。干这个一直都算投机倒把,真出了事,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我能保证的是,我的卖法肯定比你们过去直接在市场上散卖风险小得多。因为国家打击私人买卖的举措,一直就只有在‘小市场’上抓交易双方的现行,而我根本就不去市场上公然售卖,隐蔽性强,安全得多。只要咱们的人嘴严,多注意点,基本上不存在被抄的可能。至于价格方面,偶尔低落的意外情况,肯定也无法完全避免。但就算是价格一直走低,最差的情况,也无非是咱们囤了一大批的淡干海参罢了。这玩意又搁不坏,最差的年景各位也都经历过,再加上大家每次‘碰海’也能拿到一部分现钱,我想到底有多大的风险,大家就都清楚了吧……”

“虾爬子”一边听着,一边不由自主地点头。

洪衍武见他挺上道儿,心里也轻松了一些,点燃了一根烟后又接着说,“咱们说完了风险,再谈谈我自己的目标。照我来看,咱们‘海碰子’一直以来可是太亏了,海参卖的都是青楞子价儿,再好的货,连水产商店里的价钱都赶不上……”

可没想到他才刚说到这儿,“飞蟹”就不爱听了,大咧咧地插了口。

“知道你前些日子卖了个高价,‘小百子’都替你吹嘘多少回了。可那不也没赶上商店的价嘛!我就不信,你卖得真要比水产商店里的海参贵,还能有人来买?”

洪衍武淡然地笑了笑,他知道这小子的浑不吝脾气,所以没为抢白而生气,反又继续解释。

“水产商店?你别忘了,五一节才刚过去,水产商店里才能见着点海参。我可是先后问过老爷子和‘大将’了,城里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前,商店的海参可是断货。官价是在那儿摆着,可也得买的着啊。眼看就下半年就是节挨着节的好时候,到时候不买咱们的买谁的?何况咱们提前一囤海参,市面上海参必然就更少了,别说高档的横货,就连六十头以下的低档海参肯定也会金贵起来。当然具体能涨多少,还得看情形来。不过说实话,商店的价钱我都觉得看不上。要是打个比方,商店的三十五块那也就是个未成年的小姑娘,养闺女可得十八岁才出嫁呢,且有的养呢。放心,咱也不贪心,我的目标很简单,比商店价钱高一倍就成!”

“我干!”听到这里,“虾爬子”再没二话,痛快地点了头。

洪衍武和“大将”都是心里一喜,因为有人领头就好办了。可没想到,“飞蟹”却偏又来搅局。

“‘虾爬子’,你一向精明,今天傻啦!人家怎么说你就怎么信啊?他又不是神仙,真要这么好赚,还去碰什么海呀……”

洪衍武不禁摇了摇头,他正想再好好解释,说自己坚持“碰海”是有特别缘故的。没想到“虾爬子”还真是个明白人,反倒主动替他分辨起来。

“‘飞蟹’,我也告诉你,这办法靠谱。你还问为什么去碰海?囤海参不要本钱啊?咱们自己扎的货可是白拿的。用卖了自己海货的钱去囤货更是利滚利。说白了,就是再怎么样,也比咱们过去单干赚的多,可要是真能像他说的那样。不,就是赶上了商店的价钱,最后的好处恐怕也是你小子作梦也想不到的数。利大风险小,几乎稳赚不赔的事儿干嘛不干!我看你小子才是傻得冒泡呢……”

“虾爬子”的话虽然是他自己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也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因此,让“海碰子”们顿时又兴奋地议论起来,大多数人眼见着都动了心。

可也不知是“飞蟹”这小子就喜欢抬杠,还是不甘丢了面子,在这大好形势下,他竟又嚷嚷着强辩起来。

“光凭嘴说那是吹牛,反正也不上税!这事从来没人干过,谁能打保票?说实在的,咱就是个靠命换饭吃的‘海碰子’,没想过发大财做资本家。再说,现在要把货卖了,那钱也够咱们干半年的了,犯得着费这个劲嘛。我说你们可别太贪了,我要拿着这笔钱,就去买手表,买自行车,吃什么什么不香啊……”

