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329章 初伏

重返1977 第329章 初伏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京城的七月中旬会迎来“初伏”,从月初开始,自然是一天比一天热。

响晴白日时,热浪滚滚,季鸟(土语,知了)玩儿命地叫。

人穿着鞋的脚踩在马路上也感觉发烫。在强烈的阳光下,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还是感觉刺痛。

这种天气出门就是受罪,躲在屋里打扇子还嫌热呢。

可惜衣食住行人人必不可少,天再热,到了上下班时间,公交车上还是人挤人。大马路上也到处是蹬着自行车的人。

因此各个城区的“清洁队”就成了时下“最可爱的人”。

要不是那些“扫大街的”,冒着酷暑不住地往道路上泼洒清水,加班加点及时清运垃圾站的生活垃圾。京城的老百姓不被热死也得被熏死。

完全可以说,在京城的白天,人们就是仰仗他们而活,真就是这么大的功德。

好不容易到了晚间呢,也不见得多舒服。至少得九十点钟才能变凉快。

在此之前,哪怕人们用脸盆,从自来水管接出一盆一盆清水,泼洒在自家屋里。可被蒸汽那么一蒸,待不了多会儿,也照旧一身热汗。

男人和孩子还好点儿,尚能光着膀子出门纳凉,上街瞎逛荡去。

岁数大的或是躺在竹椅上养神、侃山。或是就着路灯下棋、打牌。岁数小的或是听大人讲故事,或是绕着大人周围借黑“藏闷儿闷儿”。总归还算有点事儿能分散下精力,自己找个乐儿。

可女人们就真是受苦了。出门不但照样得包裹的严实,看着一堆男人打赤膊,眼睛也实在不受用。

要是跟家里憋着打扇子呢,虽然能穿得少点。但也得防备谁冷不丁谁有个事儿,串下门儿。

于是一件褂子始终得放在眼跟前儿,以免突兀来人遭遇尴尬。但就这份儿精神上的紧张,那也是不大好受的。

这么一来,可就真真儿地显出手里有电器指标的好处了。

坦白地说,别看“糖心儿”和“刺儿梅”干到现在,没挣到手多少现钱,大部分利润都揉在货里呢。而且因为洪衍武的警示,她们也不能买台电视回家去消遣。

可是她们俩却同样有权享受一下现代化带来的清凉。

这姐儿俩效仿洪衍武,都已经把冰箱和电风扇置办齐了。

太阳落山后进屋一躺,与外面乱糟糟的世界完全隔绝。耳听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吹着不用手摇就能获得的徐徐小风。再来根冰棍儿,喝一瓶冰镇汽水,那滋味别替多舒坦了。

和旁人相比,说少遭罪那是谦虚,绝对是至高享受,简直像活在天堂里。

当然了,洪家人的感受也相差不多。

洪钧把冰箱当成了取之不尽的宝库,里面的冰棍和汽水是他的最爱。偶尔还能偷出一两根给丁家的“铃儿”,换她兜里的“丁老头儿炒货”吃。

要不是洪衍武怕这小子贪凉吃坏了肚子,嘱咐洪衍茹严控洪钧的取用次数。洪钧能把这个三叔,当成普渡众生的神佛顶礼膜拜。

而家里的其他成员,切身感受到的好处更多。

首先是洪衍茹替家里跑副食店的次数少了,排队的次数少了,免了不少烈日暴晒的苦处。另外,谁要是回来晚了,饭菜也不至于就搁坏了。

最关键的,是绿豆汤和西瓜拿冰箱一镇,这种天气吃喝起来那叫一个爽快。是又祛暑又败火,家里人的噪性都降了几分。

一点不像院里那其他三家,发愁自来水不凉,抱怨镇出来西瓜和绿豆汤都是温吞的。

更不会像他们,因天气而脾气暴躁。撩一点火星子,家庭内部就得绊上嘴,和睦也不和睦了。

老大洪衍争这下可完全没话说了。

现在他每天干完体力活回家最热,比谁都离不开这个“高级碗柜”呢。只不过因为自尊心,他才不好意识承认罢了。

因此洪衍武和陈力泉在场的时候,他是绝不会跟着大家喝绿豆汤,吃西瓜的。就是儿子硬往他嘴边送,他也坚决不。

迎风冻死站,饿死不弯腰嘛。这叫风骨。

实实在在的说,其实因了电器指标而受益的,还不仅仅是这些人呢。

别忘了,但凡有好事,洪衍武断然不会忘了表叔寿敬方。

他自己家里一用挺好,没几天就和陈力泉给茶食胡同也照样弄去了这两样东西。

寿敬方多么洒脱的人,洪衍武对他也并不隐瞒东西的来路。

果然,寿敬方说只要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就行。连客气一声都没有就留下来了。这下寿家人也有清凉镇暑热了。