还别说,利益动人心,再好的远景也不如能拿到手里的实在票子诱惑大。这帮“海碰子”自然没有人是家里经济条件好的,都算是穷怕了的主儿。一听“飞蟹”的描述,又都左右摇摆起来了。

洪衍武不由暗暗感叹,这恐怕就是年代局限所导致的个人素质和眼界的问题了。作为普通人,要是对他没有绝对的信任,很难跨过这道坎去。所以说,他提前把即将面对的这些问题晾出来,是绝对有必要的。

“大将”更是被“飞蟹”这个“掉进锅里老鼠屎”给气坏了,终于忍不住呵斥起来。

“‘飞蟹’,为点蝇头小利你就急眼了,我说你有点出息好不好。我这是想把你往大路上引,你还非往小路上蹿。难道我还会害你吗?要往远处看,别太急功近利……”

“飞蟹”却觉着自己挺委屈。“大哥,我是信得过你,可信不过他们,他们家可不在滨城,毕竟是京城人。再说我也是为你好,眼瞅着你不也缺钱用嘛,你和韩姐……”

“放屁!都是自己人,还分什么京城人、滨城人!”

“飞蟹”的口不择言算是把“大将”真触怒了,而且最后的话,也让他愤怒的黑脸上闪过一丝羞怯的尴尬,明显是牵扯到不太好说的个人**了。果然他又接着骂道。

“我……我的事别说用不着你管,就是让你管,你管得了吗!”

洪衍武立刻明白里面有故事了,同时也怕因为钱的事,真让人家兄弟闹了隔阂不合适。于是他就决定这事该到此为止了,便主动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都听我说两句吧。其实大家意见不合是很正常的事,毕竟是自己的血汗钱嘛。所以才要亲兄弟明算账,把事情提前摆出来。我重申一个原则,不勉强,全凭自愿。第二,不管怎么样,为了保证大伙的利益,账册总是有必要建立的。所以今天,咱们西北岸‘海碰子’的第一份公帐就此成立了。以后买卖和捞捕出入统统入册,各位随时可以查看。第三句话,到底该怎么办,还有时间让大家慢慢想,具体下决定,不妨等大伙进城会合再说。到时候这批货我卖得怎么样,各位也就眼见为实了。不愿意的当时就可以拿钱,这么着行吗?”

“洪衍武”的话确实是让大家没挑了,“三戗子”首先就附和,他面冲大家说,“这话说的敞亮,咱们见着钱再说也不晚。不过我现在就能表个态,要是人家没吹牛,这次真能卖出他们说的价钱来,囤货的事我就同意,大哥说的对,谁有本事就该听谁的……”

“巴蛸”却故意提了个不挨边的条件。他也面冲大家说,“卖海参的事我不懂,所以该怎么办咱也不明白。不过‘深水红’和‘没鼻子’既然赢走了我和‘三戗子’的水镜,我就不愿意听他们的了。除非他们能再变出俩水镜来,要不就把东西还我也行……”

“哈哈哈!”大家都不禁大笑起来。这既是为了“巴蛸”自私的小算计,也因为他话里带出来的两个外号。

原来,因为洪衍武深潜“老洋儿”二十余米才第一次流鼻血的典故,大家便给他起了个“深水红”的外号。而最难听的“没鼻子”,自然就是指还从未流过鼻血的陈力泉了。

不过对这俩外号,洪衍武和陈力泉却是一直抗拒和抵触的。特别是洪衍武,他总觉着自己的外号,像是这帮孙子联想到女人的月事才给他起的。

所以这会儿一听,他就又不干了,忙禁止“巴蛸”再瞎叫。还说他们本来就有自己的外号。

可没想到“三戗子”却敲上了边鼓,非说洪衍武的京城外号是个妖精名儿,还透着股子奶气。而陈力泉的京城外号更不怎么地,像是男人裤裆里的玩意。

洪衍武也不甘示弱,随口也把旁人给拉下了水。他说辽南人都爱吃大葱蘸大酱,“海碰子”更是靠吃这一口来抗寒。比如拿“大将”来说,每次下水前,他基本都会两根大葱蘸酱下肚。所以他现在才理解“大将”这个外号的本意,那根本不是指能战的将军,而是指豆瓣做的“大酱”。

这一下,可算是彻底把大伙儿乐翻了,连“大将”自己都忍俊不禁。于是就在这混说混闹之间,气氛又再次热烈起来。刚才的事儿顺其自然地告一段落,所有的小龃龉和尴尬全都一扫而光。

而就在这时,“老刀鱼”老婆精心准备的最后一道“海凉粉”也端上了桌子,便算是彻底把大家旺盛的食欲和兴致拔高到了顶点。

“海凉粉”其实是滨城西北岸海滩久负盛名的一道特色菜。其原料是大海里一种不为一般人注意的,带点紫红色的,一丛丛野草一样的水生植物。有人称它为“鸡毛菜”,也有人称它为“牛毛菜”,更多的人是称它“凉粉菜”。

每当退潮后,这些紫红色的东西便会在半是水半是礁石的地方浮动摇摆。手指下去,必须灵巧准确并且得有速度,所以,干这活儿的必须是女人。

“老刀鱼”的老婆恰恰就是此中能手,她有一双笋尖似的细长手指,能从众多的海中杂菜里,准确无误地一根是一根地揪出海凉粉菜,绝不错一丝叶片。

这让洪衍武一直都觉得海边“赶海”的女人们都有点可惜了,因为她们所有人长的手,都蛮够格进音乐学院去演奏钢琴的。

至于“凉粉菜”如何变成凉粉也相当的简单,大火烧开变小火,在锅里煮上一个时辰,菜叶便会粉化,最后被热水溶解得无影无踪,形成一锅稠状糨糊,晾凉后就是晶莹的凉粉。就像是一种神奇的魔法一样。

接着从锅里扣出一个颤盈盈亮晶晶的锅形晶体,再切成小方块或细条条,叠翠堆玉,银丝游鱼般闪动。辣椒盐醋佐汁浸润,再用蒜酱麻油杀腥,剁几刀碎香菜撒上去壮色提味儿,就算是做好了。

然而,别看如此简单的做工,却藏有极复杂的精细。盐醋的比例,蒜酱的兑量,麻油的滴数,是相当关键的,这全靠神灵一般的感觉。

特别是麻油,多一滴腻口,少一滴寡淡,就连随便撒下一撮的香菜也有微妙的学问。同样的材料,一般人做出的“海凉粉”就很难和“老刀鱼”老婆做的相比,品味细腻的人简直就觉得天差地别。

其实滨城西北岸海边的人们也并不乏做“海凉粉”的高手,但必须得说,超高手却是“老刀鱼”的老婆。因为除了以上所说的技艺以外,她比别人还要高一头的,是她做的凉粉的鲜味和透亮的程度。

一般人家的“海凉粉”,都要带上一点海菜本身的紫褐色,而一带上颜色,海腥味就多,就只好多用醋蒜杀,味道当然也就鲜不起来。大部分人基本都认定问题出在清洗次数不够,但无论怎样清洗也没用,“凉粉菜”的紫褐色还是始终顽固地存在。

而“老刀鱼”的老婆却自有妙招。她发现海边上的海菜无论多么深的颜色,只要漂到沙滩上历经多日风吹雨打,都将变得白花花塑料布一样透明。于是她就想到要借助大自然的威力,让“老刀鱼”把新鲜的“凉粉菜”撒到屋瓦上饱受日晒雨淋去。

结果竟然大见功效。那干烈的“凉粉菜”如一片片半透明的玻璃。用这样的透明“凉粉菜”做凉粉,简直就像柔软颤动的水晶,晶莹剔透果冻似的煞是诱人,那叫一个香!

洪衍武他们上次来了,一人就吃了好几碗,不撑得肚儿圆圆绝不撂碗。所以这次也是一样,众多“海碰子”也还从未见过这么精彩绝伦的“海凉粉”。于是大家顾不得许多,一双双筷子就直向盘子插去。

就此,丰盛的庆功大宴正式开始,每个人都甩开腮帮子,撇开了后槽牙的“暴搓”。风卷残云,一发不可收拾,那可真是酣畅淋漓,酒足饭饱。

而饥火一打下去,人的性情也就平和了。没人再提一句有关不愉快的话,反倒借着着酒劲,互相敬烟,说了不少哥们义气,彼此仰慕的豪言壮语。和睦得不能再和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