不过“神医”可不白要。跟着一千块就拍桌上了。

说白了,这位爷有点不通世情,而且手面儿大得很。既不问价也不容拒绝,反倒还让洪衍武挣了他几个。

除了这个还有两坛子炼好的酸梅汁儿赠送呢。

寿敬方说洪衍武的父亲最爱喝他做的酸梅汤,今年也是碰巧了,“人民药店”进了一批上品粤产乌梅,他又从东单菜市场买到了不少杭州桂花和“卷冰”(即多晶糖。又称为老冰糖、土冰糖、块冰糖等。是用传统工艺生产而成的不规则晶体状冰糖。具有一定润肺、止咳、清痰、去火的药用功效。)这才做了几坛子,就等着洪衍武来给带家去呢。

一听这么讲究,洪衍武就知道是好东西。连声称谢就抱回家去了。

还真别说,东西回去放冰箱里一镇。到了晚上大伙儿凑在一起的时候,拿出一坛子才一开盖儿,就感到非同凡响。

闻着桂花之异香甚浓,瞬间就飘满堂屋,煞是可人。

倒出来一碗,颜色也与平常有所不同,黑红透明,浓似墨汁。

洪禄承这时候就给大家介绍上了。他说寿敬方的酸梅汤,其实比京城老字号“信远斋”的还好。

因为两者虽说都是宫廷秘方。可“信远斋”毕竟是为做牟利,批量制作销售大众的。

他们的表叔就不一样了,本就是御医世家,又喜享受,在下料上要精道的多。

他不但会根据时令下祛暑草药,也会根据天气和气温的变化调配口味。

天凉时尚甜,天热时尚酸。制作时绝不煎熬,而是用开水徐徐泡之,那才真叫做“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呢……

可没想到,就在洪禄承说到这里的时候,洪钧已经馋得不行了。

而这小子性急地端起碗来,尝了一口却差点没酸倒了牙。跟着就龇牙咧嘴,连说这“异宝”太齁,实在不好喝。

大家顿时大感诧异。可没想到王蕴琳却笑了,赶紧倒了白开水给孙子喝。嘴里的一句埋怨直接揭示了真相。

“你个小东西,怎么这么猴儿急?那是你寿爷爷炼成的酸梅卤,得现兑上水才能喝呢。”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跟着洪衍武就又按母亲吩咐,去冰箱里取来早放进去的一大茶壶冰镇白水。

等壶里的水一掺进这酸梅卤,就神奇地转为了金黄晶亮之色。

这时候再一尝,什么冰棍、汽水、西瓜,绿豆汤就统统靠边儿站去吧。那叫一个幽香四溢,那叫一个清凉爽口。

不一会这一壶酸梅汤就让大伙儿都给分了。可这还是意犹未尽呢。

洪钧直提抗议,说就应该把家里盛水的东西都腾出来,把这坛子酸梅汤都沏上,放冰箱里去。

这傻话招得大人又是一阵乐,谁都笑话他嘴馋。

但笑话归笑话,却也说明了这东西有多么好喝。于是当天晚上洪衍武就找出俩水果罐头的空瓶子,洗干净了灌满了酸梅卤。

不用问,这为的当然是那个人儿了。

除了亲戚寿家,再一个间接受益的,还有洪家的邻居。

洪衍武这不是见嫂子大肚子了么,何况家里老人孩子又都需要营养。

再一个,他眼瞅着水家养着的那孩子订不上奶,天天净拿糕干粉和糨子对付着喂,晚上又饿得总是哭。也有点儿于心不忍。

他倒是乐意给人家买奶粉,可谁又愿意平白接受馈赠呢?何况背后又容易招惹闲话。

这么一来,他一琢磨,早晚都得订奶,那不如现在就去找找门路试试看。

尽管1978年,京城的奶牛业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牛奶产量达到了5419公斤,订奶户达到了24.9万户。市场供应的酸奶和奶制品也有所增加。各方各面都已经超过了运动前的1965年。但“吃奶难”的问题依旧突出。

当时的牛奶价格倒是不贵,一瓶一斤装的大口瓶牛奶价格是两毛四,要是家有女孩儿,订上一瓶足以。只是除了托儿所和医院以外,牛奶公司针对个人用户订购的规定很严格。

有权订奶的只有老幼病患。为孩子订购牛奶需要婴儿的出生证,限时12个月。病人要有区级以上医院的证明,限时6个月。而七十岁以上老人要拿户口本,不满七十岁者不供应。

应该说,订奶这种如今看来轻而易举地小事,在当年可是一件让百姓相当头疼的难题大事。如果资格不够,你再有钱人家也不给你订。

结果恰恰正因了洪衍武手里有指标,这件事却是很顺利地解决了。

敢情洪衍武寻打听到附近奶站负责人的地址后,私下里就买了些东西拜访了一次。

没想到刚进这家的门,还没说上几句话呢。这主儿的儿子就因为去别人家看电视受了委屈,回来跟爸爸哭闹上了,满地撒泼打滚儿,非要自家也买上一台不可。

这不就是老天爷帮忙吗?正因为这惯得没样儿的怂孩子,难题也就不是难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